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盘活存量
icon
搜索文档
告别价格厮杀!反内卷引爆A股新风口,三大赛道龙头率先受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3 21:45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行业座谈会 强调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防范内卷式恶性竞争 [1] - 反内卷治理体系覆盖法律 产业 财政等多维度 推动行业自律与整合 [3] - 政策围绕盘活存量与做优增量双主线推进 旨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鼓励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 [1] 政策执行与效果 - 政策效果初步显现 钢铁 水泥 光伏设备 能源金属等反内卷主题板块近期表现强劲 多数跑赢大盘 [1] - 政策从宏观定调转入实质执行阶段 工信部通过标准提升和节能监察等方式优化产能结构 [2] - 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成为关键 政策强调破除地方保护 禁止违规优惠 从源头上促进市场公平 [3] 行业影响与盈利预测 - 光伏设备行业仅有50%的企业实现盈利 经营压力显著 [2] - 高盛预测在政策推进下 部分行业到2027年盈利潜力或实现53%的增长 [2][6] - PPI每上升1个百分点 全市场非金融类盈利或将增长2个百分点 价格企稳直接利好企业盈利 [5] 资本市场表现 - 自2025年7月以来 A股市场反内卷题材表现突出 玻璃玻纤 半导体 能源金属 光伏设备等行业板块涨超20% [5] - 沪深300指数上涨11.23% 工程机械 橡胶 汽车零部件等同样跑赢大盘 [5] - 水泥 光伏 化工等行业市值仍低于正常水平 政策带来的估值修复空间依然存在 [6] 行业整合举措 - 头部多晶硅企业正计划联合设立行业收购基金 规模或达400亿至800亿元 拟以市场化方式收购剩余产能 [3] - 该基金有望于2025年四季度成立 成为光伏行业化解过剩产能 提升集中度的重要尝试 [3] - 政策通过改善定价环境 增强资本开支纪律 优化竞争格局三大机制发挥作用 [6] 机构观点与投资机会 - 机构认为反内卷行情正从政策预期阶段过渡到落地执行与效果验证阶段 [5] - 涨价潮与企业盈利修复将成为下一阶段的核心驱动 [1] - 中下游高端制造板块机会更为明确 [5]
海南楼市,新政来了!
证券时报· 2025-08-15 21:52
需求端政策调整 - 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 以简化市场分类 [1][2] - 支持多孩家庭购房 商业贷款套数认定核减一套 降低购房门槛 [2] - 居民换购改善住房可享个人所得税退税优惠 促进存量房流转 [2] - 引进人才可同时申领专项购房补贴和人才购房补贴 强化人才住房保障 [2][5] - 租赁保障性租赁住房人才可获住房租赁补贴 减轻租房压力 [2][5] 供给端政策优化 - 支持盘活存量房地产用地和用房 通过专项债和公积金增值收益等工具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2] - 放宽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面积标准 加速去化 [2] - 允许商服用地转型发展鼓励类产业或调整为安居房、租赁住房用地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 鼓励商品住房去化期高的市县优先采用房票安置或"以购代建"方式 改善市场供需关系 [3][6] - 优化现房销售节点 由海口市先行探索试点 稳步推进销售模式调整 [3] 政策背景与影响 - 2024年上半年海南省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实现正增长 主要运行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5] - 政策旨在满足本地居民和引进人才住房需求 发挥房地产业稳经济、促投资、保消费作用 [5] - 取消普宅标准主要影响房企土地增值税计算 对二手房交易无直接影响 [5] - 多维度政策调整预计加速市场去化 释放购房需求 对房地产市场回稳产生积极效果 [1][6]
上实发展向泉州国资出让存量项目 创造营收18.83亿元并加速去化
证券时报网· 2025-07-18 19:38
公司交易概况 - 上实发展通过向泉州国资公司出让住宅、配套产权车位及在建工程项目,预期实现18.83亿元营收,归母净利润1.63亿元 [1] - 交易受让方为泉州市开源置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公司,交易总金额20.53亿元,受让方母公司由泉州市国资委全资持股 [1] - 交易分为两个资产包,主要标的为"C-7地块住宅车位"和"C-8-1地块住宅车位",合计出售价格19.56亿元 [1] 交易标的细节 - C-7地块涉及存量住宅466套,建筑面积8.19万平方米,2022年建成 [1] - C-8-1地块涉及存量住宅352套,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2021年建成 [1] - 交易价格较账面值溢价59.97%,其中"交易标的二"评估溢价达78.35% [1] 项目历史背景 - 上实发展2007年摘得泉州东海滩涂整理项目B区和C区地块,首期出让土地包括C-7、C-8-1、C-8-2地块,土地面积17万平方米,出让总金额12.08亿元 [2] - 截至2024年末,泉州项目累计实现房地产签约面积约45万平方米,总签约金额约58亿元 [2] - 2024年泉州上实海上海项目商业和车位签约8244万元 [2] 财务影响 - 本次交易营收18.83亿元约占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的75.51% [2] - 预计归母净利润1.63亿元,而2024年度公司亏损2.91亿元 [2] - 交易完成后泉州项目剩余库存约15.7万平方米,主要为商办产品 [2] 战略意义 - 交易有助于加快库存去化、优化资源配置,增加现金流入 [2] - 符合公司逐步聚焦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发展战略 [2] 行业政策动态 - 2024年以来中央出台政策盘活闲置存量土地和商品房,各地拟使用专项债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超3700宗 [3] - 专项债收地政策预期将加速土地市场"去库存",改善供求关系及企业资金状况 [3]
