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心力
icon
搜索文档
不要与下属抢活抢功劳
虎嗅· 2025-08-19 08:00
管理框架与层级 - 管理框架通过机制和架构降低信息失真与评价失效,鼓励"英雄"处理点状问题以维持高效运转 [1] - 框架分为四个层级:员工、经理、总监、高管,各层级责任不同,当前重点讨论总监层级 [3] - 优秀员工在5年左右可晋升为经理,经理再经2年发展可能通过贵人提携、跳槽或业绩突破成为总监 [4][5] 总监角色定位 - 总监在中小公司通常为单技术栈第一人(如后端/销售第一人),管理幅度10-50人,年龄集中在30-35岁 [7] - 与一线经理核心差异在于:公司对总监更关注结果而非执行动作,因其开始触及资源分配权 [10][12] - 总监需承担战略与执行间的桥梁作用,对上解释战略/过滤负面信息,对下判断用人治或法治手段解决问题 [15] 总监能力模型 心力维度 - 强大心力表现为持久性,能处理可做可不做的事、可背可不背的锅,避免半途而废 [22][25] - 心力弱的人倾向回避问题或甩锅,心力强的人专注解决问题,后者更易获得重大机会 [24][27] 战略能力 - 战略能力本质是对事物的认知程度,需提出正确目标并预测趋势,如确定团队文化或业务目标 [33][34] - 制定战略需考虑长线全局最优,通过信息搜集建立完善认知,而非仅思考资源分配 [39] 战术能力 - 战术解决目标实践问题,核心是节奏感管理:明确轻重缓急、拒绝非优先级事项 [42] - 战略与战术关系类似"西天取经"目标与"八十一难"具体突破手段的配合 [43] 信息与表达能力 - 信息处理要求外卷化,比经理更复杂全面,涉及战略准备与系统分析 [46] - 表达能力包含讲故事/辩论能力,本质是认知与信息量的输出,需善用金字塔模型 [48][49] 总监管理痛点 - 定位不清易导致抢下属工作,这种行为虽带来安全感但属于资源浪费 [9][14] - 总监价值悖论:能力越强团队问题越少,反而显得自身价值下降,形成死循环 [17] - 公司对总监成功标准严苛,要求高ROI而非单纯项目完成,失败成本显著高于经理层级 [13][14]
人最了不起的能力:执行力是标配,认知力是高配,心力是顶配
洞见· 2025-08-03 20:33
核心观点 - 培养底层能力是决定成功的关键 其中执行力是标配 认知力是高配 心力是顶配 [4] - 登顶的路其实不拥挤 很多人放弃在半途中 [3][21] 执行力是标配 - 想到和得到之间隔着"做到"的鸿沟 任何设想若只停留在头脑里永远不会有结果 [6] - 杭州小伙从发现车载冰箱饮料固定需求到产品上线仅用一周时间修改三次模具 首日净利润7000多元 5个月暴赚110万 [7][8][9] - 马斯克认为再绝妙的想法也有几万人能想到 只有立即行动才能抢占先机 [11] - 把"待会儿再说"换成"现在就做"能减少行动犹豫 增加精进机会 [12] 认知力是高配 - 人与人的差别不只在于努力和天赋 更在于认知圈层 [15] - 浙江余姚谷文杰通过差异化经营策略 砍掉所有业务专注电热毯 一年内成为当地电热毯行业第一 [15][16] - 低维勤奋不如高维智慧 洞悉本质的人能把运气转化为实力 [16] - 一个人的成就受限于其认知范围 [16] 心力是顶配 - 投资人曹毅认为判断投资价值最重要的维度是心力 [19] - 洞见主播林静凭借强大心力不在意一时挫折 成为公司直播业务顶梁柱 [20] - 三百六十行生存逻辑相同 不仅比能力更比心力 [20] - 熬不下去时再坚持一下 才能换取命运奖赏 [21]
最有水平的工作方式
洞见· 2025-07-23 18:07
