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服务器液冷散热
icon
搜索文档
飞荣达:预计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00%-145.91%
中国证券报· 2025-10-15 11:42
飞荣达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开拓新兴领域市场,深耕产业链上下游,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实现了 稳定增长。同时,公司持续提升全产业链的运营效率与成本费用管控能力,加大在前沿领域如服务器液 冷散热、AI智能终端等研发投入与市场渗透,紧跟客户需求打造研产销的核心竞争力,完善各应用领 域的业务布局和产品结构,实现了盈利能力的稳步提升。 飞荣达称,报告期内,随着消费电子市场需求回暖与技术升级,终端产品对电磁屏蔽及导热散热材料及 器件的需求及用量显著提升,叠加公司重要客户新项目的产品放量,进一步提升了公司消费电子领域市 场份额的增长。同时,公司在产品研发和工艺研发上进行迭代,不断推动对产品结构的优化,公司消费 电子领域的盈利能力稳步上升。此外,公司灵巧手相关业务也在有序进行中,目前产品已通过国内部分 客户认证,处于送样与测试阶段,为后续业务拓展奠定基础。 飞荣达还表示,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已定点的项目订单持续释放,带动销售收 入逐步增加,新项目的定点落地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伴随新能源领域新项目订单的稳定交付,公司产能 利用率持续提高,产业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张兴旺)10月13日晚 ...
飞荣达:预增130%,灵巧手业务有序推进,AI服务器散热业务增长
DT新材料· 2025-10-14 00:0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约46.17亿元,同比增长约29.95%,第三季度营业收入约17.34亿元 [2]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5亿至3亿元,同比增长110.80%至129.96% [2]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为2.38亿至2.63亿元,同比增长101.76%至122.95%,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09亿至1.34亿元,同比增长100.00%至145.91% [2] - 报告期内股权激励计划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约为2300万元,非经常性损益影响金额约为3700万元,主要来自政府补助及合并江苏中煜的影响 [3] 业务驱动因素 - 公司通过开拓新兴市场、深耕产业链、提升运营效率与成本管控,实现收入稳定增长和盈利能力提升 [2] - 消费电子市场需求回暖与技术升级,终端产品对电磁屏蔽及导热散热材料及器件需求用量显著提升,叠加重要客户新项目产品放量,推动该领域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增长 [3] - 公司在服务器液冷散热、AI智能终端等前沿领域加大研发投入与市场渗透,紧跟客户需求打造核心竞争力 [2] - 通信领域AI服务器散热业务与部分重要客户合作有序推进,营业收入有所增长 [3] 新兴业务与市场布局 - 公司新能源汽车领域已定点项目订单持续释放,带动销售收入增加,新项目定点落地工作稳步推进,产能利用率持续提高,规模效应显现 [3] - 公司灵巧手相关业务产品已通过国内部分客户认证,处于送样与测试阶段,为后续业务拓展奠定基础 [3] - 行业平台展示重点包括数据中心服务器热管理、消费电子热管理、新能源热管理及储能热管理等材料主题 [6]
飞荣达: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预增110.80%—129.96%
北京商报· 2025-10-13 20:1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约46.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29.95% [1] -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约17.34亿元 [1] - 2025年前三季度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5亿至3.0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0.80%至129.96% [1]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38亿至2.6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1.76%至122.95% [1] - 第三季度单季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8亿至1.3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0.00%至145.91% [1]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公司加大在前沿领域如服务器液冷散热、AI智能终端等研发投入与市场渗透,实现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1] - 消费电子市场需求回暖与技术升级,终端产品对电磁屏蔽及导热散热材料及器件的需求及用量显著提升 [1] - 消费电子领域市场份额实现增长 [1] - AI服务器散热相关业务与部分重要客户的合作有序推进,营业收入有所增长 [1] 新兴业务进展 - 灵巧手相关业务有序进行中,产品已通过国内部分客户认证,处于送样与测试阶段 [1] - 灵巧手业务为后续业务拓展奠定基础 [1]
飞荣达(300602.SZ)发预增,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75亿元至3亿元,增长110.8%至129.96%
智通财经网· 2025-10-13 18:37
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5亿元至3亿元,同比增长110.80%至129.96% [1] - 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38亿元至2.63亿元,同比增长101.76%至122.95% [1]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实现了稳定增长 [1] 业务发展 - 公司不断开拓新兴领域市场并深耕产业链上下游 [1] - 公司加大在服务器液冷散热、AI智能终端等前沿领域的研发投入与市场渗透 [1] - 公司紧跟客户需求打造研产销的核心竞争力,完善各应用领域的业务布局和产品结构 [1] 运营管理 - 公司持续提升全产业链的运营效率与成本费用管控能力 [1] - 运营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管控是实现盈利能力稳步提升的原因之一 [1]
飞荣达:前三季度净利同比预增111%~130% AI服务器散热相关业务营收有所增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3 17:59
每经AI快讯,10月13日,飞荣达(300602)(300602.SZ)公告称,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 股东的净利润为2.75亿元-3.0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0.80%-129.96%。报告期内,公司加大在前沿领 域如服务器液冷散热、AI智能终端等研发投入与市场渗透,实现了盈利能力的稳步提升;随着消费电 子市场需求回暖与技术升级,终端产品对电磁屏蔽及导热散热材料及器件的需求及用量显著提升,进一 步提升了公司消费电子领域市场份额的增长;AI服务器散热相关业务与部分重要客户的合作有序推进 中,营业收入有所增长。此外,公司灵巧手相关业务也在有序进行中,目前产品已通过国内部分客户认 证,处于送样与测试阶段,为后续业务拓展奠定基础。 ...
