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指数型股票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新基金发行热潮不减,权益类产品“挑大梁”
环球网· 2025-10-20 14:40
主动权益基金方面,本周共有8只混合型基金发行。其中,易方达、嘉实、汇添富三家头部公司推出的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以及国金、百嘉发行的量化选股 产品,为市场带来了更多元化的投资策略选择。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新基金发行市场持续保持活跃态势。据Wind数据,本周(10月20日至24日)将有29只新基金集中启动募集,显示出基金公司对当 前市场布局的积极态度。其中,权益类基金(主要投资于股票的基金)再次成为发行市场的绝对主力,占比超过八成。 从发行节奏来看,本周一(10月20日)成为新基金发行的"超级发行日",单日有26只基金扎堆亮相,占本周新发总数的近九成。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新发数 量众多,但市场情绪趋于谨慎。本周新基金的平均认购天数拉长至28.79天,较此前有明显增加。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这可能与近期市场行情进入调整阶 段,投资者决策更为审慎有关。 指数基金与港股主题备受青睐 在本次新发浪潮中,权益类基金的内部结构呈现出鲜明特点。指数型股票基金(尤其是ETF及其联接基金)和指数增强型基金共计15只,占据了权益基金的 半壁江山,显示出投资者对低成本、高透明度工具型产品的强烈需求。 投资主题方面,港股市场成为一大亮点。多 ...
51只新基金,来了
经济网· 2025-10-14 09:50
新基金发行概况 - 国庆长假后首个完整交易周(10月13日至10月17日)共有51只新基金公开发行 [1] - 周一(10月13日)是新基金发行最集中的一天,共有31只基金启动募集,占本周新基金总数的60.78% [2] - 本周新基金平均认购天数为12.59天,较此前明显缩短 [2] 基金发行时间与目标 - 认购天数最长的是华夏上证180ETF联接,为21天 [2] - 认购天数最短的是两只公募REITs产品(中信建投沈阳国际软件园REIT与华夏中海商业资产REIT),仅发售2天 [3] - 在明确募集目标的27只基金中,有8只基金将募集目标设定为80亿份 [3] - 募集目标最低为3亿份,对应前述两只公募REITs产品 [3] 基金类型分布 - 权益类基金是绝对主力,共有42只,占本周新基金总数的82.35% [4] - 指数型股票基金有28只,在权益类基金中占比66.67% [4] - 主动权益基金有14只,包括11只混合型基金和3只普通股票型基金 [4] - 债券型基金仅有3只,包括2只混合二级债基和1只中长期纯债基金 [5] 权益类基金投资主题 - 有多只跟踪港股通相关指数的新发基金,例如国联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增强、摩根恒生港股通50ETF等 [4] - 跟踪科创板、创业板相关指数的新发基金较多,包括宽基产品和行业主题产品 [4] - 主动权益基金呈现多点开花布局,包括科技成长类、均衡价值风格以及红利高股息主题产品 [4] - 多只量化主题产品集中发行,如苏新睿见量化选股、万家智胜量化选股等 [4] 市场趋势与展望 - 新基金发行回暖信号频现,多只权益新基金扎堆提前结束募集 [3] - 随着权益市场回暖,债券基金发行热度明显下降,但“固收+”基金仍受关注 [5] - 若行情持续向好,投资风险偏好将持续提升,公募发行市场有望持续回暖 [5] - 除指数基金外,主动权益类基金也将重回投资视野 [5]
市场回暖带动权益投资热情升温 前三季度新发基金超1100只
证券时报网· 2025-10-01 16:17
新基金发行总体情况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全市场新发行基金1138只,较2024年同期的863只增长31.87% [1] - 新基金发行结构呈现“权益走强、债基降温”的鲜明特征 [1] - 新基金发行显著增长得益于A股市场回暖带来的权益投资热情升温以及公募机构对市场趋势的积极响应 [1] 权益类基金发行 - 全市场共发行权益基金823只,占新基金总量的七成以上 [1] - 股票型基金累计发行644只,较2024年同期的328只增长96.34%,几乎翻倍 [1] - 指数型股票基金新发数量为623只,在股票型基金中占比高达96.74% [1] - 指数型基金增长源于被动投资理念普及及ETF等指数工具应用场景拓宽,行业主题指数基金成为布局细分赛道的重要选择 [1] 债券及混合型基金发行 - 债券新基金发行221只,占总量的19.42%,较2024年同期的268只下降17.54% [2] - 混合型基金发行195只,占总量的17.14%,较2024年同期的201只小幅下降2.99% [2] - 投资者在市场趋势明确时更倾向于选择风格鲜明的股票型基金,而非灵活配置的混合型产品 [2] QDII基金发行 - QDII基金今年以来仅发行13只,较2024年同期的26只下降50% [2] - QDII基金发行遇冷受A股市场走强叠加海外市场高位震荡的影响 [2] FOF基金发行 - FOF基金发行49只,占全市场的4.31%,较2024年同期的23只大幅增长113.04% [3] - FOF基金发行爆发式增长与投资者专业化配置需求提升密切相关 [3] - FOF基金通过分散投资多只基金有效降低单一产品风险,契合部分投资者“稳健增值”的诉求 [3] 市场环境与机构策略 - A股市场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叠加宏观经济企稳回升、企业盈利改善等基本面支撑,为权益投资提供良好环境 [2] - 公募机构加快布局股票型基金,尤其是指数型产品,顺应了普通投资者分享市场上涨红利的需求,也通过被动投资工具降低了主动管理难度 [2]
新基发行超千只!权益火热,债基遇冷
国际金融报· 2025-09-29 22:07
新基金发行总体情况 - 2025年1-9月全市场新发行基金1138只,较2024年同期的863只同比增长31.87% [1] - 增长主要得益于A股市场回暖带来的权益投资热情升温以及公募机构对市场趋势的积极响应 [1] 新基金发行结构分析 - 权益类基金是发行市场主力军,共发行823只,占新基金发行总量的72.32% [2] - 股票型基金在权益类基金中占主导地位,占比为78.25% [2] - 指数型股票基金是股票型基金绝对主体,数量达623只,在股票型基金中占比高达96.74% [2][3] - 债券型新基发行221只,占比19.42%,较2024年同期的268只同比下降17.54% [3] - 混合型基金发行195只,较2024年同期的201只同比下降2.99% [4] - FOF基金发行49只,占比4.31%,但较2024年同期的23只同比大幅增长113.04% [3] - QDII基金发行遇冷,仅发行13只,较2024年同期的26只同比下降50% [3] 主要品类驱动因素 - FOF基金爆发式增长与投资者专业化配置需求提升密切相关,其分散投资特性契合了市场部分投资者"稳健增值"的诉求 [3] - 指数型投资热潮源于被动投资理念的进一步普及,以及ETF等指数工具在资产配置中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宽 [3] - 权益投资热情升温得益于A股市场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叠加宏观经济企稳回升、企业盈利改善等基本面支撑 [4] - 公募机构加快布局指数型产品,既顺应了普通投资者分享市场上涨红利的需求,也通过被动投资工具降低了主动管理难度 [4]
2100亿规模鑫元基金副总"降职" 南京银行系高管全面接管
观察者网· 2025-09-05 15:19
核心人事变动 - 鑫元基金副总经理王辉转任高级专员 该高管任职副总经理超过9年且无南京银行背景 此次职位调整在业内颇为罕见 [1] - 王辉于2013年8月公司成立之初加入 历任首席市场官、总经理助理 2016年4月升任副总经理 分管销售营销部门 [1] 股东控制力增强 - 大股东南京银行持股80% 近年来持续向鑫元基金派驻高管 目前高管团队中南京银行背景人员占据主导地位 [2] - 董事长龙艺、总经理于景亮及两位新任副总经理张鹏飞、杨晓宇均来自南京银行 在11名董事、监事、高管中 有4位具有南京银行背景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6亿元 同比增长17.49% 净利润1.07亿元 同比增长15.03% [1]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 管理规模达2117.84亿元 [1] 业务结构问题 - 业务结构过度依赖固收类产品 债券和货币类基金规模分别为1368.1亿元和716.89亿元 合计占总规模的98% [3] - 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规模仅30.47亿元 占比不足1.5% [3] 业绩表现对比 - 近一年、近两年收益率分别为2.58%和5.49% 低于行业平均的15.69%和9.53% [3] - 近五年收益率16.55%远高于行业平均11.33% 在债牛行情中表现优异但在股市回暖背景下难以跟上市场节奏 [3] 权益业务发展举措 - 2024年9月至今一年间发行了9只新基金 其中5只为指数型股票基金 同时提拔了4位新任权益类基金经理 [4] - 负责权益业务的基金经理李彪管理8只产品 总规模21.37亿元 近一年回报48%表现优于沪深300指数 但多只权益产品规模仍在5000万元以下 [5] 行业背景与挑战 - 2024年下半年以来A股市场逐渐回暖 权益类基金发行市场升温 新"国九条"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 [3] - 银行系基金公司面临平衡传统优势业务与新兴业务发展的普遍挑战 监管政策鼓励发展权益类基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