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玉泽
icon
搜索文档
化妆品医美行业周报:双11收官在即,预计上美股份毛戈平表现稳健-20251110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1-10 14:5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化妆品医美行业给出“看好”的投资评级 [2] 核心观点 - 双11大促收官在即,预计上美股份、毛戈平表现稳健,其在10月的稳健增长为第四季度业绩奠定基础 [3][9] - 化妆品医美板块近期表现弱于市场,申万美容护理指数在报告期内下滑3.1% [3][4] - 行业竞争格局优化,国货品牌凭借电商渠道、产品性价比及本土市场洞察优势,市占率显著提升,在护肤品市场前十榜单中与国际品牌形成五五开局面 [36][38] - 第八届进博会显示中国市场已成为全球美妆创新策源地,国际巨头加速布局中国医美及械字号市场,AI技术赋能、可持续发展成为核心趋势 [3][31] 行业表现总结 - 板块指数表现:2025年10月31日至11月7日期间,申万美容护理指数下滑3.1%,其中化妆品指数下滑2.6%,个护用品指数下滑0.9% [3][4] - 个股表现:本周板块表现前三的个股为*ST美谷(+12.3%)、锦盛新材(+6.2%)、延江股份(+5.2%);表现后三的个股为华熙生物(-7.8%)、贝泰妮(-7.4%)、爱美客(-6.8%) [5] 重点公司业绩点评 - **珀莱雅**: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70.98亿元(同比+1.89%),归母净利润10.26亿元(同比+2.65%);第三季度营收17.36亿元(同比-11.63%),归母净利润2.27亿元(同比-23.64%),洗护品类营收同比高增137.7% [3][10][12] - **上海家化**:第三季度收入14.83亿元(同比+28%),归母净利润1.40亿元;前三季度营收49.61亿元(同比+10.8%),归母净利润4.05亿元(同比+149%) [3][16] - **若羽臣**:第三季度营收8.19亿元(同比+123.4%),归母净利润0.33亿元(同比+73.2%);前三季度营收21.38亿元(同比+85.3%),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81.6%),自有品牌营收占比首次突破55% [3][20][21] 行业电商与社零数据 - **电商GMV**:2025年9月,上美股份(韩束等品牌)抖音+淘系合计GMV为9.8亿元(同比+32%);珀莱雅合计GMV为5.4亿元(同比-7%);若羽臣自有品牌斐萃GMV同比激增10869% [24] - **社零数据**:2025年9月化妆品零售额368亿元,同比增长8.6%;1-9月限额以上化妆品类零售额合计3288亿元,同比增长3.9% [25][27] 行业动态与市场格局 - **护肤品市场**:2024年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2712亿元,同比下滑3.7%,但国货品牌市占率提升,珀莱雅公司口径市占率达4.7% [36][38] - **彩妆市场**:2024年市场规模620亿元,同比略增0.4%,国货品牌毛戈平市占率提升至3.7% [39][41] - **机构持仓**:2024年第四季度,美容护理行业机构重仓配置比例位居第31位,其中丸美生物持股总市值环比大幅增加8355% [42][43] 投资分析意见 - 化妆品板块核心推荐渠道/品牌矩阵完善、GMV高增长的毛戈平、上美股份、上海家化 [3] - 同时建议关注业绩增速有望边际改善的珀莱雅、丸美生物、巨子生物、贝泰妮等 [3] - 医美板块建议把握研发拿证壁垒高、盈利能力强的上游公司,重点推荐爱美客 [3] - 电商代运营及个护自有品牌推荐若羽臣、水羊股份 [3]
上海家化(600315):改革效果持续体现,核心品牌驱动较快增长
招商证券· 2025-10-28 13:13
