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咖啡

搜索文档
小山村“咖”位大
经济日报· 2025-07-07 09:20
行业概况 - 保山小粒咖啡具有"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带果酸"的独特风味,得益于高黎贡山与怒江的地理条件,包括千米海拔、年均25℃气温、700毫米降水及干热河谷气候 [1] - 新寨村被誉为"咖啡第一村",拥有70多年种植历史,种植面积超万亩,形成完整产业链 [1][2] - 2024年全村咖啡豆产量达4300余吨,实现农业产值1.7亿元 [3] 产业转型 - 10年前面临咖啡豆收购价低迷问题,通过成立7个合作社整合资源,统一收购/加工/销售提高议价能力 [2] - 转型精品化路径:建设600亩党员示范基地,推广良种选育,良种覆盖率达98%,主要种植铁皮卡、波邦等品种 [2][3] - 推行精细化种植理念,核心产区1.36万亩采用水肥一体化智慧农业,实行订单式收果与分级定价 [3] 产业链延伸 - 开发鲜果加工厂、咖啡馆、民宿等设施,推出咖啡豆、冻干粉、挂耳咖啡等10多种产品 [4] - 2024年线上交易额超1200万元,通过电商平台及直播带货拓展销售渠道 [6] - 采用"精品咖啡+热带水果"立体套种模式,开发花茶、花蜜等衍生品 [6] 咖旅融合 - 2023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万元 [7] - 建成5座精品咖啡庄园,入驻10余家咖啡企业,提供"从种子到杯子"的一站式体验 [8] - 发展"庄园+"经营模式,融合种植、加工、展销、休闲等功能,形成多元产业生态 [8] 人才与品牌 - 吸引青年返乡创业,例如村民王涵创办咖啡店及公司,配备专业烘焙设备并开展线上销售 [5] - 持续擦亮"保山小粒咖啡"品牌,通过文化传播(如咖啡知识讲解、文创产品)提升附加值 [7] - 计划引进专业公司开发精品民宿与餐饮,深化旅游体验 [8]
茶咖日报|停牌风波后澜沧古茶补交“答卷”:2024年亏损逾3亿元
观察者网· 2025-07-02 20:42
澜沧古茶复牌及业绩 - 澜沧古茶H股7月2日恢复买卖 此前因延迟刊发2024年全年业绩停牌[1] - 2024年营业收入3.61亿元同比下滑31.5% 毛利1.88亿元同比下滑46.8%[1] - 公司拥有人溢利由2023年盈利0.8亿元转为2024年亏损3.08亿元[1] - 业绩下滑主因线下门店受电商/直播冲击及白牌产品抢占市场份额[1] 元气森林海外扩张 - 冰茶系列首次进入印尼主流零售渠道 覆盖超3万零售网点[2] - 青竹葡萄柚气泡水同步上架 全球化布局新增美国591家及加拿大109家Costco门店[2] 港股茶饮板块表现 - 7月2日奈雪的茶收盘涨33.33% 古茗/茶百道/蜜雪集团涨幅均超3%[3] - 中泰证券指出软饮料行业需求韧性显著 二季度末迎旺季催化[3] 猫屎咖啡管理层变动 - 梁乃铭辞任董事会主席等职务 仍留任执行董事[4] - 梁嘉慧接任主席及执行董事 年仅27岁 现任广州超食力量CEO[4] - 新增崔志强(持股29.06%)/冯伟嬋/杨超三名董事 年薪14.88万至7.2万港元[4] Mosska融资进展 - 完成3000万元A轮融资 由深圳晟商创展领投[5] - 母公司成立于2022年 采用"精品咖啡+创意风味+多店模式"策略[5] - 融资将用于线下门店扩张以巩固精品咖啡竞争优势[5]
世界咖啡版图上的东方韵味(环球走笔)
人民日报· 2025-06-25 06:01
云南咖啡产业升级 - 云南临沧咖啡豆在"卓越杯"赛事中以每公斤1.3万元成交价刷新国产咖啡生豆拍卖纪录 [1] - 云南首次被纳入"卓越杯"国际咖啡评价体系 标志着从原料输出转向标准输出的产业升级 [1] - 云南咖啡精品率从2022年40%提升至2024年70% 精深加工率从60%提升至85% [2] 国际咖啡行业动态 - "卓越杯"赛事1999年创立于巴西 通过"竞赛+拍卖"模式建立精品咖啡可追溯性行业标准 [1] - 赛事覆盖全球十几个产区 推动洪都拉斯等新兴产区价值发现与品质提升 [2] - 87分以上评分代表国际咖啡界最高水平 评分维度包括纯净度/甜度/酸质/口感/风味等 [1] 中国市场消费趋势 - 上海成为全球咖啡馆数量最多城市 超越纽约和伦敦 [3] - 咖啡在中国从社交媒介发展为社区生活日常消费品 显示消费文化快速渗透 [3] - 云南咖啡产量占全国98% 具有百年种植历史 地处全球咖啡种植黄金地带 [2] 产业价值提升路径 - 云南通过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加工技术等全链条优化实现品质突破 [2] - 建立"品质提升-收益增长"正向循环 完善种植优化/市场培育/品牌建设体系 [3] - 云南咖啡以鲜明风土特色成为精品咖啡代名词 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2][3]
