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
搜索文档
机械设备:华龙、玲龙领衔参展,小堆技术引全球瞩目
华福证券· 2025-11-09 14:37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 [6] 核心观点 - 在2025年法国世界核能工业博览会上,中核集团展示了以“华龙一号”、“玲龙一号”和高温气冷堆为代表的型谱化核电技术,其小堆技术引发全球高度关注 [2][3] - 全球核能迎来全面复兴,小堆技术作为核能综合利用的重要方向,成为推动全球核能多元化应用的关键抓手 [4] -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被视为满足人工智能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的关键解决方案,科技巨头正联合SMR及核聚变公司为数据中心定制供能方案 [5] 行业动态与展会亮点 - 中核集团在展会上集中展示了全产业链实力,吸引了全球多国企业高管与机构代表,他们对小堆建设进展和技术突破展现出浓厚兴趣 [3] - 展会期间,中核集团与法国电力集团等企业深化沟通,小堆技术合作意向增多 [4] 技术趋势与市场机遇 - SMR的裂变商业化可能比核聚变更早落地,以解决AI的能源需求 [5] - 国内公司景业智能表示,其SMR相关关键技术研发工作正按计划推进,技术路线已基本明确,核心研发团队已初步组建完成 [5] 建议关注的公司及业务 - 景业智能:与浙江大学共建微堆/SMR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在AI需求与能源转型背景下展现出巨大潜力 [6] - 佳电股份:产品主氦风机是四代高温气冷堆一回路唯一动力设备,子公司哈电动装的核主泵产品在核电细分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6] - 国光电气:公司偏滤器和包层系统是ITER项目的关键部件 [6] - 兰石重装:业务覆盖核能上游核燃料系统、中游核电站设备、下游乏燃料后处理 [6] - 科新机电:承制了高温气冷堆核电产品,新燃料运输容器实现进口替代 [6] - 海陆重工:服务堆型包括三代堆、四代堆以及热核聚变堆(ITER) [6] - 江苏神通:获得我国新建核电工程已招标核级蝶阀、核级球阀90%以上的订单 [6]
AI需求+政策支持双轮驱动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产业拐点已至
证券时报网· 2025-11-05 09:46
政策驱动 - 2025年5月23日特朗普签署推动美国核电产业发展的行政命令 [1][2] - 政策目标为将美国核电产能从2024年的96.7GW扩张至2050年的400GW [1] - 政策推动下美国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产业监管呈现持续松绑趋势 [2] 需求侧驱动 - 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快速增长推动核电需求 [2] - 乐观场景下美国AI相关用电占比将从2022年的2.5%提升至2030年的7.5% [1] - 在数据中心电力需求下核电持续保持溢价 [2] 产业规模与前景 - AI需求与政策支持双轮驱动下预计未来20年美国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产业总投入规模接近万亿美元 [2] - 预计建设市场年投入将超过300亿美元 [2] - 至2048年燃料市场规模将达到183亿美元 [2] 产业链受益时序 - 产业技术趋于成熟预计商业化运营最快时间为2027年至2028年 [2] - 由于处于商业化前夜上游燃料及原材料供给和中游设备制造环节将率先受益 [2] -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产业链公司市值自政策签署后快速攀升 [1]
美国缺电深度研究报告:解能源桎梏,扬时代风帆
长江证券· 2025-10-30 17:54
好的,这是对美国缺电深度研究报告的研读总结。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或公司投资评级 [1][2][4][5][6][7][8]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北美AI的全面发展正引发电力需求的井喷式增长,而美国电源电网因长期投资不足、结构老化等问题导致供应疲软,供需矛盾日益尖锐,预计2025-2030年将产生显著的持续性电力缺口。在此背景下,为应对缺电危机,燃气发电、核电、储能、电网设备及数据中心电气设备升级等领域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5][8][9][10][11][12] 分章节内容总结 美国缺电的成因分析 - **AI算力驱动负荷需求迎来大级别拐点**:北美官方机构预测2025-2030年数据中心累计装机增量约为30-100GW,但报告预计实际需求可能远超预期,乐观情景下累计可达178GW。