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权益类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公募基金总规模站上36.74万亿元新高点
证券日报· 2025-10-31 07:57
公募基金总规模概况 - 截至2025年9月底,公募基金总资产净值达36.7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1] - 自2025年4月底以来,总规模已连续6个月刷新历史纪录,接连突破33万亿、34万亿、35万亿和36万亿元关口 [1] - 权益类基金是推动总规模持续攀升的重要力量 [1] 开放式与封闭式基金结构 - 截至9月底,开放式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3.05万亿元,封闭式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69万亿元 [2] - 开放式基金在总规模中占比约九成,其数量和规模均较8月底增加,数量增180只,规模增5204.26亿元,但份额略有减少 [2] - 封闭式基金的数量、规模和份额均较8月底出现收缩 [2] 各类基金规模及月度变动 - 截至9月底,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和QDII基金规模分别为5.95万亿元、4.31万亿元、7.20万亿元、14.67万亿元和9106.21亿元 [2] - 9月份,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和QDII基金规模较8月底增长,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规模则出现回落 [2] - 股票基金规模较8月底增长4042.17亿元,份额增加1575.42亿份;混合基金规模增长1515.45亿元,但份额减少616.13亿份 [2] - QDII基金9月份获投资者净申购385.17亿份,规模增长1133.04亿元 [3] - 货币基金规模较8月底减少1423.3亿元,份额减少1424.22亿份;债券基金规模减少63.11亿元,份额减少891.81亿份 [3] 新基金发行布局 - 9月份,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分别新增106只和43只,权益类基金共计新增149只,在当月新增基金数量中占比超过80% [3] 历史增长趋势 - 自2024年以来,公募基金总规模已累计12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4] - 从2024年2月底的29.3万亿元持续增长至2025年9月底的36.74万亿元 [4] - 截至2025年9月底,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和QDII基金规模分别较2025年4月底增长13766.58亿元、7306.93亿元、6467.38亿元、6749.61亿元和2665.97亿元 [4] 市场驱动因素 - 权益类基金规模增长与权益市场持续向好发展、市场情绪升温密切相关 [5] - 在无风险利率下行、流动性保持宽松、企业盈利预期好转、资产重估的背景下,股市后续表现值得期待 [5] - 险资、ETF、理财资金预计仍将是确定性的增量资金 [5]
公募基金总规模站上36.74万亿元新高点 权益类产品成增长主力
证券日报· 2025-10-31 00:41
公募基金总规模 - 截至2025年9月底,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6.74万亿元,连续6个月刷新历史纪录,接连突破33万亿、34万亿、35万亿和36万亿元关口 [1] - 公募基金行业保持快速发展,自2024年以来总规模已累计12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4] - 权益类基金是推动公募基金总规模持续攀升的重要力量 [1][4] 基金管理机构概况 - 截至2025年9月底,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5家,包括150家基金管理公司和15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 [1] 开放式与封闭式基金 - 截至9月底,开放式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3.05万亿元,封闭式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69万亿元 [2] - 开放式基金在公募基金总规模中占比约九成,其数量和规模均较8月底增加,数量增加180只,规模增长5204.26亿元 [2] - 封闭式基金的数量、规模和份额均较8月底出现收缩 [2] 各类基金规模与变动 - 截至9月底,开放式基金中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和QDII基金规模分别为5.95万亿元、4.31万亿元、7.20万亿元、14.67万亿元和9106.21亿元 [2] - 9月份,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和QDII基金规模较8月底实现增长,而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规模出现回落 [2] - 与今年4月底相比,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和QDII基金规模分别增长13766.58亿元、7306.93亿元、6467.38亿元、6749.61亿元和2665.97亿元 [4] 权益类基金表现 - 权益类基金规模增长显著,9月份股票基金规模较8月底增长4042.17亿元,份额增加1575.42亿份;混合基金规模较8月底增长1515.45亿元 [2] - 