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基金

搜索文档
基金种类如何区分?
搜狐财经· 2025-08-10 13:30
在投资领域,基金是一种常见的投资工具。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基金的种类也日益丰富,正确区 分不同种类的基金对于投资者至关重要。下面对常见的基金种类进行详细的科普介绍。 首先是货币基金。货币基金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如短期国债、商业票据、银行定期存单等。这类 基金具有流动性强、风险较低的特点。货币基金一般能够较好地保持本金稳定,收益相对较为平稳,通 常比银行活期存款利率高一些,但低于大多数其他类型基金的潜在收益。正因如此,货币基金适合那些 追求资金流动性,对风险极为敏感,希望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增值又能随时取用的投资者。 其次是债券基金。债券基金主要以债券为投资对象,债券的种类繁多,涵盖国债、金融债、企业债等。 债券基金通过投资债券,获取利息收入并可能从债券价格波动中获利。根据投资债券的不同,风险和收 益也会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债券基金的风险和收益水平介于货币基金和股票基金之间。它虽然无法像 股票基金那样带来高额收益,但在市场行情波动较大时,相对较为稳定,对于保守型投资者和追求资产 稳健增值的投资者有一定吸引力。 本文内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生成,不代表发布者及其关联方的官方立场或观点,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 资 ...
6.1万亿元!银行系公募廿载观察:建信招商领先,下半场如何出招?
华夏时报· 2025-08-09 17:57
华夏时报记者 张玫 北京报道 2005年6月21日,国内首家银行系基金公司工银瑞信宣告成立。时至今日,银行系公募基金已经二十岁 了。 作为首家由商业银行直接发起设立的基金管理公司,工银瑞信的成立带着与生俱来的耀眼光环,被圈内 人视为"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贵胄。 此后不久,交银施罗德、建信基金先后在上海、北京扎根成立。自此,公募基金中被认为股东背景最为 显赫的一个"谱系"日渐壮大。 从2005年的首家破冰到如今的15家机构,这一"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群体,发展的怎么样? 头尾规模差距显著 根据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数据,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以银行为第一大股东且有管理产品的基金管理 人共15家,基金管理规模合计约6.1万亿,较上一季度增长约5.1%,总规模约占全市场的18%。由此可 见,银行系公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数据来源:Txmrt基金评价助手 其中,建信基金以9204.93亿元的资产管理规模蝉联榜首,成为银行系基金公司中的领头羊;招商基金 以8891.03亿元的资产管理规模紧随其后;工银瑞信基金规模达7,843.12亿元,中银基金规模达6731.68亿 元,两家公司稳居行业第二梯队。 永赢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 ...
之前投资的基金回本了,要不要卖掉?|投资小知识
银行螺丝钉· 2025-08-03 21:44
投资决策行为分析 - 投资者在亏损状态下倾向于持有资产直至回本而非基于价值判断进行交易 [2] - 回本出策略具有非理性特征因未考虑投资品种内在价值与市场价格关系 [3] - 个体成本价差异导致回本出操作缺乏客观标准形成主观性决策 [3] 市场周期现象 - 熊市底部反弹阶段易集中出现回本出交易行为 [3] - 过早卖出行为导致投资者错失后续市场上涨机会 [4] - 回本出投资者多数会在牛市高位阶段重新入场形成择时困境 [4]
投资基金已经10年了,我都经历了些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8-03 09:56
