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存储超级循环
icon
搜索文档
存储的超级周期,还能上车吗?
投中网· 2025-10-27 14:47
存储芯片行业周期分析 - AI蓬勃发展正引发一场"存储超级循环",存储芯片行业通常每3-4年经历一次从上升到下行的周期轮替[5][6] - 上一轮周期由疫情暴发带来,终结于2023年9月,但2025年以来大模型训练的强劲需求快速拉动了新一轮上行周期[8][9][10] - 存储芯片周期的上行阶段往往意味着更好的投资机会,目前处于上行前期阶段[11][12] 存储芯片价格与市场变化 - 截至10月21日,全球DRAM:DDR4(16Gb)现货平均价上涨484%,达到18.63美元[4] - AI最大瓶颈从算力GPU转向存力存储,存储系统性能不足会导致算力空转[16] - 存储芯片分为三大品类:DRAM/HBM、NAND/SSD、NOR,其中DRAM/HBM是本轮周期最大受益者[16][17] HBM技术发展与市场前景 - HBM是DRAM的高端变体,通过多层DRAM芯片堆叠形成2.5D或3D结构,单位GB价格高于DRAM 20倍以上[20][21] - 美光预计2026年HBM市场规模达500-600亿美元,2030年潜在市场总额将达到1000亿美元[21] - 存储原厂由DRAM转向高毛利HBM产品,同时DRAM产能切换至HBM导致传统DRAM供应紧张[22] 全球竞争格局与地缘政治 - HBM产能主要由美光、三星、SK海力士掌控,2025年Q2这三家企业在DRAM市场份额超过90%[25] - 美国向韩国施压要求配合对华出口管制,可能限制中国大模型训练进展[25][26] - 中国加速存储芯片国产化,要求2025年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领域国产化率超70%[28] 国内外公司估值对比 - A股存储厂商市盈率显著高于海外同行:兆易创新125.87、香农芯创183.19,而美光仅为27.18[33] - 国内存储厂商股价上涨主要靠国产替代叙事逻辑和半导体板块流动性溢价,而非业绩支撑[34] - 美光2025财年营收373.8亿美元,同比大涨48.9%,Non-GAAP净利润94.7亿美元[42] 投资逻辑与市场展望 - A股存储公司关注国产替代逻辑,重点企业包括香农芯创、金泰克、兆易创新等在企业级DRAM领域实现量产[29] - 美光获得较高估值溢价,瑞银将目标价从225美元上调至245美元,HBM业务给予6倍P/S估值[46] - 存储景气度若延长,美光估值可能从周期股切换为成长股,乐观情况下可给予40倍PE[47] 重点公司分析 - 长鑫存储作为国内DRAM龙头企业,IPO辅导已通过,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初登陆A股,正在攻关HBM技术[39] - 2025年前三季度香农芯创归母净利润3.59亿元,同比增长-1.36%;江波龙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477万元,同比增长-97.51%[34] - 美光2026财年第一季度预期收入122-128亿美元,超过市场预期的119亿美元,毛利率预期49.5%-51.5%[44]
存储的超级周期,还能上车吗?
