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楼市弱复苏
icon
搜索文档
这类项目正在支撑楼市“弱复苏”
36氪· 2025-08-12 10:45
前7月楼市可谓是喜忧参半。 一方面,新房成交迎来季节性回落,并降至年内低位,累计同比转负。 另一方面,以上海、杭州、成都、南京为代表的城市,核心区高端改善项目热销,对于维稳市场也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作为传统成交淡季,8月份新房成交绝对量或将延续低位波动,不过基于去年基数较低,同比降幅仍有进一步收窄的可能,累计同比降幅或将延续5%以 内,延续弱复苏走势。 新房成交降至年内低位 30城平均去化率仅三成 根据CRIC监测的重点30个城市来看,7月成交规模为823万平方米,环比降29%,同比下降20%。前7月累计成交7080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微降1%。 一线城市全面回调,仅宁波、惠州等个别城市迎来阶段性回升。 从去化情况来看,市场热度季节性回落,环比持降。 据CRIC监测数据,30个重点城市7月平均开盘去化率环比下降11个百分点至30%,降至年内新低,同比上升3个百分点,仍好于去年同期。 其中,杭州、南宁、天津去化率超六成,主要得益于适销对路网红盘入市带动作用。 从变化趋势来看,各城市去化率环比跌多涨少。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杭州等热点城市本月去化率高位回落,深圳降至4%创近10年来新低。天津、 苏州、郑州、常 ...
热销项目 | 7月核心区高改项目领涨,刚需盘加速以价换量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8-10 12:51
楼市整体走势 - 当前楼市延续止跌企稳的弱复苏走势,7月30城平均开盘去化率降至30%,环比下降11pcts,同比上升3pcts,创年内新低 [1][3][4] - 市场呈现季节性回落,但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分城市看跌多涨少: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杭州等热点城市去化率高位回落(深圳降至4%创10年新低);天津、苏州、郑州等同环比齐增;福州、济南等弱二三线城市去化率不足20% [7] - 8月预计成交绝对量延续低位波动,但同比降幅或收窄至5%以内,城市分化加剧:京沪深或阶段性回落,部分二线如天津、苏州等因新规住宅入市或延续稳中微增 [19] 热销项目特征 - 核心区高改项目为热销主力:上海浦东翡雲悦府两次开盘去化率86%-100%;成都麓湖生态城单月销售10.2亿元;南京中北金基山和月项目去化率50% [9][10] - 学区房需求坚挺:长沙中建桃李九章、中国铁建花语江南分别去化72套和49套;西安中国铁建西派澜廷因名校配套认购70套 [11] - 产品力驱动的"好房子"表现分化:郑州信达集楼七里认购106套,广州黄埔木米城认购73套;但武汉华侨城天荟(得房率97%-98%)因配套未落实去化率仅18% [12][13] 营销策略与区域表现 - 弱二线城市加速以价换量:西安华发利君都荟城央通过提高佣金点数认购75套;苏州TOP10中7个项目折扣达8折以内;郑州招商时代天宸特价房11500元/㎡起带动去化 [16][17] - 厦门联发索悦里推出租金补贴政策(月补3000元),折后单价2.4万元/㎡;福州名城映汇价格较开盘下降4500元/㎡至1.33万/㎡ [17] - 长春、福州等城市依赖低价促销,长春北湖区项目单价低至1.49万元/㎡ [17]
中国房地产研报:热销项目:6月新规项目和高改盘集中入市支撑去化率攀升
