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金限购
icon
搜索文档
上百只基金启动大额限购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30 00:00
2025.09.29 本文字数:2547,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作者 |第一财经 曹璐 封图 |AI生成 "本想趁长假前买点短债基金赚点利息,结果打开APP一看,好几个产品都'限大额'了!" 近期,不少持有货币基金、短债基金的投资者发现,多只低风险产品陆续挂出"大额限购令"。Wind数 据显示,截至9月29日,近十天里已有超百只基金密集启动大额限购,且部分产品将恢复时间精准卡在 长假后首交易日。 双节假期前夕,公募基金市场迎来一波密集的限购潮。 9月29日,国寿安保添利发布公告称,自当日起暂停机构投资者的大额申购、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投资 业务,单日机构投资者的单个账户申购金额不得超过10万元,并将在10月9日恢复,与长假后首个交易 日衔接。 此之前,长江乐享也同样表示将于9月25日起暂停办理该基金A、B、D类份额在代销机构的大额申购 (含定期定额投资)业务,上限为100万元,恢复时间同样定于10月9日。长江资管在公告中说明,此举 是根据国务院节假日安排及交易所休市安排,为保护份额持有人利益。 为何限制大额申购?业内人士直指两大关键:一是假期债券票息、存款利息照常生钱,大额资金短期涌 入若未及时配置,易摊薄老持有 ...
节前限购节后重启 多家公募机构稳健应对
证券日报网· 2025-09-29 21:12
9月下旬以来,景顺长城基金、银华基金、汇安基金、中金基金等多家公募机构陆续发布公告,对旗下 货币基金、中短债基金、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等低风险产品实施国庆节、中秋节假期前限购或暂停申购, 并明确节后恢复申购。 资讯数据显示,截至记者发稿时统计,9月29日有3111只基金(统计全部份额)实施限购,环比8月29日 的2950只增加161只。对比来看,目前10月9日预计实施单日限购的基金产品数量回落至2963只。 从产品类型看,本次节前限购覆盖货币市场型、中短债型、同业存单指数型及纯债型基金,均属于风险 等级较低、资金进出频次高的品类,是普通投资者假期闲置资金配置的主要选择。 多家公募机构在公告中均强调,此举是"为保证基金平稳运作,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 兼顾资金需求与策略稳定性 为何基金管理人会在节前集中启动限购?从运作逻辑看,核心是降低"假期资产无法交易"与"资金频繁 波动"的风险,兼顾流动性安全与投资者收益公平。 业内人士称,这种"节前关闸、节后开门"的操作,体现了基金管理人对流动性风险的精准把控,更重要 的是通过平滑资金波动,保护存量投资者收益,彰显公募行业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的专业运作逻辑。 多类低风险基金 ...
长假前夕,基金公司为何纷纷限购低风险产品?
环球网· 2025-09-27 09:56
具体来看,中短债基金赛道,汇安基金公告称,自9月24日起对汇安中短债债券单个账户单日累计申购金额超过10 万元的部分实施限购,恢复日期为10月9日。湘财基金旗下湘财久盈中短债自9月26日起限制单日单个账户单笔申 购金额不超过1万元,10月13日恢复。 货币基金同样发布"限购令。如长江资管旗下的长江乐享货币自9月25日起对单日单个账户申购金额超过100万元的 部分不再受理,并将在10月9日恢复,以防范节前大额资金集中涌入、节后迅速赎回所带来的流动性冲击。而同业 存单基金方面,汇丰晋信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汇丰晋信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自9月29日起暂停申 购,10月9日恢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权益市场行情有所回暖,部分资金重新流向股票型基金,风险偏好出现修复。不过, 短期避险与资金管理需求依然存在,特别是在长假背景下,投资者仍倾向于将闲置资金短期停放在低风险产品 中,寻求稳健收益。而业内人士指出,基金公司限购细则虽存在差异,但核心目标一致:通过节前进行规模,节 后再恢复正常,以此平滑资金曲线、稳定运作环境。(南木)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国 庆中秋长假临近,多家基金公司陆续发布公告称,对旗下货币 ...
