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配送
icon
搜索文档
日本零售企业试点机器人送货上门服务
搜狐财经· 2025-10-25 21:33
行业趋势与市场接受度 - 日本物流行业因劳动力成本上升和配送服务需求增加,开始尝试使用机器人进行送货上门服务 [1] - 在东京的试点项目中,机器人服务于便利店周围3公里内的25000多户居民,平均20分钟即可送达商品 [1] - 提供试点服务两年来,机器人已逐渐被当地居民接受,特别是在大雨等恶劣天气下能有效弥补配送员不足 [1] - 目前约三分之一的配送服务使用者会选择让机器人送单,尤其是在夜间,以减轻请配送员跑腿的心理负担 [1] 技术发展与供应链 - 测试中的配送机器人具备视觉识别能力,可在复杂环境中自主判断路线并规避障碍物 [1] - 一台配送机器人的造价约合人民币10万元 [1] - 机器人顶部的关键部件3D激光雷达来自中国厂商,其性能被评价为出色、运行稳定,能在户外及雨天等多种环境下保持高可靠性 [1][2] 面临的挑战与制约因素 - 机器人普及面临两大难点:需要改良感应系统以适应日本特有的狭窄道路和复杂街区环境,以保障安全 [2] - 培养普通市民对机器人的使用习惯仍需时间 [2] - 日本各项法律法规限制严苛,机器人获得丰富测试环境的难度较大 [2]
美国最大外卖巨头DoorDash押注配送机器人,行业变革暗潮汹涌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0-14 17:04
核心观点 - DoorDash在美国启动规模化机器人配送服务,标志着行业从技术探索迈入商业验证阶段,试图重构全球即时配送格局[1][3] - 机器人配送是行业在成本攀升和效率需求倒逼下的必然选择,可显著降低单均成本并提升完成率[5][8] - 尽管面临技术、政策和成本挑战,但技术迭代与模式创新正推动行业向更智能高效的智慧物流网络发展[11][13][17] 巨头落子:外卖机器人从实验室走进社区 - 2025年10月,DoorDash推出自研机器人Dot并与Serve Robotics达成战略合作,在洛杉矶启动规模化服务,计划覆盖全美,此举被外媒视为成熟商业模式正式落地[3] - Serve Robotics第三代机器人已在洛杉矶、迈阿密等五城完成超10万次配送,服务2500多家餐厅,故障率低于2%[3] - DoorDash为美国最大外卖平台,占据60%市场份额,2020年上市时市值突破600亿美元,业务覆盖全球4000余个城市[3][5] 机器人产品与解决方案 - Dot机器人体积仅为汽车十分之一,可容纳16公斤餐食,时速32km/h,多模传感器能应对突发状况[7] - DoorDash形成全链路智慧闭环:前端智能配送秤SmartScale将订单复核人力成本降低80%,后端机器人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7] - 机器人单次配送成本仅为人工1/3,DoorDash试点数据显示机器人配送使单均成本降低40%,完成率比人类司机高出5-10%[8] 成本与效率驱动因素 - 美国外卖骑手时薪近十年上涨超30%,劳动力市场供给收紧推动自动化配送成为必选项[8] - 机器人可实现7×24小时工作,Serve机器人通过AI算法优化路径,平均配送耗时仅18分钟,能与人类骑手形成高效互补[8][9] - 政策与环保压力加速进程:机器人比传统电动车减少70%碳排放,多国已出台机器人路权政策[9] 面临的现实挑战 - 技术鲁棒性存疑:极端天气下传感器精度和行驶稳定性受影响,复杂地形中导航精度从98%骤降至85%以下,续航能力仅20-40公里[11] - 政策法规滞后:不同地区管理标准差异巨大,如旧金山曾对DoorDash实施两年禁令,碎片化监管环境阻碍跨区域运营[12] - 成本平衡难题:第三代Serve机器人硬件成本约10万美元,年维护费用占设备价格10%,行业马太效应明显,2023年全球CR5达56%[12] 未来发展趋势 - 中国企业进展迅速:推行科技骑手影子系统月均产生超10万公里数据,真机智能机器人成本降至3-4万元,运行寿命约三年,相比人工配送年均薪资超9.8万元[13][15] - 