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库存

搜索文档
土地月报|成交规模季节性增长,京沪多宗高总价地块顺利出让(2025年6月)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6-29 09:31
核心观点 - 二季度土地市场溢价率回落但优质宅地热度不减,下半年供地将持续优化并改善预期 [2][4][8][9] - 土地市场呈现缩量提质特征,成交建面同比下降4%但金额同比增长22% [4][5][16] - 一二线城市量价齐升,三四线城市持续收缩,市场分化明显 [7][16][19] - 优质宅地仍受追捧,部分核心城市地块溢价率高达76% [19][24][26] - 下半年土地市场将迎来更多高质量供应,城市更新和专项债收储将改善库存指标 [9][20][25] 供求 - 6月土地供应建面5253万平方米,环比增9%,同比降12.2%,延续缩量趋势 [4][5][11] - 成交建面4570万平方米,同比降4%,成交金额1573亿元,同比增22%,呈现缩量提质 [5][16] - 一线城市优质地块供应稀缺,上海徐汇地块起拍楼板价高达16万元/平方米 [12] - 二线城市中苏州园区地块起拍楼板价6万元/平方米,刷新当地纪录 [13] - 地方政府持续优化供地,如株洲计划减少新增商品住房供应21.12万平方米 [14] 热度 - 6月平均溢价率4.2%,连续3个月回落,一二线降至5%左右,三四线降至2.7% [4][6][19] - 北京、杭州土拍溢价率不足1%,但上海、成都仍达10%和15% [19] - 成都锦江区地块溢价率高达76%,楼板价3.55万元/平方米 [26] - 土地流拍率6%,回落至近年低位,部分城市因销售前景不确定导致流标 [22] 重点地块 - 上海宝山组合地块成交总价81.95亿元,溢价率仅1.2%,开发难度高 [24][26] - 北京多宗棚改地块底价或低溢价成交,反映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24][25] - 上海杨浦、闵行地块分别拍出31%和13%溢价率,由保利发展竞得 [24] - 单价榜中上海杨浦东外滩地块楼板价9.5万元/平方米,周边新房售价20万元/平方米 [26] 后市展望 - 下半年将落实"控量提质",城市更新和土地收储将促库存下降 [9][20] - 专项债收储和闲置土地回收将改善库存指标,带来更多高质量供应 [20][25] - 优质地块热度将持续,核心城市优质板块仍将受追捧 [8][9][19]
全国二手楼市缓过来了吗?
36氪· 2025-06-24 13:43
全国二手房市场分析 低总价刚需市场主导 - 北上深300万以下二手房成交占比显著提升,北京从35%增至46%,上海和深圳分别增加2%和7% [6] - 套均总价普遍下降:上海从210万降至196万(-14万),北京从207万降至196万(-11万),深圳从205万降至202万(-3万) [8] - 二线城市200万以下成交套数激增,南京增幅23%(3546→4364套),成都11%(6270→6957套),西安10%(3527→3894套),苏州20%(2983→3587套) [11] - 太原和佛山80万以下房源套均总价低至50万左右,2025年3月两地成交量均超700套 [14] 大户型改善需求崛起 - 深圳140平以上大户型成交占比达12.7%,同比扩大2%,创五年新高 [15] - 杭州、苏州、成都、郑州130平以上房源成交占比持续上升,苏州最高达38.4% [16] - 杭州200平以上房源套均面积从255平增至264平(+4%),高端盘如馥香园单月成交达42套 [19] - 全国四房产品成交占比从26.4%提升至29.2%,五房占比微增0.2% [20] 库存压力与价格下行 - 成都二手房挂牌量半年激增45.9%(18.71万→27.29万套),深圳、重庆、南京增幅超20% [24][25] - 西安、大连、海口挂牌量分别超15万、12.6万、4万套,部分房源总价仅10-20万 [26] - 全国百城二手房挂牌量达271.8万套(同比+15%),三四线城市增幅最高达21.9% [27][28] - 5月百城二手住宅均价同比下跌7.24%,环比跌幅扩大至0.71% [28] 市场分化与政策影响 - 一线城市以300万以下成交为主,二线城市下探至120-200万,太原等城市套均总价仅50万 [30] - 杭州、苏州、成都等热点城市改善需求旺盛,大户型成交占比持续提升 [31] - 西安通过"带押过户"、取消限购等政策刺激市场,部分城市出现"点状回温" [32]