投资历程复盘 - 2015年从炒股转向基金投资 因股市下跌导致前期盈利回吐[3] - 初期采用创业板指数基金定投 从2000多点入场后遭遇50%下跌 最大浮亏20% 但2019-2021年反弹至3000多点实现盈利[4] - 2021年牛市期间通过指数基金 主动管理基金 封闭式基金 债券基金等多品种操作实现全面盈利 可转债打新单日收益达数千元[4] 市场高估与资产配置调整 - 上证3700点时观察到白酒等行业狂热现象 通过止盈锁定收益并警示风险[6] - 变现资金投入房地产和汽车导致亏损超100万 反思应专注擅长领域[6] - 2021-2024年期间基金投资已回本 债券配置上半年收益4% 同期沪深300指数较峰值仍低30%[10] 基金品种选择策略 - 恒生互联ETF从净值1元跌至0.289元(跌幅70%) 通过逆势加仓将成本降至0.4元 最终以0.5元以上净值退出[7] - 放弃新基金和主动管理型股票基金 因表现差且管理费高 转向指数基金为主[10] - 重点配置大盘宽基指数 减少行业指数投资 因后者波动大导致投资者难以坚持[11] 债券基金配置价值 - 近三年债券基金普遍实现10%以上收益 显著跑赢多数股票基金[11] - 建立债券基金实盘累计收益7% 建议先通过债券资产建立安全垫再追求更高收益[11] 投资者行为差异 - 相同策略下跟投者因未执行逆势加仓导致亏损 如恒生互联ETF部分投资者仍处浮亏状态[8] - 2018年市场低点同样出现投资者放弃现象 坚持定投者最终获得超额收益[8][10]
写给理财小白:我学买基金的那点破事儿
搜狐财经· 2025-08-01 01:16
基金基础知识 - 基金本质是将资金交由专业基金经理管理 投资者按出资比例分享收益或承担亏损 [1] - 举例说明:10人各出资5000元组成5万元资金池 由专业人士投资股票组合 实现20%年收益后按比例分配 [5] 基金分类 - 货币基金:低风险低收益产品 年化收益略高于银行活期 适合零钱管理 [8] - 债券基金:主要投资国债/企业债 年化收益3-5% 适合风险厌恶型投资者 [9] - 股票基金:投资特定领域股票(如新能源/医药) 波动幅度大 适合高风险承受能力者 [10] - 混合基金:股债混合配置 平衡风险与收益 [10] 投资策略 - 平台选择:支付宝等主流平台提供便捷投资渠道 [12] - 基金经理筛选:避免追逐短期业绩冠军 优先选择三年期业绩排名前25%的产品 [12] - 定投机制:设置每月固定金额投资(如100元) 通过长期持有平滑市场波动 [12] 常见误区 - 追涨杀跌:连续上涨后一次性投入可能遭遇短期回调 需保持长期投资视角 [15] - 费用结构:C类基金按年收取约1%服务费 长期持有应选择前端收费的A类产品 [16] 投资者教育 - 建议新手通过研究五年期业绩曲线和基金档案建立基础认知 [17] - 强调理财本质是风险管理 初始投资金额可低至100元 重点在于理解亏损逻辑 [18]
主动权益重返黄金时代:负债驱动资金之一
中泰证券· 2025-07-29 22: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是机构负债端变化驱动的增量资金入市行情,预计带来3万亿增量资金,目前资金面逻辑仅演进到机构驱动、险资先行,赚钱效应带来的资金共振刚开始,下半年A股上行趋势将延续 [5][15] - 主动权益(股票基金、固收 + 基金)将在本轮行情中迎来新一轮发展的黄金时代,基于选股能力创造的Alpha是主动权益产品脱颖而出的关键 [5][15] - 在本轮增量资金搭台,股债比价、盈利磨底等积极因素共振的牛市环境下,中高波产品将有较大可能获得增量资金青睐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三轮资金驱动市场复盘:个股时代、抱团时代和主动管理时代 - 2014 - 2015年是散户 + 杠杆驱动的牛市,个股和指数表现相对占优,主动权益基金边际定价权相对较弱,资本市场政策鼓励发展,IPO重启、沪港通发布,降息降准释放流动性,杠杆与散户入场使市场换手率和两融占比大增,14、15年个股收益率中位数分别达37.53%和64.09%,超主动权益基金 [16][20] - 2019 - 2021年是公募牛,主动权益基金相对收益明显,公募极致抱团并形成极强定价权,主动权益跑赢指数,非公募重仓股表现最弱,以茅指数、宁组合为代表的核心资产契合产业趋势,2020年基金新发高峰,增量资金推高抱团股行情 [16][25] - 2025年是机构牛,机构配置力量推动下,主动权益基金开始崭露头角,收益率中位数与个股中位数相当、并跑赢指数 [16] 主动管理的崛起:重仓抱团难以形成超额,选股能力创造Alpha - 基金重仓股在本轮行情中未获明显超额,2015年、2020年主动基金前5大重仓股平均超额收益分别为75%、84%,截至2025/7/24仅获3%超额 [30] - 基金持股占比与集中度位于近5年低位,基金持股市值占比由21年14%降至25Q1的7% - 8%,持仓集中度CR100由20年74%降至25Q2的52.9%,CR50由58.9%降至40% [34] - 