技术持续突破:激光雷达国产化使成本年均下降8-10%,锂电池有望将续航提升至300公里,AI大模型与数字孪生技术提升预判能力[17] - 陆空协同成为新主流:Serve Robotics与无人机合作将配送半径从1.3英里扩展至6英里,美团在上海试点无人机+机器人医疗配送[17][18] - 商业模式创新:除平台自营外,机器人租赁+按单分成轻资产模式兴起,数据增值服务形成配送-数据-服务商业闭环[18] 市场规模与潜力 - 全球餐饮配送机器人市场规模2024年达2.99亿美元,机器人配送市场总体规模预计达数十亿美元级[5][20] - 中国每天配送需求超3亿单,若其中10%由机器人完成,每单5元计算,日交易额达1.5亿元,年市场规模超550亿元[20]
美股异动 | 将送货机器人引入DoorDash(DASH.US)平台 Serve Robotics(SERV.US)涨超20%
智通财经网· 2025-10-09 23:27
公司股价表现 - 周四Serve Robotics股价大幅走高,截至发稿时涨幅超过20%,报16.6美元 [1] 公司战略合作 - Serve Robotics将与DoorDash合作,将送货机器人引入DoorDash平台 [1] - 通过DoorDash从洛杉矶部分商店和餐馆下单的客户,可能会通过Serve机器人配送订单 [1] - 公司计划将DoorDash的配送服务扩展到全美 [1]
将送货机器人引入DoorDash(DASH.US)平台 Serve Robotics(SERV.US)涨超20%
智通财经· 2025-10-09 23:27
公司股价表现 - 周四Serve Robotics股价大幅走高,截至发稿时涨幅超过20%,报16.6美元 [1] 核心合作事件 - Serve Robotics将与DoorDash合作,将送货机器人引入DoorDash平台 [1] - 合作初期,通过DoorDash从洛杉矶部分商店和餐馆下单的客户可能由Serve机器人配送订单 [1] - 公司计划将此项机器人配送服务通过DoorDash平台扩展到全美范围 [1]
应用场景再上新,深圳机器人搭地铁“上岗”打工送货
南方都市报· 2025-07-16 05:12
项目概况 - 深圳地铁集团与万科合作测试"轨道交通+机器人配送"项目 利用地铁平峰时段完成7-Eleven便利店的末端配送 [1] - 测试地点为深圳地铁2号线湾厦站 采用北极燕鸥卡通形象机器人进行配送初体验 [1] - 配送流程为:7-Eleven通过专用App下单→工作人员装配商品→机器人自动规划最优路线→完成送货 [1] - 项目目前处于测试阶段 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优化 [1] 商业模式创新 - 该项目创新性地利用地铁客流运输平峰时段的闲置运力资源 提高轨道交通运力利用率 [1][6] - 解决传统地面配送面临的停车难、高峰拥堵等问题 显著降低配送时间和人力成本 [3] - 41台配送机器人即可覆盖7-Eleven在深圳地铁所有门店的旺季配送需求 [6] 技术实现 - 配送机器人集成AI调度算法、全景激光雷达、机械底盘等多项软硬件技术 [6] - 智能调度系统作为"大脑" 可根据订单情况、门店位置、配送时间等实现全域最优路径规划 [6] - 全景激光雷达实现站内全景建模 确保导航精度 [6] - 机械底盘支持自主乘电梯、进出站台、识别列车到站等复杂功能 [6] 市场前景 - 深圳地铁网络持续扩张带动"地铁+零售"需求增长 7-Eleven已在地铁内开设100多家门店 [3] - 地铁便利店日均服务约900万人次 满足从早餐到深夜补给的一站式消费需求 [3] - 项目成功推广后将显著提升地铁商铺物流效率 降低配送成本 [6] 行业影响 - 该项目开创"轨道交通+机器人"的智慧物流新模式 促进地铁与城市服务功能融合 [3] - 有效解决零售行业"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 实现降本增效 [3][6] - 为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创新范例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