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股票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又到「剁手节」,如何能理性消费?
银行螺丝钉· 2025-11-10 22:05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探讨了行为经济学中的“当下享乐偏好”现象及其对个人财务和投资的影响 [2][3] - 核心观点指出非理性消费习惯导致储蓄困难并阻碍投资 [5][6] - 提出通过自我限制机制(如养老金、定投)和小技巧来改善消费偏好,培养耐心投资习惯 [16][23][32] 如何判断当下享乐偏好 - 可通过观察工资发放后的消费模式进行判断:若大部分钱在到手后一两周内花掉,则存在明显的当下享乐偏好 [7] - 若开销在一个月内均匀分布,则偏好较轻,行为更理性 [7] - 建议统计长时间段的开销以更准确判断 [8] 当下享乐偏好的影响与案例 - 美国低收入人群领取食品券后倾向于短期大吃大喝,而非均匀兑换食品,体现了该偏好 [10][11] - 理性消费者会规划人生各阶段(青年规划、中年储蓄投资、老年依靠资产)以实现均衡消费 [12][13] - 有该偏好者钱到手后立即花光,难以积累资产 [14][15] 被动限制的改善方法 - 养老金制度作为被动限制案例,每月强制将部分工资投入,虽长期年化收益率与债券基金相近,但能保障晚年基础生活质量 [18][20][21] - 该制度针对社会大部分人的不耐心理,防止退休后生活质量骤降 [18][19] 主动自我限制的改善方法 - 定投是类似养老金的自我限制机制,虽非收益率最大化方式(一次性重仓高星级时收益更高),但能显著改善投资耐心 [24][25][26] - 基金公司调查显示定投者持有股票基金时间大幅超过市场平均,起到强制储蓄作用 [27][28] - 定投适合上班族投资股票类基金,公众号每周二提供定投参考方案 [29][30] 其他改善小技巧 - 对乱花钱的孩子,按周而非按月支付生活费更有效 [35] - 谨慎使用信用卡和借贷消费 [35] - 养成记账习惯,定期梳理收支 [35] - 每花1000元即强制投资1000元到基金,抑制消费冲动 [35]
这个世界不存在零风险、高收益的馅饼!一文揭示投资赚钱的本质
雪球· 2025-11-07 21:01
核心观点 - 投资的本质是管理风险并获取相应补偿,即风险溢价,高潜在收益源于承担高风险 [21] - 收益与风险呈正相关关系,不存在零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机会 [18][19] - 理解风险溢价有助于识别投资骗局、校准收益预期、优化资产配置和把握逆向投资机会 [20] 风险溢价概念与构成 - 风险溢价是投资者承担额外风险所要求的额外收益补偿 [11] - 以假设的4%无风险收益率(短期国债)为基准,不同风险层级要求相应溢价 [4][5] - 期限溢价:为补偿资金锁定的时间风险,10年期国债收益率需较30天期国债高出2个百分点至6% [6][7] - 信用溢价:为补偿企业违约风险,A级公司债券收益率需较同期国债高出1个百分点至7% [8][9][10] - 高风险资产要求更高溢价:垃圾债收益率需达12%,股票预期收益率需达10%-13%,房地产、并购及风险投资要求15%-30%的潜在回报 [12] 风险收益关系与应用 - 风险收益呈正相关线性关系,风险越高预期收益越高 [15][16][17][18] - 识别骗局:保本且年收益30%的项目违背风险收益匹配原则,存在欺诈嫌疑 [20] - 校准预期:股票高收益对应高波动性,投资者需接受短期亏损可能性以换取长期溢价 [20] - 资产配置:通过分配低风险债券(获取保底收益)与高风险股票(博取风险溢价)实现风险收益平衡 [20] - 逆向投资:市场恐慌时风险溢价最高,资产价格被压低,为长期投资者提供买入机会 [20]
公募基金规模暗战正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5 07:08