基金重仓公司向中小市值企业转移,2000亿以上大市值占比下降7%至48%,300亿以下公司占比由20Q4的8%提升至25Q2的14%,中小盘股配置价值提升但个股方差大,对基金经理选股能力要求更高 [35][41] 三大因素共振,推动A股底部中枢系统抬升 - 资金方面,2025年主要类型机构预计带来3万亿增量资金入市,保险、理财、公募基金、信托分别预计新增入市8162( + 1720 )亿元、3268 - 5848亿元、9391亿元、5833亿元 [42] - 股债比价视角下,非银资金偏好权益资产,广谱利率下行,十年期国债利率难满足负债端收益要求,货币基金收益超长债基金,今年以来固收 + 基金季度规模大幅扩张,截至7月25日较年初累计增长2478亿 [45] - 全A盈利磨底,截至2025Q1,全部A股(非金融)归母净利增速连续8个季度负增长后一季度转正,同比4.51%,盈利企稳回升需内生因素改善,结构改善更值得关注 [51] 以固收 + 为例,机构偏好如何 - 产品最大回撤与业绩相关,牛市时高波产品业绩领先,熊市时低波产品业绩领先;资金流向与回撤、业绩相关,牛市时基金流向绩优高波产品,熊市时资金偏向选择低波且绩优的产品 [7] - 策略选择上,17 - 18年低波产品熊市绩优概率更高,19 - 21年及本轮24、25年牛市中,高波产品绩优概率更高,今年以来排名前20%的产品中,高波产品数量占比达60%以上 [59] - 资金流向方面,19 - 21年牛市中,绩优的中高波产品获净申购概率更大,19年低波流入份额高或因牛熊思维转换过渡,22 - 24年牛转熊后,排名40%以下产品资金可能流向低波产品,今年资金处于由熊市思维向牛市思维适应转变阶段 [59]
活跃行情下的基金投资基金投资众生相
上海证券报· 2025-07-29 02:58
公募基金行业动态 - 公募基金规模首次突破34万亿元,截至6月底达34 39万亿元 [3][4] - 基金产品数量快速增长至12905只,预计当前已突破13000只 [5] - 债券基金成为6月吸金主力,规模单月增长5078 7亿元,权益类基金增长超2600亿元(股票基金1483 47亿元,混合基金1213 31亿元) [5] - 货币基金6月规模缩减1675 72亿元,资金转向收益更高产品 [5] - 头部基金公司阵营壮大,易方达以2 16万亿元规模领跑,华夏首次突破2万亿元,另有7家规模超万亿元 [6] 公募基金竞争格局 - ETF成为头部公司竞争胜负手,易方达、华夏、富国非货规模分别增长907 24亿元、862 93亿元、超800亿元 [7] -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规模从221 9亿元增至479 18亿元,中债7-10年政金债ETF从372 24亿元增至520 47亿元 [7] - 中小基金公司通过债券ETF突围,海富通中证短融ETF从5000万元增至489 91亿元,带动公司非货规模增长470亿元 [7][8] - "固收+"产品需求爆发,中欧基金相关产品规模显著增长(如中欧丰利债券从52 77亿元增至128 42亿元) [8] 公募基金未来趋势 - 指数化投资势不可挡,政策支持、产品创新及养老金入市构成增量动力 [9] - 主动权益类基金超九成实现正收益,数百只收益超30%,发行规模回暖(多只超10亿元,部分超20亿元) [10] - "固收+"产品因低利率环境需求提升,通过股票、可转债等增厚收益,银华基金称其攻守兼备特点契合多元化配置需求 [10] 私募基金策略动向 - 百亿级私募普遍乐观,淡水泉看好中国资产价值重估,星石投资认为行情将从金融板块扩散 [14][15] - 私募仓位提升,部分机构增至近九成 [17] - 进攻策略聚焦新兴领域:景林资产关注科技创新与精神消费,淡水泉布局消费新趋势及AI产业链 [18][19] - 防守策略强调估值与现金流,静瑞资本严格筛选标的,多家私募通过"高低切换"控制风险 [20][21] 基民投资行为分析 - 基民行为分化:部分追涨创新药基金(1个月涨12%),部分保持观望,部分因"反向操作"错失收益 [23] - 追涨杀跌、频繁交易导致损耗,某统计显示权益基金申购高峰出现在行情高点 [25] - 机构建议定投、分散持仓,中欧财富跟投服务案例显示70%用户盈利,显著跑赢基准 [26]
34.39万亿!公募6月规模再创新高,债券基金规模大增超5000亿,货币基金缩水1600亿元,混合基金份额罕见增长
格隆汇· 2025-07-25 13:59
