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耳咖啡

搜索文档
云南咖啡加快“走出去”步伐
新华社· 2025-07-24 21:19
行业概况 - 云南省是中国咖啡主产区 近年来在品质提升 政策支持和国际化拓展等多重因素推动下 不断巩固本土市场基础 加快"走出去"步伐 [1] - 德宏州凭借高海拔 长日照 昼夜温差大等自然条件 孕育了阿拉比卡 卡蒂姆 铁皮卡等多个优质咖啡品种 [1] - 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保存着1000多份咖啡种质资源 已累计推广良种种植超过100万亩 [1] 出口表现 - 今年上半年云南省出口咖啡和咖啡制品货值6.5亿元 同比增长8.4% 出口目的地涵盖34个国家和地区 [1] - 芒市海关辖区出口咖啡及制品货值达1.5亿元 同比增长48% [2] - 云南咖啡正以独特风味和稳定品质赢得海外消费者青睐 主要发往日本 韩国等海外市场 [1][2] 产业支持 - 海关持续优化通关流程 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 构建"咖啡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压缩检测时长 [1] - 工人们将经严格质检的咖啡粉 冻干咖啡 挂耳咖啡等制品装车出口 [1]
小山村“咖”位大
经济日报· 2025-07-07 09:20
行业概况 - 保山小粒咖啡具有"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带果酸"的独特风味,得益于高黎贡山与怒江的地理条件,包括千米海拔、年均25℃气温、700毫米降水及干热河谷气候 [1] - 新寨村被誉为"咖啡第一村",拥有70多年种植历史,种植面积超万亩,形成完整产业链 [1][2] - 2024年全村咖啡豆产量达4300余吨,实现农业产值1.7亿元 [3] 产业转型 - 10年前面临咖啡豆收购价低迷问题,通过成立7个合作社整合资源,统一收购/加工/销售提高议价能力 [2] - 转型精品化路径:建设600亩党员示范基地,推广良种选育,良种覆盖率达98%,主要种植铁皮卡、波邦等品种 [2][3] - 推行精细化种植理念,核心产区1.36万亩采用水肥一体化智慧农业,实行订单式收果与分级定价 [3] 产业链延伸 - 开发鲜果加工厂、咖啡馆、民宿等设施,推出咖啡豆、冻干粉、挂耳咖啡等10多种产品 [4] - 2024年线上交易额超1200万元,通过电商平台及直播带货拓展销售渠道 [6] - 采用"精品咖啡+热带水果"立体套种模式,开发花茶、花蜜等衍生品 [6] 咖旅融合 - 2023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万元 [7] - 建成5座精品咖啡庄园,入驻10余家咖啡企业,提供"从种子到杯子"的一站式体验 [8] - 发展"庄园+"经营模式,融合种植、加工、展销、休闲等功能,形成多元产业生态 [8] 人才与品牌 - 吸引青年返乡创业,例如村民王涵创办咖啡店及公司,配备专业烘焙设备并开展线上销售 [5] - 持续擦亮"保山小粒咖啡"品牌,通过文化传播(如咖啡知识讲解、文创产品)提升附加值 [7] - 计划引进专业公司开发精品民宿与餐饮,深化旅游体验 [8]
博闻科技旗下格里拉咖啡亮相中国—南亚博览会
证券时报网· 2025-06-20 14:05
公司动态 - 博闻科技旗下格里拉咖啡首次亮相第九届中国—南亚博览会 展出焙炒咖啡豆、挂耳咖啡等深加工产品 [1] - 公司贯彻"买全球、卖全球"精神 实施国内国际双轮驱动战略 建成涵盖咖啡生豆、熟豆及制品的全产业链生产加工基地 [1] - 公司构建从种植基地到咖啡贸易的全产业链体系 包括原料采购、加工、研发、储运和销售服务 [1] 产品与品牌 - 格里拉咖啡定位东方精品咖啡 坚持从种子到咖啡杯的全程高标准 致力于展现东方咖啡独特魅力 [1] - 产品线包括焙炒咖啡豆、挂耳咖啡等深加工产品 注重原料种植与生产工艺的匠心投入 [1] - 品牌以"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层次丰富、余韵悠长"为风味特色 成为国际市场的金字招牌 [2] 国内布局 - 公司在怒江大峡谷建立咖啡种植基地 依托高黎贡山与碧罗雪山的独特地理环境 火山灰土壤和干热河谷气候塑造优质咖啡风味 [2] - 自有资金2000万元投资建设泸水丙贡精品咖啡种植庄园 同时与当地庄园合作 精选铁皮卡、卡蒂姆等优质豆种 [2] 国际拓展 - 布局老挝波罗芬高原咖啡产业 通过国际贸易保障原料多样性 融合云南小粒咖啡与东南亚特色打造"东方精品咖啡" [2] 发展战略 - 聚焦咖啡产业可持续发展 目标将中国咖啡推向世界舞台 [2] - 未来将持续探索全产业链业务 提升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扩大优质产品供给 [2]
云南咖啡“链”上昆山,靠“浦”
新华日报· 2025-05-23 06:03
云南咖啡产业与昆山产业链协作 - 云南是中国咖啡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产区,占全国98%的咖啡豆产量,五年出口量翻七倍 [1] - 昆山不种植咖啡豆但实现产业链闭环,囊括全国60%的咖啡生豆烘焙量和60%以上的生豆进口量 [1] - 云南与昆山形成"中国咖啡原乡"与"国际咖啡产业之都"的互补关系,云南提供原料和文化,昆山提供市场和产业链支撑 [1] 云南咖啡联合交易创新中心 - 创新中心由昆山中咖农产品交易有限公司运营,旨在建立市场端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云品出滇" [2] - 选择昆山因其处于咖啡消费核心区域且已建立完备的产业链体系,专业高效的产业环境加速中心落地 [2] - 仅用一个月时间从揭牌到落地,体现两地协作效率 [3] 产业链合作具体进展 - 首批9家咖啡产业链企业签约入驻,包括昌蒙国际、西山商投、馥淳咖啡等 [4] - 昆山国际咖啡与高端食品交易创新中心和红河中越咖啡(长三角)分拨中心揭牌 [4] - 多家银行与物流企业签署供应链金融与物流合作协议,构建完整产业支持体系 [4] 两地合作模式与前景 - 形成"云南种植端-昆山加工烘焙和市场端"的螺旋式上升循环发展模式 [2] - 云南注重咖啡产品创新,昆山专注后端加工和消费市场创新,强强联合推动产业升级 [4] - 张浦镇全面布局"一颗生豆到一杯咖啡"的产业链,强化"国际咖啡产业之都"定位 [5] 企业案例与市场拓展 - 普洱咖农许祐慈通过创新中心拓展销售渠道,其米古咖啡公司实现种植到销售全链条覆盖 [3][4] - 张浦镇产业对接活动吸引各地咖啡生豆商、供应商参与,共话合作机遇 [4] - 咖啡生豆在张浦镇实现从分拨、仓储、烘焙到品牌合作的全链条裂变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