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结构单一

搜索文档
六年五换如同走马灯,有友食品迎来最新一任董秘谢雅玲
犀牛财经· 2025-10-20 20:50
有友食品的董秘职位近年来如同走马灯般频繁更换。自2019年5月登陆A股市场以来,这已是该公司第六年更换第五位董秘。更令人诧异的是,最近的两任 董秘,即2024年10月上任的梁余和2025年6月上任的肖传志,任期均仅三个多月便因"个人原因"离职。 如此频繁的高管变动甚至引发了监管层的关注。9月19日,上交所就董秘变更相关事项向有友食品及董监高人员下发了监管工作函。 董秘一职,对外要面对监管机构和万千投资者,对内要协调复杂的信息披露流程,责任重大。然而根据有友食品披露的数据,2024年时任董秘刘渝灿的年薪 为21.57万元,折合月薪不足2万元,在同类上市公司高管中"不算高"。 董事会秘书的职位在A股"泡椒凤爪第一股"有友食品(603697.SH)那里,似乎成了年抛产品。 10月16日,有友食品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同意聘任谢雅玲为董事会秘书,同时聘任张凤杰为证券事务代表。这位新任董秘已取得上海证券交易所颁发的董事 会秘书资格证明,与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关联关系。 谢雅玲的任命结束了有友食品近一个月的董秘空缺期,而这已是有友食品自2019年上市以来第六年内的第五次董秘更迭。 这一业绩逆转主要得益于与山姆会员店 ...
东鹏特饮A+H:存贷双高、股东高管频现减持、慷慨分红“肥”了林氏家族、研发费用率不足0.5%产品结构较单一
新浪证券· 2025-10-16 11:02
港股IPO计划与市场疑虑 - 公司于10月9日再次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书 冲刺能量饮料行业首家"A+H"上市公司 [1] - 部分投资者质疑其港股IPO募资的必要性 认为其主要目的在于"套现圈钱" [1][6] 财务状况与资本运作 - 公司账面资金充足 截至2024年末货币资金高达56.5亿元 现金类资产总额超百亿 [6] - 公司呈现"存贷双高"特征 短期借款从2023年的29.96亿元猛增至2024年的65.51亿元 增幅达118.69% [6] - 自2021年A股上市以来 公司累计现金分红高达66亿元 累计派息率超60% [1][7] - 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各期现金股利支付率分别为100.59%、55.54%、49.03%、69.14%、54.74% [7][8] 股权结构与股东减持 - 创始人林木勤家族股权高度集中 合计持有公司约67.71%的股权 [8] - 自2022年5月限售股解禁后 公司已累计发布7次减持公告 [1][9] - 原第二大股东君正投资持股比例从上市初的9%下降至2025年半年报中的1% 累计套现数十亿 [9] - 包括副总裁在内的多名董监高及实控人林木勤家族也加入减持行列 合计套现金额高达数十亿 [10] 高管薪酬 - 2023年24位董监高(包含离任高管)合计薪酬支出为4604万元 [11] - 五名高管薪酬超过500万 其中副总裁蒋薇薇、卢义富年薪均为721.39万元 [11][12] 经营业绩与市场地位 - 2024年公司营收158.3亿元 同比增40.6% 净利润33.3亿元 同比增63.1%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07.37亿元 净利润23.75亿元 同比增速均超36% [2] - 公司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约15%一路攀升至2024年的47.9% 稳居行业第一 [2] 产品结构与研发投入 - 公司产品结构单一 严重依赖核心单品东鹏特饮 2025年上半年其贡献了77.91%的营收 [2][5] - 2022年至2024年能量饮料收入占比分别为96.6%、91.9%、84% 虽呈下降趋势但依赖度仍高 [5]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仅有1.61亿元 而同期销售费用高达60.86亿元 [3] - 2024年研发费用仅0.63亿元 研发费用率仅为0.4% 在食品企业中处于低位 [1][3] - 新品"补水啦"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4.93亿元 同比激增213.71% 在总营收中占比仅为13.9% [5] 营销投入 - 公司呈现"重营销轻研发"的投入模式 2025年上半年的销售费用同比大幅增长37.27% [3] - 2025年上半年渠道推广费支出涨幅达61.2% 广告宣传费支出涨幅为34.3% [3]
齐云山食品冲刺港股IPO,南酸枣糕“王者”能否突破增长困局?
