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口岸建设
搜索文档
霍尔果斯“云港·霍数通”发布会暨智慧口岸合作交流会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11-04 13:52
11月1日,霍尔果斯"云港.霍数通"发布会暨智慧口岸合作交流会成功举办,标志着霍尔果斯智慧口岸建 设迈入全新发展阶段,为推动口岸数字化转型和区域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云港.霍数通"平台聚焦智慧口岸公共服务,整合通关、物流、贸易、金融等核心功能,构建统一服务 门户。该平台创新采用集约化建设模式,通过搭建统一数据交换总线,实现"一点接入、数据共享、一 站服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商务厅党组书记、副厅长李轩在致辞中表示,"云港.霍数通"平台的发布是推动霍尔 果斯乃至全疆口岸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关键一步。通过持续深化智慧口岸建设,打造效率更高、成本更 低、服务更优、韧性更强的国际物流大动脉,推进中国与中亚、欧洲经贸合作的深度融合,为全球产业 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贡献新疆力量。 目前,"云港.霍数通"平台服务企业超730余家,口岸贸易信息服务领域覆盖面达90%;公路口岸出境货 物作业流程减少60%,效率提高80%,成本下降50%;铁路口岸进口货物通行及属地出口作业时间降幅 达70%和80%,现场作业量减少近20%,真正实现了"快进快出"。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口岸车辆 通行量、中欧班列开行量均实现大幅增长,充分彰显了智慧 ...
钢铁巨龙驰骋天山南北
中国证券报· 2025-09-20 04:18
铁路网络发展 - 新疆铁路运营里程已超过9500公里,覆盖全疆80%以上县级行政区,构建起“一轴、三出疆、两环、两对外”的铁路网格局 [1][7] - 自1958年兰新铁路铺轨进疆以来,铁路网络持续完善,客运年度发送量从2012年的2162万人次跃升至2024年的5080万人次 [1][7] - 2024年完成货运发送量2.37亿吨,较2020年增长36% [7] 疆煤外运效率提升 - 乌将铁路年货运量从2021年的5648万吨跃升至2024年的1.08亿吨,日均开行列车从10余列增至92列,运力提升幅度达91.2% [2] - 通过“双站联动”智慧装车系统,煤炭装车时间压缩至30分钟即可装满一列3500吨的火车 [1][2] - 2024年“疆煤外运”量达9061万吨,较2020年增长3倍多,截至2024年9月5日,当年运量已完成6330.92万吨,同比增长7.76% [3] 铁路旅游与客运发展 - 乌鲁木齐至喀什的全卧列车将行程从20多个小时压缩至11小时30分,自2022年开通以来始终保持满员运行 [3] - 喀什地区年度游客从2012年的360万人次跃升至2024年的4198万人次,旅游收入从20亿元增长至358亿元,增幅近18倍 [4][5] - 2024年铁路部门在新疆开行旅游列车超300列,其中由疆外各地开行的进疆旅游列车达240列,同比增长90.5%,疆内旅游列车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0万人次 [5] 中欧班列与智慧口岸 - 2024年前8个月,霍尔果斯和阿拉山口双口岸通行中欧班列11722列,同比增长10.4% [6] - 通过“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模式,出口班列最快只需20分钟办结全部手续,数字口岸系统预计提升车辆周转效率超20% [6] - 截至2024年9月1日,阿拉山口口岸当年通行中欧班列超5000列,日均通行20列,班列线路辐射21个国家,货物品类拓展至200余种 [5][6]
陈刚韦韬会见海关总署署长孙梅君
广西日报· 2025-09-12 10:16
9月10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自治区主席韦韬在南宁会见来桂调研的 海关总署署长孙梅君一行。 自治区领导周异决及钟得志等参加。(罗昌亮 陈贻泽) 陈刚、韦韬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海关总署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广西发展表示感谢。陈刚表示,广 西作为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桥头堡",打开门就是越南,走两步就到东盟,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 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树牢"实干为要、 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鲜明导向,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推进"一区两地一园一通 道"建设,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迎来了历史最好发展时期。希望海 关总署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广西发展,在智慧口岸建设、口岸开放、跨境贸易便利化等方面给予广西更多 指导支持,更好服务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孙梅君代表海关总署感谢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海关工作的大力支持。她表示,广西是我国面向东盟 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区位优势突出,发展成绩非常亮眼,令人倍感振奋。海关总署将深入学习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给红其拉甫海关 ...