北美电力可靠性公司(NERC)预测到2030年,北美夏季/冬季峰值负荷将比2023年增加115/133GW,复合增速分别为1.78%/2.27%。例如,PJM电网在2025年初将2030年峰值负荷预测值大幅上修约16GW,上修幅度达9.5%,凸显需求拐点已至 [9][23][24][25][26][29][30][35][37][42][44][46][49] - **电源电网积弊难返难以应对挑战**:电源侧,2014-2024年美国水电、火电、核电在运装机已连续十年下降,累计减少73.6GW,且预计至2030年退役装机仍大于新增装机。电网侧,美国东部、西部、得州三大互联电网的夏季可受电功率分别仅为17.2GW、4.5GW、0.8GW,约占各自装机容量的2%,远低于中国华东电网约13%的水平,低互联容量严重制约保供能力 [10][20][21][22][53][54][56][58][60][62][63][73][74][76][78][79][81] 美国电力缺口的量化评估 - **电力供需缺口显著**:假设2024年供需基本平衡,在不考虑大区电网互联抵消作用的情况下,2025-2030年美国将合计产生约73.2GW的电力总缺口。若数据中心增长超预期,总缺口可能达到201GW,约占北美当前最高负荷的25%。2025-2027年将是电力供应压力最大的阶段 [11][82][83][84][85][86][88][89] 应对缺电的产业链机遇展望 - **燃气发电**:燃气发电是美国重要发电方式。海外燃机巨头如GE Vernova和西门子能源的新签订单显著放量,在手订单持续创近年新高。2025年全球燃气轮机销量预计达70.84GW,同比增长21%。产业链机遇集中在燃机叶片、铸锻件、整机以及天然气联合循环电厂的余热锅炉等相关零部件 [12][98][100][101][103][106][107][108][110][112][114][116][118][119][122][124][125][128] - **核电**:核电因其低碳、出力稳定的特性受到AI科技公司青睐,纷纷签署购电协议。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因其部署灵活、建设周期短而关注度提升,核聚变有望在2030年左右实现发电 [12][129][131][133][135][137][138][140][141][143][145]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SOFC具有效率高的优势,在零排放发电领域适配性与潜力显著,能够催生巨大的AI市场需求 [12][89][90] - **储能**:电网侧和用户侧储能是填补电力缺口的有效手段。假设50%的数据中心配建100%功率的3小时储能,仅数据中心配储在2025-2030年即可产生约267GWh的容量需求 [12][89][90][93] - **电网设备**:2025-2026年需求有一定增长,但未来核心驱动力来自于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FERC)第1920号令对美国中长期输电规划产生的深远改革,需求释放叠加供应紧缺,为中国电网设备产业链出口打开较大空间 [12][89][90] - **AIDC电气设备**:为提升能效、缓解缺电压力,AI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高压直流化趋势明确。其中,固态变压器(SST)转换效率超过98%,有望成为高增长赛道 [12][89][90]
美国800亿美元核电投资领航AI基建
华泰证券· 2025-10-29 13:14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4] - 能源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4] 报告核心观点 - 日美达成5,500亿美元对美投融资框架,将集中于发电和能源管道等基建领域,首个项目来自电力行业并预计年底前敲定[2] - 美国政府与卡梅科旗下西屋电气签署800亿美元协议,支持其在美国建造核反应堆,为数据中心供电,该投资属于日本5,500亿美元框架的一部分[1] - AI发展对美国电力系统建设产生显著拉动作用,需求侧数据中心并网需求高增,供给侧投资覆盖基荷电源、电网设备等全流程基建[2] - 美国电力建设节奏预测为短期推迟煤电退役并增加光储、中期全面建设大型燃机、长期建设核电,电新板块各细分标的有望受益[2] 已确认意向投资项目与规模 - 核电领域意向投资额达2,000亿美元:西屋电气AP1000及SMR项目意向投资最高1,000亿美元,GE Vernova/日立SMR建设项目意向投资最高亦为1,000亿美元[8] - 能源基建领域意向投资额达1,270亿美元:涉及GE Vernova、Bechtel、Kiewit等公司,各领域投资额最高分别为250亿、250亿、250亿美元等[8] - AI供电基建领域意向投资额最高达600亿美元:三菱电机、村田制造所、松下等公司参与,投资额最高分别为300亿、150亿、150亿美元[8] 