克而瑞证券· 2025-08-08 09:37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 [1][2][3] 核心观点 - 6月30个重点城市平均开盘去化率为41%,环比上升3个百分点,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与2023年高峰基本持平 [3][7] - 热销项目共性特征包括新规项目、高改盘和学区房,其中新规项目去化率普遍高于传统项目 [11][17][22] - 核心一二线城市如上海、成都、南京等高端改善盘热销,部分项目均价超10万元/平方米且呈现"越涨越买"特征 [18][20] - 苏州、郑州等城市通过政府回购和房票安置提振去化,部分项目销量显著提升 [25][28] - 北京、福州等城市部分项目通过降价、折扣和渠道激励实现销量增长 [27][29] 分城市去化表现 - 去化率超6成的城市包括成都(94%)、杭州(73%)、天津(71%)、重庆(67%)、合肥(62%)和长沙(62%) [7][8] - 北京去化率48%,环比上升6个百分点;上海去化率50%,环比上升4个百分点;深圳去化率33%,环比上升3个百分点 [8] - 弱二三线城市如宁波(13%)、嘉兴(17%)、常州(11%)去化率不足2成,市场持续低迷 [7][9] 热销项目类型 - 新规项目:广州新规项目去化率比旧规项目高30个百分点,首开去化率多在4成以上 [11][12] - 四代宅:重庆四代宅去化率普遍在75%以上,而普宅去化率仅2成左右 [17][19] - 学区房:长沙TOP10项目中6席为学区房,西安强教育属性楼盘销量领先 [22][24] 市场趋势预判 - 7月新房成交或延续低位波动,但同比降幅可能收窄,核心一二线城市热度延续,三四线城市筑底行情持续 [32] - 核心区域配套和产品力强的项目将保持高热,外围项目去化压力较大 [32]
热销项目|6月新规项目和高改盘集中入市支撑去化率攀升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7-04 17:56
核心观点 - 6月楼市延续弱复苏走势,新房成交微降但去化率环比上升3pcts至41%,同比上升11pcts,与2023年高峰持平 [1][2] - 7月新房成交或延续低位波动,但同比降幅可能进一步收窄,维持弱复苏态势 [1][23] - 市场分化加剧:核心城市高改盘、四代宅及学区房热销,弱二三线城市依赖政策刺激或降价促销 [22][23] 市场表现 - 6月30城平均开盘去化率41%,南宁等5城无推盘,成都等6城去化率超60% [2] - 热点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同环比齐增,宁波等弱二三线城市去化率不足20% [3] - 广州新规项目去化率比旧规高30pcts,越秀云萃首开去化87% [5][6] - 重庆四代宅去化率普遍超75%,普宅仅20%,龙湖御湖境实得价16555元/㎡ [7][9] 热销项目特征 - 四代宅/新规项目:广州新规项目占全市认购量90%,重庆龙湖御湖境加赠后价格优势达8000元/㎡ [4][7] - 核心区高改盘:上海壹号院均价18.9万元/㎡当日售罄,成都麓湖生态城销售额13.78亿元 [12][14] - 学区房:长沙TOP10中6席为学区盘,西安西派澜廷因名校配套月销84套 [16] 城市分化策略 - 政策驱动:郑州房票项目占TOP20的25%,苏州TOP3均为政府回购项目 [19] - 以价换量:北京龙湖观萃降价5000元/㎡,福州名城悦郡降价7000元/㎡至1.5万元/㎡ [20] - 弱城市困境:三四线刚需消费降级,依赖高佣金渠道,市场处于"跌无可跌"状态 [22][23]
房企半年考大洗牌:千亿房企剩4家,头部却砸5000亿“抢地”