狭义库存降至阶段低点,三类城市或面临供给约束
36氪· 2025-06-23 10:20
房地产市场库存现状 - 2025年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狭义库存和去化周期处于双降区间,行业去库存初见成效 [1] - 4月末50城狭义库存面积为30557万平方米,环比降1%,同比降10%,回落至近年来低点 [2] - 重点城市去化周期达20.98个月,环比降0.5%,同比降6%,跌幅逐步收窄 [1][2] 分能级城市库存表现 - 一线城市库存规模持稳,4月末达4155万平方米,环比微增2%,同比微降0.25% [5] - 二线和三四线城市库存规模收缩,同环比跌幅均为11%和1% [5] - 一线和二线城市去化周期回落至20个月以内,三四线仍达30个月,库存风险存在 [1][5] 库存新鲜度分析 - 110城中54%库存为2020-2023年供应,2015年及之前老旧库存占比19% [9] - 一线城市库存新鲜度优于二三线,2022-2023年新增供给占比分别为11.23%和17.14% [8][12] - 深圳、杭州、成都等热点城市库存新鲜度高,2023年供给占比达38%/25%/25%,无锡老旧库存占比近30% [13][14] 库存面积段分布 - 100-140平方米产品合计占比44%,为库存主力,70平方米以下和180平方米以上占比回落至8%和5% [15] - 一线城市以80-120平方米中小面积为主,占比约20%,二线和三四线集中在100-140平方米,占比超20% [18] 库存户型结构 - 三房户型库存占比52%,四房占比28%,两者合计达80% [21] - 各能级城市三房占比均超50%,一线和二线城市四房占比达30%,三四线为25% [21] 城市分类及特征 - 热点恒热城市(如上海、杭州、成都)库存见底,去化周期15个月以内,2023年供给占比超25% [24] - 老旧库存积压城市(如无锡、呼和浩特)去化周期超30个月,2018年及之前库存占比较高 [24] - 供需错配城市(如广州、大连、东莞)消化周期适中但外围或刚需户型库存难去化 [24]
专题回顾 | 重点城市库存结构特征与存量供给研判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6-22 10:46
核心观点 - 2025年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新房供给节制下成交延续弱复苏,狭义库存和去化周期处于双降区间 [3] - 三类城市面临供给约束:热点恒热城市(如上海、杭州)、老旧库存积压城市(如无锡)、供需错配城市(如广州) [31][32][34] 库存现状与去化周期 - 2025年4月末50城狭义库存面积30557万平方米,环比降1%,同比降10% [5] - 去化周期20.98个月,环比降0.5%,同比降6% [5] - 一线城市库存持稳(4155万平方米,环比增2%),二三线收缩(同环比均降11%和1%) [7] - 三四线去化周期仍达30个月,显著高于一二线(<20个月) [7] 库存新鲜度 - 110城库存中54%为2020-2023年供应(2020年12%、2021年14%、2022年12%、2023年16%) [11] - 一线城市库存最新鲜(2022-2023年新增供给占比28.37%),显著优于二三线 [13] - 深圳2023年供给库存占比达38%,无锡老旧库存(10年以上)占比近30% [17] 库存面积段特征 - 主力面积段为100-140平(合计占比44%),其中100-120平占24%、120-140平占20% [20] - 小面积(<70平)和大面积(>180平)库存占比从2022-2023年高点(16-17%、14%)回落至8%、5% [21] - 一线城市主力面积段80-120平(占比60%),二三线集中在100-140平(占比40%以上) [22] 