投资评级 - 对上海家化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1] 核心观点 - 公司改革效果持续体现,核心品牌驱动较快增长,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延续增势,盈利能力改善 [1]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83亿元,同比增长28.29%,归母净利润1.40亿元,扣非净利润0.10亿元,均较去年同期扭亏为盈 [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8亿元、4.82亿元、5.44亿元,同比分别扭亏为盈、增长13%、增长13% [1][7] 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61亿元,同比增长10.83%,归母净利润4.05亿元,同比增长149.12%,扣非净利润2.31亿元,同比增长92.35% [7]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7.0个百分点至61.5%,净利率为9.41%(去年同期为负) [7]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7.3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2.77% [7] - 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为65.00亿元,同比增长14% [6][12] 业务运营 - 分品类看,2025年第三季度美妆业务全渠道同比增长272.3%,个护业务全渠道同比增长13.8% [7] - 分渠道看,2025年第三季度国内业务线上渠道同比增长173.3%,线上占比已达到50% [7] - 核心品牌玉泽通过产品升级和新代言人提升品牌声量,佰草集通过产品迭代和头部达人合作表现超预期,六神通过新品和线下渠道深耕维持稳健增长 [7] 费用与效率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微降0.1个百分点至49.9%,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至10.4% [7] - 公司持续加大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投入,同时提升运营及供应链各环节效率 [7]
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证券日报· 2025-10-28 07:57
公司核心经营数据 - 公司产品线分为个护(含六神、美加净品牌)、美妆(含玉泽、佰草集、双妹、典萃品牌)、创新(含启初、家安、高夫等品牌)、海外(汤美星等品牌)四大类别 [8] - 2025年第三季度美妆产品平均售价同比提升,主要由于去年同期公司主动实施战略调整,本期伴随业务健康度提升,单位售价实现回升 [9] 主要原材料价格变动 - 2025年第三季度皂粒、油脂类原料与去年同期采购均价相比上涨26%-38%,主要受棕榈仁油大幅上涨的影响 [11] - 2025年第三季度表面活性剂及乳化剂与去年同期采购均价相比上涨18%,主要受棕榈仁油大幅上涨的影响 [12] - 2025年第三季度溶剂如乙醇与去年同期采购均价相比下跌6%左右,主要受需求不足的影响 [12] - 2025年第三季度营养药物添加剂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跌约1% [13] - 2025年第三季度包装物价格普遍下跌,其中玻璃瓶采购价格同比下跌0.4%,塑料采购价格同比下跌1%,纸箱类采购价格同比下跌4% [14] 公司治理与投资者交流 - 公司计划于2025年11月14日16:00-17:00通过网络互动形式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 [18][20] - 业绩说明会参加人员包括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总经理林小海先生,独立董事刘晓彬先生,首席财务官、董事会秘书罗永涛先生 [20] - 投资者可在2025年11月7日至11月13日16:00前通过上证路演中心网站或公司邮箱进行提问预征集 [18][21]
薇诺娜、可复美等主打功效型的国货护肤品,护城河在哪?
格隆汇· 2025-09-10 19:35
