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垄断

搜索文档
全球媒体聚焦丨外媒剖析:中国的发展瓦解了西方资本积累所依赖的“帝国式格局”
央视新闻· 2025-08-05 10:41
西方对中国敌意的经济根源 - 西方资本积累依赖全球南方的廉价劳动力和资源以维持跨国公司高利润 通过不平等国际贸易长期榨取价值 [1] - 中国开放后成为西方企业主要劳动力来源 但过去二十年工资增长显著高于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 [1] - 工资上涨因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吸收 工人议价能力提升 以及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完善 压缩了西方企业利润空间 [1] 西方资本的战略应对 - 西方资本家试图恢复廉价劳动力优势 商业媒体提倡将生产转移至工资更低的亚洲地区 但面临供应链中断等高昂成本 [2] - 替代方案包括发动经济战或军事威胁破坏中国经济稳定 以压低中国工资水平 [2] 技术竞争对西方垄断的冲击 - 中国技术崛起打破西方垄断 高铁 商用飞机 可再生能源 电动汽车 医疗及人工智能等领域领先世界 [3] - 西方过去依赖技术垄断迫使全球南方廉价出口资源换取关键产品 中国提供可负担替代方案动摇不平等交换体系 [3] - 西方通过制裁和军事威胁试图拖慢中国发展 维持原有资本积累模式 [3] 根本矛盾分析 - 西方敌意源于中国自主发展瓦解其帝国式资本积累格局 直接冲击依赖廉价劳动力和技术垄断的西方经济体系 [3]
西方专家:中国不可怕,可怕的是3000吨的大国重器,将会改写规则
搜狐财经· 2025-07-27 16:43
技术突破与全球能源格局 - 中国一重成功研发3000吨级加氢反应器,打破欧美四国(美国、德国、法国、荷兰)对2000吨级技术的垄断 [1][5] - 该设备可将重质原油转化率从传统不足50%提升至85%以上,浙江石化实测劣质原油成品油收率翻倍至90% [5][7] - 技术突破使中国在全球石化装备市场份额达60%,德国巴斯夫、日本三菱重工等国际巨头主动寻求合作 [7][17] 经济与产业影响 - 中国每年减少1.25亿吨原油进口,节省外汇相当于航母建造项目资金,国内炼油厂每吨原油加工成本降低120元 [7] - 设备批量生产12台并投入使用,形成全球唯一重油炼化"航母舰队",单台成本低于欧美3亿美元报价 [15][17] - 中东产油国调整出口策略,专门为中国市场定制高硫油种 [7] 技术研发细节 - 采用"多向锻造法"解决240大气压/350°C工况下的材料抗氢腐蚀问题,通过八向锻压重组金属晶粒 [11] - 设计3500吨自顶升式数字化托辊和激光定位系统,攻克70米筒体焊接稳定性难题 [13] - 中国此前最大加氢反应器仅数百吨,三年内实现从技术空白到3000吨级批量生产的跨越 [7][15]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埃克森美孚租用请求被拒,美国能源部《反应器复兴计划》三年未突破3000吨级技术 [15] - 日本三菱重工从拒绝中国工程师参观转为主动寻求合作 [17] - 中国主导全球1000吨级以上锻焊容器组焊业务,设备性能与成本优势改变行业定价权 [17]
停令形同虚设?3834吨稀土流美,中方动真格,全球稀土洗牌
搜狐财经· 2025-07-14 12:17
全球稀土产业格局 - 中国商务部2025年7月发起稀土走私专项行动,显示全球稀土产业进入洗牌阶段[1] - 美国2024年对中国稀土实施严厉制裁并颁布出口禁令,但仍有3834吨稀土通过第三方国家流入美国[1] - 稀土转运利润率在2024年下半年高达450%,暴利驱使部分国家充当转运角色[3] 技术垄断现状 - 中国稀土精炼技术全球占比达88%,高端磁材级稀土占比94%[7] - 美国虽拥有本土矿山和澳大利亚联合项目,但精炼提纯仍依赖中国设备和技术标准[7] - 美国2025年Q1投入13亿美元扶持本土稀土企业,但试产良品率不足20%[7] 各国战略布局 - 印度计划三年内实现稀土氧化物自产率超50%[9] - 澳大利亚计划2026年前将稀土生产能力翻倍[9] - 中国发布《超高纯稀土氧化物提纯工艺》新标准,持续强化技术优势[9] 产业链竞争焦点 - 行业竞争已从矿产资源转向技术垄断和产业话语权[1] - 中国正推动从"卖矿"向"卖技术、卖产品"的战略转型[9] - 未来竞争将聚焦高磁、高导稀土核心技术和不可复制的顶级材料[9]