公募机构对权益类基金布局热情高涨,9月份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分别新增106只和43只,权益类基金共计新增149只,在当月新增数量中占比超过80% [3] QDII基金表现 - QDII基金9月份表现活跃,获得投资者净申购385.17亿份,规模较8月底增长1133.04亿份 [3] 固收类产品表现 - 截至9月底,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的规模和份额均出现下降,货币基金规模较8月底减少1423.3亿元,份额减少1424.22亿份;债券基金规模较8月底减少63.11亿元,份额减少891.81亿份 [3] 市场驱动因素 - 权益类基金增长与权益市场持续向好发展、市场情绪升温密切相关 [5] - 在无风险利率下行、流动性保持宽松、企业盈利预期好转、资产重估的背景下,股市后续表现值得期待 [5] - 尽管股指累计不小涨幅,但险资、ETF、理财资金仍会是确定性的增量资金 [5]
北京六部门联手“引长钱”
上海证券报· 2025-10-29 17:29
政策文件核心内容 - 北京证监局联合多部门出台《北京市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实施意见》旨在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并助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1] - 《实施意见》提出四大重点举措包括优化市场生态、发展权益类基金、完善养老金和保险资金投资环境、鼓励银行理财和信托资金参与[2][3][4] 具体政策措施 - 优化市场生态举措包括推动建立商业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的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以及提升在京上市公司质量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回购增持[3] - 发展权益类基金举措包括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支持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稳健发展以及引导基金公司从规模导向转向投资者回报导向[3] - 完善养老金和保险资金投资环境举措包括提升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的投资灵活度、支持放开个人投资选择权以及鼓励差异化投资[3] - 鼓励银行理财和信托资金参与举措包括优化考核机制、畅通入市渠道以及提升权益投资规模[4] 政策推动成效 - 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方面北京地区已有45家次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增持累计获批额度193.3亿元285家公司实施现金分红6054亿元64家公司发布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6] - 在公募费率改革方面在京公募已完成838只主动权益类基金费率调降预计每年为投资者节约费用约100亿元[6] - 在权益投资比例提升方面截至2025年9月底北京基金公司管理权益类基金1090只规模达1.94万亿元数量与规模同比分别增长19.0%和25.56%[6] - 在长周期考核建立方面在京公募基金已基本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制度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等也设置了长期考核指标[6] 创新实践案例 - 北交所首单中长期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成功发行由北京中关村资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规模5亿元期限5年发行利率2.29%创今年9月以来全国同期限同评级债券发行利率新低[8] - 该债券募集资金中3.95亿元专项用于科技创新领域基金新增出资或置换出资重点投向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8] 未来工作方向 - 北京证监局将联合相关部门加强政策协同与信息共享确保《实施意见》各项举措落实到位进一步巩固长钱长投的市场生态[9]
本周25只新基启动发行 权益类占八成
证券日报· 2025-10-28 01:16
市场整体发行概况 - 全市场新发行公募产品数量为25只,较前一周的30只下降16.67% [1] - 新产品平均认购天数由前一周的27.8天缩短至21.92天,资金募集节奏加快 [1] - 发行供给收缩而投资者需求稳固,导致单只基金资金募集效率提升 [1] 产品结构分析 - 新发行产品中权益类基金数量达20只,占比高达八成 [2] - 股票型基金共11只,以被动指数型产品为主导 [2] - 偏股混合型基金有9只同期发售 [2] - 债券型基金本周发行2只,在新发行市场中占比为8% [2] - QDII基金本周有1只开启募集,为连续第二周有新基金发行 [2] 机构发行策略与布局 - 本周有22家公募机构推出新基金,市场活跃度相对集中 [2] - 其中20家机构仅发行1只新产品,2家机构发行了2只或以上新基金 [2] - 公募机构倾向于通过工具化、细分主题化的指数产品为投资者提供参与机会 [2] - 权益类基金是公募机构战略布局与产品创新的核心领域 [3] 重点机构产品案例 - 华夏基金本周发行力度最大,共有3只权益类新基金启动认购 [3] - 华夏基金新产品聚焦于资源与新能源细分赛道,具体为华夏资源精选、华夏中证光伏产业ETF和华夏中证电网设备主题ETF联接 [3] - 博时基金紧随其后,发行博时工业软件ETF和博时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联接两只权益类产品 [3]
新发,回暖!
