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经营

搜索文档
券商“大考”规则变了!如何加减分?最新解读来了
券商中国· 2025-08-24 20:59
核心观点 - 新规取消营业收入加分项 提升ROE加分力度 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 [2][3] - 扩大细分主业加分覆盖面至前30名 支持中小券商差异化经营 [2][4] - 新增权益类投资等专项加分指标 引导优化自营投资结构和财富管理发展 [5][6] - 明确重大违法违规直接下调评级 完善特殊情形处理机制 [8][9] 评价指标调整 - 取消营业收入按排名加分 减少规模类指标重复加分 [2][3] - ROE加分标准:净利润超行业中位数且ROE排名前5/10/20/30名分别加2/1/0.5/0.25分 [3] - 细分主业(经纪/投行/资管)收入排名前30名可加分 分值0.25-2分 [4] - 境外子公司证券业务收入占比达30%/20%/10%且营收超中位数 分别加2/1/0.5分 [7] 权益类投资专项 - 自营投资权益类资产规模占比超中位数且规模排名前10/20/30名 分别加1/0.5/0.25分 [6] - 资管业务权益类投资规模占比达40%/30%/20% 即使收入未进前30也可加2/1/0.5分 [6] - 代销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增量前10/20名 或基金投顾规模前10%/20%分位 分别加1/0.5分 [6] 合规与风险处置 - 重大违法违规公司直接下调评价结果 [8][9] - 主动申请行政执法承诺或开展先行赔付可减少扣分分值 [9] - 风险控制指标连续3/4个评价期达标分别加2/3分 [9] - 新设券商或风险处置后控股股东变更公司 风控达标可参照加分 [9]
从“追数量”向“求质量”转变 证券业一流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
中国证券报· 2025-08-09 08:44
行业人员结构演变 - 2021-2024年券商从业人员总数下降2.04%至33.57万人,头部券商人数占比提升至17.56%,反映人员向大中型机构集中 [2] - 证券经纪人减少48.85%(2.7万人),投资顾问增长17.46%(1.2万人),证券分析师和保荐代表人分别增加62.46%(2140人)和19.02%(1406人),显示行业向财富管理及投研业务转型 [2]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提升7.25个百分点至34.06%,大专及以下学历占比下降5.99个百分点至9.71,专业素质持续优化 [2] 人力资源效率与结构分化 - 头部券商人力成本占比低于行业均值10-15个百分点,人均营收和净利润达行业均值2-3倍,每元工资利润率高出行业10-40个百分点 [3] - 36岁以上从业人员占比突破50%(较2021年+10.05个百分点),11-19年经验人员占29.58%,反映行业进入经验化自循环阶段 [3] - 经纪业务人员减少18.13%(3.24万人),但人均营收回升至87.55万元,超越2021年水平,体现低效岗位压缩与高附加值服务强化 [4] 业务条线人员调整成效 - 自营业务中债券投资人员增长25.06%,权益投资人员减少14.68%,量化与衍生品人员微增6.96%-8.23%,布局更趋多元化 [5] - 研究及机构销售人员增长47.26%(2749人),销售人员/研究员配比从1:7.1优化至1:4.4,虽人均研报收入下滑30.10%,但长期价值可期 [5][6] - 信息技术人员占比6.50%显著低于高盛(24%),国际化人才占比不足3%(高盛48%),存在明显提升空间 [7] 未来人才建设方向 - 头部券商投行人均营收177万元仅为高盛(810万元)的21.85%,需加强核心业务人才能力建设 [7] - 中小券商人均营收134.40万元仅为头部券商的38%,需通过差异化转型提升效能 [8] - 需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与合规培训,防范因能力不足引发的违规风险 [8]
从“追数量”向“求质量”转变 证券业一流金融人才队伍建设 取得新进展
中国证券报· 2025-08-09 05:12
行业人员结构总体演变 - 行业从业人员总数从2021年至2024年下降2 04%至33 57万人 头部券商人数占比提升至17 56% 反映人员向大中型券商集中 [2] - 行业从"追数量"向"求质量"转变 专业人才效能和中后台队伍建设加强 一流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 [1] 人员专业素质与结构变化 - 证券经纪人缩减2 7万人(降幅48 85%) 投资顾问增加1 2万人(涨幅17 46%) 证券分析师和保荐代表人分别增加2140人(增幅62 46%)和1406人(增幅19 02%) [2]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从26 81%升至34 06% 大专及以下学历占比从15 70%降至9 71% [2] - 