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能终端

搜索文档
AI驱动智慧中枢崛起,小米智能眼镜开启可穿戴实用主义新纪元
五矿证券· 2025-07-02 11: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米AI智能眼镜以40g超轻量结构、高性能独立摄制生态与大模型交互构筑AI可穿戴设备“实用主义”与“场景落地”双支点,引领进入“智慧终端”关键跃迁期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2025年6月26日,小米举办人车家全生态新品发布会,推出首款AI智能眼镜,其硬件、AI和生态深度整合,技术与性价比双落地 [1] 事件点评 - 结构轻量化标准重塑,材料工艺与人体工学协同进化,镜架40g,采用高韧性尼龙与航空级钛合金复合材质,配合IP54级防水涂层、1.8万次转轴开合测试,镜片电致变色技术0.2秒完成光线适应切换,四档调节 [2] - 影像与音频双核升级,打造沉浸式第一视角录制体验,集成1200万像素超透光学镜头与五麦克风阵列,搭配开放式立体声双单元耳机,支持4032×3024超高清照片及2K/30fps视频录制,骨传导拾音通道保证声音清晰 [3] - 智能生态协同,重塑AI大模型驱动的多场景交互新范式,集成本地大模型处理、10种语言同声传译与实时语音转写,支持丰富的生活知识、热点资讯查询和全小米设备生态链路打通,支持远程操控智能家居及扫码支付 [4] - 双芯协同驱动,高效算力与续航的完美平衡,高通AR1旗舰芯片与低功耗蓝牙音频处理器智能协同,支持21小时佩戴待机、7小时连续听音、8.6小时常规续航与最长45分钟的视频录制,搭载263mAh碳硅负极高能量密度电池,支持边充边用 [5] 小米AI智能眼镜核心亮点 - 第一人称视角拍摄,12MP高清光学摄像头,搭载高通AR1旗舰芯片和低功耗双芯片,随身AI实时在线,智能控制生态设备,眼镜扫码安全支付等功能,40g墨镜质量级镜架,国补后1699元起 [14] 极致轻盈 - 眼镜镜架重量仅40g,优选尼龙和钛合金融合材质,镜架尼龙材料IP54级防水工艺覆盖全身,航空级钛合金转轴支撑镜腿核心部件,历经超1.8万次开合测试仍保持稳固 [16] - 基于亚洲人脸型深度优化,镜腿采用12°转轴外翻、镜框5°前倾设计,搭配4.2mm窄镜腿结构,内嵌电致变色技术,0.2秒内完成镜片变色切换,支持四档亮度调节,配备氛围单色与彩色电致变色两种方案 [19] 高性能摄制生态 - 打造第一人称摄制全新生态,搭载1200万像素超透光学镜头,采用1G+4P镜组设计与f/2.2大光圈配置,配合105°超广角视野与EIS电子防抖技术,支持4032×3024超清照片拍摄与2K/30fps高质量视频录制,摄像模块支持与小米手机镜头实时协同流转,适配14款主流App [20] - 集成五麦克风阵列与独立录音通道,骨传导拾音精准清晰,开放式耳机采用立体声双单元设计,兼顾空间感与舒适度 [20] 构建智慧场景中枢 - 依托小米大模型技术,眼镜支持百度百科、卡路里问答等生活类知识查询,覆盖时事热点、日常资讯等多种信息场景,内置会议纪要实时转写功能及多达10种语言的同声传译系统 [21] - 眼镜与小米手机、米家智能设备实现全链路互通,构建以眼镜为控制枢纽的智慧终端中台,支持远程操控家庭设备及扫码支付,打造“眼镜即支付”新模式 [23] 双芯驱动架构 - 采用高通AR1旗舰芯片与低功耗蓝牙音频处理器组成的双芯架构,支持算力动态分配,多任务、高负载场景下AR1芯片自动接管,低负载日常使用中切换至蓝牙音频处理器 [26] - 配备263mAh基于碳硅负极的小米金沙江高能量密度电池,支持21小时佩戴待机、7小时连续听音、8.6小时常规续航与最长45分钟的视频录制,另设独立Type - C接口,支持边充边用 [26] 构筑AI终端跃迁支点 - 加速AI可穿戴从“硬件产品”向“智能终端”的转型,重构“AI感知 + 执行”产业范式,推动AI硬件从工具型向智能代理(AI Agent)演进 [28] - 标杆推动AI终端生态向“中枢型设备”演进,将AI眼镜从信息呈现工具升级为“行为入口”与“智能执行单元”,促进行业从“设备智能”向“系统智能”转型 [29] - 夯实AI边缘部署基础设施,构建双芯算力动态架构,辅以263mAh碳硅电池与边充边用技术,40g机身刷新结构轻量化上限,助力AI从云端向终端全面下沉 [30] 未来展望 - 小米AI智能眼镜正加速从“穿戴配件”向“智慧中枢”的跃迁,推动AI眼镜成为日常信息交互与设备控制的“第二入口”,未来若进一步集成6DoF空间感知、个性化Agent微调与本地模型迭代能力,有望引领AI终端从“单点智能”迈向“全域感知”的产业跃迁 [31]
康冠科技闪耀两大展会,AI智能终端与品牌出海领航未来
证券时报网· 2025-05-27 19:46