中国护肤品市场发展历程 - 七八十年代美加净、郁美净等品牌开启中国护肤品市场第一阵风[1] - 改革开放后国际品牌资生堂、强生等抢滩中国市场[1] - 市场逐渐从百花齐放演变为国际集团主导格局 雅诗兰黛集团、欧莱雅集团、资生堂集团长期占据超60%市场份额[2] 国货功效型护肤品牌现状 - 薇诺娜双11开售4小时成交额破10亿但面临产品腥臭和过敏投诉[1] - 可复美双11开售30分钟破亿元 母公司巨子生物11月4日港股上市[1] - 玉泽因缺乏李佳琦直播间加持导致业绩表现平平[1] - 国货品牌普遍选择敏感肌修复赛道 成功将"敏感肌"概念替代"日本药妆"成为消费者优先选择[3] 国货品牌运营特征 - 普遍采用医疗机构背书记录提升信任度:玉泽联合上海交大附属瑞金医院研制 薇诺娜绑定滇虹药业并入驻医院 巨子生物覆盖1000多家公立医院及1700家私立医院[4] - 高度依赖线上渠道:贝泰妮2021年线上渠道销售占比82.34%[5] - 营收受促销活动影响显著:贝泰妮2021年第四季度营收约为第一季度3.7倍[5] - 复购率存在疑问:薇诺娜天猫旗舰店2019年复购率近30% 但上市后未再公布该数据[5] 财务表现对比 - 销售费率偏高:贝泰妮46% 巨子生物22% 上海家化40% 均高于欧莱雅30%和雅诗兰黛25%[7] - 研发费率相对较低:贝泰妮2.99% 巨子生物1.6% 上海家化2% 低于资生堂4.3%和欧莱雅3.2% 但与雅诗兰黛1.5%接近[7] - 国际品牌研发投入绝对金额远超国货品牌[7] 行业发展趋势 - 融资市场降温:2022年护肤品品类共17个融资事件 较2021年39个大幅减少[9] - 国际品牌持续展示技术优势:兰蔻推出光学紧颜仪 资生堂展示"数字皮肤"和"无创水光"技术[8] - 国货品牌需提升全产业链能力:包括原料质量、配方有效性、加工环境、运输包装等环节[9]
【最全】2025年中国功能性护肤品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
前瞻网· 2025-08-31 10:10
行业定义与市场阶段 - 功能性护肤品指针对皮肤问题具备药理作用的化妆品或医疗器械 行业处于国产品牌崛起阶段 [1] 产业链上市公司分布 - 上游原材料上市公司包括科思股份 青松股份 新瀚新材 赞宇科技 丽臣实业 [2][3] - 上游包装材料上市公司包括嘉亨家化 锦盛新材 [2][3] - 中游功能性护肤品上市公司包括贝泰妮 华熙生物 上海家化 创尔生物 巨子生物 敷尔佳 [2][4] - 下游销售渠道上市公司包括阿里巴巴 京东 拼多多 唯品会 王府井 友阿股份 [2][4] 上市公司基本信息与营收表现 - 原材料企业2024年营收:科思股份22.76亿元 青松股份19.40亿元 新瀚新材4.19亿元 赞宇科技107.92亿元 丽臣实业36.49亿元 [5] - 包装材料企业2024年营收:嘉亨家化9.23亿元 锦盛新材3.33亿元 [5] - 功能性护肤品企业2024年营收:贝泰妮57.36亿元 华熙生物53.71亿元 上海家化56.79亿元 创尔生物3.87亿元 巨子生物55.39亿元 敷尔佳20.17亿元 [6] - 渠道企业2024年营收:阿里巴巴9411.68亿元 京东11588.19亿元 拼多多3938.36亿元 唯品会1084.21亿元 王府井113.72亿元 友阿股份12.97亿元 [6] - 上海家化注册资本最高且成立时间最早 华熙生物招投标信息最多 [8] - 上海家化专利集中于外观设计 华熙生物专利集中于发明专利 [9] - 上海家化员工总数4311人 华熙生物技术人员920人 上海家化销售人员2617人 贝泰妮销售人员2702人 [9][10] 业务布局特点 - 大部分企业深耕国内市场 华熙生物和上海家化已拓展海外市场 [14] - 贝泰妮专注敏感肌产品开发 旗下薇诺娜为皮肤学级护肤品龙头品牌 [14] - 强功效性护肤品领域:华熙生物旗下润百颜/夸迪/米蓓尔/BM肌活 上海家化旗下玉泽具有竞争力 [14] - 医美级护肤品领域:敷尔佳 巨子生物旗下可复美 创尔生物旗下创福康为头部品牌 [14] - 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占比:贝泰妮99.49% 华熙生物47.84% 上海家化18.49% 创尔生物95.82% 巨子生物100% 敷尔佳100% [16] - 重点布局区域均以中国市场为主 其中贝泰妮中国市场占比98.63% 华熙生物83.27% 上海家化75.01% 巨子生物100% [16] 业务业绩表现 - 贝泰妮功能性护肤品业务营收57.07亿元位列第一 华熙生物25.69亿元和敷尔佳20.17亿元处于第二梯队 巨子生物11.90亿元和上海家化10.50亿元位列第三梯队 创尔生物3.71亿元规模较小 [17][18] - 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毛利率:巨子生物82.09% 敷尔佳81.73% 创尔生物78.74% 华熙生物74.07% 