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低碳交通
icon
搜索文档
交通运输部:持续完善近零碳排放制度标准体系
中国新闻网· 2025-10-29 14:56
交通运输部:持续完善近零碳排放制度标准体系 中新网10月29日电 交通运输部29日上午举行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前三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 况。近日,交通运输部公布了新一批公路水路典型运输和设施零碳试点项目,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李 颖在会上介绍我国零碳交通建设进展情况。 李颖表示,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绿色低碳交通建设,把公路水路典型运输和设施零碳试点作为落实国 家"双碳"战略的牵引性举措,重点从顶层设计、试点探索、标准建设、创新应用四个方面积极推进各项 工作,具体来说: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交通运输部制定印发了《公路水路典型运输和设施零碳试点工作方案》,统筹部署 零碳试点这项工作的推进,引领交通运输行业绿色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二是加强组织推进。截至目前,已发布12个零碳道路运输线路、9个零碳货运枢纽(物流园区)、19个零 碳高速公路服务区、8个(近)零碳码头,共计48个零碳试点项目。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李颖表示,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立足新形势、新要求,积极探 ...
交通运输部:积极探索公路水路交通关键领域低碳排放实现路径和发展模式
证券时报网· 2025-10-29 12:11
人民财讯10月29日电,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李颖10月29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交通运 输部将立足新形势、新要求,积极探索公路水路交通关键领域低碳排放实现路径和发展模式,持续完善 近零碳排放制度标准体系,持续构建绿色低碳交通建设发展新格局。一是继续抓好试点项目组织实施。 及时总结零碳试点优秀实践和典型案例,凝练出绿色低碳交通建设路线图。二是以点带面推进绿色低碳 交通发展。梳理、提炼一批国际领先、可复制可推广的零碳试点先进技术,以点带面,深入推进绿色低 碳交通纵深发展。 ...
轨道上的京津冀,“十四五”跑出加速度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20 14:57
京津冀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成就 - 京津冀高铁总里程从2013年的1284公里增长至2024年的2669公里,实现区域内所有地级市全覆盖 [2] - 京津冀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1万公里,"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成形,"1小时交通圈"初具规模 [2] - 京哈高铁北京朝阳至承德段开通使北京至承德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50分钟,京唐城际和京滨城际宝坻至北辰段开通标志着东部高效客运通道成形 [2] 重点线路规划与建设进展 - 京港(台)高铁雄商段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组成部分计划2026年9月建成通车,雄忻高铁连接雄安新区与忻州市计划2027年建成 [4] - 石雄城际铁路于2024年12月开工建设,是京津冀城际铁路网客运主轴之一,将形成环绕核心城市的"城际走廊" [4] - 京雄城际铁路将北京西站至大兴机场时间缩短至最快28分钟,实现空铁联运无缝衔接 [6] 市域铁路与枢纽建设 - 北京通过改造既有铁路线路已开通4条市郊铁路共400公里,加速构建中心城与新城的"0.5小时通勤圈" [6] -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计划年内投入运营,将实现15分钟到首都机场、35分钟到大兴机场和唐山站、1小时到雄安和天津滨海新区 [6][9] - 北京将形成"八站两场"枢纽新格局,实现铁路、地铁、公交立体换乘 [6] 通勤服务与民生影响 - 京津冀通勤定制快巴已开通燕郊、固安、廊坊、武清等11条主线39条支线,日均客运量达5800人次,助力打造"1小时环京通勤圈" [7] - 截至2024年底首都通勤圈已涵盖13个环京区县,38条跨省公交线路覆盖河北17个环京县市 [9] - 京津冀三省市已发行"交通联合"互通卡700余万张,实现336个全国城市互联互通,北京地铁乘车二维码与天津等多城市联通 [7] 经济协同发展成效 - 