虎嗅· 2025-10-26 10:04
文章核心观点 - AI发展引发“存储超级循环”,推动存储芯片价格大幅上涨,行业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 [1][3][5] - HBM(高带宽内存)和DRAM是此轮AI浪潮中的最大受益者,NAND等品类受益程度相对较低 [6][7][8] - 存储芯片市场存在大国博弈,国产替代是A股相关公司的主要投资逻辑,而海外巨头(如美光)已进入业绩兑现期 [10][14][22][28][34] 存储芯片价格与周期分析 - 截至10月21日,全球DRAM: DDR4 (16Gb) 现货平均价上涨484%,达到18.63美元 [1] - 存储芯片行业呈现强周期性,约每3-4年经历一次“上升到下行”的轮替,当前上行周期由AI大模型训练的强劲需求拉动 [3][5] - 历史周期显示,上行阶段由智能手机普及、疫情宅经济等需求端因素触发,下行则多因产能过剩导致 [6] AI驱动的存储需求与品类受益分析 - AI发展的瓶颈从算力(GPU)转向存力(存储),存储性能不足会导致算力空转 [6] - HBM作为DRAM的高端变体,通过芯片堆叠技术实现更高性能,其单位GB价格高于传统DRAM 20倍以上 [7][8] - 美光预计2026年HBM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至600亿美元,2030年潜在市场总额达1000亿美元 [8] - 存储原厂将产能转向高毛利的HBM,挤压了传统DRAM(如DDR4)产能,导致其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 [8][9] 地缘政治与国产替代机遇 - HBM产能由美光、三星、SK海力士三巨头主导,2025年Q2市场份额合计超过90% [10] - 美国对华出口管制可能限制中国获取先进HBM,短期内影响中国大模型训练进展 [10][12] - 中国政策推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率超70%,并为政府采购国产产品提供20%的价格扣除,为国内存储厂商创造发展空间 [14] - 国内厂商如香农芯创、兆易创新等在企业级DRAM领域推进国产替代,确定性高于消费级市场 [16][17] 国内外存储公司估值与业绩对比 - A股存储公司估值远高于海外同业,兆易创新、香农芯创的市盈率(TTM)分别为125.87和183.19,而美光为27.18 [21][22] - 部分A股公司业绩未随芯片涨价改善,香农芯创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36%,江波龙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97.51% [23] - A股存储公司上涨主要依赖国产替代叙事和板块流动性溢价,部分公司估值已透支2027年业绩预期 [24][25] - 美光2025财年营收373.8亿美元,同比增长48.9%,Non-GAAP净利润94.7亿美元,第四财季毛利率升至46% [28][29] - 美光给出乐观业绩指引,预计2026财年第一季度收入122~128亿美元,毛利率49.5%~51.5% [30] 投资逻辑与标的分析 - 美光作为美股标的,业绩已兑现,若存储景气周期延长,其估值有望从当前的周期股逻辑切换为成长股逻辑 [31][32][33] - 国内可关注长鑫存储的IPO进展,其HBM技术突破可能带来价值重估 [27] - A股存储厂商股价受行业利好(如DDR4涨价、AI基建超预期)推动,但与基本面业绩关联度较低 [32]
大摩:AI引爆"存储超级循环",三星带头涨价或持续至明年
经济日报· 2025-09-24 07:34
存储产业前景与预测 - 人工智能发展推动存储产业进入超级循环周期 上行动能预计持续至明年下半年 [1] - 企业级固态硬盘订单激增 近期下单并于明年交付的eSSD订单量已与今年总量相当 [1] - 预计NAND闪存明年将出现供给短缺 短缺幅度达8% [1] 存储芯片价格走势 - NAND闪存价格预计连续三个季度上涨 第三季度上涨3% 第四季度上涨5% 明年第一季度再涨3% [1] - 第四季度DRAM平均价格较当前水准高出9% [2] - 三星电子计划第四季度调高DRAM价格15%-30% 并调高NAND价格5%-10% [2] 主要厂商动态与市场地位 - 三星电子与SK海力士在用于企业级固态硬盘的NAND闪存全球市场合计占有率超过60% [3] - 三星电子加入美光和Sandisk的涨价行列 反映出生成式AI对数据中心和AI推理系统芯片需求的推动 [2] - SK海力士正与客户协商随市况调涨价格的政策 [2] 特定存储产品需求 - 英伟达推出新一代AI GPU Rubin 预计将带动LPDDR5需求激增 [1] - 云端服务商从传统硬盘转向固态硬盘 推动作为SSD核心元件的NAND需求增长 [1] - 三星与SK海力士正接收大量高效能芯片订单 包括高频宽存储HBM、GDDR7与LPDDR5 [2]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摩根士丹利看好韩国半导体产业 将当地芯片制造商投资评级由中立上调至具吸引力 [3] - 摩根士丹利调高三星电子目标价12%至9.6万韩元 [3] - 摩根士丹利将SK海力士评级由中立上调至加码 目标价调高至41万韩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