贝泰妮73.74% 上海家化57.60% [18] - 研发投入:华熙生物4.66亿元 贝泰妮3.37亿元 上海家化1.79亿元 巨子生物1.06亿元 敷尔佳0.35亿元 创尔生物0.26亿元 [18] 2025年业务规划 - 贝泰妮聚焦婴童湿疹问题优化薇诺娜宝贝三大品类 深化AOXMED品牌产品矩阵 推进线下直营店布局 [19][20] - 华熙生物向抗衰组学战略升级 拓展糖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再生医学领域 调整管理团队并设立前沿科研中心 [19][20] - 上海家化启动合成生物中心开发新型功效成分 优化线下渠道布局适应小型化/专业化趋势 [19][20] - 创尔生物推动新增产能释放 关注胶原蛋白植入剂注册和上市进程 [19][20] - 巨子生物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新型重组胶原蛋白 [19][20] - 敷尔佳计划通过合作研发完成医疗器械及功能性护肤品升级 [19][20]
从渠道驱动转向品牌驱动上海家化董事长林小海详解百年品牌破立之道
新浪财经· 2025-08-29 09:33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从渠道驱动转向品牌驱动的商业模式变革 核心是彻底打破以渠道为中心的中台制 建立以品牌为独立作战单元的垂直化体系[1][3] - 将同品类品牌归拢成立事业部作为指挥中心负责战略 使品牌成为直面市场的先锋[3] - 组织架构调整后整个组织变得非常敏捷 释放团队生产力[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4.78亿元 同比增长4.75%[3] - 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66亿元 同比增长11.66%[3] 产品创新与爆款案例 - 六神"驱蚊蛋"上市四个月即达成全年目标 预计成为亿元单品[4] - 产品基于户外场景需求重构 具备功能、情绪价值和社交属性的综合价值[4] - 通过组合装销售拉高客单价 摊薄高速增长的流量成本[4] 研发战略 - 增加每年医研共创产品数量 促进成果转化落地[6] - 与上海瑞金医院联合制定行业标准 深化医研共创的深度与广度[6] - 启动"青训营"引进全球顶尖院校博士 推行"回家计划"召回有经验的研发人才[6] 品牌发展目标 - 2025年预计有3个亿元单品 2026年目标做到10个亿元单品[5] - 亿元单品将成为品牌复兴的支点 带动整个品类增长[5] - 各品牌寻找细分赛道和破局点 如玉泽强化专业医研背景 美加净尝试年轻化沟通[6]
23万青年财商成长的背后:财萌大赛如何让青年“天赋”变“财富”?
新浪财经· 2025-08-26 12:18
核心观点 - Z世代成为资本市场新入市主力军 低线城市投资者与高频交易Z世代群体快速涌入市场 展现年轻一代对投资理财的高涨需求与积极态度[1] - 平安证券打造青年财商培养服务平台 通过财经类大赛和系列活动助力青年成长 体现金融企业社会责任[5] 市场趋势与用户特征 - 90后 00后已成为新入市人群主力军 Z世代(1995-2009年出生)对金融市场动态有天然敏感度[1] - Z世代虽早早形成财富观和消费观 但在财经知识领域 投资理念养成及就业选择等方面成长需求尚未得到很好满足[5] 财萌大赛发展历程 - 首届赛事吸引全国105所高校超过11万大学生参与报名[3] - 前两届大赛累计吸引全国上百所高校超23万名学生参赛[7] - 第三届大赛将增加模拟交易赛道 设置两个赛道供学生自主选择[18] - 今年赛事聚焦金融企业品牌年轻化议题 鼓励学生建言献策[20] 校企合作与品牌联动 - 与科技部下属中国技术创业协会校企融合专业委员会达成合作 提升大赛权威性和认可度[7] - 与上海家化合作设置商业赛道 征集到1000多份学生作品 品牌负责人对作品给予高度评价[14] - 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中国邮政 前程无忧 华硕 读者 同程 映客 CHINAJOY等一线品牌均为财萌发声[16] 平台建设与活动形式 - 以小程序为基础打造系列平台内容 整合赛事资源和财商提升干货[7] - 举办"财萌青年说"系列活动 已走进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11][13] - 举办"两代人财富观大碰撞"主题交流活动 邀请企业家与在校大学生围绕AI时代商科价值 另类艺术投资等话题展开讨论[11] 社会影响与未来规划 - 项目致力于以平等姿态与年轻人交流互动 实现金融机构与年轻一代的双向奔赴[9] - 继续加强与企业 高校及其他组织合作 举办各类线下线上宣传活动 提供接触商业场景和行业专家交流的机会[20] - 让年轻人天赋被看见 能力得以生长 梦想真正落地[20]