投资框架下的具体项目与公司 - 西屋电气项目:在美国建设AP1000核反应堆和小型模块化反应堆,考虑引入三菱重工、东芝等日本供应商,意向投资最高1,000亿美元[9] - 能源基建EPC项目:Bechtel、Kiewit等公司提供发电厂、变电站等工程建设服务,意向投资额各最高250亿美元[9] - 电源及电网设备项目:GE Vernova提供气电设备及高压直流输电解决方案,意向投资最高250亿美元[9] - AI供配电项目:三菱电机提供发电机、UPS等设备,意向投资最高300亿美元;村田制造所提供电子元件及电池模块,意向投资最高150亿美元[9] 重点公司分析与推荐 - 阳光电源:目标价195.40元,投资评级“买入”,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55.4亿、186.2亿、216.7亿元,EPS为7.50、8.98、10.45元[7][12][13] - 西门子能源:目标价108.50欧元,投资评级“增持”,3Q25财年新增订单166.1亿欧元同比+60%,归母净利润6.15亿欧元同比扭亏为盈[7][12][14] - 核电相关公司:推荐卡梅科、中广核矿业等,受益于核电作为远期AI供电主力的定位[8] - 燃气轮机及电网投资相关公司:推荐GE Vernova、应流股份等,作为满足电力需求增长的主力[8] 投资逻辑与细分领域机会 - 光储领域:电网扩容与燃气轮机难以完全填补电力供需缺口,光储受益于外溢需求,推荐阳光电源,相关公司包括阿特斯等[8] - 燃气轮机与电网领域:GE Vernova的3Q25能源/电网订单同比+50%/104%,推荐西门子能源,相关公司包括三菱重工等[8] - 核电领域:作为远期AI供电主力,直接受益于本次能源基建投资,相关公司包括卡梅科、中国铀业等[8]
日美发布4千亿美元对美投资清单 聚焦AI电力
日经中文网· 2025-10-29 11:16
日美投资合作核心框架 - 日美两国政府发布总额约4000亿美元(约60万亿日元)的联合投资事实清单 [2] - 合作聚焦于核能发电等能源领域、AI用电源开发、强化AI基础设施、重要矿物这四大投资领域 [2] - 有8家日本企业对参与项目组建表示兴趣 [2] 参与企业与项目规模 - 软银集团考虑建设运营规模最大达250亿美元的大型电力基础设施 [5] - 美国西屋公司考虑联合三菱重工业、东芝、IHI等日本企业参与新型反应堆建设项目,最大规模预计达1000亿美元 [5] - 美国GE Vernova与日立合资公司计划建设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预计项目规模最高达1000亿美元 [5] - 三菱电机计划发展面向数据中心的发电系统及设备供应业务,预计业务规模最高达300亿美元 [6] - 松下将在蓄电系统等领域开展业务,业务规模最高达150亿美元 [6] 具体技术合作领域 - 日立将经营高压直流输电设备、变压器及电网控制设备 [6] - 藤仓将供应对提升数据传输效率至关重要的光纤线缆 [6] - 村田制作所和TDK等电子元件厂商考虑发展人工智能相关业务 [6] 合作背景与战略意图 - 生成式AI普及导致电力需求激增,美国麦肯锡预测2030年数据中心电力消费将达606太瓦时,为2023年的4倍以上 [6] - 完善电力基础设施对保持OpenAI和谷歌等科技公司竞争力至关重要 [6] - 日本旨在通过参与美国电力基础设施市场,培育继汽车之后的第二大产业 [6] - 日美企业联手意在应对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迅速追赶,占据优势地位 [6] 项目推进机制 - 日本经济产业相表示清单所列企业并非已确定参与,未列出企业未来也可能参与 [7] - 若日本企业参与,将由日美相关人士组成的协商委员会讨论后向特朗普推荐,投资项目最终由特朗普决定 [7]
新能源及工业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28 18: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统一的行业投资评级,但基于核心观点和投资建议,其对AI电力、能源装备、电网升级、数据中心供能设备及天然气基础设施等领域持积极看法 [5] 报告核心观点 - AI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驱动数据中心、云基础设施及电力需求强劲扩张,美国电网可靠性面临严峻挑战,被形容为"五级火警" [1][8][9] - 特朗普政府能源政策(如核电行政命令、人事任命)旨在加速核能(尤其是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和天然气发展,以支持AI数据中心等新增电力需求 [5][48][50][54] - 美国电力需求预期大幅上调,长期基础设施建设(如输电线路升级、燃气轮机、变压器)需求强劲,相关产业链受益 [22][26][27][55] - 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天然气市场供需趋于平衡,SMR商业化进程加速,产业链迎来投资机会 [47][48][50][55] 全球基建与建筑装备 - 北美主要数据中心市场空置率创历史新低至1.6%,大功率机柜(10兆瓦以上)平均要价同比上涨19%,需求强劲且供应紧张 [8] - OpenAI与Oracle、Vantage合作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建设"Lighthouse" Stargate集群,为全美五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之一,美国星际之门园区总IT容量计划达4.5GW [1][12] - Meta在德州埃尔帕索开工建设1GW数据中心,优化支持AI工作负载;加拿大数据中心市场规划规模接近9GW,其中6.9GW处于早期阶段 [10][12] - 美国政府推动利用联邦土地建设数据中心和发电,作为国家AI战略一部分 [11] 全球电气与智能装备 - 美国燃气轮机价格指数2025年8月同比增长3.43%,电力及特种变压器生产价格指数同比增2.5%;欧洲相关设备价格指数同比增1.43% [2][15][29][30] - 韩国变压器出口2025年9月达2.19亿美元,同比增4.74%,环比增12.9%;中国变压器出口9月同比增23%,对亚洲出口金额同比增66.68% [2][38][39] - 美国官方全国电力需求增长预期从2.8%上调至8.2%,至2029年需求预计增加15.8%,其中德州ERCOT预测大幅增加约37GW到43GW [22] - 美国输电投资加速,截至2024年12月已批准超500亿美元新扩建投资,电力变压器市场至2030年复合增速预计达8.27%,大型变压器达9.5% [26][27] 全球能源工业 - 美国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公司Oklo与Newcleo合作开发燃料制造设施;特朗普政府目标到2050年核电产量翻两番,SMR被视为2030年后AI数据中心最佳能源解决方案 [3][48][50] - 美国2025年8月新增装机4094 MW,以太阳能为主,天然气装机206 MW;2025年预计新增63 GW公用事业规模发电容量,太阳能占一半以上 [3][55][60] - 美国电力消耗预计在2025年和2026年创历史新高,分别达4205亿千瓦时和4252亿千瓦时 [55][66] - 美国本周电力平均现货价格环比上升21.32%至44.11美元/MWh;欧洲电力市场日前价格周环比下跌,德国均价下跌50.09% [3][75][94] - 截至2025年10月13日,NYMEX天然气期货价格周环比下跌8.8%至3.10美元/百万英热;WTI原油期货价格周环比下降5.5%至59.08美元/桶 [3][95][106] 全球新材料 - 2025年9月全球铀现货价格为82.63美元/磅,环比上涨10%,同比上涨1% [4] - 中重稀土中,氧化镝周均价为1630元/千克,环比上涨1.2%;氧化铽均价环比持平 [4] - 美国钢管、不锈钢价格指数2025年8月同比增长7.85%;钛及钛基合金铣刀形状价格指数同比增长8.38% [4] 投资建议关注领域 - AI电力运营商:Entergy、Talen Energy、Constellation Energy、Vistra、NRG Energy [5] - 能源装备(核电/SMR、燃气轮机):Oklo、NuScale Power、Centrus Energy、Cameco、GE Vernova、Siemens Energy [5] - 电网升级与高压设备:Hitachi、现代电气、ABB、Legrand [5] - 数据中心供能设备:Caterpillar [5] - 天然气基础设施:WMB、KMI [5]
能源的未来--一场“人造太阳”竞赛正上演
华尔街见闻· 2025-10-21 12:44
AI驱动的核能复兴 - 人工智能革命正重塑能源版图,AI和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成为清洁、可靠电力的核心驱动力,科技巨头面临电力需求激增和实现"净零"承诺的双重压力[2] - 零排放、高稳定性的核能,特别是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成为科技公司的理想选择,自2024年10月以来,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运营商已签署超过23吉瓦的新核电项目[2] - 微软成为首家加入世界核能协会的全球科技公司,标志着科技与核能战略结盟新时代的到来[2]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发展机遇 -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部署规模小于300兆瓦,建设周期约48个月,容量因子超过90%,为零排放技术[9] - 美国已将其2050年的核电装机容量目标提升至400吉瓦,预示着未来可能需要高达约6000亿美元的投资[2] - 从亚马逊到谷歌,科技公司正通过直接投资、电力采购协议(PPA)等多种方式深度介入核能领域,成为推动核能复兴的关键力量[5] 