时隔四年再获新一轮融资,「代数学家咖啡algebraist coffee」比以往走得更稳了|首发
36氪未来消费· 2025-06-24 21:07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2015年,凭借高品质咖啡产品和简约空间设计在精品咖啡浪潮中脱颖而出 [3] - 2019至2022年完成四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物源资本、元生资本、腾讯和元禾控股 [3] - 2025年初完成数千万元新一轮融资,由苏高新金控独家投资,累计融资金额超2亿元 [4] 经营策略调整 - 疫情高峰时期签约170家直营门店,后主动取消80家未开业门店以避免扩张风险 [4] - 2024年3月启动"事业合伙人招募",从直营转向加盟模式,新增门店速度稳定在8-10家/月 [6] - 当前总门店数超150家,加盟店成为主要商业模式,但扩张速度较行业保持克制 [6] 产品与运营 - 定位"大众化品牌的消费升级",保持每月1次新品频率,KIRI法酪拿铁系列首月售出11.7万杯 [5] - 2019年首创的重瓣玫瑰布列夫2024年售出超65万杯,成为复购最高单品之一 [5] - 优化供应链成本效率,2024年Q3起实现单月财务利润及现金流为正并逐月增长 [4] 行业竞争与定位 - 行业当前以规模突进和价格竞争为主流,公司选择聚焦产品力与区域深耕 [4][7] - 江浙沪仍是核心市场,跨区域扩张保持谨慎态度 [7] - 强调回归消费需求本质,注重门店选址便利性和单店人效管理 [5] 品牌理念 - 创始人提出"留在牌桌上"战略,重视长期品牌建设而非短期规模竞赛 [7] - 坚持精品咖啡基因,目标成为"品质值得信任的品牌" [7] - 空间设计延续拙朴简约风格,强化美学差异化 [3][8]
95后做咖啡,拿到数千万元独家投资
搜狐财经· 2025-06-24 10:12
摄影:Bob君 代数学家咖啡作为精品咖啡赛道中的明星品牌,2025年初完成数千万元新一轮融资,由苏高新金控独家投资,至此其累计融资金额已超2亿元。 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品牌推广和门店拓展等方面。产品研发方面,进一步优化产品、降低成本,持续推出创新产品;品牌推广方面,加大品牌 宣传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门店拓展方面,继续深耕江浙沪地区,在跨区域扩张上保持探索姿态,但会稳扎稳打,计划未来1-2年将总门店数 拓展到300家左右。 此次独家投资方——苏高新金控是一家以金融投资为主业的国有控股企业,业务涵盖金融投资、金融服务、产业运营等多个领域,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 丰富的投资经验。 文:韦亚军 公开资料显示,代数学家咖啡创立于2015年,创始人戴熠是位95后。戴熠从小对咖啡有独特情感,开设咖啡店的梦想可追溯至高中。 代数学家咖啡前身为 MatrixCoffee 矩阵咖啡。2019年品牌升级为 Algebraist 代数学家咖啡。 这位95后累计融资金额已超2亿元。 此前,代数学家咖啡已完成4轮融资,包括2019年12月,获得物源资本的天使轮投资;2020年9月,获得元生资本投资;2021年7月,获得腾 ...
时隔四年再获新一轮融资,「代数学家咖啡algebraist coffee」比以往走得更稳了
36氪· 2025-06-23 13:18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2015年 凭借高品质产品和简约空间设计在精品咖啡行业突围 [1] - 2019至2022年完成四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物源资本 元生资本 腾讯和元禾控股 [1] - 2025年初完成数千万元新一轮融资 由苏高新金控独家投资 累计融资金额超2亿元 [3] - 2024年第三季度起实现单月财务利润及现金流为正 业绩逐月增长 [3] 商业模式转型 - 2024年3月开启事业合伙人招募 完成直营到加盟的重要转型 [8] - 当前单月新增门店8~10家 总门店数超150家 加盟店成为主要商业模式 [8] - 扩张策略以江浙沪为主战场 跨区域探索保持谨慎态度 [8] 产品与运营策略 - 定位"大众化品牌的消费升级" 优化价格 成本 供应链 [6] - 保持每月上新频率 "KIRI法酪拿铁系列"首月售出11.7万杯 [6] - 2019年首创"重瓣玫瑰布列夫"2024年售出超65万杯 成为复购最高单品之一 [6] - 注重门店模式精细化运营 包括店铺规模 人力配比 供应链效率等 [6] 行业竞争环境 - 行业当前主题为规模突进和价格竞争 头部品牌占据主要关注度 [3] - 精品咖啡品牌呈现分化态势 部分已退出市场 部分保持自身发展节奏 [8] - 中国咖啡消费市场持续扩大 品质咖啡需求长期存在 [8]
