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库存去化周期
icon
搜索文档
房地产拐点有望1-2年后到来
36氪· 2025-06-23 10:09
5月大多数城市房价,又在下跌。 虽然常识是没有永远下行的市场,但这一轮房地产自21年7月下行周期开启已长达4年后,未来房价,到底何时能迎来拐点? 这是全民关注的问题。 目前基于经济下行,投资下行、消费不足以及众多行业收入下行、后市信心不足大背景下,大多人尤其没买房的人都认为未来中国房价还会继 续跌跌不休,现在25年还远没到底。 当然,他们给出的理由很单薄,比如人口出生率越来越低,就业都是个问题了还怎么买房?当然大多是泄愤。 当然也有人说再跌1、2年到底了,也有人说日本跌了30年,中国房价这一轮要真正见底还早着了。当然,还有人说房价不可能再大跌了,因为 再大跌就会触发银行金融系统的风险,国家会控盘。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中金有一个预测结论,相对目前大众认知会乐观一些。 即这一轮房地产拐点(房价拐点)有望1~2年后到来。 也就是2026年到2027年会实现房价见底向上。 与大众的情绪化、片面化视角研判不同的是,中金有一套更理性、更系统的分析。 01 房地产市场回稳三步走 整个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在中金看来,核心会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步:交易量止跌(2025年)中央地方持续救市政策,驱动销量环比改善; 第二部:房价企 ...
专题 | 重点城市库存结构特征与存量供给研判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6-07 09:35
2025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新房供给节制之下成交延续弱复苏走势,受此影响,2025年狭义库存仍处下 行通道,回落至近年来低点。从去化周期变动来看,年内基本呈现出波动下行并持稳态势,环比跌幅逐步收窄, 至4月末按12个月测算去化周期达20.98个月,环比降0.5%,同比降6%。狭义库存和去化周期处于双降区间,可以 看出,供给约束叠加成交修复,已使得去库存初见成效。分能级来看,2025年一线城市库存规模持稳,二线和三 四线城市库存规模有所收缩。从去化周期来看,不同城市皆呈现出稳中有降态势,一线和二线城市已回落至20个 月以内,不过三四线仍达30个月,库存风险依旧存在。究竟当前各城市有效库存是否充足,2025年是否又将面临 严重的供给约束呢? 新房供给约束加剧致库存仍处下行通道 城市分化持续加剧 (本节有删减) (一)4月末50城狭义库存、去化周期环比双降至3亿平和21个月 2025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新房供给节制之下成交延续弱复苏走势,受此影响, 2025年狭义库存仍处下 行通道,回落至近年来低点。 事实上,自2023年以来50城狭义库存便呈现出逐步回落走势,截止2025年4月末, 50城狭义库存 ...
现在卖房就两个字:降价!
搜狐财经· 2025-06-02 05:19
二手房市场量价分化现象 - 广州2025年5月二手房网签量同比暴涨17.73%,前五个月累计成交46722套,同比增幅超17% [1] - 广州二手房价格1-3月连续下跌,4月勉强持平,同比仍下跌 [3] - 西安3月二手房成交量创历史次高,但挂牌量激增至15.1万套,核心区房价跌回2019年水平 [3] - 厦门荣枯线为2400套/月,上海连续7个月成交量破1.5万套 [3] 挂牌量与库存压力 - 北京二手房挂牌量从8万套翻倍至16万套 [3] - 广州前五个月成交量涨17%,但挂牌量从18万套增至20万套 [3] - 西安单月新增挂牌量8000多套,库存去化周期超45个月 [3] - 成都二手房挂牌量超16万套,核心区优质学区房流动性较好,远郊老破小无人问津 [4] 价格下跌案例 - 西安曲江新区二手房均价从2.28万/㎡跌至2.09万/㎡ [3] - 绵阳高水片区老旧小区单价跌至3066元/㎡,价格腰斩 [5] - 成都金融城板块次新房站稳5万/㎡,青白江新房价格跌破1万/㎡ [8] 新房市场对二手房冲击 - 第四代住宅配备50㎡空中花园、6米挑高空间,得房率超100% [5][6] - 南昌第四代住宅项目配备智能喷灌系统和共享庭院,物业费与普通住宅相同 [6] - 2000年左右二手房得房率仅70%多,与新房代际差距明显 [7] - 广州天河区2018年次新房因LDKB一体化设计溢价率达8%,老旧小区价格持续下跌 [7] 市场分化趋势 - 核心区次新房与远郊老破小价差拉大,广州天河电梯房挂牌周期45天,白云非电梯房需180天 [13] - 成都核心区房价环比上涨1.05%,远郊持续下跌 [14] - 广州越秀区加装电梯楼梯房3天成交,增城新房挂牌价1.1万/㎡无人问津 [9] - 成都锦江区次新房去化周期5.36个月,天府新区超18个月 [9] 未来市场趋势 - 2024年全国30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占比达59%,长沙、杭州二手房成交量是新房2倍以上 [11] - 未来二手房竞争加剧,房龄新、配套好、户型优的房子更具优势 [12] - 央行或2025年二季度再次降息,公积金贷款额度可能提高 [15] - 25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入市,挤压中低端二手房流动性 [15]
卓海科技转战北交所:2024年增收不增利 研发费用远低同业 切换板块后募资金额提升1.5亿是否合理?
新浪证券· 2025-04-28 17:47
公司概况 - 卓海科技是国内重要的半导体前道量检测设备供应商,主要通过对退役设备的精准修复和产线适配来实现其再利用价值 [1] - 前道量检测修复设备贡献超过90%的营收 [1] - 公司曾递表深交所被否,现转战北交所并收到13条问询函,涉及业务技术、公司治理、财务信息等多方面 [1] 财务表现 - 2020-2022年营收增速分别为82.15%、161.66%、60.76%,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10.85%、174.86%、54.64% [2] - 2023-2024年营收增速骤降至21.44%和21.97%,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1.60%至1.04亿元 [2] - 2024年综合毛利率从60%左右降至46.56%,下滑近15个百分点 [2] - 监管要求公司说明经营稳定性、收入可持续性及毛利率下滑原因 [3] 研发能力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508.33万元、2842.14万元、3369.13万元,占营收比重4.81%、7.46%、7.25% [4] - 可比公司中科飞测、精测电子、华亚智能2022-2023年研发费用率平均值为21.61%和18.94%,显著高于卓海科技 [4] - 公司解释业务模式差异导致研发投入较低,但引发对研发门槛和新进入者威胁的质疑 [4] - 核心技术人员简历存在与公开信息矛盾的情况,如任职时间早于公司成立时间 [5] 募资与分红 - 2020-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3533.05万元和-5370.37万元,却累计分红1916.67万元 [6] - 创业板IPO原计划募资5.47亿元,北交所IPO募资增至7亿元,增加1.5亿元 [6] - 募投项目未变(扩产、研发中心、流动资金),但金额提升引发合理性质疑 [6] 行业背景 - 2018-2022年中国大陆前道量检测设备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24.89%,全球占比从22.07%增至26.36% [2] - 2023年后半导体行业进入库存去化周期,产能扩建与设备采买需求受冲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