36岁以上从业人员占比首次突破50% 较2021年提升10 05个百分点 其中36-45岁群体占35 26% 11-19年工作经验人员占29 58% [3] 人力资源效率与分化 - 头部券商人力成本占比稳定在32%-38% 较行业均值低10-15个百分点 人均营收与人均净利润为行业均值的2-3倍 [3] - 头部券商每元工资利润率维持在86 48%-119 91% 比行业均值高出10-40个百分点 [3] - 头部券商选择增员增效 中小券商被动选择减员降本 [3] 业务条线人员结构调整 - 经纪业务人员总量下降18 13%至14 61万人 证券经纪人大幅下降 证券投资顾问大幅增加 人均营业收入达87 55万元 [4] - 自营业务中权益投资人员下降14 68% 债券投资人员增长25 06% 量化与衍生品投资人员分别微增6 96%和8 23% [5] - 研究与机构销售人员从5813人增至8562人 销售人员/研究员配比从1:7 1优化至1:4 4 [6] 人才队伍建设方向 - 头部券商人均营收349 85万元和人均净利润97 77万元 显著低于高盛集团的839万元和226万元 [7] - 头部券商投行业务人均营收177万元 不到高盛810万元的四分之一 [7] - 头部券商信息技术人员占比6 50% 远低于高盛的24% 具备境外工作经验人员占比低于3% 而高盛海外员工占比48% [7] - 行业人均营收134 40万元 仅为头部券商的38% 中小券商需推动特色化差异化经营 [8]
人最了不起的能力:执行力是标配,认知力是高配,心力是顶配
洞见· 2025-08-03 20:33
核心观点 - 培养底层能力是决定成功的关键 其中执行力是标配 认知力是高配 心力是顶配 [4] - 登顶的路其实不拥挤 很多人放弃在半途中 [3][21] 执行力是标配 - 想到和得到之间隔着"做到"的鸿沟 任何设想若只停留在头脑里永远不会有结果 [6] - 杭州小伙从发现车载冰箱饮料固定需求到产品上线仅用一周时间修改三次模具 首日净利润7000多元 5个月暴赚110万 [7][8][9] - 马斯克认为再绝妙的想法也有几万人能想到 只有立即行动才能抢占先机 [11] - 把"待会儿再说"换成"现在就做"能减少行动犹豫 增加精进机会 [12] 认知力是高配 - 人与人的差别不只在于努力和天赋 更在于认知圈层 [15] - 浙江余姚谷文杰通过差异化经营策略 砍掉所有业务专注电热毯 一年内成为当地电热毯行业第一 [15][16] - 低维勤奋不如高维智慧 洞悉本质的人能把运气转化为实力 [16] - 一个人的成就受限于其认知范围 [16] 心力是顶配 - 投资人曹毅认为判断投资价值最重要的维度是心力 [19] - 洞见主播林静凭借强大心力不在意一时挫折 成为公司直播业务顶梁柱 [20] - 三百六十行生存逻辑相同 不仅比能力更比心力 [20] - 熬不下去时再坚持一下 才能换取命运奖赏 [21]
差异化经营是中小银行提升盈利的长久之道
金融时报· 2025-06-19 11:09
银行服务收费调整 - 苏州银行新增"尊行卡年费"白金卡588元/卡/年 [1] - 乌海银行宣布对资信证明、银团贷款业务收费 [1] - 庐江农商银行调整ATM跨行取现手续费从免费变为3.3元/笔 [1] - 2025年上半年超过10家银行新增或上调服务收费涉及账户管理、跨行取现、信用卡工本费等 [1] 中间业务收入策略 - 中小银行通过手续费等中间业务收入弥补利润缺口 [2] - 商业银行服务价格分为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和市场调节价市场调节价项目可由银行自主定价但需提前公示 [2] - 根据《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应当至少于实行前3个月进行公示 [2] 消费者关注点 - 消费者关注"隐性成本"即部分银行在服务项目推广期称"免费"但优惠结束后不自动取消服务导致用户被动缴费 [3] - 消费者关注收费与服务不匹配即没有享受到与其所付费相匹配的服务 [3] - 费用是消费者选择银行服务的重要考量因素对于缺乏实质增值价值的收费消费者可以"用脚投票" [3] 银行经营策略 - 新增和调整收费项目为银行开辟新的收入来源但对客户体验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3] - 银行需要加强与客户沟通充分解释收费依据避免"隐性成本"并提供与收费相匹配的服务 [3] - 中间业务收入占比高并不能说明银行经营出色 [4] - 提升核心竞争力、做好差异化经营是提升盈利能力的长久之道 [4] 中小银行发展路径 - 中小银行应与国有大行实现错位竞争发挥自身优势聚焦细分市场提供定制化金融产品和服务 [4] - 中小银行可以因地制宜推动数字化转型制定与自身能力相适应的数字化战略 [4] - 通过金融科技实现业务流程数字化和智能化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客户体验 [4] - 中小银行应积极参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专项金融服务增强当地市场影响力 [4]
上市辅导工作进展披露 管窥中小银行IPO之路缘何曲折
中国证券报· 2025-05-08 04:37