核聚变技术竞赛 - 核聚变是通往能源未来的"终极解",其燃料几乎取之不尽,无长期放射性废料,也没有传统核裂变反应堆的熔毁风险[8][9] - 高温超导技术的突破是核聚变能源竞赛的关键,稀土钡铜氧化物带材的商业化进程加快为这一领域带来新的生机[17] - 在对44位受访者的调查中,大多数人认为首座具备商业可行性的核聚变反应堆有望在2036年至2040年间投入运行,但摩根大通认为真正的商业化应用需要更长时间[11][13] 科技巨头与资本投入 - 谷歌与初创公司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签订电力购买协议,计划购买其首座商用聚变电站200兆瓦的电力[20] - 美国初创公司正在吸引巨额投资,行业总投资额已达到97亿美元,仅去年一年就筹集了26亿美元[20] - TAE Technologies已累计融资超过12亿美元,由OpenAI创始人Sam Altman支持的Helion Energy获得了5亿美元投资,并承诺在达成技术里程碑后再追加17亿美元[20] 亚太地区供应链机遇 - 随着美国等发达市场核能复兴势头增强,拥有成熟制造能力和成本优势的亚太供应链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18] - 韩国设备供应商以其专业知识、具备成本竞争力的出口能力以及在阿联酋Barakah核电站等项目上成功的交付记录而著称[19] - 日本供应商准备迎接新机遇,随着国内重启核反应堆计划稳步推进,目标是在2040财年将核电占比提升至约20%[21] 全球核电建设格局 - 亚太地区在全球新建反应堆中占据主导地位,占2025年全球计划建造新反应堆的69%[21] - 印度目标将核电装机容量从目前的8.8吉瓦提升至2031-32年的23吉瓦,并设定了到2047年达到100吉瓦的宏伟蓝图[26] - 韩国的第11次基本计划提案旨在将核电占比提升至35%以上,尽管存在政治风险讨论,但由于电价上涨,公众对核能的支持情绪已变得更加有利[26]
全球首个!国内核电SMR通过安全审查,还与数据中心属性高度匹配
选股宝· 2025-10-17 07:30
项目进展 - 中核集团海南昌江"玲龙一号"一回路冷态功能试验于10月16日圆满成功 [1] - 项目建成投运后预计每年发电量可达10亿度 [1] - "玲龙一号"是全球首个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审查的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 [1] 技术优势与特点 -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采用"模块化"设计,系统和组件可在工厂组装并作为单元运输 [2] - SMR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 [2] - 与传统大型核反应堆相比,SMR被认为具有更低建设成本和更快建设速度 [2] 行业影响与市场机遇 - 核电装机和新技术发展将带动中游核设备与材料产业链、上游核燃料供应链复兴 [2] - SMR基于经济性、灵活性高等优势适用于数据中心,将迎来新机遇 [2] - 随着科技厂商资本开支浪潮扩散至国内,数据中心市场成长周期为供电设备带来爆发式需求 [2] - SMR有望成为我国核电领域重要增量市场之一 [2] 相关公司布局 - 融发核电拥有高温气冷堆/快堆等小型堆核岛主设备关键装备制造技术,可实现压力容器等模块化制造 [3] - 景业智能与浙江大学共建"微堆/SMR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将微堆和SMR作为战略发展方向 [3]
核聚变“奇点时刻”:全球竞速正酣,核能源标的已涨疯!
格隆汇APP· 2025-10-14 17:52
全球核能投资热度 - 核能赛道热度高涨,SMR龙头NuScale Power年内股价上涨超过120%,OKLO和NNE分别上涨95%和88% [1] - 国内市场核燃料龙头中广核矿业股价上涨62%,核装备巨头东方电气和哈尔滨电气分别获得45%和38%的收益 [1] - 全球核聚变行业总投资额从2021年的19亿美元飙升至2025年的97亿美元,四年增长超过五倍 [3] 国家战略与投入 - 美国于2025年10月将核聚变升级为国家安全优先事项,要求2028年底前开工示范聚变电站 [1] - 中国自2023年以来对核聚变的投入至少达65亿美元,仅中国聚变能源公司就获得21亿美元注资,是美国能源部2026年聚变预算7.45亿美元的3倍 [1] - 德国通过方案计划在2029年前投入超过20亿欧元,以建设全球首座核聚变发电站 [2] 关键材料与供应链 - 中国生产全球近80%的钨、67%的钒,美国94%的钇依赖从中国进口 [2] - 核聚变商业化必需的锂-6全球仅中国和俄罗斯能生产,美国本土没有产能线 [2] 技术进展与工程化 - 中国东方超环托卡马克装置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稳态运行1066秒,刷新世界纪录 [3] - 