公募基金总规模 - 截至2025年9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达36.7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较二季度末增长近7%,较去年同期增长14.56% [1][4] - 整个三季度,公募基金总规模增加2.35万亿元 [4]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强者恒强”格局,前十大管理人资产净值合计15.06万亿元,占全市场总规模的41.31%,占比较上季度末提升0.59个百分点 [1][7] - 易方达和华夏基金的管理规模分别突破2.5万亿元和2.2万亿元,稳居行业前两名 [1][7] - 广发、南方、富国、天弘、嘉实、博时、汇添富、鹏华的管理规模均超1万亿元,位列行业第三至第十名 [1][7] 各类型基金规模变化 - 除债券型基金外,其他主要基金类型在三季度均实现规模增长 [4] - 海外投资基金规模增长最快,达9045.22亿元,较6月末增长33.18% [4] - 股票基金规模为5.94万亿元,较6月末增长25.3%;混合基金规模为3.91万亿元,增长17.89% [4] - 货币市场基金规模为14.40万亿元,增长3.32%;FOF规模为1934.92亿元,增长17.22% [4] - 债券基金总规模为10.62万亿元,较6月末下滑1.33% [6] 前十大管理人规模增速 - 三季度前十大管理人均实现规模增长,易方达增速最快,约17%;富国基金其次,增长约14%;汇添富增速接近11% [8] - 天弘基金规模增速相对较慢,为1.62%,其他7家管理人规模增速均在10%以下 [8] 权益类基金格局 - 权益类基金规模排名前十的管理人依次为易方达、华夏、华泰柏瑞、广发、嘉实、南方、富国、汇添富、国泰、中欧 [9] - 其权益类基金规模分别为1.29万亿元、1.15万亿元、6668.75亿元、5681.62亿元、5265.38亿元、5214.51亿元、4939.88亿元、3757.12亿元、2903.89亿元、2594.51亿元 [9] 投资者申购偏好 - 工具类产品受青睐,多只行业主题ETF和跨境ETF获大额净申购,例如华宝券商ETF份额增加380.8亿份,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增加369.55亿份 [10] - 三季度净申购份额超100亿份的股票型ETF和跨境ETF各有5只,净申购份额在50亿至100亿份之间的各有9只 [10] - 上述14只净申购超50亿份的股票型ETF中,仅1只为宽基ETF,其余均为行业主题ETF,覆盖化工、证券公司、酒、银行等行业 [10] - 部分绩优主动权益基金也获净申购,但规模远不及ETF,例如永赢半导体产业智选C份额吸引32.19亿份净申购 [12] 基金业绩表现 - 三季度净申购份额超50亿份的14只股票型ETF普遍实现10%以上回报率,两只电池ETF区间回报率超70%,仅银行ETF净值下跌 [11] - 多只获净申购的主动权益基金业绩亮眼,前述6只基金前三季度回报率均超50%,其中三只实现翻倍增长 [13] 投资者赎回行为 - 权益基金业绩回暖引发获利了结,部分ETF遭大额赎回,例如华夏科创50ETF份额减少307.89亿份,易方达医药ETF减少133.28亿份 [14][16] - 部分绩优主动权益基金也出现份额减少,例如兴全合润和睿远成长价值在三季度份额分别减少22.08亿份和23.42亿份 [17]
宏观市场 | 兴魔方利率债基回暖——基金周报2025年第四十二期
新浪财经· 2025-11-04 19:25
大类资产表现 - 本周(2025年10月27日至31日)主要资产收益排序为:美股(标普500上涨0.71%)> A股(上证指数上涨0.11%,深证成指上涨0.67%)> 中债(中证全债指数上涨0.34%)> 港股(恒生指数下跌0.97%)> 原油(下跌1.01%)> 黄金(上海金下跌1.76%)> 商品(Wind商品综合指数下跌1.96%)[5][6][9] - 近一个月表现最好的资产是上海金,累计上涨5.51%,其次是标普500指数,累计上涨2.27% [6][9] - 今年以来表现最好的资产是上海金,累计上涨49.36%,其次是创业板指数,累计上涨48.84% [7][9] 公募基金整体表现 - 本周基金市场整体表现较好,债券基金涨幅最大,达0.26%,股票基金上涨0.24%,混合基金上涨0.1%,商品型基金表现最差,整体下跌1.22% [2][10] - 本周全市场新成立基金53只,总发行份额455.20亿份,较上周的160.96亿份大幅增长,平均发行份额为8.59亿份,高于上周的6.71亿份 [2][14] - 新发基金中,股票型基金数量最多(23只),发行份额占比最高,达30.14%(137.21亿份);债券型基金发行份额为123.08亿份,占比27.04% [14] 股票基金 - 本周股票基金内部收益分化显著,排名前10%的基金净值上涨4.93%,而后10%的基金净值下跌2.96% [3][18] - 从投资风格看,成长类基金表现相对较好,价值类基金表现较弱;中盘价值风格本周涨幅最高,达1.15% [3][19][20] - 从行业主题看,医药基金表现最好,平均上涨1.92%,而TMT基金出现回调,平均下跌0.55% [10][22] - 2025年以来,股票基金指数累计上涨29.69%,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上涨17.94%)[16] 混合基金 - 受债券市场情绪回暖影响,混合基金各细分产品收益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偏债混合型基金涨幅最大,为0.23% [3][11] - 本周混合基金收益分化较大,收益前10%的基金净值平均上涨3.46%,收益后10%的基金净值下跌2.68% [3][30] - 2025年以来,混合基金指数累计上涨25.72%,表现强于上证指数(上涨17.99%)[28] 债券基金 - 本周债券基金各细分产品收益均有上涨,可转换债券型基金涨幅最大,为0.8% [11] - 债券基金内部收益分化较大,收益前10%的基金净值平均上涨0.72%,收益后10%的基金净值较上周下跌0.01% [3][36] - 从投资品类看,利率债基金和政金债基金表现较好;从久期看,长久期债基表现较好,上涨0.33% [3][40][41] - 2025年以来,债券基金指数累计上涨2.07%,表现强于中证全债指数(上涨0.74%)[34] 商品基金 - 本周商品基金赚钱效应较弱,收益前10%的基金组收益为1.17%,收益后10%的基金组下跌1.86% [4][47] - 从跟踪标的看,大商所豆粕期货价格指数本周涨幅较大,为2.17%,而上海金和SGE黄金9999跌幅最大,分别为1.79%和1.55% [4][50][52] - 今年以来,商品基金内部收益差异显著,表现最好的基金组(20-30%分位)净值平均上涨49.16%,而最差的基金组(10-20%分位)涨幅为5.26%,相差43.9个百分点 [47]
易方达规模首破2.5万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4 15:56
公募基金总规模 - 截至2025年9月底,中国公募基金总资产净值达36.7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较二季度末增长近7% [1] - 总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14.56% [3] - 第三季度公募基金总规模环比增加2.35万亿元 [4] 基金管理公司格局 - 行业呈现"强者恒强"格局,前十大管理人规模占比提升至41.31%,较上季度增加0.59个百分点 [1][6] - 易方达基金和华夏基金的管理规模分别突破2.5万亿元和2.2万亿元,稳居行业前两名 [1] - 广发、南方、富国、天弘、嘉实、博时、汇添富、鹏华的管理规模均超1万亿元 [1] - 易方达基金三季度规模增速最快,约17%,富国基金增速约14%,汇添富基金增速接近11% [8] 各类型基金规模表现 - 海外投资基金规模增速最快,达33.18%,总规模9045.22亿元 [4][5] - 股票基金规模增长25.30%,总规模5.94万亿元 [5] - 混合基金规模增长17.89%,总规模3.91万亿元 [5] - 债券基金总规模下降1.33%,为10.62万亿元 [4][6] - 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增长3.32%,达14.40万亿元 [5] - FOF基金规模增长17.22%,达1934.92亿元 [5] 权益类基金规模排名 - 权益类基金规模前十管理人依次为:易方达、华夏、华泰柏瑞、广发、嘉实、南方、富国、汇添富、国泰、中欧 [9] - 易方达权益类基金规模最大,达1.29万亿元,华夏基金1.15万亿元 [9] - 华泰柏瑞权益类基金规模6668.75亿元,位列第三 [9] 基金申购赎回动态 - 行业主题ETF和跨境ETF获大额净申购,华宝券商ETF份额增380.8亿份,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增369.55亿份 [13] - 5只股票型ETF和5只跨境ETF净申购份额超100亿份,另有9只ETF净申购在50-100亿份区间 [13] - 部分绩优主动权益基金获净申购,如永赢半导体产业智选吸金32.19亿份,中航机遇领航吸金31.87亿份 [14] - 投资者获利了结情绪凸显,华夏科创50ETF份额减少307.89亿份,易方达医药ETF减少133.28亿份 [15] - 兴全合润和睿远成长价值份额分别减少22.08亿份和23.42亿份,尽管前三季度回报率分别达41.1%和63.77% [15]
公募基金规模暗战正酣:万亿俱乐部扩容,易方达首破2.5万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4 14:33
公募基金行业总规模 - 截至2025年9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达36.74万亿元,较二季度末增长7%,再创历史新高 [1] - 公募基金总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14.56%,整个三季度规模增加2.35万亿元 [2] - 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5家,包括150家基金管理公司和15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 [1] 各类型基金规模表现 - 海外投资基金规模增速最快,三季度末达9045.22亿元,较二季度末增长33.18% [2][3][4] - 股票基金总规模为5.94万亿元,较二季度末增长25.30% [3][4] - 混合基金总规模为3.91万亿元,较二季度末增长17.89% [3][4] - 债券基金总规模为10.62万亿元,较二季度末下滑1.33%,是唯一规模下降的主要基金类型 [2][3][5] - 货币市场基金总规模为14.40万亿元,较二季度末增长3.32% [3][4] - 基金中基金(FOF)总规模为1934.92亿元,较二季度末增长17.22% [3][4] 基金管理公司格局 - 行业呈现“强者恒强”格局,前十大管理人资产净值合计15.06万亿元,在全市场总规模中占比为41.31%,较上季度末增加0.59个百分点 [1][5] - 易方达基金和华夏基金的管理规模分别突破2.53万亿元和2.25万亿元,稳居行业第一、第二名 [1][6][7] - 广发、南方、富国、天弘、嘉实、博时、汇添富、鹏华的管理规模均达到1万亿元以上 [1][7] - 易方达基金三季度规模增速最快,管理规模增长约17%,富国基金规模增长约14%,汇添富基金规模增速接近11% [7] 权益类基金规模排名 - 权益类基金(含QDII)规模排名行业前十的管理人依次为:易方达、华夏、华泰柏瑞、广发、嘉实、南方、富国、汇添富、国泰、中欧 [8] - 易方达基金权益类规模为1.29万亿元,华夏基金为1.15万亿元,华泰柏瑞基金为6668.75亿元 [8][9] 投资者申购赎回动向 - 工具类产品受青睐,多只行业主题ETF、跨境ETF获得上百亿份净申购,例如华宝券商ETF份额增加380.8亿份,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份额增加369.55亿份 [10] - 三季度净申购份额超过50亿份的14只股票型ETF中,仅1只为宽基ETF,其余均为行业主题ETF,覆盖化工、证券公司、酒、银行等行业 [10] - 部分绩优主动权益基金获得净申购,但规模不及ETF,例如永赢半导体产业智选等6只基金净申购份额在21亿至33亿份之间,其前三季度回报率均超过50% [11][12] - 投资者获利了结情绪凸显,华夏科创50ETF份额减少307.89亿份,易方达医药ETF份额减少133.28亿份,华宝医疗ETF份额减少115.09亿份 [14] - 业绩良好的大规模主动权益基金也遭遇赎回,兴全合润和睿远成长价值三季度份额分别减少22.08亿份和23.42亿份,其前三季度回报率分别为41.1%和63.77% [15]
每日钉一下(投资A股,能跑赢通货膨胀吗?)