展会与产品展示 - 2025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GAIE)在深圳开幕,汇聚300余家全球顶尖科技企业,展示AI终端领域前沿技术及创新应用 [2] - 康冠科技展出多款AI智能终端产品,包括AI电子白板、医疗AI一体机、AI随心屏、AI双面屏、AI旋转屏等,覆盖办公、教育、医疗、娱乐等多个场景 [2] - AI电子白板融入AI思维导图、AI便签、AI出题等功能,提升教育及会议场景使用体验 [2] - 医疗AI一体机是业界首款获动态影像AI三类注册证产品,具备检查部位自动识别、病灶AI自动检出及诊断分级功能 [2] - AI随心屏通过AI识别技术实现人体骨骼识别和运动姿态实时矫正 [2] - AI双面屏提供双向实时翻译功能,操作简便 [2] - AI旋转屏配备多模态AI交互技术,针对会议和教学场景开发提升效率的AI功能 [2] - 康冠科技同时亮相2025台北国际电脑展,旗下"KTC"品牌以多款电竞显示器及创新产品成为焦点 [3] 品牌战略与市场拓展 - 康冠科技旗下拥有三大自有品牌:"KTC"专注电竞显示器及创新类显示产品、"皓丽(Horion)"专注商用智能显示产品、"FPD"专注家居场景智能显示产品 [3] - 公司自2021年起战略转向自有品牌与创新类显示产品,2023年自有品牌在国内线上电商平台快速增长 [4] - 2024年自有品牌在国内电商市场排名提升,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KTC"产品上架亚马逊、Temu等国际平台,覆盖北美和欧洲市场 [4] - "皓丽(Horion)"品牌入驻亚马逊,"FPD"品牌智能电视在日本和美国市场表现优异,日本市场半年内跻身电视品类前列并获亚马逊"最佳制造业转型新星"称号 [4] - 公司通过线上线下协同推进品牌出海,线上精准营销触达潜在客户,线下参加国际展会展示技术并与消费者交流 [4] 研发与战略方向 - 公司在研发投入上持续加码,增强技术创新驱动力,为AI赋能智能终端产品奠定基础 [4] - "AI智能终端"与"品牌出海"构成公司双轮驱动战略 [5] - AI技术融入终端显示产品满足用户不同场景智能化需求,是把握转型升级发展机遇的重要举措 [5] - 品牌出海是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的关键路径 [5] - 凭借技术研发实力和优质产品,自有品牌有望成为公司未来营收和利润的新增长点 [6]
格林精密(300968) - 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5 17:58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名称为广东格林精密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度暨 2025 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 [1][2] - 会议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15 日 15:30 - 17:00,地点是价值在线网络互动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总经理吴宝玉等多位人员 [2]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 年度公司营业收入 12.21 亿元,同比增长 8.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301.90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308.51% [3][4][5] - 2025 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 11.72%,主要受春节假期、国际贸易政策变动等因素影响 [11] 市场拓展策略 - 强化国际、国内业务“双驱”能力,国际市场开发更多国际客户,在 AI 智能终端等领域拓展业务赛道;国内市场加强与国内企业合作,在机器人等领域开拓市场 [3][7][11] - 越南工厂一期已运营,二期计划 2025 年开始建设,扩大海外生产基地规模 [3] 技术与业务优势 - 在机器人、无人机等精密结构件方面拥有多项授权专利技术、先进设备和工艺,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 [5] - 家用机器人精密结构件已量产交付,与国内头部无人机企业达成多个项目合作 [5] 分红与股东回报 - 2024 年拟每 10 股派 0.5 元,分红比例占净利润 39% [7] - 公司一直重视投资者回报,制定了《未来三年(2025 - 2027)股东分红回报规划》 [7] 毛利率与产品附加值提升 - 2024 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 17.04%,精密结构件毛利率为 16.86%,较去年同期增加 2.59% [9] - 未来加强与客户沟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深耕“结构件功能化”研发,推进“模块化”生产管理,加大智能制造投入 [9][10] 其他问题回复 - 股价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公司会关注股价变动,必要时采取维护措施,有回购计划会依规披露 [3] - 行业详情查阅 2024 年度报告第三节第一章公司所处行业情况章节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