中国基金报· 2025-10-27 10:21
本周新基金发行概况 - 全市场共有23只新基金(仅统计主代码)于本周(10月27日至10月31日)面市 [2] - 主动权益类基金和指数型基金成为发行主力,各有10只新发产品 [3] - 在A股回暖的背景下,各家基金公司希望抢占先机,纷纷发力布局权益类基金产品 [2] 主动权益类基金详情 - 主动权益型基金中包含8只偏股混合型基金,1只股票型基金和1只平衡型基金 [3] - 新发行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主要聚焦资源、高端装备、科技成长等热门主题或行业 [3] - 例如西部利得专精特新量化选股(募集上限50亿份)由量化老将盛丰衍管理,布局国企专精特新 [3] - 信澳高端装备投资方向聚焦高端装备,拟任基金经理齐兴方认为军工行业需求恢复且安全边际高 [4] - 华夏资源精选重点配置煤炭、有色金属、钢铁、石油石化等上游资源行业 [5] 指数型基金详情 - 指数型基金种类丰富,包括增强指数型基金和被动指数型ETF产品 [5] - 增强指数型基金包括中加北证50成份指数增强A、华泰柏瑞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A等 [5] - 热门赛道型ETF产品包括博时工业软件ETF、华夏中证光伏产业ETF、易方达中证卫星产业ETF等 [5] 上周新基金成立情况 - 上周(10月20日至10月24日)多只FOF产品受资金青睐 [7] - 华泰柏瑞盈泰稳健3个月持有混合FOF仅用1天募集金额超过50亿元(约55亿元) [7] - 华夏盈泰稳健六个月持有FOF募集净认购金额为24.05亿元 [7] - 浦银安盛盈丰多元配置3个月持有混合FOF募集规模超27亿元 [7] - 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欧价值领航混合基金仅发售1天募集近20亿元 [7] 新基金发行数据一览 - 本周新发基金包括创金合信恒鑫60天滚动持有A(募集上限20亿份)、华夏会想精选A(募集上限80亿份)等多只产品 [6] - 上周成立的新基金中,浦银安盛盈丰多元配置3个月持有A发行份额27.16亿份,华夏盈泰稳健六个月持有发行份额24.05亿份 [8] - 中欧价值领航发行份额19.70亿份,鹏华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A发行份额19.00亿份 [8]
新发,回暖!
中国基金报· 2025-10-27 10:17
本周新基金发行概况 - 全市场共有23只新基金(仅统计主代码)于10月27日至10月31日面市 [2] - 主动权益类基金和指数型基金成为发行主力,各有10只 [2][4] - 在A股回暖背景下,基金公司纷纷发力布局权益类基金产品以抢占先机 [2] 主动权益类基金详情 - 主动权益型基金包含8只偏股混合型基金,1只股票型基金和1只平衡型基金 [4] - 新发主动权益类基金主要聚焦资源、高端装备、科技成长等热门主题或行业 [4] - 西部利得专精特新量化选股由量化老将盛丰衍管理,募集份额上限为50亿份,布局国企专精特新 [4] - 信澳高端装备投资方向聚焦高端装备,拟任基金经理齐兴方认为军工行业需求恢复,具备长期成长确定性 [4][5] - 华夏资源精选聚焦上游资源,重点配置煤炭、有色金属、钢铁等行业 [5] 指数型基金详情 - 指数型基金种类丰富,包括增强指数型基金和热门赛道型ETF产品 [5] - 增强指数型基金包括中加北证50成份指数增强A、华泰柏瑞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A等 [5] - 热门赛道型ETF产品包括博时工业软件ETF、华夏中证光伏产业ETF、易方达中证卫星产业ETF等 [5] 上周新基金成立情况 - 上周(10月20日-10月24日)多只FOF产品受资金青睐 [7][8] - 华泰柏瑞盈泰稳健3个月持有混合FOF提前结束募集,首发募集金额超过50亿元,约55亿元 [9] - 华夏盈泰稳健六个月持有期混合FOF募集净认购金额为24.05亿元 [9] - 浦银安盛盈丰多元配置3个月持有混合FOF募集规模超27亿元 [9] - 主动权益类基金也获资金青睐,中欧价值领航混合基金发售1天募集近20亿元 [9] 市场动态解读 - “日光基”和“爆款基”的出现与市场资金面宽裕、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以及对基金经理的信任度密切相关 [10]
29只新基金,开卖
中国基金报· 2025-10-20 12:31
