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房票制度
icon
搜索文档
一次人生跨越的体会
集思录· 2025-08-03 22:26
拆迁经历 - 老宅位于市中心附近的城中村区块 为上世纪70年代自建的两层带阁楼建筑 产证面积110平方米 最终获得拆迁补偿款288万元 其中280万元为一次性支付 8万元以购房补贴名义延迟发放[1] - 拆迁过程顺利 因拆迁方为地方城投国企 作为体制内员工未做过多谈判 签约后三个月内即获得大部分款项 但购房补贴部分因区财政困难拖延近两年才发放[2][4] - 拆迁时点处于房地产市场疲软期 但城投托底模式确保了补偿标准 后续该市推出房票制度 纯货币拆迁绝迹 补偿标准大幅下降[3] 资金运用 - 获得拆迁款后 家庭可投资资金从300万元增至580万元 通过股市投资两年内增长至1400万元[3] - 原本存在改善住房需求 但考虑到房地产市场下行趋势 最终决定暂缓购房计划 将资金投入股市[2] - 家庭原有130平方米拆迁安置房 由岳父母拆迁所得 无房贷负担[2] 投资历程 - 2014年入市 初期经验不足 2019年以100万元资金正式起步 至2023年10月增长至300万元[3] - 投资风格稳健 在做好最坏预期心理准备的前提下坚持自主决策 获得家庭成员无条件支持[4] - 目前正考虑是否调整投资策略 但短期内暂无具体计划[5] 家庭财务状况 - 家庭年消费支出维持在20-30万元区间 日常开支由配偶管理[4] - 除拆迁款外 未追加过投资资金 主要依靠工资收入维持日常开销[4]
跌惨了!从6.4万跌到3.3万,广州一知名小区房价腰斩,缩水近50%
搜狐财经· 2025-07-26 12:21
广州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 核心区域房价大幅下跌 - 广州海珠区叠彩园小区房价从2021年6.4万/平跌至2025年3.3万/平,跌幅接近50%,同户型总价从672万降至380万[2][4] - 该小区具备核心区位优势(学铁商配置齐全),但房价仍腰斩,反映广州整体市场下行压力[2] - 另一案例显示某二手房从550万挂牌价连续降价至380万仍未成交,市值缩水170万[5][17] 广州房价整体表现 - 2025年6月广州新房价格环比下跌0.5%,二手房下跌0.7%,在一线城市中跌幅领先[18]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广州新房跌幅0.5%居一线城市首位,二手房跌幅0.7%与一线城市均值持平[18] - 全国70城中仅西宁二手房价格上涨,市场呈现普跌态势[18] 市场结构性分化 - 2025上半年广州热销项目TOP3网签均超500套,总价300万以下房源占比过半创四年新高[22] - 番禺、白云、黄埔成为热门购房区域,增城、花都、白云贡献六成低价房源交易[23] - 新塘镇以1860套成交居板块首位,朱村街道(1585套)、黄阁板块紧随其后[24] 政策创新与市场反应 - 天河区发放单张1亿元房票,创广州纪录,用于企业物业购置[26][27] - 房票制度被定位为"柔性杠杆",黄埔、荔湾、南沙等区已跟进实施[28] - 政策刺激下购房信心逐步恢复,但市场仍处于"价格换量"阶段[28]
深圳的房票姗姗来迟,谁是受益者?
吴晓波频道· 2025-03-29 01:03
房票制度的核心观点 - 房票本质是债务转移工具,将拆迁成本转化为未来土地收入并制造购房需求 [1][11] - 该制度作为第三种拆迁补偿方式,介于货币安置与实物安置之间,通过定向消费稳定本地楼市 [3][6] - 全国已有超60个城市推行房票政策,一线城市侧重城市更新,二三线城市聚焦去库存 [6] 房票制度的运作机制 - 政府向拆迁户发放房票,限定12个月内用于购买指定区域新房,可享受购房补助并免交定金 [4] - 房票面值按政府指导价设定,但市场价波动可能导致购房资金缺口 [10] - 政策允许房票转让、继承及拆分使用,但配套规则不完善易引发产权纠纷 [11] 一线城市的差异化应用 - 深圳通过房票锁定补偿资金流向,防止外溢至股市或异地购房,同时缓解龙岗等外围区域库存压力 [6][16] - 北京仅在通州试点房票,侧重非首都功能疏解;广州因城中村规模大,房票覆盖范围更广 [18] - 深圳1-2月新房成交面积同比大增117%,房票政策将进一步助推市场回暖 [17] 政策效果与局限性 - 短期可消化商办及滞销住宅库存,长期优化旧改周期,但仅限新房购买限制选择范围 [19] - 法律性质未统一,部分法院认定为行政协议,部分视为民事合同,导致裁判标准差异 [10] - 房企爆雷或项目烂尾风险下,持票人权益缺乏保障机制 [11] 行业配套政策建议 - 专家建议一线城市大幅放松外围区域限购,如取消北京五环外、上海外环外限购 [13] - 需降低核心区"老破小"购房门槛,结合降准降息等金融手段增强市场修复能力 [13][16] - 未来政策可探索货币化安置与房票结合模式,提升居民使用积极性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