搜狐财经· 2025-07-03 14:07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TOP100房企销售总额18364.1亿元,同比下降11.8%,降幅较前5个月扩大1个百分点 [3] - 千亿房企数量从去年同期的6家减少至4家,仅保利、绿城、中海、华润保持千亿规模 [3] - 500-1000亿阵营房企数量逆势增加,从去年同期4家增至7家,建发、滨江等跻身该梯队 [3] 头部房企策略变化 - 头部房企采用"联合开发"模式,保利全口径销售额1452亿元中权益销售额仅689.7亿元,绿城1221亿全口径销售额中权益占比不足25% [3] - 保利、绿城、金茂成为上半年拿地金额前三甲,保利以899亿元新增货值位列第一 [5] - 闽系房企在土拍市场表现活跃,建发、联发、象屿、国贸4家进入拿地TOP20榜单 [5] 区域市场分化 - 一线城市销售额贡献率同比提升9个百分点至40%,上海、北京、广州分别贡献16.9%、10.6%和9% [4] - 上海土拍市场热度突出,6宗地块吸引14家房企竞拍,总成交价212.6亿元,溢价率超10% [5] - 广州土拍市场民企参与度提升,敏捷地产一次性拿下番禺4宗地块,占上半年广州宅地出让量的近25% [5] 产品结构趋势 - 90-140平米改善型住房占比达45.7%,140平米以上高端产品占比持续提升 [4] - 房企聚焦核心一二线城市,采取"以销定投"策略,重点布局主流城市核心地段 [4] 土地市场动态 - 上半年TOP100房企拿地总额5065.5亿元,同比激增33.3%,65%土地出让金集中在TOP20城市 [5] - 广州珠江新城东扩核心地块(马场首开区)、琶洲南商业改宅地、天河华景生物药厂地块将成为下半年土拍焦点 [8] 市场未来展望 - 机构预测下半年楼市延续弱复苏,新房成交同比降幅有望收窄,城市分化将进一步加剧 [6] - 核心城市优质地块仍具结构性机会,但需警惕高价地带来的开发压力 [8]
2025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100排行榜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6-30 18:39
2025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榜单分析 核心观点 - 2025年6月百强房企销售操盘金额达3389.6亿元,环比增长14.7%,近六成房企单月业绩环比增长,其中28家增幅超30% [11][13] - 上半年新房累计成交规模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30个重点城市成交1034万平方米,市场呈现弱复苏态势 [9][21] - 房企梯队分化显著:TOP30门槛同比增1.2%至119.8亿元,但TOP10、TOP11-20及TOP51-100梯队销售规模同比降低 [16][17][18] 头部房企表现 - **全口径金额TOP5**:保利发展(1452亿元)、中海地产(1201.3亿元)、华润置地(1103亿元)、招商蛇口(888.9亿元)、绿城中国(803亿元) [2] - **权益金额TOP5**:保利发展(1144.2亿元)、中海地产(1105.2亿元)、华润置地(738.2亿元)、招商蛇口(615亿元)、绿城中国(547亿元) [2] - 中海地产、华润置地、招商蛇口等央企及国企在单月业绩增长中表现突出 [13] 市场趋势与区域分化 - 核心一二线城市(如京沪深杭蓉)因高得房率产品集中入市,开盘去化率维持高位,而三四线城市成交持续筑底 [21] - 7月预期新房成交同比降幅或进一步收窄,但城市间分化加剧,核心区域优质项目保持高热 [10][21] - 二手房市场一线城市韧性较强,二三线城市分化显著 [9][21] 梯队结构变化 - TOP21-30梯队房企销售规模同比持平,其他梯队均同比下降,显示中型房企抗风险能力提升 [18] - 全口径金额TOP100门槛降至34.9亿元(奥园集团),权益金额TOP100门槛为25.1亿元(南山控股) [7][17] 注:数据引用自克而瑞研究中心2025年1-6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榜 [1][23]
上半年哪些城市值得买?