全国综保区发展绩效评估排名出炉 成都高新综保区位居榜首
第一财经· 2025-08-28 09:02
全国综合保税区排名 - 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在2024年度全国154个参评综合保税区中排名榜首 [1] 成都高新综保区经济表现 - 2024年全年实现进出口值5021亿元 同比增长23.4% 占四川省进出口总值的48.0% 进出口规模连续7年在全国综保区序列名列前茅 [3] - 2024年1-7月实现进出口总额3131亿元 同比增长11.7% 占四川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52.0% 进出口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综保区第一 [5] - 2024年1-7月出口1604亿元 同比增长15.2% 占全省外贸出口的44.0% [5] - 2024年1-7月进口1527亿元 同比增长8.1% 占全省外贸进口的64.0% [5] 产业发展与企业布局 - 园区集保税加工、物流、维修、研发于一体 吸引英特尔、德州仪器、戴尔、富士康、莫仕连接器等行业巨头入驻 [5] - 已构建从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到配套项目的完整集成电路产业链 成为全球平板电脑及笔记本电脑的重要生产基地 [5] 制度创新与通关效率 - 通过"数智综保"系统实时分析企业报关数据 精准优化通关流程 [7] - 全国首创"同企跨片"模式实现货物凭智能电子锁跨区自由流转 通关效率提升90% [7] - 实施"一票多车"流程缓解多车排队拥堵 加快通关速度 [7] - 率先实施"集中查检"模式通过7×24小时预约机制实现"随到随检随放" [7] - "区内直转"模式实现数据跑路替代货物跑腿 [7] - 2024年协同成都海关成功解决通关时效、物流成本等核心痛点超15项 [5] 未来发展规划 - 将进一步发挥对外开放平台示范引领作用 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9] - 深化制度创新 优化空间布局 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9] -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水平开放高地 [9]
全国海关“十四五”成绩单出炉 年均监管进出口货物52亿吨、货值41.5万亿元 体量全球最大 安全稳定可控
证券日报· 2025-08-26 00:48
海关监管效能与规模 - 年均监管进出口货物52亿吨 货值41.5万亿元 体量全球最大[2] - 累计征税9.7万亿元[2] - 进口铁矿石通关时间平均压缩15小时以上[4] 口岸建设与布局 - 新增和扩大开放口岸40个 总数达311个 形成水陆空立体化开放布局[2] - 在63个口岸开展智慧口岸试点建设[3] - 智慧旅检覆盖80%航空口岸 实现无感通关[2] 贸易便利化措施 - 累计出台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创新举措108项[3] - 与57个国家(地区)实现AEO互认 3000多家AEO企业享受融资及通关便利[3] - 2024年1-7月全国保税维修业务进出口增长8.7%[3] 进出口结构优化 - 2024年"新三样"出口较2020年增长2.6倍[2] - 2024年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伙伴进出口达22万亿元[2] - 我国成为全球157个国家(地区)前三大贸易伙伴[2] 智慧海关建设 - 通过近红外光谱仪 高速图像识别系统 自动采样机器人实现智能化监管[4] - 形成网络化互联 数字化感知 智能化分析 自动化作业的新形态[4] - 口岸风险联合防控更加精准有效[3]
海关现代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8-25 16:18
海关现代化建设进展 - "十四五"以来海关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年均监管进出口货物52亿吨 货值41.5万亿元 体量全球最大[2] - 全国通关一体化全面实现 通关便利化实现新突破 坚持制度创新和科技赋能双轮驱动[2] - 形成网络化互联 数字化感知 智能化分析 自动化作业的海关监管服务新形态 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走在前列[2] 智慧海关与口岸建设 -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成为数字门户 覆盖25大类964项事项 基本覆盖跨境贸易全链条[2] - 智慧旅检覆盖80%航空口岸 实现无感通关 