国货美妆上市公司业绩分化,敏感肌市场爆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4 22:53
行业整体表现 - 国货美妆行业2025年上半年业绩呈现明显分化 市场竞争从渠道扩张转向研发创新与精准化布局的科技较量 [1] - 行业整体发展策略集中在核心品牌建设 电商渠道营销以及新产品线孵化 共同拉动收入与利润双增长 [3] - 2024年中国功能性护肤品市场规模达487.43亿元 其中贝泰妮以57.07亿元营收占据11.71%市场份额 华熙生物 敷尔佳 上海家化和巨子生物分别占比5.27% 4.14% 2.44%与2.15% [5] 重点公司业绩 - 上海家化上半年营收34.8亿元同比增长4.7% 归母净利润2.7亿元同比增长11.7% 六神 玉泽等品牌通过产品线拓展实现显著增长 [3] - 丸美生物营收17.69亿元同比增长30.83% 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5.21% 深化大单品策略并提升丸美与PL恋火双品牌市场渗透率 [3] - 上美股份预计上半年营收40.9-41.1亿元同比增长16.8%-17.3% 净利润5.4-5.6亿元同比增长30.9%-35.8% 主力品牌韩束通过低价策略抢占市场 [3] - 贝泰妮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9.49亿元同比下降13.51% 归母净利润2834万元同比下降83.97% 主品牌薇诺娜营收同比下滑5%但在敏感肌赛道保持领先地位 [4] 敏感肌赛道发展 - 2024年敏感肌消费人群接近亿级 市场规模约450亿元 近3年复合增长率21.7% 预估相关市场空间超过2000亿元 [7] - 敏感肌护肤需求从基础修护升级为"修护+美白/抗老/防晒"等多重功效协同 分肤护理理念逐渐被品牌重视 [7] - 敏感肌美白仍是行业核心技术瓶颈 传统美白成分刺激性较强 溪木源推出氧白因成分靶向抑制酪氨酸酶并辅助修护屏障 [8] - 敏感肌市场竞争进入科技较量阶段 需解决美白 抗衰等进阶需求并经得起科学验证才能满足用户全生命周期需求 [9]
美妆公司业绩分化 敏感肌技术研发成竞争焦点丨美妆财报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4 09:33
行业整体表现与竞争格局 - 国货美妆行业业绩呈现明显分化 市场竞争从渠道扩张转向研发创新与精准化布局的科技较量 [1] - 2024年中国功能性护肤品市场规模约487.43亿元 贝泰妮以57.07亿元营收占据11.71%市场份额位居首位 华熙生物 敷尔佳 上海家化和巨子生物分别占比5.27% 4.14% 2.44%与2.15% [3] - 全球功能性护肤品品牌基本被欧莱雅 资生堂 雅诗兰黛等欧美日企业拥有 但中国品牌正通过精准定位与研发投入逐步改变市场格局 [1] 上市公司业绩表现 - 上海家化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4.8亿元同比增长4.7% 归母净利润2.7亿元同比增长11.7% 六神 玉泽等品牌通过产品线拓展实现显著增长 [2] - 丸美生物同期实现营收17.69亿元同比增长30.83% 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5.21% 丸美与PL恋火双品牌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 [2] - 上美股份预计上半年营收40.9亿元至41.1亿元同比增长16.8%~17.3% 净利润5.4亿元至5.6亿元同比增长30.9%~35.8% 主力品牌韩束通过低价策略抢占市场 [2] - 贝泰妮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49亿元同比下降13.51% 归母净利润2834万元同比下降83.97% 主品牌薇诺娜营收同比下滑5%但在敏感肌赛道保持领先地位 [3] 敏感肌赛道发展现状 - 2024年敏感肌消费人群接近亿级 市场规模约450亿元 近3年复合增长率21.7% 业内人士预估市场空间超过2000亿元 [4] - 敏感肌护肤需求从基础修护升级为"修护+美白/抗老/防晒"等多重功效协同 [4] - 分肤护理理念逐渐被品牌重视 要求告别一刀切方案转向精准个体化解决方案 [5] - 敏感肌美白仍是行业核心技术瓶颈 传统美白成分刺激性较强难以兼顾有效与温和 [5] 企业研发与创新方向 - 巨子生物 上海家化等企业瞄准基底膜修护痛点展开布局 [4] - 溪木源将研发重点放在敏感肌美白领域 推出氧白因成分靶向抑制酪氨酸酶并辅助修护屏障 [5] - 行业竞争进入深水区科技较量 需解决美白 抗衰等进阶需求并经得起科学验证 [5]
