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存大贷

搜索文档
股东频繁套现,“不差钱”的东鹏饮料急于港股IPO,是融资还是“圈钱”?
搜狐财经· 2025-10-15 18:00
上市进程与资本运作 - 公司于2025年10月9日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这是继2025年4月3日首次递表失效后的第二次尝试,两次申请间隔仅6天 [2] - 公司自2021年5月在上交所上市后,持续寻求资本国际化,曾于2022年筹划瑞士上市,并于2024年转向港交所 [2] - 本次港股IPO募集资金计划主要用于拓展海外市场业务、完善产能布局、加强品牌建设及增强产品开发能力 [3] 市场地位与财务业绩 - 按销量计,公司在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自2021年起连续4年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15%增长至2024年的26.3% [4] - 公司2024年营收达158.39亿元,归母净利润达33.27亿元,相比2018年净利润累计增长超过14倍 [2][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07.37亿元,同比增长36.37%,归母净利润为23.75亿元,同比增长37.22%,半年营收首次突破百亿 [4] - 公司毛利率稳步提升,从2022年的41.6%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44.4% [4] 销售与研发投入 - 销售费用持续增长,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14.49亿元、19.56亿元和26.8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6.01% [5] - 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高达16.82亿元,同比增长37.27% [5] - 研发投入相对不足,2022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4375.5万元、5439.1万元和6267.1万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9.68% [6] 产品结构与新业务 - 公司对能量饮料产品存在依赖,其收入占总营收比例从2022年的96.6%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77.9% [7] - 新推出的电解质水“东鹏补水啦”表现亮眼,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达14.93亿元,追平去年全年,同比增长213.7%,收入占比跃升至13.91% [7] - 2025年7月,能量饮料被纳入“特殊用途饮料”监管试点,要求标注“每日限量”警示并禁止18岁以下人群食用含特定成分的产品 [7] 财务状况与现金流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账面现金及金融资产合计超70亿元,未分配利润达59.8亿元 [3] - 2025年3月,公司宣布使用不超过110亿元进行现金管理,截至2025年6月底购买的投资产品约85亿元 [8] - 2024年短期借款激增118.69%至65.51亿元,导致流动比率跌至0.85,截至2025年中期货币资金52.62亿元,短期借款61.28亿元,存在“大存大贷”现象 [8]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40亿元,同比下降23.24%,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与净利润的比率降至0.73 [8][9] 股东减持与分红 - 林木勤家族累计已变现超过50亿元,主要通过股东减持和高比例现金分红实现 [10][11] - 2025年3月至5月,股东鲲鹏投资减持套现约19.08亿元,林木勤父子因此套现逾12亿元 [11] - 公司自2021年上市以来累计派发现金红利66亿元,平均分红率高达63.62%,仅2025年上半年分红总额达13亿元 [11] - 林木勤家族控制公司约65%的股权,在累计分红中分得约42.8亿元 [11] 市值表现与市场挑战 - 截至2025年10月15日,公司股价报291.85元/股,总市值约1517.66亿元 [12] - 公司面临市场趋于饱和、竞争加剧、消费趋势变化以及产品结构单一等成长性挑战 [12]
存57亿元贷34亿元?知名风电企业福能股份回应监管“大存大贷”质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0 22:22
公司财务情况 - 公司计划发行不超过38亿元可转债用于超超临界热电联产项目和抽水蓄能电站项目 [2] - 截至2024年底公司货币资金约56亿元短期借款约7亿元长期借款约143亿元有息负债合计约177亿元 [2][4] - 公司在集团财务公司存款余额约57亿元超过货币资金余额其中包含定期存款 [2] 存贷款情况 - 公司在集团财务公司存款利率为1.21%借款利率为3.17% [4] - 集团财务公司贷款约34亿元占有息负债比例19.21% [4] - 公司称存款利率优势和结算便利是选择集团财务公司的主要原因 [3] 行业特点 - 电力行业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通常需要大额流动资金用于日常运营和项目建设同时借入高额贷款支持项目 [5] - 公司货币资金和有息负债规模与业务需求匹配符合行业特点 [5] - 以申能股份为例其货币资金和有息负债规模与公司情况一致 [4] 交易所关注点 - 上交所要求公司说明在集团财务公司大额存款同时大规模借款的原因及合理性 [1][2] - 公司回复称存贷款余额、期限、利率均与业务需求匹配未损害公司利益 [5]