稀土暗战!中国三年出口量藏着的军事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6-16 00:43
稀土出口量变化 - 2022年中国稀土出口量为4 87万吨 2023年增至5 23万吨 2024年进一步增至5 54万吨 三年间出口量增长13 8% [3] - 2024年稀土出口量同比仅增长6% 增速明显放缓 [5] 稀土出口额变化 - 2022年稀土出口额为70亿美元 2024年降至34 8亿美元 出口量增长但出口额大幅下降50 3% [3] 稀土应用领域 - 每架F-35战机消耗0 4吨稀土 每艘核潜艇消耗4吨稀土 [1] - 每辆新能源车消耗2 5公斤稀土 每台AI服务器GPU消耗200克稀土材料 [5] 中国稀土技术优势 - 中国掌握全球33 8%的稀土储量 垄断稀土提取技术 [3] - 徐光宪院士的串级萃取技术可将稀土纯度提至99 99% 成本仅为西方的四分之一 [3] - 全球50%以上稀土专利由中国持有 [3] - 江西赣州研发的晶界渗透技术可让磁材节省30%用量并提升20%性能 [7] 中国稀土产业策略 - 采用动态配额 关税杠杆 技术管制等组合拳调控出口 [5] - 将进口稀土矿纳入配额管理 禁止18项关键技术出口 [5] - 出口结构向高端转型 稀土永磁体占出口总额60% [7] - 低端矿渣国内利用 高端磁材出口收割利润 [7] 全球稀土竞争格局 - 美国80-85%稀土依赖进口 其中70%来自中国 [5] - 美国加州稀土矿的精炼仍需运至中国加工 [5] - 越南稀土矿品位比中国低30% 重稀土含量不足15% [7] - 澳大利亚在马来西亚的稀土冶炼厂频受辐射问题困扰 [7] 行业影响 - 日本电动汽车90%的电机磁材依赖中国供应 [7] - 特斯拉电机 西门子风电等均采用中国高端稀土磁材 [7] - 中国稀土技术代差形成护城河 短期内难以被超越 [7]
福晶科技(002222):业绩稳健增长 至期光子营收大增
新浪财经· 2025-05-08 10:34
2024年及25Q1业绩 - 2024年收入8.8亿元,同比+12.0%,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4.7%,扣非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11.2%,毛利率53.8%,同比-2.4pct,净利率25.9%,同比-1.1pct [1] - 25Q1收入2.4亿元,同比+15.2%,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3.4%,扣非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4.7%,毛利率49.8%,同比-2.6pct,环比+3.1pct,净利率22.1%,同比-1.9pct,环比-0.6pct [1] - 非线性光学晶体元器件/激光晶体元器件/精密光学元件/激光器件分别实现收入2.3/1.5/3.1/1.6亿元,同比分别+14.9%/+8.6%/+24.2%/+5.4% [1]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睿创光电实现营收2499.2万元,同比+45.9%,净利润595.0万元,同比+410.8% [1] - 至期光子实现营收7609.6万元,同比+180.1%,亏损额同比收窄 [1] 研发投入与技术突破 - 2024年研发投入9754万元,同比+11.9% [2] - 在光通信领域聚焦中高端光学元件,尤其是WSS核心光学元件衍射光栅 [2] - 在激光行业围绕超短脉冲激光、高功率激光、深紫外激光与国内外主要激光器厂家合作,打破关键核心技术国外垄断 [2] 产品结构与市场表现 - 公司积极应对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加强研发投入,加快产品结构优化步伐 [1] - 业绩实现稳健增长,至期光子营收大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