飞荣达: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预增110.80%~129.96%
格隆汇· 2025-10-13 17:55
报告期内,随着消费电子市场需求回暖与技术升级,终端产品对电磁屏蔽及导热散热材料及器件的需求 及用量显著提升,叠加公司重要客户新项目的产品放量,进一步提升了公司消费电子领域市场份额的增 长。同时,公司在产品研发和工艺研发上进行迭代,不断推动对产品结构的优化,公司消费电子领域的 盈利能力稳步上升。此外,公司灵巧手相关业务也在有序进行中,目前产品已通过国内部分客户认证, 处于送样与测试阶段,为后续业务拓展奠定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开拓新兴领域市场,深耕产业链上下游,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实现了稳定增 长。同时,公司持续提升全产业链的运营效率与成本费用管控能力,加大在前沿领域如服务器液冷散 热、AI智能终端等研发投入与市场渗透,紧跟客户需求打造研产销的核心竞争力,完善各应用领域的 业务布局和产品结构,实现了盈利能力的稳步提升。 格隆汇10月13日丨飞荣达(300602.SZ)公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 业收入约46.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29.95%,第三季度营业收入约17.34亿元。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 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5亿元~3亿元,较 ...
飞荣达(300602.SZ):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预增110.80%~129.96%
格隆汇APP· 2025-10-13 17:55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开拓新兴领域市场,深耕产业链上下游,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实现了稳定增 长。同时,公司持续提升全产业链的运营效率与成本费用管控能力,加大在前沿领域如服务器液冷散 热、AI智能终端等研发投入与市场渗透,紧跟客户需求打造研产销的核心竞争力,完善各应用领域的 业务布局和产品结构,实现了盈利能力的稳步提升。 报告期内,随着消费电子市场需求回暖与技术升级,终端产品对电磁屏蔽及导热散热材料及器件的需求 及用量显著提升,叠加公司重要客户新项目的产品放量,进一步提升了公司消费电子领域市场份额的增 长。同时,公司在产品研发和工艺研发上进行迭代,不断推动对产品结构的优化,公司消费电子领域的 盈利能力稳步上升。此外,公司灵巧手相关业务也在有序进行中,目前产品已通过国内部分客户认证, 处于送样与测试阶段,为后续业务拓展奠定基础。 格隆汇10月13日丨飞荣达(300602.SZ)公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 业收入约46.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29.95%,第三季度营业收入约17.34亿元。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 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5亿元~3亿元,较 ...
飞荣达: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10.80%-129.96%
新浪财经· 2025-10-13 17:48
业绩表现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75亿元至3亿元 [1] - 净利润同比增长110.80%至129.96% [1] - 营业收入实现稳定增长 [1] 市场与业务拓展 - 公司不断开拓新兴领域市场 [1] - 公司深耕产业链上下游 [1] - 加大在服务器液冷散热、AI智能终端等前沿领域的研发投入与市场渗透 [1] - 紧跟客户需求打造研产销的核心竞争力 [1] - 完善各应用领域的业务布局和产品结构 [1] 运营与盈利能力 - 公司持续提升全产业链的运营效率 [1] - 公司加强成本费用管控能力 [1] - 实现了盈利能力的稳步提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