36氪· 2025-06-30 10:24
楼市整体走势 - 2025年上半年楼市呈现"止跌回稳"的弱复苏态势,新房供求环比持增,二手房增长动能明显放缓,土地市场缩量升温[1] - 城市分化显著,多数城市成交已触底,市场处于跌无可跌状态,整体回暖依赖核心一二线城市热度传导[1] -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重庆、厦门8城新房、二手房及土拍表现均居前列,合肥一二手房同比涨幅前三但土拍未进前20[1] 新房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商品住宅供应量同比明显下滑,仅一线城市保持高位,整体成交同比持平[2] - 一线城市韧性较强,二线持平,三四线仍处探底阶段[2] - 重点30城中深圳、北京成交累计同比超20%,上海规模最高但受高基数影响同比未正增长[5] - 成都、杭州维持高位成交,合肥、厦门同比增幅超15%,武汉等城市降幅持续收窄[5] - 深圳以37.01%同比增幅领跑,北京21.09%,合肥17.08%紧随其后[6] 二手房市场动态 - 2025年上半年二手房增长动能放缓,因学区置业退潮及新盘分流,30城累计同比增11.9%,一线城市增幅达22%[7] - 深圳、西安同比增幅超30%,重庆、合肥复苏显著,郑州等城市仍未回正[10] - 深圳华以34.84%增幅居首,合肥23.82%,上海22.99%表现突出[11] 土地市场特征 - 2025年上半年全国300城土地成交建面2.5亿平方米同比降8%,创2010年以来新低,但溢价率同比升4.8个百分点至9.2%[12][15] - 上海(1273亿元)、北京(1101亿元)、杭州(1077亿元)包揽土地成交金额前三,合计占比达35%[15] - 杭州溢价率33%最高,成都21%,苏州20%,北京旧改地块拖累溢价率至7%[18][19] - 土地投资向高能级集中,TOP20中一线城市全入围,二三线以沿海城市为主[18] 未来市场预判 - 三季度新房供给量或再度回落,因2024年土地成交缩量导致"供应小年"[20] - 核心一二线(如京沪深杭蓉)仍是房企推盘重点,高得房率产品将维持高位去化[21] - 三季度成交绝对量预计低于二季度,但同比降幅可能收窄,城市分化加剧[21]
总结与展望 | 城市:上半年新房成交规模同比持平,二手成交动能放缓(2025H1)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6-28 09:42
行业整体走势 - 2025年二季度楼市呈现"止跌回稳"弱复苏态势,新房供求环比增长但同比下降,上半年供给约束显著,成交与去年同期持平[1] - 高得房率新规住宅入市维持市场热度,二手房增长动能放缓因学区置业热潮消退及新盘分流改善客群[1] - 预判下半年新房成交绝对量三季度环比回落,同比降幅收窄,四季度跌幅扩大,全年弱复苏;城市间分化加剧,核心一二线企稳回升,多数城市仍在底部寻找平衡[1] 新增供应 - 二季度全国商品住宅供应环比增长但同比下降20%,上半年供给约束显著[2] - 分能级看仅一线城市放量,4-5月供应量较一季度月均和去年同期显著增长;二线和三四线供应低迷,三四线跌幅居首[4] - 30城6月预期新增供应同环比齐跌,上半年累计同比回落;城市分化明显:上海、深圳等热点城市供给约束显著,昆明等供应充裕型城市同环比齐增,佛山等弱二三线推盘积极性低[6] 新房成交 - 二季度成交环比微增同比下降,呈现"筑底企稳"走势,4月降5月增6月再降[7] - 一线城市韧性最强,前5月累计同比增幅居首;二线基本持平去年,三四线仍处探底阶段同环比齐降[9] - 30城6月成交同环比齐跌,但二季度整体环比持增;一线中北京、广州、深圳累计同比正增长,二三线如成都、杭州保持高位,武汉累计同比转正,长春等低位徘徊[10] 二手成交 - 二季度30城二手房成交同环比齐增但逐月下行趋稳,增长动能放缓[11] - 深圳、西安上半年累计同比增幅超30%,重庆、合肥等复苏显著,东莞等低基数城市大幅增长,郑州等仍处回调期[14] 房价表现 - 前5月一线和强二三线城市房价稳定,三四线回调;上海、深圳、北京为房价TOP3,深圳同比微降2%,北京增17%,上海持平[15] - 启东、南通等因高端盘成交占比上升结构性拉升房价;惠州、南昌等前期透支或基本面弱的城市房价深度调整[16] 新房库存 - 5月末百城商品住宅库存4.63亿平方米,同环比齐跌;去化周期25个月,同比下降5%,仅一线同环比齐跌18%和1%[18][21] - 一线中上海库存低位,深圳同比腰斩;二线中长春去化周期高企,杭州、合肥不足9个月;三四线半数城市消化周期超30个月[23][24] 未来预判 - 三季度供给量预期回落,核心一二线如北京、上海等仍是推盘重点,尤其改善盘和豪宅市场;弱三四线延续低位去库存[25][26] - 三季度成交绝对量不及二季度但同比降幅或收窄,核心一二线热点恒热,三四线筑底;单城市内项目分化加剧,核心区域高热外围去化承压[27]
