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教育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深圳南山AI教育成果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南方都市报· 2025-08-03 18:37
数字化教育实践成果 - 南山区教育局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示多项人工智能教育实践成果,重点分享数字化赋能高效优质课堂的实践经验 [2] - 南山区教科院副院长石义琦以《数字化赋能高效优质课堂南山实践》为题,介绍区域数字化教育领域的创新举措 [2] 教育技术应用与角色转型 - 南山区以数字化技术驱动教学变革,推进教育信息化1 0到2 0发展,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实现资源精准化、工具易用化和帮助智能化 [4] - 推动教师从"课堂主讲者"转型为"学习活动组织者",设计"学-享-构-创"四环节AI课堂,同时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思考者" [4] - 成立"AI+教育"教研组,通过校内培训与教研活动促进教师角色转型 [4] 学生核心素养培育 - 通过多维度素养(生活、审美、创新)同步提升,营造好奇心环境与创造性问题设计,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 [5] - 构建"四种"教学形态,如利用八大图示实现隐性思维显性化、显性思维工具化,有效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5] 项目式学习与生态构建 - 基于国家课程开展项目式学习,借助AI采集多维度数据并匹配资源,实现"教材大单元"与"真实情境小任务"结合 [8] - 采用"UGES"模式(高校指导、政府引领、学校推进、企业参与)构建教育生态,扎根课堂培养教师并变革教学 [8] - 优化智慧教育平台,落实"1+2+3+N"工程,打造"物理空间+数字资源+数据采集"多维教育场域 [8] 未来发展规划 - 推进"1+4"行动,包括建构数字化高效优质课堂范式、探索AI赋能教学场景等,深化数字化教育实践 [9] - 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展示为教育变革探索注入新动力,强化"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理念 [9] 行业认可与案例表彰 - 南山区教科院及珠光小学、南海小学、龙苑学校获"智能教育在中国"优秀案例表彰,并在分论坛分享智能小学教育、智能特殊教育经验 [12]
赵凯明: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经济日报· 2025-07-30 08:05
人工智能战略定位 -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成为国际竞争新焦点和经济发展新引擎,需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推动健康有序发展[1] -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2] - 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重要战略抓手,需结合"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推动科技跨越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1] 产业应用价值 - 人工智能助力破解超大规模治理难题,提升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精准度和治理效能[2] - 智能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催生智能制造、智慧服务等新兴业态,拓展产业边界并提升生产效率[2] - AI辅助诊断系统和智慧教育平台能跨越地域限制提供优质医疗和教育资源[2] - 人工智能驱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催生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3] 文化科技融合 - 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有利于激发全民文化活力,推动文化创新和遗产保护[3] - 数字技术力量能催生智能化精神产品,丰富人类精神文化产品供给[3] - 《哪吒之魔童降世》《黑神话:悟空》等实践证明新技术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成功[3] 生态治理应用 - 深度学习算法具有对复杂生态系统的模拟解析功能,助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平衡[4] - 全域感知、智能调控等先进生态治理手段推动生态修复从末端治理向源头预防转变[4] - 人工智能成为生态治理精密工具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创新支点[4] 经济发展影响 - 数据要素集聚效应可能催生新型技术垄断,加剧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5] - "机器替代人"现象可能导致制造业技能过时与岗位减少双重困境[6] - 新就业形态创造灵活岗位但存在劳动关系模糊、社会保障不健全等问题[6] 社会文化影响 - 算法技术引发"信息茧房"效应,造成认知封闭或固化[6] - 虚拟陪伴技术可能导致现实社交能力退化[6] - 碎片化信息洪流容易弱化主动探索与深度思考能力[6] 技术发展路径 - 需加紧制定完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伦理准则,构建风险预警体系[7] - 通过"揭榜挂帅""赛马制"等创新机制激发创新活力[7] - 需在基础理论、方法、工具等方面取得突破实现科技自立自强[7] 治理机制建设 - 需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权责清晰的治理共同体[8] - 综合运用知识产权、财政税收等政策营造包容共享的技术生态环境[8] - 需推动文化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促进文化、科技、教育多领域协同发展[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