2024年京津冀区域生产总值达11.5万亿元,是2013年的2.1倍,北京、天津、河北GDP同比分别增长5.2%、5.1%和5.4% [9] - 雄安新区启动区主干交通路网基本建成,北京企业总部和科研机构沿京雄城际"黄金走廊"加速聚集 [10] - 天津滨海新区依托津秦高铁、京津城际延伸线形成吸引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的"高铁经济带" [10] 未来发展规划与愿景 - "十五五"期间重点将从"主体建成"转向"优化完善",着力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四网融合" [13] - 将广泛应用北斗导航列车控制系统、智能票务、5G车地通信等技术,智慧物流案例显示可降低运营成本约15%,减少人工成本约50% [13] - 将探索使用氢能源等清洁能源动车组,深化"交通+产业"融合模式,如雄安新区依托京雄快线打造"轨道经济带" [14][15]
打造交通强国建设海南样板 在自贸港建设中率先实现交通现代化
海南日报· 2025-09-17 17:47
交通强国战略定位 - 打造交通强国建设海南样板并在自贸港建设中率先实现交通现代化 [1] - 把握建设交通强国和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开路先锋的战略定位 [1] 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发展方向 - 构建服务国家战略且具有海南特色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 [1] - 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和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航空区域门户枢纽 [1] - 建立服务自贸港建设的交通运输系统和服务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的运输保障系统 [1] 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主题 - 推动从速度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 从独立发展向一体化融合转变 从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1] - 打造一流设施 一流技术 一流管理和一流服务 [1] 人民满意交通建设宗旨 - 打造快进慢游旅游交通体系 便捷舒适出行服务体系和经济高效物流服务体系 [1] 交通建设具体措施 - 科学规划交通项目并构建城际综合交通体系 [2] - 发展数智交通和绿色低碳交通 坚持适度超前规划建设 [2] - 推进交通物流降本增效以实现选择更多 成本更低 效率更高和体验更好 [2] - 加强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集成创新和系统观念 [2] - 从严抓好平安交通建设 [2]
赛事主力车型实现新能源化 广州交通多举措护航“绿色全运”
南方都市报· 2025-08-22 00:29
绿色低碳交通建设 - 广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达22条 总里程777公里 新开通地铁十号线和十二号线东段西段 [1] - 地铁站点200米范围内公交衔接比例达100% 中心城区共享单车约27万辆 日均骑行量约130万人次 [1] - 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77% 基本形成清洁低碳的绿色出行环境 [1] 新能源车辆推广 - 全市公交车约1.39万辆(除应急车辆外)全部纯电动化 巡游出租车约1.4万辆全部纯电动化 [2] - 网约出租车纯电动化比例达98.7% 近千辆城市配送车辆全部采用新能源货车 [2] - 为赛事筹备新能源车400余辆 计划对70辆新能源公交车进行无障碍化改造 [2] 智慧交通系统升级 - 全运会保障车辆调度系统接入全部保障车辆及213条保障通道 整合城市公共交通与路网数据 [2] - 系统实时掌握车辆定位动态 精准调配人车资源 实现调度管理全流程信息化 [2] - 整合民航铁路高速公路及气象数据 为交通枢纽和赛事场馆周边提供运力调度支持 [2] 未来发展规划 - 研究规划绿色公交专线 协调推进自动驾驶应用场景落地 [4] - 开展绿色交通政策宣传 举办"爱在交通公益行"活动巩固低碳出行成果 [4]
“十四五”答卷·科技支撑强国建设|科技打造中国交通“新标杆”