长假临近 基金公司为何纷纷限购低风险固收类产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23:35
基金公司节前限购政策调整 - 南方基金、汇添富基金、华泰柏瑞基金等多家机构于9月25日公告旗下部分产品限购措施 普遍从9月29日开始限购 10月9日恢复日常申购 [1] - 限购产品类型以债券型、货币型等低风险基金为主 包括货币基金、中短债基金、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等 [1][3] - 南方基金对南方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基金设置个人账户单日申购上限50万元 浦银安盛基金暂停浦银中短债A/C申购业务 [2][3] 权益类基金限购情况 - 华泰柏瑞港股通量化基金同期实施限购 单日单个账户申购上限1000元 为权益类基金中较少见的节前限购案例 [1][5] - 权益类基金限购主要因资金骤增增加资产配置难度 叠加长假因素影响操作稳定性 [5] 限购原因与行业惯例 - 节前限购已成为市场惯例 旨在避免假期前后资金集中进出导致基金规模剧烈波动 保护存量投资者收益 [3] - 债基出现大额申购若未及时配置资产会导致老持有人份额稀释 假期票息被新进入者分摊 [3] - 同业存单基金、超短债基金等票息对净值贡献率大的产品限购需求更强 长久期债基因节后债市波动影响净值 限购必要性较低 [4] 市场背景与投资者行为 - 权益市场行情回暖使部分资金流向股票型基金 但长假期间投资者仍倾向将闲置资金停放低风险产品寻求稳健收益 [6] - 节假日前后资金"大进大出"可能导致节后集中赎回 迫使基金经理抛售资产影响收益 [6]
假期“钱生钱”:按日型理财、通知存款、国债逆回购操作攻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18:57
假期理财市场概况 - 国庆中秋A股市场休市时间为10月1日至10月8日,10月9日起照常开市,9月28日和10月11日为周末休市 [1] - 多家券商和基金公司密集推出假期理财攻略,投资者可根据自身风险偏好与资金使用需求灵活配置产品 [1] 假期主流理财方式 - 按日计息理财产品需在9月29日前买入,30日确认持有即可享受整个国庆假期收益 [1] - 通知存款作为一种保本稳健的选择,7天期利率约0.65%,明显高于活期存款,可设置为10月9日到期取出 [1] - 按日型产品虽然灵活,但收益率普遍不高,约在1.5%-1.6%左右 [1] 国债逆回购操作策略 - 国债逆回购形式近似短期贷款,安全性高、风险较低,适合管理股票账户闲置资金 [2] - 节前特定时点操作可充分利用T+0清算、T+1交收制度实现长假多日计息,9月25日操作7天期逆回购可享14天利息,9月26日操作4天期和7天期分别可享10天和11天利息 [2] - 9月29日操作1天期、2天期、3天期、4天期或7天期品种均可享受假期利息,其中1天期逆回购可享9天利息 [2] - 9月30日作为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参与逆回购无法享受假期收益,资金实际占款天数仅为7天却只能获得1天利息,性价比大打折扣 [2] 国债逆回购市场表现 - 截至9月25日下午发稿,上交所GC001加权平均利率报1.5730%,当日下跌11.51bp,GC002报1.5620%下跌14.33bp,GC003报1.6038%下跌11.62bp,GC004报1.6270%下跌9.15bp [3] - 深交所R-001报1.5560%下跌10.90bp,R-002报1.5970%下跌11.00bp,R-003报1.5990%下跌11.80bp,R-004报1.6150%下跌9.50bp [3] - 投资者当日进行逆回购操作仍可获取高于1.55%的收益率,国债逆回购品种收益率普遍小幅下行 [4] - 市场越需要钱,资金面越紧张时逆回购年化收益率越高,尤其在节前、季末、税期资金面紧张时价格往往急剧飙升 [4] 机构资金行为与市场动态 - 机构出于持券过节需求、对账户平头寸、保障跨季资金平稳的需要,资金行情容易在跨季和假期前最后一交易日收盘最后时段出现一轮跳涨 [5] - 中国人民银行于9月25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6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3] 组合投资策略与产品限购 - 招商银行理财推荐国庆提前配置现金理财和短债理财,东方证券推荐国债逆回购+场内流动性理财的组合策略,建议9月29日15:30前买入国债逆回购,9月30日15:00前买入T+0类ETF [6] - 国庆长假前多家基金公司对货币型、同业存单型和债券型在内的固定收益类基金产品实行节前限购 [6] - 截至9月25日发稿时当日有28只固收类基金发布限购公告,24日有31只、23日有4只、22日有10只,自15日启动以来节前累计已有75只固收类基金实施国庆节前限购 [6] - 浦银安盛基金浦银中短债A和浦银中短债C自9月29日暂停通过部分销售机构的申购业务,万家基金万家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自9月29日至10月8日暂停直销渠道和代销渠道的申购业务 [7] 债券基金市场变化 - 机构投资者密切关切9月5日证监会发布的基金费用新规对债基赎回费率的影响,新规鼓励长期持有,调整了不同期限赎回费率 [8] - 依赖短债基金进行流动性管理和频繁申赎的机构资金收益下降,波段操作性价比大幅降低,若公募费率新规正式实施,委外业务交易成本将明显上升 [8] - 9月以来市场处于机构行为调整期,短债基金不再如以往同期稳健,行情单日涨跌幅度较大 [8]