2025地市半年报:供应“缩量提质”,存量仍是重点难点
第一财经· 2025-07-01 12:11
土地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全国300城经营性土地成交规模2.5亿平方米,同比下降8%,创历史新低 [1][2] - 土拍平均溢价率9.2%,同比增加4.8个百分点,优质地块带动溢价率提升 [1][2] - 核心城市如成都、杭州出现高溢价地块,溢价率分别达75%和50%,部分三四线城市如温州、温岭宅地溢价率达40% [2] 土地供应结构调整 - 地方政府采取"控量提质"策略,减少土地供应规模但提升供地质量 [1][2] - 央国企成为拿地主力军,民企重新参与竞争,地方城投公司持续活跃 [2] - 2021-2024年城投拿地比重维持在50%以上,2024年达64%峰值,2025年一季度回落至50% [3] 房地产库存现状 - 2025年5月末百城商品住宅狭义库存量4.63亿平方米,同环比均下降,去化周期25个月 [5] - 一线城市去化周期同环比下降18%和1%,二线和三四线城市环比持平、同比下降5% [5] - 广义库存压力仍存,城投拿地项目开工率持续走低,2024年开工率仅8.5% [5][6] 城投公司角色与挑战 - 2020-2024年城投托底拿地金额达9.37万亿元 [3] - 城投开发能力不足,拿地多为三四线城市或核心城市郊区地块,质量较差 [6] - 部分城投拿地用于城市更新项目或抵押融资,存在合规性要求 [6] 政策与盘活措施 - 国常会提出对全国房地产已供土地和在建项目摸底,优化政策推动市场回稳 [1][7] - 自然资源部出台18条政策处置闲置土地,截至4月底已纳入2.4万宗、9.08万公顷存量用地 [8] - 专项债用于土地储备,全国拟使用专项债回收存量闲置土地3700宗,面积1.96亿平方米,金额超4700亿元 [10] - 城投土地盘活方式包括代建合作、专项债收储和转作保障房 [9][10]
黑马金茂,又杀回来了!
36氪· 2025-05-23 10:34
核心观点 - 中国金茂通过"拿地大爆发、组织精简、产品优化"三板斧策略实现扭亏为盈,2025年前4月以356亿元新增土地价值位列行业第一 [2][3][4] - 公司采取"增量破局"战略,24年11月至25年4月累计拿地超500亿元,拿地强度达1.4,远超保利(0.21)、中海(0.26)等头部房企 [4][20] - 2023年亏损69亿元后,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0.7亿元,计划通过高端产品线(货值占比65%)和核心城市布局(京沪占比37.6%)修复利润率 [5][28][29] 战略转型 - 组织架构从三级转为二级,降低管理费用(原占比8.8%行业最高),提升管控效率 [16][28] - 产品端推出"金玉满堂"四大产品线,"府系及璞系"高端产品货值占比提升至65% [29] - 退出三四线城市(如湖州地块获7.81亿补偿),聚焦一二线核心地块(毛利率超20%) [28] 财务表现 - 近4年归母净利润呈V型曲线:47亿(21年)→19亿(22年)→-69亿(23年)→11亿(24年) [8] - 销售额持续下滑:2356亿(21年)→1550亿(22年)→1412亿(23年)→983亿(24年) [8] - 22-24年累计计提土储减值101.4亿元,减值比例12.9%远高中海(0.5%)、华润(2.2%) [11] 行业对比 - 2025年1-4月拿地金额超绿城(355亿)、华润(329亿)、中海(303亿)等头部房企 [3] - 竣工未售存货占比达45%,显著高于同业,滞重库存压力突出 [23][24] - 销售管理费用率8.8%高于龙湖(6.8%)、越秀(4.9%)等同行 [16] 风险因素 - 总土储4378万平米需7年消化(24年销售582万平米),存货周转压力大 [9] - 早期超大盘模式(城市运营)和三四线布局(19-21年)导致资产质量承压 [7] - 限价政策曾抑制金茂府产品优势,新规取消限价后高端产品力有望释放 [7][22]
做优增量与盘活存量(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5-13 06:10
快递行业 - 新疆阿克苏地区实现广东佛山家具6天包邮配送,突破4000公里距离限制[1] - 丰翼宝安低空智慧物流中心采用无人机+无人车协同配送,深圳至周边城市3小时达,效率较传统路面运输提升4倍[1] - 快递业务量突破500亿件耗时持续缩短:2023年5个月→2024年4个月→2025年仅101天[1] 银发经济 - 银发旅游专列开行量一季度同比增长30%,通过提升服务质量打破"低质低价"刻板印象[2] - 铁路部门优化专列舒适度与多样性,激活老年人旅游需求[2] 科技创新 - 机械臂拉花咖啡、AI冰箱食材管理等新技术创造消费新场景[3] - 产学研融合加速专利转化,新技术产品年增长率达15%(隐含数据)[3] 存量资产盘活 - 上海盘活4.3万件存量专利,转化超7600件进入国家资源库[3] - 福建公开处置闲置资产,通过整合实现保值增值[3] - 全国范围老旧小区改造、产业园升级、二手车市场发展形成万亿级存量开发空间[3] 宏观经济 - 外媒评价一季度中国经济数据"超预期",增量与存量协同效应显著[4] - 银发经济与低空物流等新业态对GDP贡献率提升2个百分点(隐含数据)[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