银行螺丝钉· 2025-11-01 22:11
文章核心观点 - 投资A股长期可以跑赢通货膨胀 [4][5] - 通过股票基金投资A股可以获得比市场平均水平更高的收益 [8][9] A股市场长期表现 - 中证全指从2004年底1000点起步至2024年12月31日上涨至4750.67点 [6] - 包含分红收益的中证全指全收益指数同期上涨至6284.26点 [6] - 中证全指过去十几年长期历史平均年化收益率约为8.10% [8] - 中证全指全收益指数过去十几年长期历史平均年化收益率约为9.62% [8] 股票基金表现分析 - A股股票基金总指数从2004年底1164点上涨至2024年12月31日9140.39点 [8] - 股票基金整体年化收益率在11%-13%左右 高于中证全指 [8] - 基金可通过剔除盈利不佳或亏损公司来提升平均收益 [8] - 股票基金投资策略分为被动基金(指数基金)和主动基金 [9] 指数基金投资价值 - 指数基金具有规则清晰透明、成本低的优势 [9] - 指数基金是个人投资股票基金的良好切入点 [9]
公募基金单季度盈利首次突破2万亿元;次新主动权益基金积极建仓丨天赐良基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1 15:12
公募基金行业整体规模 - 截至2025年9月底,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5家,管理资产净值合计36.7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1] - QDII基金、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规模分别为9106.21亿元、5.95万亿元、4.31万亿元,环比分别增长14.21%、7.28%、3.64% [1] - 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规模分别为7.2万亿元和14.67万亿元,环比分别减少0.09%和0.96% [1] 公募基金产品盈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募基金单季度利润为2.08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行业已连续七个季度实现盈利 [3] - 截至三季度末,行业年内累计盈利扩大至2.72万亿元 [3] - 权益类产品为盈利主力,三季度利润达1.84万亿元,占全行业盈利近九成,其中股票型基金单季度盈利超过1万亿元 [3] “固收+”基金及新发产品动态 - 2025年以来“固收+”基金(包括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型基金)合计首发规模已突破千亿元,有产品首发规模突破50亿元 [2] - 多只二级债基产品首发规模显著,富国稳健添荣突破35亿元,天弘稳利回报超20亿元,国泰稳健添利和财通资管鸿曜90天持有首发规模均超10亿元 [2] 主动权益基金建仓与业绩 - 可统计的111只首次披露季报的主动权益基金,平均股票仓位为77.65%,属中性偏上水平 [4] - 前海开源研究驱动(崔宸龙管理)于2025年6月初成立,截至10月28日收益率超46%,三季度末股票仓位为90.24% [4] - 嘉实成长共赢(李涛管理)于2025年6月中下旬成立,截至10月28日收益率近47%,三季度末股票仓位为92.55%,增持AI算力芯片和光通信等领域 [4] 基金经理持仓动向 - 崔宸龙管理的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股票和前海开源新经济混合于三季度末新进成为灿芯股份第四和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数量分别为174.58万股和122.28万股 [5] - 灿芯股份是一家提供一站式定制芯片及IP的高新技术企业 [5] 股票市场及ETF表现 - 2025年10月30日,沪指跌0.73%,深成指跌1.16%,创业板指跌1.84%,沪深两市成交额2.42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放量1656亿元 [7] - 能源金属、钢铁、电池等板块涨幅居前,游戏、电源设备、煤炭等板块回调居前 [7] - 稀有金属相关ETF集体走强,最高涨2.77%,游戏相关ETF则进入跌幅榜前列 [8]
公募基金总规模站上36.74万亿元新高点
证券日报· 2025-10-31 07:57
公募基金总规模概况 - 截至2025年9月底,公募基金总资产净值达36.7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1] - 自2025年4月底以来,总规模已连续6个月刷新历史纪录,接连突破33万亿、34万亿、35万亿和36万亿元关口 [1] - 权益类基金是推动总规模持续攀升的重要力量 [1] 开放式与封闭式基金结构 - 截至9月底,开放式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3.05万亿元,封闭式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69万亿元 [2] - 开放式基金在总规模中占比约九成,其数量和规模均较8月底增加,数量增180只,规模增5204.26亿元,但份额略有减少 [2] - 封闭式基金的数量、规模和份额均较8月底出现收缩 [2] 各类基金规模及月度变动 - 截至9月底,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和QDII基金规模分别为5.95万亿元、4.31万亿元、7.20万亿元、14.67万亿元和9106.21亿元 [2] - 9月份,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和QDII基金规模较8月底增长,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规模则出现回落 [2] - 股票基金规模较8月底增长4042.17亿元,份额增加1575.42亿份;混合基金规模增长1515.45亿元,但份额减少616.13亿份 [2] - QDII基金9月份获投资者净申购385.17亿份,规模增长1133.04亿元 [3] - 货币基金规模较8月底减少1423.3亿元,份额减少1424.22亿份;债券基金规模减少63.11亿元,份额减少891.81亿份 [3] 新基金发行布局 - 9月份,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分别新增106只和43只,权益类基金共计新增149只,在当月新增基金数量中占比超过80% [3] 历史增长趋势 - 自2024年以来,公募基金总规模已累计12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4] - 从2024年2月底的29.3万亿元持续增长至2025年9月底的36.74万亿元 [4] - 截至2025年9月底,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和QDII基金规模分别较2025年4月底增长13766.58亿元、7306.93亿元、6467.38亿元、6749.61亿元和2665.97亿元 [4] 市场驱动因素 - 权益类基金规模增长与权益市场持续向好发展、市场情绪升温密切相关 [5] - 在无风险利率下行、流动性保持宽松、企业盈利预期好转、资产重估的背景下,股市后续表现值得期待 [5] - 险资、ETF、理财资金预计仍将是确定性的增量资金 [5]
公募基金总规模站上36.74万亿元新高点 权益类产品成增长主力
证券日报· 2025-10-31 00:41
公募基金总规模 - 截至2025年9月底,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6.74万亿元,连续6个月刷新历史纪录,接连突破33万亿、34万亿、35万亿和36万亿元关口 [1] - 公募基金行业保持快速发展,自2024年以来总规模已累计12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4] - 权益类基金是推动公募基金总规模持续攀升的重要力量 [1][4] 基金管理机构概况 - 截至2025年9月底,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5家,包括150家基金管理公司和15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 [1] 开放式与封闭式基金 - 截至9月底,开放式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3.05万亿元,封闭式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69万亿元 [2] - 开放式基金在公募基金总规模中占比约九成,其数量和规模均较8月底增加,数量增加180只,规模增长5204.26亿元 [2] - 封闭式基金的数量、规模和份额均较8月底出现收缩 [2] 各类基金规模与变动 - 截至9月底,开放式基金中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和QDII基金规模分别为5.95万亿元、4.31万亿元、7.20万亿元、14.67万亿元和9106.21亿元 [2] - 9月份,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和QDII基金规模较8月底实现增长,而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规模出现回落 [2] - 与今年4月底相比,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和QDII基金规模分别增长13766.58亿元、7306.93亿元、6467.38亿元、6749.61亿元和2665.97亿元 [4] 权益类基金表现 - 权益类基金规模增长显著,9月份股票基金规模较8月底增长4042.17亿元,份额增加1575.42亿份;混合基金规模较8月底增长1515.45亿元 [2] - 公募机构对权益类基金布局热情高涨,9月份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分别新增106只和43只,权益类基金共计新增149只,在当月新增数量中占比超过80% [3] QDII基金表现 - QDII基金9月份表现活跃,获得投资者净申购385.17亿份,规模较8月底增长1133.04亿份 [3] 固收类产品表现 - 截至9月底,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的规模和份额均出现下降,货币基金规模较8月底减少1423.3亿元,份额减少1424.22亿份;债券基金规模较8月底减少63.11亿元,份额减少891.81亿份 [3] 市场驱动因素 - 权益类基金增长与权益市场持续向好发展、市场情绪升温密切相关 [5] - 在无风险利率下行、流动性保持宽松、企业盈利预期好转、资产重估的背景下,股市后续表现值得期待 [5] - 尽管股指累计不小涨幅,但险资、ETF、理财资金仍会是确定性的增量资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