节前限购!多家基金公司公告
证券时报· 2025-09-25 17:32
基金公司节前限购行为 - 临近国庆长假,多家基金公司对旗下低风险产品实施限购或暂停申购,并明确将在节后恢复申购 [1] - 限购基金类型涵盖货币基金、中短债基金、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等,此做法已成为市场惯例 [2] - 节前"关门"、节后"开门"的安排方式体现了管理人对流动性风险的关注及对存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2] 具体限购措施案例 - 汇安中短债债券自9月24日起对单个账户单日累计申购金额超过10万元的部分实施限购,直至10月9日恢复 [4] - 湘财久盈中短债自9月26日起限制申购,单日单个账户单笔金额不得超过1万元,至10月13日恢复 [4] - 长江乐享货币自9月25日起对单日单个账户申购金额超过100万元的部分不再受理,10月9日恢复 [4] - 汇丰晋信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自9月29日起暂停申购,10月9日恢复 [4] 限购原因与行业逻辑 - 节假日前后资金进出高度集中,容易引发基金规模剧烈波动,影响存量投资者收益与产品运作稳定 [2] - 假期市场交易受限,基金经理难以及时将新增资金配置到合适资产中,节前涌入节后赎回会加大现金调度压力 [6] - 节前大量新进资金若无法快速配置,可能导致基金整体收益率下降,摊薄原有投资者收益 [6] - 尽管权益市场回暖,但在长假背景下,投资者仍倾向于将闲置资金短期停放在低风险产品中寻求稳健收益 [6] 对行业与投资者的影响 - 节前限购有助于降低风险,确保节前节后资金运作平稳 [7] - 投资者若计划利用假期配置低风险产品,应合理安排申购和赎回时间 [7] - 预计随着假期临近将有更多产品发布类似限购公告 [7]
多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同日限购,“冠军基”也二度出手,限额1万元
北京商报· 2025-09-07 21:31
基金限购动态 - 工银瑞信银和利混合、工银瑞信丰收回报灵活配置混合、招商瑞享1年持有期混合、博时智选量化多因子股票自9月8日起调整大额申购业务 限额分别为50万元、50万元、100万元、500万元 [1][3] - 博时智选量化多因子股票和招商瑞享1年持有期混合分别于9月9日和9月12日恢复业务办理 工银瑞信两只基金未明确恢复日期 [3] - 博时智选量化多因子股票年内多次调整限额 2月、3月、4月、8月均设500万元限额 并在恢复业务时同步实施分红 [3] 基金分红情况 - 博时智选量化多因子股票9月11日实施分红 A/C类份额每10份派发红利0.573元/0.567元 [3] - 招商瑞享1年持有期混合9月11日实施年内第三次分红 A/C份额每10份均派发0.1元 [3] 基金业绩表现 - 截至9月5日 博时智选量化多因子股票A/C份额年内收益率达37.67%/37.2% 工银瑞信丰收回报灵活配置混合A/C为29.9%/29.63% 工银瑞信银和利混合为14.48% 招商瑞享1年持有期混合A/C为5.99%/5.71% [4] - 主动权益类基金中98.24%产品年内取得正收益 7792只产品中7655只实现正收益 [4] - A股三大股指年初至9月5日涨幅分别为13.75%、20.89%、38.13% [4] 绩优基金限购案例 - 年内"冠军基"永赢科技智选混合自9月5日起将限额降至1万元 较8月27日100万元限额大幅调降 该基金A/C份额年内收益率达171.99%/170.83% 成立至今收益率208.44%/206.82% [5][6] - 近一个月87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实施限购 包括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发起(8月22日起限购5万元) 其A/C份额年内收益率达116%/115.13% [6] 限购原因分析 - 限购主要为保持产品投资风格 避免规模过大影响策略稳定性 同时防止分红前新资金摊薄原有持有人权益 [4] - 市场热度提升促使基金管理人通过限购引导投资者理性决策 控制规模增长 维持策略有效性 [1][6] - 科技板块上涨使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受到广泛关注 公司实施限购基于投资者保护和长期回报考虑 [6]
基金大事件|公募基金费率改革顺利收官!9家基金公司被采取措施!