核心观点 - 创业者和职场人士的成功取决于三个关键特质:体力、能力、心力 [4][8] - 体力是基础保障,能力是竞争优势,心力是突破瓶颈的关键 [5][7][8] 体力是标配 - 体力充沛的人在职场中更具持久力,能应对高强度工作 [10][11][13] - 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饮食、运动)是保持体力的关键 [29][30][31] - 案例:某新媒体主编通过长期自律(每天工作12小时+持续学习)实现薪资翻倍并晋升主管 [19][20][24] 能力是高配 - 职场是价值交换的场所,能力不足会导致被淘汰 [51][52] - 案例1:管培生因懈怠工作(依赖实习生完成任务)最终被裁员 [44][46][50] - 案例2:保安通过自学编程解决公司系统问题,转岗后薪资翻数倍 [55][56][59] - 持续提升能力(如每天进步一点)是立足职场的核心 [63][64] 心力是顶配 - 心力指心理韧性和内在驱动力,决定面对挫折时的表现 [67][68] - 案例:咨询顾问通过反复修改PPT(熬夜至凌晨)最终成为金牌顾问 [77][78][83] - 心力强大者具备不服输的韧劲,能从失败中快速恢复 [87][88][90] - 梁启超观点:心力是突破困境的关键动力 [89]
你有多大的心力,就能走多远的路
搜狐财经· 2025-06-25 08:47
心力概念解析 - 心力被定义为支撑个体持续应对挑战的内在动力 是脑力和体力的稳定器 [15][16] - 源码资本创始合伙人提出三维评估模型 包含体力 脑力 心力 其中心力决定其他能力的发挥效率 [15] - 现代企业家普遍出现从业务问题转向心理问题的趋势 表现为工作动力骤降和逃避倾向 [9][10] 心力消耗机制 - 长期目标达成困难导致心力枯竭 例如门店扩张速度从半年10家降至全年难以维持现有规模 [21] - 短期正向反馈缺失加剧消耗 当"每天进步"模式中断后 心力补充机制失效 [21] - 突发性动力丧失引发恐惧 25年连续创业者出现反常的懈怠状态 [12][13] 心力强化案例 - 戈壁挑战赛案例显示 通过120公里徒步突破生理极限 建立持续终身的心理韧性 [24][31] - 青海湖360公里骑行采用分段补位策略 在高原环境下完成团队协同目标 [38][39] - 岗什卡雪山登顶过程显示 垂直攀爬阶段的小肌群训练可提升抗压能力 [42] 心力训练方法论 - 刻意制造"困难-回报"循环 通过极限运动建立心理耐受阈值 [42] - 建立自我效能正反馈 每完成挑战后主动提升任务难度 [43] - 问道内心项目设计目的 帮助参与者重建应对不确定性的心理资本 [45] 行业应用观察 - 企业家私董会讨论议题发生显著变化 从战略经营问题转向领导者心理状态问题 [9][10] - 加盟连锁行业出现创始人接班焦虑 数百家规模企业面临传承动力不足 [14] - 投资机构将心力纳入创始人评估体系 视为长期价值创造的关键变量 [15]
心理学|别再疯狂找方法了,你缺的是心力
经济观察报· 2025-06-12 15:46
心力概念 - 心力是面对挑战时内心展现的抗压能力、情绪调节能力、自我驱动能力和意志力 [3] - 心力是让行动落地生根、让坚持成为可能的关键力量 [2] - 心力可通过后天训练强化 强大者如坚固巨轮稳定前行 薄弱者如脆弱小船易被情绪绑架 [4] 心力不足原因 - 目标模糊与动力匮乏 如无指南针的船只随波逐流 缺乏"执行意向"的清晰行动路径 [5] - 情绪过度消耗 负面情绪如心理漏斗吞噬心力 如辅导作业时愤怒与自责的反复拉扯 [5] - 完美主义与害怕失败 因担心做不好而不敢行动 形成回避行为的恶性循环 [6] 心力提升方法 - 设定小目标积累成功体验 如从"每天早5分钟起床"开始 强调完成比完美重要 [7] - 管理情绪避免内耗 通过暂停深呼吸或离开现场冷静 辅以情绪日记和正念冥想练习 [8] - 建立心理韧性从挫折恢复 将失败视为成长反馈而非否定 培养成长型思维持续改进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