创新活力

搜索文档
2024年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现有规上企业308家
齐鲁晚报网· 2025-07-15 13:46
园区概况 - 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是2006年由山东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 规划面积14 85平方公里 地跨黄河两岸 形成"一园两区"整体布局 [1] 产业发展 - 重点发展新能源装备 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 先进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和集成电路 新型建材两大特色产业 获评国家火炬济南新型功能材料特色产业基地 [3] - 现有规上企业308家 高新技术企业242家 2024年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47亿元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 7% 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9 7% [3] - 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占全区71 9% 工业产值占比84 5% 是全区工业经济的核心引擎 [3] 产业链发展 - 围绕建邦胶体 银丰纳米 德源电力等龙头骨干企业项目 建成配套需求 客户群体和生态伙伴三张清单 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 [3] - 强化招商引资 增资扩产 项目孵化三大发展动力 持续推动产业转型提质发展 [3] - 联动部门 街道 协同推进机器人产业园等12个特色产业园建设 形成"1+12"联动招商 协同发展格局 [3] 产业布局 - 黄河北片区规划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桑梓组团 以建设工业大生产基地为核心 重点打造百亿级特色工业集群 [4] - 黄河南片区紧邻城市核心区域 以建设总部经济 研发基地为核心 重点打造标志性"亿元楼" [4] - 基本完成片区6个城中村拆迁改造 释放可利用土地1700亩 [4] - 规划建成新材料产业科技园 济南智能制造产业园等各类特色产业载体400万㎡ [4] 创新服务 - 与山东师范大学 济南大学等高校机构共建产学研平台和公共研发服务平台 建成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 省级院士工作站等 [4] - 济大科技园已培育科技企业103家 [4] - 创新成立"产业联盟联谊之家" 促进产业链 供应链 银企 校企对接 [4] - 引入社会资本打造"金融超市" 提供政策申报 融资 应急转贷等"一站式"金融服务 累计服务企业200余家 [4][5] 人才引进 - 去年成功引育省市级人才9人 硕博青年人才90人 [5] - 依托园区产业载体及济大科技园 济南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载体 推动人才与产业融合 [5] - 去年省博士后大赛 市双创大赛落地注册企业8家 新增市级以上人才平台8家 形成"人才+项目+产业"联动格局 [5]
美国经济真正的问题
虎嗅· 2025-06-26 13:40
美国经济增长历史与现状 - 美国经济增长分为三个阶段:1920年前缓慢增长 1920-1970年高速增长 1970年后增速降至前期的三分之一[5] - 1920-1970年的高速增长主要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电力和内燃机等技术突破 衍生出空调、州际公路和航空运输等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产业[6] - 1970年后全要素生产率显著下降 导致"美国梦"实现难度加大 底层民众收入停滞甚至出现代际倒退[5][6] 创新与技术变革 - 美国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来自持续的内部创新 而非外部竞争 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依赖于技术进步[2][6] - 计算机和互联网革命对整体经济的推动作用有限 2014年信息和通信技术仅占GDP的7% 即便年增长20%也只能带动1.4%的整体增长[8][9] - 数字经济呈现"赢家通吃"特征 科技巨头如Google、Facebook创造就业有限且门槛高 无法像传统制造业那样广泛吸纳劳动力[9] 产业结构变迁 - 美国经历缓慢的去工业化进程 服务业取代制造业成为经济重心 沃尔玛成为最大雇主但未能带来类似工业革命的技术突破[7][8] - 制造业外迁始于1970年代 企业为追求利润将生产外包 导致国内制造业岗位持续减少[7] - 新创企业就业占比从1982年的19.2%降至2011年的10.7% 30岁以下创业者比例从1989年的10.6%暴跌至2014年的3.6% 反映经济活力下降[11] 当前经济困境 - 经济增长成果分配不均 财富向跨国企业和高科技公司集中 加剧社会不平等[11] - AI和机器人技术可能取代大量工作岗位 但短期内对社会整体的提升效果不及历史上的汽车和家电革命[10] - 政策层面难以推动结构性改革 利益集团阻碍清洁能源等技术发展 富豪税率过低影响公共服务投入[12]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5月份多领域销售收入保持增长