公募基金总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达34.39万亿元环比增长6519亿元增幅1.93%连续第九个月创历史新高反映市场回暖与资金持续流入[1] 各类型基金规模变化 股票基金 - 6月规模4.72万亿元环比增长1483亿元增幅3.24%但份额减少101.78亿份显示净值上涨是规模增长主因[3] - 产品数量增加63只至3002只6月新发行61只产品发行份额214.51亿份存量股票型ETF份额缩水17.98亿份[4][5] 混合基金 - 6月规模3.68万亿元环比增长1213亿元增幅3.41%份额小幅增长97.16亿份净值上涨推动规模增长[3] - 产品数量新增49只6月新成立42只发行份额292.14亿份扣除新发后存量混合基金赎回194.98亿份[5][6] 债券基金 - 6月规模7.28万亿元环比增长5078亿元增幅7.5%份额增长3536.22亿份但7月债市调整导致多只债基遭遇大额赎回[3][7] 货币基金 - 6月规模14.23万亿元环比减少1675亿元降幅1.16%份额减少1645.56亿份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导致资金转向其他资产[3][7] - 余额宝七日年化收益率从2月1.58%下滑至1.09%逼近跌破1%[7] 跨境基金 - 6月规模0.68万亿元环比增长294.95亿元增幅4.55%份额增长44.16亿份[3] 新发市场动态 - 6月新成立155只基金发行1221.24亿份145只基金新发行568.41亿份显示新发市场回暖但存量混合基金仍持续赎回[6]
券商上半年科创债承销额超3800亿;公募规模突破34万亿元关口 | 券商基金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5 09:30
券商科创债承销 - 上半年参与科创债主承销券商达68家同比增加23家新增包括信达证券江海证券华创证券五矿证券等 [1] - 科创债承销金额3813 91亿元同比增超50%头部券商如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泰海通位居承销规模前列 [1] - 科创债扩容为科技板块提供更多资金来源可能促进相关企业项目推进 [1] 公募基金规模 - 6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达34 39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债券基金单月规模增长5078亿元股基和混合基分别增长1483亿元和1213亿元 [2] - 货币基金规模下降至14 23万亿元环比减少1675亿元主因收益吸引力不足及资金转向权益类产品 [2] - 债市回暖和股市上涨带动基金净值上升资金配置更趋多元化 [2][3] 东方财富股份转让 - 东方财富1%股份以21 66元/股转让给17家机构投资者包括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瑞银阿布扎比投资局等5家QFII及国泰海通中信证券广发证券等头部券商 [4] - 易方达基金受让7150万股占比45%显示机构对公司认可度提升 [4] - 股权转让可能引发市场对金融板块稳定性的重新评估 [4] 新基金发行动态 - 15只基金7月24日集中成立多只基金募集期压缩至3-5天反映机构对权益类资产吸引力判断积极 [5] - 增量资金快速进场有望形成正向循环为市场后续行情积蓄动能 [5] - 新基金建仓压力需关注但整体显示市场情绪回暖 [5]
公募基金总规模首次突破34万亿元 债券与权益类产品引领规模增长
证券日报· 2025-07-25 00:11
公募基金规模增长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达34.39万亿元较5月末增长1.93%创历史新高 [1] - 开放式基金规模30.62万亿元较5月底增长6394.71亿元封闭式基金规模3.77万亿元增长124.58亿元 [1] - 股票基金规模4.73万亿元混合基金3.69万亿元债券基金7.29万亿元货币基金14.23万亿元QDII基金0.68万亿元 [1] 基金品类表现 - 债券基金6月规模增长5078.7亿元份额增长3536.22亿份显示稳健收益产品受青睐 [2] - 股票基金规模增长1483.47亿元混合基金增长1213.31亿元权益类资产配置意愿增强 [2] - QDII基金规模增长294.95亿元份额增长44.16亿元货币基金规模出现下滑 [3] 市场动态与机构观点 - 6月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分别新增63只和49只成为新发行基金主力 [2] - 债市仍有结构性机会预计下半年货币政策平稳中短端利率上行空间有限 [2] - 权益市场表现强劲科技医药板块机会涌现市场风险偏好有望逐步修复 [3] - 企业质量改善和国内利率走低使中国股市长期投资价值逐步显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