从“红五月”分化到年中冲刺:房企押注“好房子”产品,能否实现以质换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2 13:27
房地产市场整体趋势 - 房地产市场延续止跌回稳的弱复苏走势,5月数据虽有波动但总体向好[1] - 30个重点城市5月新房成交面积1058万平方米,环比下降2%,同比下降9%[1][8] - 前5个月30城新房成交面积5047万平方米,同比上涨6%[8] 区域市场分化表现 - 一线城市5月新房成交环比增长6%,同比增长20%,上海、北京、广州成交量同比增幅达24%-38%[3][4][8] - 二三线城市5月新房成交环比企稳,但同比回落13%,成都、深圳等城市成交面积同比环比均下降超10%[7][8] - 厦门、成都、长沙、重庆去化率超60%,郑州、苏州环比降幅超20%,昆明等弱二线城市去化率不足20%[9] 房企销售与策略 - 百强房企5月销售额同比下降17.3%,保利发展5月销售额285.12亿元(环比+15.8%,同比-19.3%)[10] - 18家重点房企5月销售额1449.84亿元,同比下降5.9%,环比增长24.1%[12] - 头部房企通过"好房子"新规产品提升去化率,成都万科新项目实现片区销冠,龙湖集团推出直播促销冲刺年中业绩[13] 产品与市场结构 - 热销项目聚焦第四代宅和"好房子"新规产品,成都新推项目去化率超90%[8][9] - 6月供应结构以改善为主(占比55%),刚需占比34%,半数城市供应集中在主城区[14] - 武汉等城市改善型产品存销比扩大,房企通过现房展示、服务升级应对竞争[9][13]
热销项目 | 新规产品入市托举4月去化率同比持增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5-15 16:56
市场整体表现 - 4月30个典型城市新房平均去化率为38%,环比下降6个百分点,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与2023年高峰持平 [3][4] - 热点城市数量减少,仅成都、长沙、郑州、杭州和天津去化率超60% [4] - 福州、长春、无锡、东莞、珠海等5城无项目开盘或加推 [4][6] 城市分化特征 - 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去化率环比下降,北京降幅达36个百分点 [4][6] - 长三角城市如合肥、苏州、南京回暖动力不足,环比降幅4-8个百分点 [4] - 重庆、济南、青岛等弱二线城市去化率不足30%且环比下降 [4] 热销项目特征 - 核心区域改善盘集中入市支撑市场热度,广州新规项目推货量占全市60%,去化率环比上升8个百分点至23% [8] - 高得房率新规项目受追捧,如广州保利天奕项目使用率超120%,首日认购超百套 [8] - 郑州四代宅项目龙湖中原颂和SIC润府当月认购均超200套,霸榜销售前两名 [9] 配套驱动因素 - 上海轨交盘翡雲悦府首开228套房源日光,触发积分63.84,得益于地铁613号线660米距离和规划商业 [11][13] - 西安地建嘉信臻境项目因规划高新一中沣东中学校区,月度认购87套 [11][13] - 武汉华侨城红坊项目因对口优质学区,调价促销后去化速度加快 [11][13] 营销策略效果 - 成都五一期间热销项目渠道成交占比超70%,建发观云成交环比增长100% [15][16] - 重庆中建壹品南滨星光城加推154套房源,中介跳点推动成交过半 [18][19] - 联发观音桥项目五一累计到访1000组,认购100套金额破2亿元 [19] 后市展望 - 5月市场或延续弱复苏,广州、成都新规项目集中入市可能带动点状回温 [1][21] - 京沪杭等城市若优质改善盘入市,热度有望延续 [21] - 武汉、天津市场呈现止跌企稳态势 [21] - 福州、南宁等高库存城市去化压力仍大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