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网融合

搜索文档
《双流电力产业发展蓝皮书》发布 成都市双流区电力产业供应链生态合作大会举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7 20:06
行业动态 - 成都市双流区举办电力产业供应链生态合作大会,主题为"链接绿色能源电力·共创产业生态未来",旨在推动电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并为成渝双城经济圈能源转型注入动能 [1] - 双流区采用"订单招商+产业链协同"模式,与特锐德川开电气重点配套企业签订投资协议,同时促进本地供应链企业合作 [1] - "成都市双流区电力产业园区"正式授牌,采用"国企+链主企业+产业链商会"创新运营模式,构建研发、生产、服务全链条支持体系 [1] 公司发展 - 特锐德川开电气是中国最大箱式电力设备研发生产基地和西南最大智能电气设备研发制造基地,2016年在双流扩大投资建设西南最大输配电装备技术研发基地 [2] - 特锐德川开电气产值从10亿元跃升至32亿元,实现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产能提升的全面升级 [2] 产业规划 - 《双流电力产业发展蓝皮书》发布,为电力产业未来10年发展标定路径,提出"安全可靠、市场导向、技术创新、区域协同"四大原则 [2] - 蓝皮书针对新能源消纳瓶颈与技术"卡脖子"问题,提出"四网融合"发展方案(柔性储能网、有序充电网、智能配电网、低碳微电网) [2] - 双流区核电装备、智能电网、氢能储能等产业集群加速成型,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3] 区域战略 - 双流区深化打造"有需必应、无事不扰"营商环境服务品牌,通过"政策+场景+生态"组合拳向"全国区域新型电力系统标杆"目标迈进 [3]
2025年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分析
联合资信· 2025-05-20 17: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城市轨道交通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政府支持力度大,行业整体风险较小 [20] - 未来行业将由建设主导的高速发展期转为运营主导的平稳发展期,企业或面临运维成本上升、债务负担加重等挑战 [20] - 积极探索融合发展、多元化经营,打造智慧型地铁,拓宽融资渠道、优化投资结构的企业可获得长足发展 [20] 各部分总结 行业概况 -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快速、准时等特点,能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形成“地铁经济带” [4] - 行业特点为投资巨大、专业技术要求高、对城市发展影响重大 [4] 行业政策 - 2024 年以来多单位出台系列政策保障行业可持续发展 [5] - 《关于加强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监督管理的意见》支持线路换乘衔接和直通运营 [6] -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城轨发展指南》提出“1 - 9 - 3 - 5 - 5”融合发展体系 [6] - 《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推动“四网融合” [6] - 《市政基础设施资产管理办法(实行)》明确设施资产范围,防范政府债务风险 [6] - 《城市公共交通条例》规范规划衔接、用地供给和票价机制 [6] -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规范设施设备管理 [6]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规范运营安全管理 [7] -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关于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财务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财务可持续理念和七项工作 [7] 行业运行情况 - 2024 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扩张,区域布局不均衡,客运量增长,但运营成本压力大、依赖政府补贴 [8] - 新增运营线路 18 条、区段 27 段、里程 748 公里,年末运营里程 10945.60 公里,地铁和轻轨占比 86.59% [8] - 27 个城市线网规模达 100 公里及以上,“京津冀”等四大城市群运营线路占 61.03%,呈“东密西疏”特点 [11] - 完成客运周转量 2670 亿人次公里,同比增长 10.4%;客运量 322.4 亿人次,同比增长 9.5% [13] - 客运量排名前五城市合计占比 49.25%,日均客运总量 8813.45 万人次,同比增长 8.06%,平均客运强度 0.61 万人次/公里·日,同比增长 10.25%,中低运能线路利用率低 [13] - 平均每车公里运营收入 17.26 元,同比增长 1.05%;平均每人次公里运营收入 0.79 元,同比下降 12.22%;平均单位票款收入 0.25 元/人次公里,同比变化不大 [16] - 平均每车公里运营成本 33.42 元,同比下降 2.28%;平均每人次公里运营成本 1.60 元,同比下降 11.11%;平均运营收支比 57.85%,同比下降 5.49 个百分点 [16] 行业投资建设情况 - 2024 年行业建设投资延续下降趋势,在建项目资金需求大,需多元化融资等破解瓶颈 [17] - 在建线路 226 条,涉及 44 个城市,建设总长 5833.04 公里,地铁占比 68.82% [17] - 在建项目可研批复投资累计 44979.55 亿元,2024 年完成建设投资 4749.41 亿元,同比下降 8.91% [17] - 完成车辆购置 776 列,投资 248.55 亿元,同比下降 12.40% [17] - 建设项目资金由政府专项资金投入部分资本金,企业筹措其余部分,引入社会资本模式减轻财政压力、提高效率 [19] 未来发展 - 行业将由建设主导转为运营主导,企业面临运维成本上升、债务负担加重等挑战 [20] - 积极探索融合发展、多元化经营,打造智慧型地铁,拓宽融资渠道、优化投资结构的企业可获得长足发展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