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板块

搜索文档
上半年89%QDII正收益 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涨57%
中国经济网· 2025-07-08 07:17
该基金的现任基金经理为张韡。张韡曾任东方证券医药助理研究员,汇添富基金医药研究员、高级医药研究员及医药行业研究组组 长。 此外还有13只QDII基金上半年涨幅超过50%,其中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产品占4只,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混合发起式C(美元 现汇份额)、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混合发起式A(美元现汇份额)、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混合发起式A(人民币份额)、易方达全球医药行 业混合发起式C(人民币份额)均涨超51%。 这4只基金也重仓配置创新药行业,截至一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翰森制药、科伦博泰生、信达生物、三生制药、康诺亚、康方 生物、波士顿科学、Summi、亚盛医药、诺诚健华。目前由基金经理杨桢霄管理,杨桢霄现任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 曾任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经理、行业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 此外,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工银新经济混合美元、工银新经济混合人民币、汇添富恒生生物科技 ETF、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A、华夏恒生生物科技ETF、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C、南方恒生生物科技 ETF上半年涨幅也均在50%以上。这些基金的上涨都得益于创 ...
对话医渡科技宫如璟:创新药板块大涨是行业估值的回归
新浪财经· 2025-06-24 22:24
2025夏季达沃斯论坛专题 - 2025年新领军者年会于6月24-26日在天津举办 主题为"新时代企业家精神" [1] AI医疗应用场景 - AI中台能快速整合患者多年病历数据 生成可视化疾病发展时间轴 帮助医生高效了解病情全貌 [3] - 辅助决策系统可为医生提供多项诊疗建议 帮助在疑难病例中做出更精准临床决策 [3] - 在新药研发方面 AI与数据平台支持使大量临床试验工作可由AI完成 目前临床试验成本已降低30%-40% [3] - AI在整理临床病例时曾"创造"不存在的病例记录 存在幻觉风险 需保持警惕 [3] 医疗行业商业化与市场表现 - 医疗行业商业化需谨慎 因市场和政策变化较大 [4] - 公司优势在于深耕各种疾病和垂直场景 通过AI技术切实降低医疗成本 [4] - 近期创新药板块活跃表现反映行业估值回归 中国已从销售市场转变为研发市场 全球约40%新分子来自中国研发 [4] - 行业生态经历教育和成长 中国将形成自己的生物医药生态圈 更多企业将走向国际化 [4] AI赋能医疗未来图景 - 医疗数据将与可穿戴设备融合 形成对个人健康状况的立体认知 AI云端咨询可提供24小时个性化健康建议 [5] - 新药研发成本通过AI大幅降低 使更多药物摆脱"孤儿药"困境 [5] - 保险覆盖范围扩大 如"惠民保"业务覆盖28天新生儿至百岁老人 包括有既往症患者 [5]
国际地缘冲突再起,港股避险情绪升温
银河证券· 2025-06-15 19:40
核心观点 - 本周(6月9日至6月13日)全球主要股指多数下跌,港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行业表现分化,流动性有所上升,估值处于历史中等水平 [2][4] - 中美贸易关系向好,但以伊冲突使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市场加大对美联储降息押注,国内5月社融增量同比多增,出口有韧性但通胀延续下降 [2][41][43] - 建议关注港股高分红、外贸、创新药和新消费龙头等板块 [2][44] 本周港股市场回顾 指数涨跌幅 - 本周全球主要股指多数下跌,因6月13日以伊冲突爆发,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原油暴涨,黄金等避险资产拉升,全球股市下挫,港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恒生指数涨0.42%,恒生科技指数跌0.89%,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0.30% [2][4] - 港股行业层面,8个行业上涨、3个行业下跌,医疗保健、材料、能源行业指数涨幅居前,可选消费、日常消费、信息技术行业指数跌幅居前 [2] - 二级行业中,耐用消费品、医药生物等涨幅居前,汽车与零配件、家电等跌幅居前 [2] 资金流动 - 情绪指标上,本周港交所日均成交金额为2541.95亿港元,较上周上升502.24亿港元,日均沽空金额为278.09亿港元,较上周上升27.45亿港元,沽空金额占成交额比例日均值为10.91%,较上周下降1.51个百分点 [17] - 流动性指标上,本周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154.57亿港元,较上周上升5.29亿港元,近7天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美团-W、比亚迪股份等,大幅净卖出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等 [17] 估值与风险溢价 - 截至6月13日,恒生指数PE、PB分别为10.6倍、1.11倍,较上周五分别下跌0.03%、上涨0.65%,分别处于2019年以来72%、74%分位数水平,恒生科技指数PE、PB分别为20.02倍、2.88倍,分别处于2019年以来8%、57%分位数水平 [2][19] - 6月13日,10年期美国国债到期收益率较上周五下行10BP至4.41%,港股恒生指数风险溢价率为5.03%,为3年滚动均值 - 1.96倍标准差,处于2010年以来11%分位;10年期中国国债到期收益率较上周五下行1.07BP至1.644%,港股恒生指数风险溢价率为7.79%,为均值(3年滚动) - 0.86倍标准差,处于2010年以来74%分位 [2][23][27] - 本周港股市场表现整体好于A股市场,截至6月13日,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较上周五下行3.69点至128.05,处于2014年以来36%分位数水平 [33] - 行业估值方面,截至6月13日,恒生综合行业估值分化较大,非必需性消费等5个行业PE估值处于2019年以来40%分位数以下,能源业、金融业等4个行业股息率高于5%,能源业、金融业股息率处于2019年以来70%分位数水平以上 [30] 港股市场投资展望 - 中美贸易关系向好,但以伊冲突使短期内市场避险情绪升温,美国5月通胀低于预期,市场加大对美联储降息押注,预计今年降息两次 [2][41] - 国内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29万亿元,同比多增2271亿元,受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拉动,5月中国出口保持韧性,但通胀延续下降趋势 [2][43] - 建议关注港股高分红板块(能源、金融、贵金属等)、受益于中美关税政策改善的外贸板块、政策利好的创新药板块和业绩增长弹性大的新消费龙头 [2][44]