上海家化(600315):Q2业绩超预期,新品、线上动能加速释放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2 17:13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2] 核心观点 - 上海家化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超预期,营收和利润实现显著增长,新品推出和线上渠道动能加速释放[1][9] - 公司盈利能力优化,毛利率提升至63.4%,研发投入增加,美妆业务成为主要增长动力[9] - 线上渠道表现亮眼,国内线上收入同比增长34.64%,抖音自播体系完善,618大促期间主要品牌实现双位数增长[9] - 公司深化"四聚焦"战略,品牌、渠道、供应链协同发力,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4.8亿元(同比增长4.7%),归母净利润2.7亿元(同比增长11.7%)[9]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17.7亿元(同比增长25.4%),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增长367.1%)[9] - 毛利率提升至63.4%(同比增加2.2个百分点),净利率7.6%(同比增加0.5个百分点)[9] - 销售费用率43.9%(同比增加0.4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8.1%(同比增加0.5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2.5%(同比增加0.4个百分点)[9] - 预测2025年营业总收入62.76亿元(同比增长10.5%),2026年71.52亿元(同比增长13.9%),2027年83.87亿元(同比增长17.3%)[8] - 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3.18亿元,2026年3.79亿元(同比增长19.4%),2027年4.64亿元(同比增长22.4%)[8] 业务分部表现 - 个护事业部2025年上半年收入15.7亿元(占比45%),新品六神驱蚊蛋登天猫驱蚊水热销榜Top1,目标全年GMV达1亿元,线上花露水市场份额提升3个百分点[9] - 美妆事业部2025年上半年收入8.2亿元(占比23.6%),全渠道收入同比增长55.7%,玉泽收入呈两位数增长且季度加速,抖音自播GMV同比增长100%+[9] - 佰草集实现突破性增长,面部护肤品类市场份额提升19位,大白泥单品持续领跑相关榜单[9] - 创新事业部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4亿元(占比11.5%),海外子公司等收入7亿元(占比20%)[9] 渠道表现 - 线上渠道2025年上半年收入占比44.2%,国内线上渠道同比增长34.64%,抖音自播体系完善,达播标杆带动增长[9] - 618大促期间,玉泽GMV增长20%,佰草集GMV增长50%[9] - 线下渠道2025年上半年收入占比55.8%,新增40个成长型渠道经销商,开拓终端4.1万家,全国县城以上覆盖率提升至92%[9] - 供应链效率提升,物流履约时长下降1/4,线上24小时订单揽收率达97.4%[9] 公司战略与展望 - 公司深化"四聚焦"战略,构建品牌、渠道、供应链协同发力的增长框架[9] - 下半年核心品牌势能释放、线上渠道突破和供应链效率提升,预计持续释放增长潜力,实现利润转正[9] - 维持盈利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3.18亿元、3.79亿元、4.64亿元,对应PE为50倍、41倍、34倍[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