搜狐财经· 2025-08-12 10:07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江西齐云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在港股主板上市,以南酸枣糕为核心产品,2024年占据中国南酸枣食品市场32.4%的份额,稳居行业第一 [2] - 2024年南酸枣糕销量达7485.8吨,占总收入比重超过86%,贡献2.94亿元营收 [2] - 公司产品结构高度单一化,目前仅有的6款产品中,南酸枣粒、南酸枣凝等衍生品年销量不足千吨,其他果蔬糕类产品收入连续三年下滑 [3] 产品结构与盈利能力 - 2022年至2024年,南酸枣糕毛利率从48.9%降至48.3%,核心原因在于公司为抢占市场主动降价,产品单价累计下降4.6% [6] - 2024年南酸枣糕产能利用率仅为78.2%,其他产品线产能利用率不足65% [6] - 原材料成本上涨与产品降价的双重挤压,南酸枣采购成本从2019年的3.5元/千克涨至2024年的4.1元/千克,白砂糖成本波动上升至6.1元/千克 [11] 区域市场与大客户依赖 - 2024年公司80%以上的收入来自江西、湖南、广东等南方省份,北方市场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8] - 湖南、广东市场收入占比分别增长4.9和4.4个百分点,但江苏、四川等潜力省份的收入占比从16.8%降至15% [8] - 2024年某头部量贩零食企业成为第一大客户,贡献7799.5万元销售额,占营收比重达22.9% [9] - 线下渠道毛利率仅为47.7%,低于综合毛利率48.6%,公司与供应商、经销商均未签订长期协议 [10] 营销与研发投入 - 销售费用率从25.47%攀升至27.65%,其中广告费用占比超五成 [8] - 线上渠道拓展效果不佳,2024年线上收入占比从12.7%降至10.4%,线下经销商数量增至199家 [8] - 研发投入不足,2022年至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为1016.5万元、1106.1万元、1194.8万元 [10] 资本运作与合规问题 - 2022年至2024年累计分红4370万元,其中2024年分红占净利润比例高达59.59% [11] - 2022年至2024年欠缴员工社保公积金金额分别达230万元、310万元、510万元,累计超千万 [11] - 公司解释社保问题系"法律理解偏差",并承诺整改 [11] 未来挑战与破局方向 - 需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单一产品结构,开发符合健康趋势的新品类 [12] - 构建全国性渠道网络,降低对区域市场和大客户的依赖 [12] - 完善内部治理,平衡股东利益与员工权益,重塑资本市场信任 [12]
新天药业卷入行贿风波
国际金融报· 2025-05-31 12:09
贿赂事件 - 公司成都分公司涉嫌向四川省内37家医疗机构超百名医生行贿 [1] - 通过虚假病例收集方式向15家医院55位医生输送利益约7.26万元 [3] - 通过虚假科普项目向6家医院12名医生输送利益约2.3万元 [3] - 组织19场宴请及娱乐活动涉及41家医院 [3] - 违规开展科室会并通过PS会议材料等方式进行"带金销售" [3]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5年8月 2017年5月在深交所上市 [6] - 主要从事泌尿系统疾病类和妇科类中成药生产 [6] - 拥有800余人销售队伍 覆盖10000余家县(区)级以上医院 [6] - OTC产品覆盖600余家药品连锁公司 57000余家门店 [6] 财务表现 - 2022年营收10.88亿元 净利润1.1亿元 [7] - 2023年营收9.54亿元 净利润8087万元 [7] - 2024年营收8.58亿元 净利润5232万元 [7] - 2025年Q1营收1.93亿元 净利润418万元 [7][9] - 2025年Q1净利润同比下降73.11% [9] 产品结构 - 妇科类产品占比71.54% 2024年收入下降9.21% [7] - 泌尿系统类产品占比19.21% 2024年收入下降13.97% [7] - 核心产品坤泰胶囊在更年期用药市场占有率居首 [7] - 2023年妇科用中成药医院端销售排名第二 [7] 销售费用 - 2022-2024年销售费用分别为5.32亿元 4.38亿元 3.72亿元 [8] - 2024年销售费用率43.34% [8] - 2024年职工薪酬及福利1.95亿元 市场开发与推广费1.26亿元 [8] - 2024年会议费1111.32万元 广告宣传费1026.05万元 [8] 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2158万元 3813万元 4047万元 [8] 并购重组 - 2023年筹划收购汇伦医药85.12%股权 估值25.74亿元 [11] - 收购前已持有汇伦医药14.88%股权 累计花费3.2亿元 [11] - 2023年7月终止该收购事项 [11] 其他事项 - 控股股东及副董事长计划减持不超过570万股 占总股本2.42% [12]
股东与实控人家族疯狂套现,东鹏饮料“造血输血”机制遭拷问
36氪· 2025-04-25 07:57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东鹏饮料在A股功能性饮料赛道稳坐龙头之位,市值从上市之初的不足200亿元增长至1200亿元[1] - 公司核心产品东鹏特饮市场份额从43%跃升至47.9%,连续3年位列中国市场销量第一[2][5] - 2024年营收158.39亿元同比增长40.63%,归母净利润33.27亿元同比增长63.09%[2] - 500ml瓶装单品稳居全国前三,能量饮料销售额份额突破34.9%[5] 财务表现与资本运作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长39.23%,净利增长47.62%[1] - 自上市后累计分红超40亿元,实控人林木勤家族获得分红逾25亿元占比超六成[1][4] - 2024年宣布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元,合计分红13亿元,实控人家族获得约8.71亿元占比67%[4] - 账面现金类资产达142.23亿元,但维持65.51亿元短期借款同比增118.69%[8][9] 股东减持与公司治理 - 二股东君正投资在不到两年完成4轮减持,累计套现41亿元持股比例从9%降至不足4%[3] - 11名董监高及股东合计套现13.69亿元[3] - 控股股东君正投资2024年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回笼资金超30亿元[1] 产品结构与研发投入 - 东鹏特饮收入占比从2022年96.6%降至2024年84%,仍存在产品结构单一风险[13] - 电解质饮料"补水啦"2024年创收14.95亿元占比9.4%[13] - 研发费率从2019年0.67%降至2022年0.51%,年均投入仅0.4亿元显著低于行业均值[14] 市场扩张与战略布局 - 2024年超八成收入集中于广东、华东等六大板块,广东市场贡献43.6亿元占比27.6%[7] - 华北、西南市场增速分别达83.9%和54.7%[7] - 总产能达480万吨/年,但国际化拓展仍处探索期[7] 财务结构与风险 - 有息负债率飙升至86.46%,资产负债率从57.01%升至66.08%[8] - 流动比率仅0.85不及行业均值[8] - 2024年委托理财发生额达139.07亿元同比增148%,但综合收益率仅约2.6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