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蛋白

搜索文档
富祥药业:计划开发多款仿真肉产品
快讯· 2025-05-25 18:51
公司动态 - 富祥药业副董事长李惠跃介绍公司基于新质蛋白研发的新产品,模仿肉类纤维感强,弹嫩多汁,口感与外观媲美真肉 [1] - 公司计划通过自主研发和对外合作,开发多个赛道上的10余款C端产品 [1] - 公司已建成国内第一条千吨级微生物新质蛋白生产线 [1] - 公司正在投建年产2万吨微生物新质蛋白生产线 [1] 行业前景 -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表示,相比传统蛋白的畜牧/渔业养殖模式,新质蛋白的生产效率提高1000倍,节水90%以上,且不需农药化肥 [1] - 发展新质蛋白可以解决肉、蛋、奶产业链中关键蛋白供给的成本、可持续性等难题 [1] - 新质蛋白产业潜力与市场空间巨大,能进一步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保障食物供给安全 [1]
聚焦新质蛋白赛道!国投集团投生物制造超40亿!十五五末规划600亿!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5-18 21:56
生物制造产业战略地位 - 生物制造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1] - 新质蛋白赛道是生物制造领域重要布局方向,涉及食品、营养、医疗、材料等多领域 [2][4] 新质蛋白产业现状与挑战 - 新质蛋白指通过微生物发酵、合成生物技术获取的食用性蛋白,不依赖传统畜牧业或渔业 [4] - 中国面临蛋白缺口:2024年粮食进口1.58亿吨,其中大豆占比66%(1.05亿吨),80%进口大豆用于养殖业饲料 [5] - 当前产业瓶颈包括成本高、品种少、研发能力弱,需突破技术研发与资源挖掘 [4][5] 政策与资本支持 - 国务院国资委2023年启动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国投集团为生物制造产业牵头单位,2024年成立注册资本60亿的国投生物制造创新研究院 [5][6] - 国投集团管理的基金规模超2700亿元,累计投资424家专精特新企业,其中120家上市(占科创板10%),生物制造领域投资25家、金额超40亿元 [6] - 设立多只区域产业基金,如天津20亿生物制造创投基金、合肥20亿安徽生物制造基金、杭州10亿生物制造产业基金 [6] 国投集团产业布局 - 新质蛋白生物制造创新中心为首个控股研发平台,聚焦研发产业化瓶颈,目标十五五末生物技术产业总产值达600亿元 [2][5][6] - 通过并购整合工业菌种、酶制剂、小品种氨基酸等细分领域,计划设立生物制造专项CVC基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6] - 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与民营资本合作优化管理机制,强化市场化运作 [7] 行业活动与产学研合作 - 2025太湖湾生命健康未来大会上,国投联合无锡市政府、江南大学揭牌新质蛋白中心 [2] -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强调需全方位开发蛋白资源,呼应"大食物观"政策导向 [4][5]
投资金额超40亿,国投集团加快布局生物制造产业
第一财经· 2025-05-17 16:43
国投集团布局生物制造产业 - 公司将设立专门针对生物制造产业的CVC基金,采取"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策略,定位为长期资本、战略资本、耐心资本 [1] - 国投新质蛋白生物制造创新中心正式揭牌,聚焦新质蛋白研发和产业化瓶颈,研究方向覆盖食品、营养、医疗、材料等领域 [1] - 公司整体承接国务院国资委培育发展生物技术产业的战略任务,旗下国投生物制造创新研究院注册资本达60亿元 [3] 新质蛋白行业发展现状 - 新质蛋白指通过微生物发酵、合成生物等技术生产的非传统蛋白,我国面临蛋白缺口问题,2024年粮食进口1.58亿吨(大豆占66%) [2] - 进口大豆80%用于养殖业饲料,直接影响500-1000万吨肉制品和2000万吨奶制品供应 [2] - 2020年以来行业快速发展,但2023年受资本市场低迷影响 [2] 国投集团产业投资数据 - 公司管理的基金总规模超2700亿元,涵盖VC/PE/FOF等类型,累计投资424家专精特新企业,支持120家企业上市(占科创板10%) [3] - 已投资生物制造领域企业25家,总金额超40亿元,参与设立多只政府引导基金(天津20亿、合肥20亿、杭州10亿) [4] - 计划到"十五五"末实现生物技术产业总产值600亿元 [3] 行业战略布局 - 公司将沿产业链投资、产学研创新、端到端制造全链条布局,重点发展工业菌种、酶制剂、小品种氨基酸等细分领域 [3] - 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与民营资本合作,优化国有资本管理边界 [4] - 新质蛋白中心将健全资本链和创新链,解决当前行业成本高、品种少、研发能力弱等挑战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