公铁海空多式联运监管模式实现一次申报一单贯通[2] - 新增和扩大开放口岸40个 总数达311个 形成水陆空立体化口岸开放布局[2] - 2024年全国水运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超43亿吨 较"十三五"末增长10% 航空口岸增长17% 陆路口岸增长19%[2] 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 - 实施7*24小时预约通关 简化通关流程 依法减少审批和手续[3] - 开设农产品进口绿色通道 优化监管模式 加快跨境物流[3] - 与15个国家(地区)实现互联互通 扩大单一窗口国际合作朋友圈[3] - 加强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 重要枢纽节点口岸扩能提质[3] 外贸新业态与企业服务 - 支持外贸新业态发展 海关与平台企业协同共治 引导跨境电商健康规范发展[3] - 加大对AEO高资信企业的联合激励 细化惠企服务帮助企业降本增效[3] 打击走私犯罪 - 高悬国门利剑 滚动开展专项行动 重拳打击走私犯罪[4] - 有效遏制洋垃圾 濒危物种 管制物项等重点商品走私[4] - 构建打防管控治理体系 联合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齐抓共管 反走私综合治理成效显著[4]
全国对外开放口岸达311个 口岸布局持续优化
央视新闻· 2025-08-25 15:36
口岸布局优化与基础设施发展 - 全国对外开放口岸总数达311个 较"十四五"前期新增40个开放/扩大开放口岸 [1] - 水运口岸125个承担外贸进出口货量90%以上 空运口岸85个 陆路口岸超101个 其中28个边境口岸支持自驾游服务 [1] - 2024年水运口岸货运量超43亿吨 较"十三五"末增长10% 航空口岸增长17% 陆路口岸增长19% [1] 口岸检疫能力建设 - 建立覆盖全球220多个国家地区的全天候疫情监测网络 [2] - 累计发布150个预警通报和疫病公告 涉及46种传染病 检疫进境人员超6亿人次 检疫交通运输器具3亿次 [2] - 新增快速检测和基因测序等设备2100余台 建立80余项新标准 30个口岸获世卫组织国际卫生港认证 [2] 智慧化与国际化进程 - 电子申报 智能测温 远程流调等先进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 [2] - "多病同检"技术支撑"多病同防"机制 累计截获病媒生物525万只 防范30余种虫媒传染病传入 [2] - 形成"东中西协同 海陆空联动"的口岸格局 促进跨境贸易双向流动 [1]
营商环境显效、布局持续优化、防控能力提升 数说“十四五”口岸发展成就
央视网· 2025-08-25 14:57
跨境贸易便利化举措 - 联合20多个国家部委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 覆盖17个省份25个城市 累计出台108项改革创新举措 [1] - 实施7×24小时预约通关 创新粤港澳大湾区"一港通"监管模式 货物港口转运时间从5-7天缩短至2-3天 [3] - 开设农产品进口绿色通道 泰国越南水果7小时抵达广州 30小时抵达北京市场 [5] 国际贸易数字化建设 -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对接30个部门和单位业务系统 上线964项服务 实现跨境贸易全链条"一网通办" [7] - 平台注册用户达1100万家 日均申报业务2600万票 [7] - 3000多家AEO企业享受银行融资担保及授信便利 与57个国家(地区)实现AEO互认 [9] 口岸基础设施优化 - "十四五"期间新增及扩大开放口岸40个 全国对外开放口岸达311个 [9] - 水运口岸125个承担外贸进出口货量90%以上 空运口岸85个 陆路口岸101个 28个口岸提供自驾游服务 [12] - 形成东中西协同 海陆空联动的完善口岸格局 [12] 口岸货运量增长 - 2024年水运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超43亿吨 较"十三五"末增长10% [11] - 航空口岸货运量增长超17% 陆路口岸增长超19% [11] 国门检疫能力提升 - 建立覆盖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天候疫情监测网络 [13] - 累计发布150个预警通报和疫病公告 涉及46种传染病 [13] - 检疫超6亿进境人员和3亿交通运输器具 截获525万只病媒生物 防范30余种虫媒传染病传入 [13] 口岸检测设施升级 - 新增快速检测 基因测序等设施设备2100余台 新建立80多个标准 [15] - 推广应用电子申报 智能测温 远程流调等先进手段 [15] - 30个口岸获世卫组织国际卫生港认证 [15]
海关总署最新公布:311个!