银行上市辅导进展 - 目前有15家银行处于上市辅导备案期,包括汉口银行、芜湖扬子农商银行等 [1] - 汉口银行上市辅导备案时间最早,2010年12月已进行辅导备案,目前仍处于辅导阶段,已发布第61期报告 [2] - 15家银行普遍面临资本补充压力、资产确权难以及股权结构待优化等问题 [1] 汉口银行资本状况 - 2024年以来实施增资扩股以补充资本,提升资本充足率,但资本充足指标仍面临压力 [2] - 2025年3月末合并口径下资产总额为5575.95亿元,资本充足率14.02%,一级资本充足率10.63%,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06% [2] - 2024年末、2023年末、2022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30%、7.61%、7.57% [2] - 3月29日完成8.74亿股股份发行,募集资金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注册资本由48.28亿元变更为57.01亿元 [3] 银行上市面临的问题 - 多家银行在股权结构、资产确权方面存在问题 [3] - 徽商银行存在单一职工持股超过50万股的情形 [3] - 温州银行部分自有房产、土地及租赁房产存在权属瑕疵 [3] - 芜湖扬子农商银行2025年3月末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有关规定限制 [3] - 成都农商银行存在资产权属瑕疵、未决法律纠纷等问题 [3] 银行上市现状 - 近年来银行上市进展整体有所放缓 [4] - A股市场自2022年1月兰州银行上市后,已许久不见新的上市银行身影 [4] - 目前共有6家银行在候场上市,上交所主板3家,深交所主板3家 [4] - 2024年以来广州银行、马鞍山农商银行、海安农商银行等已撤回IPO申请 [4] 中小银行上市意义 - 公开上市能对内优化公司股权结构、补充资本,对外提升知名度 [6] - 上市可从资本市场融资补充资本金,实现股东结构多元化,完善公司治理 [6] - 上市银行总资产规模等指标在行业中占比较高,中小银行上市优势不突出 [6] 中小银行差异化经营 - 注册制下资本市场看重中小银行是否具有清晰股权结构、健全公司治理、稳定盈利能力、健康财务状况及良好市场前景 [7] - 中小银行需强化内源性资本积累能力,优化业务结构和收入结构,发展资本节约型业务 [7] - 区域性银行应依托人缘、地缘、亲缘优势强化精细化管理,利用决策链条短的特点抢占市场先机 [7] - 中小银行应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深化地缘优势,深挖本地客户需求,构筑差异化经营战略 [8]
14家上市城商行去年业绩“谁与争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17 20:16
行业概况 - 14家上市城商行中已有14家披露2024年业绩,行业普遍面临信贷需求不足、营收净利承压、息差收窄的挑战,但部分银行通过地域优势和差异化经营实现亮眼增长 [1] - 头部城商行如江苏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2024年营收均超500亿元,虽规模不及国有大行,但营收增速表现突出 [1] - 14家城商行平均营收增速达5.31%,南京银行(11.32%)、江苏银行(8.78%)、宁波银行(8.19%)增速领先,江浙地区优质信贷资源支撑其持续增长 [2][3] 财务表现 - 营收方面:郑州银行同比下降5.78%至128.77亿元,主要因对公贷款业务(收入降至82.57亿元,占比64.12%)受房地产客户拖累 [3][4] - 净利润方面:青岛银行(20.16%)、杭州银行(18.07%)、齐鲁银行(17.77%)增速最高,山东省内两家银行形成良性竞争 [4] - 厦门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61%至25.94亿元,主因LPR下调导致息差收窄,利息净收入减少 [5][6] 资产质量 - 郑州银行不良贷款率1.79%,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城商行1.76%),拨备覆盖率182.99%虽达标但低于江苏银行(208.75%) [7][9] - 杭州银行(不良率0.76%、拨备覆盖率541.45%)和宁波银行(不良率0.76%、拨备覆盖率389.35%)资产质量最优 [9] - 重庆银行2025年一季度不良率降至1.21%,显示资产质量持续优化 [9] 战略布局 - 北京银行资产规模突破4万亿元(同比+12.61%),宁波银行达3.13万亿元,杭州银行突破2万亿元 [10] - 宁波银行聚焦汇率/利率管理,机构存款同比增长20.15%至2814亿元,零售公司存款增长16.54%至2812亿元,AUM达11282亿元(+14.3%) [11] - 北京银行提出六大创新应用方向,包括平台经营、财富经营等,计划通过数字化和金融市场业务补充息差收窄影响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