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结构单一

搜索文档
齐云山食品冲刺港股IPO,南酸枣糕“王者”能否突破增长困局?
搜狐财经· 2025-08-12 10:07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江西齐云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在港股主板上市,以南酸枣糕为核心产品,2024年占据中国南酸枣食品市场32.4%的份额,稳居行业第一 [2] - 2024年南酸枣糕销量达7485.8吨,占总收入比重超过86%,贡献2.94亿元营收 [2] - 公司产品结构高度单一化,目前仅有的6款产品中,南酸枣粒、南酸枣凝等衍生品年销量不足千吨,其他果蔬糕类产品收入连续三年下滑 [3] 产品结构与盈利能力 - 2022年至2024年,南酸枣糕毛利率从48.9%降至48.3%,核心原因在于公司为抢占市场主动降价,产品单价累计下降4.6% [6] - 2024年南酸枣糕产能利用率仅为78.2%,其他产品线产能利用率不足65% [6] - 原材料成本上涨与产品降价的双重挤压,南酸枣采购成本从2019年的3.5元/千克涨至2024年的4.1元/千克,白砂糖成本波动上升至6.1元/千克 [11] 区域市场与大客户依赖 - 2024年公司80%以上的收入来自江西、湖南、广东等南方省份,北方市场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8] - 湖南、广东市场收入占比分别增长4.9和4.4个百分点,但江苏、四川等潜力省份的收入占比从16.8%降至15% [8] - 2024年某头部量贩零食企业成为第一大客户,贡献7799.5万元销售额,占营收比重达22.9% [9] - 线下渠道毛利率仅为47.7%,低于综合毛利率48.6%,公司与供应商、经销商均未签订长期协议 [10] 营销与研发投入 - 销售费用率从25.47%攀升至27.65%,其中广告费用占比超五成 [8] - 线上渠道拓展效果不佳,2024年线上收入占比从12.7%降至10.4%,线下经销商数量增至199家 [8] - 研发投入不足,2022年至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为1016.5万元、1106.1万元、1194.8万元 [10] 资本运作与合规问题 - 2022年至2024年累计分红4370万元,其中2024年分红占净利润比例高达59.59% [11] - 2022年至2024年欠缴员工社保公积金金额分别达230万元、310万元、510万元,累计超千万 [11] - 公司解释社保问题系"法律理解偏差",并承诺整改 [11] 未来挑战与破局方向 - 需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单一产品结构,开发符合健康趋势的新品类 [12] - 构建全国性渠道网络,降低对区域市场和大客户的依赖 [12] - 完善内部治理,平衡股东利益与员工权益,重塑资本市场信任 [12]
新天药业卷入行贿风波
国际金融报· 2025-05-31 12:09
贿赂事件 - 公司成都分公司涉嫌向四川省内37家医疗机构超百名医生行贿 [1] - 通过虚假病例收集方式向15家医院55位医生输送利益约7.26万元 [3] - 通过虚假科普项目向6家医院12名医生输送利益约2.3万元 [3] - 组织19场宴请及娱乐活动涉及41家医院 [3] - 违规开展科室会并通过PS会议材料等方式进行"带金销售" [3]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5年8月 2017年5月在深交所上市 [6] - 主要从事泌尿系统疾病类和妇科类中成药生产 [6] - 拥有800余人销售队伍 覆盖10000余家县(区)级以上医院 [6] - OTC产品覆盖600余家药品连锁公司 57000余家门店 [6] 财务表现 - 2022年营收10.88亿元 净利润1.1亿元 [7] - 2023年营收9.54亿元 净利润8087万元 [7] - 2024年营收8.58亿元 净利润5232万元 [7] - 2025年Q1营收1.93亿元 净利润418万元 [7][9] - 2025年Q1净利润同比下降73.11% [9] 产品结构 - 妇科类产品占比71.54% 2024年收入下降9.21% [7] - 泌尿系统类产品占比19.21% 2024年收入下降13.97% [7] - 核心产品坤泰胶囊在更年期用药市场占有率居首 [7] - 2023年妇科用中成药医院端销售排名第二 [7] 销售费用 - 2022-2024年销售费用分别为5.32亿元 4.38亿元 3.72亿元 [8] - 2024年销售费用率43.34% [8] - 2024年职工薪酬及福利1.95亿元 市场开发与推广费1.26亿元 [8] - 2024年会议费1111.32万元 广告宣传费1026.05万元 [8] 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2158万元 3813万元 4047万元 [8] 并购重组 - 2023年筹划收购汇伦医药85.12%股权 估值25.74亿元 [11] - 收购前已持有汇伦医药14.88%股权 累计花费3.2亿元 [11] - 2023年7月终止该收购事项 [11] 其他事项 - 控股股东及副董事长计划减持不超过570万股 占总股本2.42% [12]
股东与实控人家族疯狂套现,东鹏饮料“造血输血”机制遭拷问
36氪· 2025-04-25 07:57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东鹏饮料在A股功能性饮料赛道稳坐龙头之位,市值从上市之初的不足200亿元增长至1200亿元[1] - 公司核心产品东鹏特饮市场份额从43%跃升至47.9%,连续3年位列中国市场销量第一[2][5] - 2024年营收158.39亿元同比增长40.63%,归母净利润33.27亿元同比增长63.09%[2] - 500ml瓶装单品稳居全国前三,能量饮料销售额份额突破34.9%[5] 财务表现与资本运作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长39.23%,净利增长47.62%[1] - 自上市后累计分红超40亿元,实控人林木勤家族获得分红逾25亿元占比超六成[1][4] - 2024年宣布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元,合计分红13亿元,实控人家族获得约8.71亿元占比67%[4] - 账面现金类资产达142.23亿元,但维持65.51亿元短期借款同比增118.69%[8][9] 股东减持与公司治理 - 二股东君正投资在不到两年完成4轮减持,累计套现41亿元持股比例从9%降至不足4%[3] - 11名董监高及股东合计套现13.69亿元[3] - 控股股东君正投资2024年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回笼资金超30亿元[1] 产品结构与研发投入 - 东鹏特饮收入占比从2022年96.6%降至2024年84%,仍存在产品结构单一风险[13] - 电解质饮料"补水啦"2024年创收14.95亿元占比9.4%[13] - 研发费率从2019年0.67%降至2022年0.51%,年均投入仅0.4亿元显著低于行业均值[14] 市场扩张与战略布局 - 2024年超八成收入集中于广东、华东等六大板块,广东市场贡献43.6亿元占比27.6%[7] - 华北、西南市场增速分别达83.9%和54.7%[7] - 总产能达480万吨/年,但国际化拓展仍处探索期[7] 财务结构与风险 - 有息负债率飙升至86.46%,资产负债率从57.01%升至66.08%[8] - 流动比率仅0.85不及行业均值[8] - 2024年委托理财发生额达139.07亿元同比增148%,但综合收益率仅约2.6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