股东与实控人家族疯狂套现,东鹏饮料“造血输血”机制遭拷问
36氪· 2025-04-25 07:57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东鹏饮料在A股功能性饮料赛道稳坐龙头之位,市值从上市之初的不足200亿元增长至1200亿元[1] - 公司核心产品东鹏特饮市场份额从43%跃升至47.9%,连续3年位列中国市场销量第一[2][5] - 2024年营收158.39亿元同比增长40.63%,归母净利润33.27亿元同比增长63.09%[2] - 500ml瓶装单品稳居全国前三,能量饮料销售额份额突破34.9%[5] 财务表现与资本运作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长39.23%,净利增长47.62%[1] - 自上市后累计分红超40亿元,实控人林木勤家族获得分红逾25亿元占比超六成[1][4] - 2024年宣布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元,合计分红13亿元,实控人家族获得约8.71亿元占比67%[4] - 账面现金类资产达142.23亿元,但维持65.51亿元短期借款同比增118.69%[8][9] 股东减持与公司治理 - 二股东君正投资在不到两年完成4轮减持,累计套现41亿元持股比例从9%降至不足4%[3] - 11名董监高及股东合计套现13.69亿元[3] - 控股股东君正投资2024年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回笼资金超30亿元[1] 产品结构与研发投入 - 东鹏特饮收入占比从2022年96.6%降至2024年84%,仍存在产品结构单一风险[13] - 电解质饮料"补水啦"2024年创收14.95亿元占比9.4%[13] - 研发费率从2019年0.67%降至2022年0.51%,年均投入仅0.4亿元显著低于行业均值[14] 市场扩张与战略布局 - 2024年超八成收入集中于广东、华东等六大板块,广东市场贡献43.6亿元占比27.6%[7] - 华北、西南市场增速分别达83.9%和54.7%[7] - 总产能达480万吨/年,但国际化拓展仍处探索期[7] 财务结构与风险 - 有息负债率飙升至86.46%,资产负债率从57.01%升至66.08%[8] - 流动比率仅0.85不及行业均值[8] - 2024年委托理财发生额达139.07亿元同比增148%,但综合收益率仅约2.66%[11]
广东深圳杀出千亿饮料IPO,4年分了53亿,“沉迷”理财还要借钱
凤凰网财经· 2025-04-16 21:42
核心观点 - 东鹏饮料在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连续4年销量第一,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15%增长至2024年的26.3% [1] - 公司计划通过港交所上市募资用于产能布局、品牌建设、渠道拓展、海外业务、数字化建设等 [3] - 业绩快速增长但依赖能量饮料,2024年能量饮料收入占比84%,运动饮料占比9.4% [5][6] - 研发投入远低于销售费用,2022-2024年研发费用复合增长率19.68%,销售费用复合增长率36.01% [8] - 渠道高度依赖经销商,2024年经销商收入占比85.9%,线上渠道仅占2.8% [9] - 公司存在"大存大贷"现象,2024年理财金额52.74亿元,同时有息负债66.5亿元 [12][13] 市场份额与行业地位 - 按销量计连续4年中国功能饮料市场第一 [1] - 广东省功能饮料市场连续8年销量第一,2024年广东区域收入占比43.1% [10] - 2024年功能饮料在广东省人均年消费量7.5升,其他省份2.1升 [11] 财务表现 - 收入从2022年85亿元增长至2024年158.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6.5% [5] - 净利润从2022年14.41亿元增长至2024年33.2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2% [5] - 2024年运动饮料收入14.95亿元,同比增长280.4% [7] - 2024年末合同负债47.61亿元,同比增长82.59% [9] 产品结构 - 能量饮料收入占比从2022年96.6%降至2024年84% [6] - 运动饮料收入占比从2023年3.5%提升至2024年9.4% [6] - 其他饮料产品收入占比从2022年3.3%提升至2024年6.5% [8] 渠道布局 - 拥有超3000家经销商和约400万家终端销售网点 [9] - 累计投放冰柜约30万台 [9] - 2024年末预收款28.97亿元,同比增长135% [10] 资本运作 - 2024年理财金额52.74亿元,2025年授权理财额度提升至110亿元 [12] - 有息负债从2023年末33.45亿元增至2024年末66.5亿元 [13] - 有息负债比率从2023年52.89%增至2024年86.46% [13] - 2021-2024年累计现金分红43亿元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