创新药板块火热,多只医药主题基金提前结束募集
环球网· 2025-06-13 11:09
在业内人士看来,新基金入市需要把握良好的建仓时机。过去几年,部分新基金追求首发规模,却忽视持基体 验,导致高位入市后净值大幅亏损,不仅损害了基金公司口碑,也给后续产品发行带来巨大阻力。 而新基金首发募集规模固然重要,但某些行业主题基金所在的赛道行情变化过快的时候,必须更注重用户购买体 验,放弃规模上的要求,换取更好的入市机会和基金业绩,从而实现长期规模增长。进一步来讲,近两年,出现 了不少迷你基金因业绩爆发实现规模大幅增长的案例,同时也有许多首发规模大的基金因业绩平淡遭遇投资者大 量赎回,甚至部分首发规模尚可的基金因业绩问题最终清盘。(南木)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近段时间,创新药板块持续拉升,为多只正在募集的医药主题基金带来机遇。好比,东 方阿尔法健康产业基金自 6 月6日开始募集,原定于6月13日结束募集,后变更为自6 月 10 日起不再接受投资者认 购申请,其募集时间仅短短 4 个交易日。值得一提的是,该只由小型公募推出新产品,挂帅的是年轻基金经理孟 昱,公募管理经验不足两年。而这意味着打破了此前年轻基金经理挂帅的新基金产品资金募集难、时间长的惯 例。 再者,6 月 10 日,平安基金旗下的平安港股通医 ...
年内规模新增超百亿元ETF达14只 黄金主题和宽基居多
证券日报· 2025-06-10 00:17
ETF市场总体表现 - ETF总规模截至6月9日达到4.16万亿元,年内新增近4400亿元,份额增加844亿份至2.74万亿份 [1] - 14只ETF年内新增规模超100亿元,其中最高达300多亿元,2只在200亿至300亿元之间,11只在100亿至200亿元之间 [1] - 股票型和商品型基金为主,黄金主题和宽基产品数量较多,合计10只 [1] 黄金主题ETF表现 - 国际贸易形势不确定性推动避险需求,美元处于近三年最低水平,宏观经济弱化可能进一步支撑金价 [2] - 黄金主题ETF在14只规模超百亿的产品中占据重要地位 [1][2] 创新药主题ETF表现 - 创新药主题基金净值增长率普遍上升,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净值增长率达54.83% [2] - 港股创新药板块持续上涨,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回补前四月缺口并突破前高 [2] - 全市场净值增长率前十的基金中多只为医药或创新药主题,增长率均超40% [2] 创新药行业基本面 - 医药板块处于估值底部、创新起始、基本面好转和政策支持四重底部区域 [3] - 创新药板块上涨受密集利好事件催化,情绪面改善和资金持续涌入推动 [3] - 创新药企业大额交易显示业绩兑现能力,行业正式步入收获期 [3] ETF产品发行情况 - 年内新发行ETF136只,总数达1191只 [2] - 份额增加最大的行业为材料(2只基金跟踪),主题为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7只基金跟踪),指数标的为港股通互联网(4只基金跟踪) [2]
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强势,香港科技ETF(513560)高开高走涨近2%
新浪财经· 2025-06-04 10:45
市场表现 -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931573)强势上涨1.97%,成分股信达生物(01801)上涨16.22%,再鼎医药(09688)上涨7.45%,科伦博泰生物-B(06990)上涨6.35% [2] - 香港科技ETF(513560)上涨1.96%,最新价报1.3元,盘中换手11.42%,成交6053.15万元 [2] - 香港科技ETF近1年净值上涨59.78%,居可比基金第一,年盈利百分比为100.00%,历史持有2年盈利概率为100.00% [3] 资金流动 - 香港科技ETF近1周份额增长1600.00万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2/5 [3] - 近4个交易日内合计"吸金"2025.56万元 [3] - 2025年以来日均成交额4.45亿元,场内交易活跃 [2] 行业展望 - 国产创新药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越来越强,板块估值体系重估有望带来较大的β行情 [2] - 推荐AI医疗/医药相关机会,以及困境反转的子行业及个股 [2] - 建议积极布局有望逐步走出拐点的细分板块,如CRO&CDMO、科研上游、特色原料药、连锁药房、品牌OTC等 [2] 指数与ETF详情 -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选取50只市值较大、研发投入较高且营收增速较好的科技龙头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3] - 香港科技ETF最新规模达5.24亿元,创近1月新高 [3] -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仅21.9倍,处于近1年5.58%的分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4] 风险与收益指标 - 香港科技ETF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5.59%,排名可比基金1/3 [3] - 近1年夏普比率为1.72,排名可比基金1/3,同等风险下收益最高 [3] - 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1.46% [4] 其他信息 - 香港科技ETF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0% [4] - 近3月跟踪误差为0.213%,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4] -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1.48% [4]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通过香港科技ETF的联接基金(A:023505;C:023506)参与投资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