新基金发行概况 - 本周(10月20日至10月24日)共有29只新基金启动募集 [1] - 新基金发行市场继续保持暖意 [1] - 周一(10月20日)是发行关键日,有26只基金集中发行,占本周新发基金总数的近90% [2] - 周二和周五无新基金启动募集,周三和周四分别有2只和1只基金开始认购 [2] 认购天数分析 - 29只新基金的平均认购天数为28.79天,较此前明显拉长,可能与市场行情步入调整有关 [3] - 认购天数最长为92天,涉及5只基金:长城沪深300自由现金流指数、人保中证A50指数增强、鹏扬港股通精选、招商创业板人工智能ETF、汇添富创业板ETF [2] - 认购天数最短为5天,包括鹏华国证机器人产业ETF联接和南方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 [3] - 国富恒泽90天持有和百嘉瑞丰量化选股的认购天数分别为40天和31天 [2] 募集目标分析 - 本周新发的29只基金中,有22只明确了募集目标 [3] - 3只基金将募集目标设定为80亿份,涵盖被动指数型股票基金、指数增强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各1只 [3] - 募集目标最低为5亿份,涉及渤海汇金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指数、中金北证50指数增强、鹏华国证机器人产业ETF联接,这3只均为发起式基金 [3] 基金类型分布 - 权益类基金是绝对主力,共有24只,占本周新基金总数的80%以上 [4] - 指数型股票基金有11只,增强指数型股票基金有4只,指数型股票基金在权益基金中占比超过45% [4] - 主动权益基金有8只,均为混合型基金,其中7只为偏股混合基金,1只为偏债混合基金 [5] - 债券型基金仅有3只,包括1只混合二级债基、1只中长期纯债基金和1只一级债基 [5] - 混合FOF基金有2只,均为稳健风格 [6] 重点投资方向 - 多只港股相关指数基金于本周首发,包括交银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天弘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南方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等 [4] - 跟踪创业板相关指数的新基金较多,如招商创业板人工智能ETF、汇添富创业板ETF、银华创业板综合ETF联接 [4] - 跟踪自由现金流相关指数的新基金包括长城沪深300自由现金流指数、渤海汇金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指数 [4] - 主动权益基金中,易方达产业优选、嘉实成长共享、汇添富价值驱动等3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将于本周启动发行 [5] - 有2只量化产品齐发,分别为国金智远量化选股和百嘉瑞丰量化选股 [5]
29只新基金,开卖
中国基金报· 2025-10-20 12:25
新基金发行概况 - 本周(10月20日-10月24日)共有29只新基金启动募集 [2] - 周一(10月20日)是发行关键日,26只基金集中发行,占本周新发基金总数的近90% [4] - 周三、周四分别有2只和1只基金开始认购,周二和周五无新基金启动募集 [4] 认购天数分析 - 29只新基金平均认购天数为28.79天,较此前明显拉长,可能与市场调整有关 [4] - 认购天数最长为92天,涉及5只基金,包括长城沪深300自由现金流指数、人保中证A50指数增强等 [4] - 认购天数最短为5天,包括鹏华国证机器人产业ETF联接与南方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 [4] 募集目标设定 - 29只新发基金中有22只明确了募集目标 [5] - 3只基金将募集目标设定为80亿份,涵盖被动指数型股票基金、指数增强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 [5] - 募集目标最低为5亿份,涉及3只发起式基金 [5] 基金类型分布 - 权益类基金是绝对主力,共有24只,占本周新基金总数的80%以上 [7] - 指数型股票基金有11只,在权益基金中占比超过45% [7] - 主动权益基金有8只,均为混合型基金,其中7只为偏股混合基金 [7] - 债券型基金仅有3只,包括混合二级债基、中长期纯债基金和一级债基 [8] - 混合FOF基金有2只,均为稳健风格 [8] 投资主题与方向 - 多只港股相关指数基金本周首发,包括交银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天弘国证港股通科技ETF等 [7] - 跟踪创业板和自由现金流相关指数的新基金较多,如招商创业板人工智能ETF、长城沪深300自由现金流指数等 [7] - 主动权益基金中包含3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和2只量化产品 [8]