博闻科技旗下格里拉咖啡亮相中国—南亚博览会
证券时报网· 2025-06-20 14:05
公司动态 - 博闻科技旗下格里拉咖啡首次亮相第九届中国—南亚博览会 展出焙炒咖啡豆、挂耳咖啡等深加工产品 [1] - 公司贯彻"买全球、卖全球"精神 实施国内国际双轮驱动战略 建成涵盖咖啡生豆、熟豆及制品的全产业链生产加工基地 [1] - 公司构建从种植基地到咖啡贸易的全产业链体系 包括原料采购、加工、研发、储运和销售服务 [1] 产品与品牌 - 格里拉咖啡定位东方精品咖啡 坚持从种子到咖啡杯的全程高标准 致力于展现东方咖啡独特魅力 [1] - 产品线包括焙炒咖啡豆、挂耳咖啡等深加工产品 注重原料种植与生产工艺的匠心投入 [1] - 品牌以"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层次丰富、余韵悠长"为风味特色 成为国际市场的金字招牌 [2] 国内布局 - 公司在怒江大峡谷建立咖啡种植基地 依托高黎贡山与碧罗雪山的独特地理环境 火山灰土壤和干热河谷气候塑造优质咖啡风味 [2] - 自有资金2000万元投资建设泸水丙贡精品咖啡种植庄园 同时与当地庄园合作 精选铁皮卡、卡蒂姆等优质豆种 [2] 国际拓展 - 布局老挝波罗芬高原咖啡产业 通过国际贸易保障原料多样性 融合云南小粒咖啡与东南亚特色打造"东方精品咖啡" [2] 发展战略 - 聚焦咖啡产业可持续发展 目标将中国咖啡推向世界舞台 [2] - 未来将持续探索全产业链业务 提升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扩大优质产品供给 [2]
从三年3店到一年1000店,Manner咖啡的“平价精品”奔向何方?
观察者网· 2025-05-21 16:20
(文/夏峰琳 编辑/周远方) 为什么门店如此密集,Manner还要开店?要知道,当前咖啡市场已然告别爆发式增长阶段,整体增速 明显放缓。一二线城市咖啡门店趋于饱和,优质点位或已经成为稀缺资源。而下沉市场,也是头部咖啡 品牌必争之地,开拓难度极大。 上海啡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东告诉观察者网,Manner跟其他茶饮和咖啡品牌不太一样,那 些品牌可能大部分以线上订单为主。而Manner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自带杯减5元的优惠,这本身是引导消 费者到店消费的行为。因此如果一个门店达到一定的消费量,它可能会在周边再开一家店,会有减少消 费者排队时长,方便消费者的益处。因此,Manner这个拓店计划,还是跟其品牌定位及消费者消费习 惯培养有关系。 在王振东看来,Manner接下来的扩建计划,可能是为后期更多的门店合作经营模式预留出市场和空 间。他表示,Manner的扩张计划可能还都是以资本驱动进行的。但是最近一段时间,Manner没有融资 动态。如果依靠门店盈利或者自有资金来支持门店扩张,困难大风险也大。因此,这个千店拓展计划 下,或许可以期待有新的合作模式出现。 此外,王振东认为,Manner看重咖啡师的技术经验,采 ...
瑞幸咖啡成为云南CoE试点赛战略合作伙伴 助力云南精品咖啡国际化
中国经济网· 2025-05-16 16:09
云南瑰宝咖啡生豆大赛 - 2025首届云南瑰宝咖啡生豆大赛(CoE试点赛)在云南保山举办,由云南省精品咖啡学会与ACE卓越咖啡联盟联合举办,瑞幸咖啡为战略合作伙伴 [1] - 大赛从144支参赛队伍中选出19支获奖豆,前10名精品豆进行全球线下竞拍,成交额100%直接反哺咖农 [1] - 这是CoE试点赛首次进入中国云南,标志着云南咖啡原产地首次进入国际权威评价体系 [1] - 瑞幸咖啡作为中国门店数量最多的连锁咖啡品牌,以战略合作伙伴角色助力大赛,推动云南精品咖啡国际化 [1] 瑞幸咖啡的云南供应链布局 - 瑞幸咖啡在云南进行从原产地到工厂的供应链深度布局,2023年开启"全球寻豆之旅",深入全球六大咖啡黄金产区溯源好豆 [2] - 云南作为中国最大咖啡产区,贡献中国98%以上的咖啡产量和种植面积,2024年云南出口咖啡3.25万吨,同比增长358% [2] - 瑞幸咖啡在云南保山建设的首个鲜果处理加工厂于2024年3月进入试运营,采用巴西、哥伦比亚微水鲜果处理生产线 [2] - 2021-2023年期间,瑞幸陆续推出首款SOE云南红蜜处理咖啡、低温厌氧处理的云南普洱咖啡豆、SOE云南小柑橘等产品 [2] 云南咖啡产业升级 - 云南咖啡精品率由2021年的8%提升至2024年的31.6%,精深加工率由2021年的20%提升至80% [3] - 瑞幸咖啡持续深耕"瑞幸咖啡云南咖农扶持计划",为当地咖农提供专业培训,助力产业可持续发展 [1][3] - 瑞幸咖啡从供应链布局到CoE试点赛战略支持,显示出对云南精品咖啡发展的密切关注与推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