证券日报网· 2025-08-25 13:10
海关监管效能与规模 - 年均监管进出口货物52亿吨 货值41.5万亿元 体量全球最大 [2] - 累计征税9.7万亿元 [2] - 进口铁矿石通关时间平均压缩15小时以上 [4] 口岸建设与开放布局 - 新增和扩大开放口岸40个 总数达311个 形成水陆空立体化开放布局 [2] - 在63个口岸开展智慧口岸试点建设 [3] - 智慧旅检覆盖80%航空口岸 实现无感快速通关 [2] 贸易便利化措施 - 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累计出台108项改革创新举措 [3] - 与57个国家(地区)实现AEO互认 3000多家AEO企业享受融资便利 [3] - 2024年与共建"一带一路"伙伴进出口达22万亿元 [2] 产业升级与新兴贸易 - 2024年"新三样"出口比2020年增长2.6倍 [2] - 扩大综合保税区保税维修产品目录 1-7月保税维修进出口增长8.7% [3] - 我国成为全球157个国家(地区)前三大贸易伙伴 [2] 智慧海关建设 - 通过近红外光谱仪 高速图像识别系统 自动采样机器人实现智能化监管 [4] - 形成网络化互联 数字化感知 智能化分析 自动化作业的新形态 [4] - 实现口岸风险联合防控精准化 通关无感化 [3][4]
可信数字身份赋能中企出海 CFCA助力跨境主体“一码通行”
金投网· 2025-08-22 11:42
会议概况 - 中国口岸协会于2025年8月14日至15日在烟台举办研讨会 聚焦服务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协会创新发展 [1] - 会议主题涵盖智慧口岸建设 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 中资企业出海服务及协会协同共赢四大议题 [1] - 中金金融认证中心(CFCA)作为协会理事单位与金融服务分会会长单位出席 总经理赵海参与智慧口岸议题研讨 [1] 行业趋势与需求 - 中资企业跨境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对全球化系统风险识别 跨境合作安全性与便利性需求日益多样化和精细化 [2] - 数字化应用和基建成为促进跨境贸易快速有序增长的关键因素 [2] 公司战略与解决方案 - CFCA提出"中国企业跨境贸易全流程解决方案" 提供数字身份 电子签名 数据存证 司法举证等可信数字化基础能力 [2] - 公司率先开展全球法人识别编码LEI与可验证vLEI数字凭证业务试点 是国内首家 全球第三家通过GLEIF授权的vLEI发行机构 [2] - 通过整合金融级可信数字身份与LEI技术 实现跨境主体"一码通行" 为企业出海奠定信任基石 [2] 公司定位与生态建设 - CFCA由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牵头组建 是国家批准的权威电子认证机构 [3] - 公司以"可信数字身份服务的领导者"为核心定位 致力于构建基于可信数字身份体系的数字信任生态 [3] - 作为口岸协会金融服务分会会长单位 公司将融入"科技赋能 风险可控 内外联通"的口岸经济新生态建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