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类资产投资

搜索文档
“含权产品好卖了” 银行理财人感知股市回暖
中国证券报· 2025-09-18 05:23
"含权理财产品比以前好卖了。我们今年加大了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尤其是7月以来,推出了多只'固 收+'理财产品,'+'的部分配置了不超过5%的权益类资产,主要是以公募基金为主。从收益来看,在近 期债市波动、股市回暖的背景下,含权理财产品的优势凸显。"某城商行资产管理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近期,得益于权益市场走强,含权理财产品的市场吸引力提升。与此同时,随着债市调整,纯债类理财 产品收益率有所下滑,这进一步凸显了含权理财产品的投资价值。 近年来,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风险认知不断强化、市场投资经验持续积累,含权理财产品的接受度随之 提高,这也为理财公司布局权益类资产增添了动力。 下一步,多家理财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将进一步加大权益投资布局力度,加快投研团队和能力建 设,调整内部激励机制;同时,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财富保值增值,为客户提供良好的产品持有体 验。 ● 本报记者 石诗语 权益类资产增厚收益 近期债市调整,导致以债券为主要配置资产的固收类理财产品净值出现波动。 "债市调整主要受市场情绪影响。从趋势上看,本轮调整导致债市迎来牛熊转换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上 述城商行资产管理部负责人说,"机构投资者仍面临优质资 ...
锚定权益类资产 “基金买手”优化持仓结构
上海证券报· 2025-08-07 02:33
基金投顾组合调仓趋势 - 下半年以来权益类投顾组合持续加仓权益资产 越跌越买态势显著 [1] - 7月141个基金投顾组合进行持仓调整 股票型产品减仓偏债基金加仓权益基金 股债混合型产品加仓主动权益基金减仓指数基金 [1] - 嘉实百灵全天候策略7月上半月降低黄金债券仓位 提升权益仓位 [1] 投顾组合业绩表现 - 7月股票型投顾产品平均收益达5.12% 超越沪深300指数3.54%的涨幅 [1] - 多家投顾组合今年以来收益超20% 包括嘉实百灵全天候策略和中欧优势行业全明星 [1] 投顾操作策略特征 - 多数投顾未因市场震荡调低"发车"金额 司南多因子成长组合连续四期保持1000元发车金额 [2] - 广发基金投顾旗下"指数100份"组合8月4日买入回调较大的创业板与恒生科技ETF联接基金 [2] -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提升促使投顾将被动基金替换为主动基金 工银瑞信均衡配置组合7月28日降低指基持仓15个百分点 [2] 行业配置偏好变化 - 7月投顾组合总体减仓消费行业 加仓医药、顺周期和科技行业 [2] - 交银指数星球8月4日减仓计算机和家电行业 加仓通信板块 同时止盈半数港股创新药资产切换至红利资产 [3] - 中欧财富"幸福周周投"8月5日发车方向增持科技等成长方向 [3] 组合结构调整方向 - 权益类投顾组合提升组合"锐度" 交银全明星7月初降低价值类基金权重增加进攻性 [3] - 部分组合选择止盈优化结构 交银指数星球维持小盘持仓待补涨 [3]
衍生品业务服务中国特色养老金融的探索|财富与资管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7-13 17:10
政府政策导向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和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为中国特色养老金融指明方向 [2] - 2024年12月九部委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养老金融的定义和范围 [2] - 民政部数据显示2035年银发经济占GDP比重将从6%上升到9%,发展潜力巨大 [9] 养老金融体系结构 - 养老金融体系包括养老金金融(基础)、养老服务金融(补充)和养老产业金融(支撑)三部分 [3] - 养老金金融涵盖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和社保基金),养老服务金融涵盖第二支柱(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 [3] - 养老产业金融通过金融工具促进资源向养老服务领域配置 [3] 人口老龄化现状 - 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占22%),65岁及以上2.2亿(占15.6%) [5] - 预计2035年60岁及以上人口突破4亿,占比超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5] - 中国老龄化特点:规模大、发展快、持续时间长、应对任务重 [5] 养老金融结构性挑战 - 政府财政承压大,基本养老金和社保基金占比超2/3,企业年金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仅占32.7% [5] - 2010-2022年财政补贴基本养老保险金额增4.5倍(1911.33亿至10589.76亿),占财政收入比例增1.26倍(2.3%至5.2%) [6] - 养老金产品85%以上投资固定收益类资产,管理主体集中(基金公司占50%,保险公司占27.3%) [6] 权益投资必要性 - 个人养老金呈现"一高三低":开户人数高(6000万),实际缴存比例低(22%),缴存金额比例低(25%),投资比例低(61%) [8] - 日本GPIF自2006年三次调整,股票配置比例从20%增至50%,增加30个百分点 [9] - 提升权益投资比重可增加收益,推动从"储蓄养老"向"投资养老"转型,减轻政府财政压力 [9] 衍生品风险管理 - 权益类投资收益波动明显大于固定收益类,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美日澳养老金分别亏损23%、19%、18% [13] - 应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并利用金融衍生工具降低市场波动影响 [13] - 通过衍生品管理可提升组合持续平稳增长能力 [13]
增持ETF等权益资产!多家万亿级理财公司出手
快讯· 2025-04-11 11:45
文章核心观点 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增持ETF等权益类资产并将加大资本市场投资力度 [1] 分组1 - 中银理财、交银理财、中邮理财、浦银理财等多家万亿元级理财公司宣布增持ETF等权益类资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