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咖旅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小山村“咖”位大
经济日报· 2025-07-07 09:20
行业概况 - 保山小粒咖啡具有"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带果酸"的独特风味,得益于高黎贡山与怒江的地理条件,包括千米海拔、年均25℃气温、700毫米降水及干热河谷气候 [1] - 新寨村被誉为"咖啡第一村",拥有70多年种植历史,种植面积超万亩,形成完整产业链 [1][2] - 2024年全村咖啡豆产量达4300余吨,实现农业产值1.7亿元 [3] 产业转型 - 10年前面临咖啡豆收购价低迷问题,通过成立7个合作社整合资源,统一收购/加工/销售提高议价能力 [2] - 转型精品化路径:建设600亩党员示范基地,推广良种选育,良种覆盖率达98%,主要种植铁皮卡、波邦等品种 [2][3] - 推行精细化种植理念,核心产区1.36万亩采用水肥一体化智慧农业,实行订单式收果与分级定价 [3] 产业链延伸 - 开发鲜果加工厂、咖啡馆、民宿等设施,推出咖啡豆、冻干粉、挂耳咖啡等10多种产品 [4] - 2024年线上交易额超1200万元,通过电商平台及直播带货拓展销售渠道 [6] - 采用"精品咖啡+热带水果"立体套种模式,开发花茶、花蜜等衍生品 [6] 咖旅融合 - 2023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万元 [7] - 建成5座精品咖啡庄园,入驻10余家咖啡企业,提供"从种子到杯子"的一站式体验 [8] - 发展"庄园+"经营模式,融合种植、加工、展销、休闲等功能,形成多元产业生态 [8] 人才与品牌 - 吸引青年返乡创业,例如村民王涵创办咖啡店及公司,配备专业烘焙设备并开展线上销售 [5] - 持续擦亮"保山小粒咖啡"品牌,通过文化传播(如咖啡知识讲解、文创产品)提升附加值 [7] - 计划引进专业公司开发精品民宿与餐饮,深化旅游体验 [8]
从田间到舌尖,云南咖啡尽显“咖”位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9 06:31
图②: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天玉咖啡庄园,咖农正在展示采摘的咖啡 果。 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摄 n a Bo eager 1 017 (2 es e (3 0 . Or B e g 图①:在云南省宾川县平川镇朱苦拉村,彝族姑娘正在采摘咖啡红果。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供图 图③:云南省泸水市咖啡庄园里咖啡成熟的景象。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供图 图④: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咖啡直播基地,商家正在直播销售咖啡产 梁志强摄(新华社发) 梯田上,咖啡树层层叠叠,山歌小调在山间回荡,咖农的指尖拂过饱满的咖啡果,咖啡师精心烘焙的咖 啡豆飘出醇厚的咖啡香。云南咖啡,咖香四溢,正从连绵的山野飘向世界。5月10日,2025中国品牌日 昆明市地方特色活动暨云南咖啡品牌活动在昆明市西山区彩云里艺术中心拉开帷幕。随着云南咖啡联合 交易创新中心、云南咖啡品牌创新孵化基地揭牌,这片孕育了全国98%以上咖啡产量的土地,正朝着标 准化交易和品牌化培育的方向加速前行。 据海关统计,2025年一季度,云南咖啡及咖啡制品出口货值3.1亿元,同比增长122.1%。从田间到舌 尖,云南咖啡正以"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带果酸"的独特风味和卓越品质,跨越国界"圈粉"无数 ...
彩云之南 咖啡飘香
云南咖啡产业发展现状 - 云南省咖啡种植规模达126.7万亩,产量14.6万吨(截至2024年末)[2] - 咖啡产业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推动产业持续发展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2] - 普洱市思茅区南岛河村白沙坡村民小组形成集种植加工、旅游体验、销售于一体的咖啡社区,成为热门旅游打卡地[2] 政策支持与监督机制 - 云南省出台系列支持咖啡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2] - 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室组地""组地""纪委+职能部门"联合监督方式,压实职能部门责任[3] - 全链条跟进监督"中低产咖啡园改造""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及加工厂改扩建工程"等项目[3] 产业升级与问题整改 - 普洱市思茅区纪委监委督促解决咖啡精深加工厂污水排放问题,指导企业清淤并安装污水处理设施[2] - 镇沅县纪委监委对废水排放不达标问题制发整改提醒通知,强化"精深加工"和"品牌提升"环节监管[3] - 沧源县纪委监委监督"咖旅融合"项目,紧盯政策落实、资金扶持、用地保障等情况[4] 典型案例与模式创新 - 镇康县蟒蛇山村原党总支书记段某某因违规套取国家项目资金被查处,涉案金额近5万元(涉及50亩咖啡地补偿款)[3][4] - 沧源县糯良乡通过"农户+合作社+企业"模式打造2000亩"粮食+咖啡"间套种核心示范基地[4] - 糯良乡盘活闲置集体资产,解决咖啡鲜果加工厂落地生产问题[4]
云南普洱多维度创新 助咖啡全产业链提升“咖位”
中国新闻网· 2025-05-08 16:23
中新网普洱5月8日电 (黄兴鸿)记者8日从云南省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发展中心获悉,被誉为"中国咖啡 之都"的普洱,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深厚的咖啡文化底蕴,多维度创新,正不断推动咖啡全产业 链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具有"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独特区位。 游客挑选咖啡渣制作的文创杯子。黄兴鸿摄 100多年前,普洱第一粒咖啡种子"落户",如今种植面积达68万亩,咖农及咖啡从业者25万人,有咖啡 馆(店)250余个,成为中国咖啡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主产区和咖啡贸易主要集散地。 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张雄介绍,近年来,该市在咖啡种植端、加工端、消费端等多方 发力,使普洱咖啡越发香醇。 在消费端,积极推进咖旅融合,建成20余个精品咖啡庄园,多个庄园实现"从种子到杯子"的一站式咖啡 体验。此外,打造一批咖啡主题公园、主题街区等,推动旅游从观光型向沉浸式体验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普洱市在咖啡产业链延伸方面不断创新,推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咖啡衍生品。 利用咖啡渣制作的纱线,具有吸湿排汗、抗菌、透气、保暖、轻量化等特性,已被开发成佤族织锦,受 到市场广泛欢迎。此外,以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