快讯· 2025-06-12 18:45
实体经济与制造业表现 - 5月份制造业销售收入占全国企业销售比重达30.1% [1] - 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5% [1] 细分行业增长亮点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1% [1] - 计算机通信设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1% [1] - 电气机械器材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6% [1]
5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上升,企业效益有所回升投资意愿增强
贝壳财经· 2025-06-10 21:38
中小企业发展指数 - 5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为89 5 较4月上升0 3点 结束连续2个月下降趋势 [1] - 分项指数呈现7升1平格局 其中宏观经济感受指数(+0 7)、综合经营指数(+0 6)、效益指数(+0 4)涨幅居前 成本指数持平 [5] - 分行业指数6升2降 工业(+0 6)和交通运输业(+0 6)领涨 建筑业(-0 2)和社会服务业(-0 3)小幅回落 [5] - 分区域指数显示东部(90 5)、中部(90 3)保持领先 东北地区(+0 6)改善幅度最大 西部地区(-0 1)微降 [5] 经营状况改善 - 中小企业产销持续改善 创新活力增强 为工业经济稳增长提供支撑 [3] - 资金状况与效益指标同步回升 劳动力需求增加且供给减缓 企业投资意愿增强 [6] - 政策效应释放推动发展预期改善 市场需求稳步恢复 其中《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效果显著 [3][6] 政策支持体系 - 顶层设计持续完善 包括《中小企业促进法》修订、《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及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规出台 [7] - 建立全国性拖欠账款投诉平台 强化涉企收费监管 完善"十四五"与"十五五"规划衔接 [7] - 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通过产业链协同和科技成果转化(先使用后付费模式)赋能中小企业 [8] 创新发展举措 - 构建专利导航服务机制 加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 培育特色产业集群 [8] -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运用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规模未披露)和科技创新再贷款等工具 [8] - 实施融资促进行动 引导耐心资本投向硬科技领域 覆盖早期及长期项目 [8]
韧性增长背后的新质生产力密码:悍高集团凭什么成为行业典范?
北京商报· 2025-06-09 17:52
公司核心竞争力 - 坚持原创设计和品质把控,拥有1173项专利(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237项,外观设计918项)并多次获得国际设计大奖[1][3] - 构建全方位渠道体系,独创云商模式解决行业下沉市场痛点,2022-2024年云商收入从1.58亿元增长至2.94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从9.86%提升至10.50%[1][8] - 实施智能制造战略,建设60万㎡数字化生产基地群,包括六角大楼和独角兽生产基地,实现生产全流程自动化与信息系统整合[5][6] 业绩表现 - 2022-2024年基础五金收入实现三级跳:4.46亿元→7.83亿元→12.24亿元[4] - 总营收从2022年16.20亿元增长至2024年28.57亿元,同期净利润从2.06亿元提升至5.31亿元,连续三年保持双增长[4] - 国内经销网络覆盖31个省级行政区及191个地级市,同时积极拓展欧洲、北美等海外市场[3] 战略方向 - 提出"韧性增长"发展理念,强调通过产品迭代(新一代产品显著优于前代)而非单纯追求业绩增长来实现行业领先地位[2][3] - 智能制造与创新双轮驱动:引进定制化自动化设备,打通ERP/MES等信息系统,实现生产可视化管理和快速响应[7][9] - 2025年规划持续赋能代理商,发展"高端产品+平民价格"策略,通过规模化生产优化盈利空间[3] 行业定位 - 家居五金细分领域标杆企业,以系统化能力(研发-生产-营销-服务闭环)引领行业跨越周期[7][9] - 响应国家《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成为新质生产力代表企业[4] - 云商模式创新有效解决三四线城市市场渗透难题,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渠道下沉方案[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