库存户型结构 - 三房为绝对主力(占比52%),四房次之(28%),二者合计占库存80% [26] - 三房/四房占比持续上升(2022-2023年三房45%→2025年52%,四房<20%→28%) [26] - 一线城市户型分布均匀(各房型占比约5-20%),二三线集中(二房占比>10%) [27] 城市分化表现 - 热点城市(沪杭蓉)库存见底(去化周期<15个月),库存新鲜度高(2023年供给占比>25%) [31] - 老旧库存城市(呼和浩特、无锡)去化周期>30个月,部分城市2010年前库存占比超60% [32] - 供需错配城市(广州、大连)库存结构与成交需求不匹配,如广州80-90平成交占比23%但库存不足 [34]
二手房对社会没什么影响,关键是一手房的变化
搜狐财经· 2025-06-18 13:10
二手房市场影响分析 - 二手房价格下跌主要引发持有者情绪波动 但对经济、金融体系和房地产行业无实质性影响 因交易成本已由买方承担[1] - 二手房资产分散在个人手中 不会形成系统性风险 与一手房集中于开发商的情况存在本质区别[1] - 历史调控政策主要针对一手房市场 二手房市场波动更多受网络舆论影响 存在人为炒作因素[1] 一手房市场核心矛盾 - 开发商库存压力构成行业主要风险 各类商品均存在库存危机 但二手房不存在类似系统性压力[2] - 政府政策导向明确倾向于去库存 通过转化一手房为二手房可有效化解行业风险[2] - 住房回归居住属性可规避投资风险 投机性购房行为会加剧市场波动[2] 注:文档3-14为无意义字符或与主题无关内容 未提取有效信息
专题 | 重点城市库存结构特征与存量供给研判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6-07 09:35
房地产市场库存现状 - 2025年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新房供给节制下成交弱复苏,狭义库存持续下行至近年低点,50城狭义库存面积30557万平方米,环比降1%,同比降10% [3] - 去化周期波动下行并持稳,4月末按12个月测算去化周期达20.98个月,环比降0.5%,同比降6%,供给约束叠加成交修复使去库存初见成效 [3][4] - 城市分化显著:一线城市库存规模持稳(4155万平方米,环比微增2%),二三线收缩(同环比跌幅均为11%和1%),三四线去化周期仍达30个月 [7] 库存结构特征 新鲜度 - 110城样本中超半数库存为2020-2023年供应(占比54%),10年以上老旧库存累计占比19% [10][13] - 一线城市库存新鲜度更高,2022-2023年新增供给占比11.23%和17.14%,深杭蓉等热点城市2023年供给占比达38% [10][14][17] - 无锡等城市老旧库存占比近3成,多为十年前老盘或僵尸楼盘 [17] 面积段分布 - 100-140平方米产品为库存主力,合计占比44%(100-120平占24%,120-140平占20%),70平以下和180平以上占比回落至8%和5% [20][22] - 一线城市主力面积段为80-120平(占比均约20%),二三线集中在100-140平(占比超20%) [23] 户型分布 - 三房户型为绝对主力(占比52%),四房次之(28%),二房占比10% [27] - 三房和四房占比稳中有增(2022-2023年三房占45%→2025年52%),一房和二房占比下降 [27] - 各能级城市三房占比均超50%,一线城市库存分布更均匀(一房、二房、五房占比均约5%) [28] 城市供给约束分类 - **热点城市**(沪杭蓉):库存见底且新鲜度高(2023年供给占比超25%),去化周期<15个月,库存结构与成交结构匹配(如沪90-100平小三房积压) [31] - **老旧库存积压城市**(呼和浩特、无锡):去化周期>30个月,老旧库存占比高(呼和浩特2010年前库存占6成) [32] - **供需错配城市**(广州、大连):消化周期13-30个月,库存与成交结构错配(如广州库存100-120平为主,成交80-90平占比23%)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