公募基金发行端10月持续上新 权益类产品唱主角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4 23:18
新基金发行概况 - 10月开始募集的新基金数量近百只,权益类产品占据主导地位 [1] - 10月9日单日有18只新品启动募集,其中债券型基金仅6只,其余均为权益类产品 [3] - 10月13日单日启动募集的新基金数量达到29只,债券型基金仅有2只 [3] - 10月内陆续开启募集的产品总数达94只,自10月15日起还有39只新品等待发行 [4] 权益类产品特点 - 权益类新品中许多为主动管理型产品,并由业内知名基金经理拟任 [1] - 部分权益类基金为ETF以及一些主动权益类基金 [3] - 指数型基金中出现多只跟踪红利指数的产品,与市场追逐科技成长的风格有所不同 [3] - 传统行业中低估值、高分红的银行及资源类个股出现资金关注迹象 [3] 基金经理与产品细节 - 2024年度灵活配置型基金业绩冠军经理金梓才拟任财通品质甄选基金经理,产品于10月16日开始募集 [1][4] - 百亿元级基金经理蓝小康拟任中欧价值领航基金经理,产品于10月16日启动募集 [1][4] - 10月内新发基金很多设置了较高的募集份额上限,最高达80亿元 [2][4] - 华泰保兴基金计划其新发基金华泰保兴中证全指指数增强的募集份额上限达到80亿份 [6] 中小型基金公司动态 - 中小型基金公司因市场知名度和品牌认可度较低,新基金发行效率受到影响 [5] - 2025年以来部分中小型基金管理人发力布局权益基金,如苏新基金在2025年成立的3只新产品均为权益类产品,公司全部基金资产净值合计158.76亿元 [5] - 华泰保兴基金作为中小型公司,最新资产合计约为677.07亿元,2025年以来成立的3只新基金中有2只为权益类产品 [6] - 部分中小型基金公司如华宸未来基金、明亚基金等近几年没有新品发行记录 [6] - 中小型基金公司在与银行、券商等销售渠道合作时话语权较弱,导致新基金发行渠道不畅 [6]
公募基金发行端10月持续上新,权益类产品唱主角
搜狐财经· 2025-10-14 21:44
行业发行概况 - 10月开始募集的新基金数量近百只,达到94只产品 [1][6] - 权益类产品在发行中占据主导地位 [1][5] - 自长假过后,出现单日10余只新品开始募集的情形,例如10月9日有18只新品启动募集,10月13日单日启动募集的新基金数量达到29只 [5] 产品类型与特点 - 权益类新品中有许多是主动管理型产品,且由业内知名基金经理拟任 [1][3] - 在权益类基金中,包括当天开始认购的ETF以及一些主动权益类基金 [5] - 指数型基金中出现了一些跟踪红利指数的产品,例如天弘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申万菱信中证A500红利低波指数、农银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等 [5] - 10月内的新品很多设置了较高的募集份额上限,最高达80亿元 [4][6][8] 基金经理动态 - 2024年年度灵活配置型基金业绩冠军经理金梓才拟任财通品质甄选基金经理,产品于10月16日开始募集 [3][6] - 百亿元级基金经理蓝小康拟任中欧价值领航基金经理,产品于10月16日启动募集 [3][6] - 基金经理备受外界关注,特别是一些知名基金经理拟任新发基金产品 [5] 市场资金动向 - 从年初到现在,不断有债市资金向权益市场迁移,基金公司抢抓机遇布局新品承接资金 [7] - 近期A股行情中,有不少传统行业受到资金关注,特别是一些低估值、高分红的银行、资源类个股出现资金关注迹象 [5] 中小型基金公司表现 - 相较于头部公司,中小型基金公司市场知名度和品牌认可度较低,影响新基金发行效率 [8][9] - 2025年以来,一些中小规模基金管理人发力布局权益基金,例如苏新基金成立不足3年,2025年已成立3只权益类新品,公司全部基金资产净值合计158.76亿元 [8] - 华泰保兴基金最新资产合计约为677.07亿元,2025年以来成立3只新基金中有2只为权益类产品,其华泰保兴中证全指指数增强募集份额上限计划达到80亿份 [8] - 部分中小型基金公司发行势头不佳,例如华宸未来基金、明亚基金、中科沃土基金、瑞达基金、江信基金等公募机构在近几年没有新品发布记录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