中国基金报· 2025-09-06 22:13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 - 证监会修订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标志着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顺利收官[3][4] - 改革内容包含调降公募基金销售环节费用 公募基金赎回费全额计入基金财产 设置差异化的尾随佣金支付比例上限[4] 基金公司人事变动 - 信达澳亚基金总经理朱永强因达到退休年龄正式卸任 副总经理方敬暂代总经理职务[5] 基金公司违规处罚 - 上半年9家基金公司接到监管警示函或责令改正通知 部分公司被处以罚款[6][7] - 处罚原因包括前任董事长被认定为不适当人选 违反外汇登记管理规定 未按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内控管理不完善等[8] 公募基金业绩表现 - 易方达基金上半年净利润近19亿元 工银瑞信基金超17亿元 南方基金 广发基金和华夏基金均超11亿元[10] - 中邮创业 永赢基金 上银基金 兴业基金等上半年净利润增长强劲 永赢基金净利润飙升80%[10] - 公募基金管理费 交易佣金 托管费 销售服务费整体增长20.52% 达到1131.56亿元[11] 基金投资业绩 - 前八个月A股市场大幅走强 北证50年内涨幅达51.49% 科创创业50 科创50 创业板指 中证2000等指数涨幅超30%[12] - 永赢科技智选前8月大涨177% 实施单日单账户限购1万元[14] 基金发行情况 - 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基金首发当日募集规模超70亿元 超过50亿元募集上限 将启动比例配售[15] 基金经理持仓动向 - 私募大佬葛卫东二季度末现身6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 合计持股市值30.29亿元[17] - 葛卫东新进会稽山 拉芳家化两只消费股 加仓中晟高科[17]
从100万元骤降至1万元,“冠军基”开始限购,透露什么信号?
华夏时报· 2025-09-05 17:48
绩优基金限购现象 - 多家公募机构旗下绩优基金产品相继宣布限制申购 包括永赢基金和国泰基金等头部机构 [1] - 永赢科技智选混合自9月5日起对个人投资者单日单账户设置1万元申购上限 国泰中证A500ETF联接基金也限制单日累计申购金额 [1] - 8月以来已有多家基金公司陆续发布限购公告 包括中欧基金 易方达基金 南方基金等 多数为今年以来回报率超过100%的绩优产品 [1] 限购基金业绩表现 - 永赢科技智选混合A今年以来阶段涨幅高达161.37% 系全市场基金中的榜首 [2] - 中欧数字经济混合今年以来的阶段涨幅达到103.75% [2] - 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在一年内规模增长超百倍 从去年二季度末的约1200万元激增至今年二季度末的超过15亿元 [2] 限购原因分析 - 实施大额限购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 引导投资者理性决策 避免因市场情绪冲动投入大额资金 合理控制基金规模增长 保持投资策略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4] - 基金规模过快增长会加大资产配置难度 大量新增资金可能无法及时有效建仓 从而稀释原持有人的收益 [5] - 大规模资金的调仓换股会面临流动性挑战 冲击成本增加 影响投资策略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5] - 基金限购主要有完全限购和限制大额申购2种情形 完全限购是指直接暂停所有金额对基金的申购 限制大额申购指单日单个基金账户累计申购基金金额不能超过一定额度 [6] - 基金公司不让多买的4方面原因 保护现有投资者利益 避免短期套利资金大量涌入摊薄收益 应对潜在的市场风险 降低风险敞口 QDII基金外汇额度受限 引导投资者理性决策 [6] 限购涉及的行业板块 - 创新药 科技 中小盘成长股以及高弹性量化策略等板块成为限购的重灾区 这些领域是近期市场资金集中追逐的热点 [7] - 资金的扎堆涌入极易推高资产价格 使其偏离内在价值 一旦市场情绪降温 大幅回调的风险不容小觑 [7] 行业转型与发展 - 绩优产品主动限购 是基金管理人告别规模冲动 优先考虑持有人利益 回归资产管理本源的积极信号 [9] - 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明确要求基金公司构建以投资者回报为核心的考核体系 降低规模排名等指标的权重 [9]
前8月“冠军基”再度加码限购
中国基金报· 2025-09-04 15:48
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基金限购措施 - 9月4日宣布自9月5日起单日单账户申购金额上限从100万元收紧至1万元 [1][2] - 限购原因包括引导投资者理性决策和控制基金规模增长以保持投资策略稳定性 [1] - 该基金A类份额代码022364和C类份额代码022365均同步实施限购 [3] 基金业绩表现与投资策略 - 截至9月3日基金年内收益率超177% 近一个月单位净值涨幅超46% [4] - 投资聚焦全球云计算产业 重点关注前沿模型发布、新兴应用发展及光通信/PCB等领域 [4] - 基金成立于2024年10月底 为聚焦新质生产力的工具型产品 [4] 行业限购动态与背景 - 8月超百只基金实施限购 宏利中证500指增限购100万元 华泰柏瑞中证2000指增限购10万元 [5] - 中欧基金旗下多只产品同步限购 中欧科创主题限购100万元 中欧医疗创新限购10万元 [6] - 限购潮主因控制规模保持策略有效性 避免新资金涌入摊薄收益及高位买入风险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