科技日报· 2025-08-14 17:27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就 - 深中通道创造多项世界纪录 成为世界最长最宽的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 [1][9] - 天山胜利隧道贯通 将穿越天山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20分钟 [10] -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6轴7廊8通道"建成率超90% 连接全国超80%县级行政区 [11] 高速铁路发展突破 - 高铁营业里程达4.8万公里 覆盖全国97%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 [5] - "八纵八横"高铁网建成投产81.5% [5] - CR450动车组试验时速达453公里 创世界纪录 [6] - 全国超1/3省份实现市市通高铁 [7] 智能化交通升级 - 超过4000公里公路完成智能化升级改造 [2] - 电子航道图发布里程9950公里 [2] - 自动化码头建设规模、作业效率、技术水平稳居世界前列 [2] - 自动驾驶、智能航运、智慧物流蓬勃发展 [3] 绿色交通转型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1280万辆 连续10年全球第一 [12] - 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达3.5万台 覆盖率98% [12] - 建成33个绿色公路示范工程 53家港口获"中国绿色港口"称号 [13] - 济潍高速公路实现运营阶段"净零"排放 年均碳减排6.1万吨 [12] 运输能力提升 - 铁路单日发送旅客突破23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7] - "十四五"期间铁路运输货物将超250亿吨 较"十三五"增加50亿吨 [7] - 中欧中亚班列通达欧亚37个国家300多个城市 [7] - 深中通道开通一年总车流量超3155万车次 日均8.64万车次 [9] 重大工程科技成果 -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正式运营 C919大型客机常态化商业运营 [2] - 国产全断面硬岩掘进机"天山号""胜利号"等装备成功应用 [10] - 世界首创超大直径硬岩竖向掘进机"首创号"自主研发成功 [10] - 首条零碳高速公路济潍段全长161.9公里 [12]
全球首个!永泰数能480kW液冷超充获新加坡认证,进军东南亚市场
公司技术突破与认证 - 永泰数能自主研发的480kW液冷超充堆成功获得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LTA)认证,成为全球首个获准商用的480kW液冷超充设施,创下行业内通过新加坡LTA认证的最高功率纪录 [1] - 该产品搭载液冷枪线技术和星环耦合柔性充电技术,峰值电流高达600A,最大功率480kW,实现"一秒一公里"的极速补能体验,使用效率提升30%以上 [2] - 产品内置智能管理系统,可实现车桩间毫秒级响应,精准调度功率需求,保障高效稳定运行 [2] 国际化战略进展 - 2024年4月产品率先获得TÜV莱茵新加坡TR25认证,2025年7月成功攻克新加坡LTA认证 [2] - 此前充电系列产品已通过欧盟CE认证和国际CB认证 [4] - 此次认证是公司在国际标准体系中的重要里程碑,为其国际化战略注入强劲动力 [2][4] 市场拓展计划 - 公司同步启动"东南亚超充网络建设计划",以新加坡为战略高地,加速构建覆盖东南亚、辐射全球的超充网络 [1] - 认证成功标志着公司正式获得新加坡市场准入,将助力区域绿色交通升级 [1][4] 技术实力体现 - 新加坡LTA认证以对电子电气产品在技术安全、兼容性及可持续性方面的极致要求闻名,是顶尖技术实力与品牌公信力的权威背书 [2] - 480kW液冷超充堆展现了公司在充电产品技术上的行业顶尖水平 [2]
新华社新华全媒头条报道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
大众日报· 2025-07-25 08:59
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进展 - 山东全面实施交通强省战略,持续完善"公铁水空"统一管理的大交通体制,着力推动交通运输畅通通道、织密网络、建强枢纽、优化升级 [2] - 高铁运营里程突破3000公里,高速公路里程突破8700公里,沿海港口年吞吐量突破20亿吨 [2] - 2022年以来建成16条高速公路,总通车里程突破8700公里,其中六车道及以上占比40% [2] - 计划2025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约2500亿元,涵盖168个交通领域重点基础设施项目 [2] 交通网络与经济联动 - 山东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区域联通的基础设施网络,促进地区人流物流畅通 [3] - 大力发展海铁联运,多式联运和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0%和15%以上 [3] - 2024年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0余亿吨,全社会物流成本降低约500亿元 [3] 智慧与绿色交通转型 - 新理念、新技术、新设备推广应用,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 [3] - 零碳港区、零碳服务区、零碳物流园、零碳高速公路等场景陆续投用 [3] - 交通基础设施的"科技范"与"绿色范"在"交能融合"中显著增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