中国大型核聚变实验装置BEST已进入组装阶段,并有明确的三步走计划:2035年建工程实验堆,2045年建商用示范堆,2050年实现聚变能源商用 [3] - 全球45家聚变公司中有35家预计在2030年至2035年运营具有净能量增益的商业示范电站 [3] 企业参与与商业协议 - OpenAI创始人支持的Helion承诺2028年开始核聚变发电,一年后为微软提供至少50兆瓦电力 [3] - 美国CFS公司与谷歌签署创纪录协议,计划在2030年代初为谷歌供应200兆瓦电力 [3] - NuScale的首个SMR项目计划于2027年投产 [3] 产业链核心环节 - 超导磁体在聚变装置中成本占比高,ITER项目中低温超导成本占28%,未来商用堆高温超导成本占比可能达46% [4] - 西部超导的低温超导产品市占率超过70%,联创光电是高温超导领域的先锋 [4] - 真空室制造精度要求高,合锻智能中标BEST装置真空室项目,国光电气参与ITER供货 [4] 关键材料与组件 - 偏滤器使用熔点3422℃的钨材料,安泰科技的钨铜组件对标ITER标准,中钨高新为全球钨龙头 [4] - 东方电气和哈尔滨电气是传统核电配套主力,技术可复用至聚变领域 [4] AI数据中心驱动核电需求 - 2025年全球AI数据中心耗电量预计突破4500亿千瓦时,相当于挪威全年用电量的3倍 [5] - 核电因零碳、稳定、24小时供电的特性成为科技巨头首选能源 [5] - 谷歌与CFS公司签约,200兆瓦聚变电力将优先供应其德州AI超算中心,满足70%用电需求 [5] 国内市场与订单增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AI数据中心新增核电采购量同比激增120% [5] - 中广核矿业因此获得的核燃料订单增长65%,东方电气核电配套发电机组出货量同比提升42% [5] - 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每年可满足超过120万个年均耗电量8000度的AI训练服务器的供电 [5]
机械设备:美股Oklo持续大涨,SMR或比聚变更早落地,成为满足AI能源需求的关键解决方案
华福证券· 2025-10-11 21:15
报告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7] 报告核心观点 - 美股Oklo公司股价大幅上涨,9月上涨51.59%,10月前8个交易日上涨31.83%,显示市场对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的高度关注[3] - SMR作为新一代核裂变反应堆,有望比核聚变更早实现商业化落地,成为满足人工智能(AI)巨大能源需求的关键解决方案[2][3] - AI发展推动算力需求激增,而算力增长依赖电力供应,预计到2035年全社会算力总量将增长10万倍,导致数据中心用电需求急剧增长[4] - 美国已掀起SMR投资热潮,科技巨头正联合SMR及核聚变公司为数据中心定制供能方案[3] 行业趋势与驱动力 - AI的尽头是算力,算力的尽头是电力,这已成为科技行业共识[4] - 2024年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达到166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达1.68%[4] - 根据华为《智能世界2035》报告预测,2035年全社会算力总量将增长10万倍,届时数据中心用电量占比将大幅增加[4] SMR技术特点与国内进展 - SMR是先进的核电厂,容量为300兆瓦或更少,约为标准设施的三分之一,具有科学固有安全、投资少见效快、部署灵活和应用场景广泛等特点[5] - 我国《原子能法》鼓励和支持先进核反应堆的应用[5] - 中核集团的“玲龙一号”ACP100处于工程示范建设阶段,是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预计2026年建成[5] - 景业智能与浙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共建“微堆/SMR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利用AI、先进控制等技术加速微堆/SMR技术成果转化[5] 建议关注的相关公司 - 景业智能:与浙大共建微堆/SMR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在全球AI需求与能源转型背景下展现巨大发展潜力[5] - 佳电股份:产品主氦风机是四代堆-高温气冷堆一回路唯一动力设备,子公司哈电动装的核主泵产品在核电业务细分行业处于领先地位[5] - 国光电气:公司偏滤器和包层系统是ITER项目的关键部件[5] - 兰石重装:业务覆盖核能上游核燃料系统、中游核电站设备、下游和乏燃料后处理[5] - 科新机电:承制了高温气冷堆核电产品,新燃料运输容器实现替代进口[5] - 海陆重工:服务堆型包括三代、四代堆以及热核聚变堆(ITER)等[5] - 江苏神通:获得我国新建核电工程已招标核级蝶阀、核级球阀90%以上的订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