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概念验证
icon
搜索文档
为产学研医“架桥”,生命健康前沿项目亮相概念验证大赛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01 16:16
行业技术突破 - 甲醇利用细菌单细胞蛋白高效合成技术开发项目依托成本仅为葡萄糖三分之一的低成本甲醇进行单细胞蛋白生产 旨在解决中国饲料工业每年1亿吨豆粕需求中8000万吨依赖进口的问题 [1] - AI驱动mRNA药物智造平台开发出通用型mRNA癌症疫苗 临床前研究表明该疫苗在多种癌症模型中单药可完全清除肿瘤 联合PD-1抑制剂后在耐药模型展现强劲持久抑瘤效果 [1] - 多脑区微创植入式脑机接口系统与液压驱动微创柔性神经触手探针技术代表脑机接口领域前沿突破 [2] 产学研合作生态 - 活动汇聚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自动化研究所等顶尖科研机构 覆盖合成生物学 AI制药 脑机接口 精准医疗及康复机器人五大热门方向 [2] - 概念验证计划通过"先验证后转化"机制自2019年启动 有效推动早期科技项目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显著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3] - 技术经理人团队为项目提供一对一咨询辅导 评审专家从技术可行性 临床应用前景 市场竞争力及团队实力多维度开展深度点评 [2] 战略发展导向 - 发展廉价微生物蛋白替代豆粕已成为国家重要战略方向 旨在降低畜牧业对进口豆粕的依赖风险 [1] - 概念验证中心持续整合院内外科研 临床 产业及金融资源 为生命健康创新技术提供全方位支持 [3] - 路演活动由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与中关村街道共同主办 为产学研医资各方搭建高效对接桥梁 [2]
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佛山科促会启航,多项举措落地
南方都市报· 2025-08-28 19:36
科促会成立与定位 - 佛山首家专注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社会团体正式成立 由8家单位联合发起 首批会员单位50家 涵盖高校 科研院所 龙头企业 产业园区及投融资机构 形成科研机构+高校+产业方+平台多元协同生态 [1] - 科促会使命是成为科研与产业间的翻译器和路由器 依托有平台 有经验 有队伍 有成果四大优势推进工作 [1][2] - 科促会重点攻坚成果转化关键环节 联合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小试中试平台 推动论文变样品 样品变产品 组建技术经纪人队伍和设立科创基金 实现产品变商品 商品变产业 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2] 配套举措与生态建设 - 佛山市技术经纪专业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正式成立 由佛山产研院牵头组建 2026年起开展初中级职称评审 为技术经纪人提供职业化认证通道 [2] - 首届精密仪器创新创业大赛启动 分成长组与初创组 冠军奖金2万元 优质项目可获得佛山产研院最高300万元投资及商业模式设计等配套服务 [2] - 香港科技协进会与科促会共建国际技术转移通道 推动香港科研成果与佛山产业对接 平安财险佛山分公司与佛山产研院签署中试保险协议 降低企业研发试错成本 [3] 产业基础与战略目标 - 佛山拥有超万家规上工业企业 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及85家中试平台(概念验证中心) 但仍面临缺标准 缺协同 缺资本 缺人才的死亡谷挑战 [1] - 佛山持续完善概念验证—中试孵化—产业落地全链条服务体系 深化科技金融融合与放管服改革 加速向概念验证之都 小试中试天堂 成果转化高地目标迈进 [2][3] - 自2018年佛山市政府与省科学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来 累计孵化科技企业数百家 投资科创企业超50家 2024年1月禅城区与省科学院开启全面战略合作 已促成广东省科学院(佛山)智能制造科创基地 测试分析研究所纺织品检测佛山服务站 汾江科创带基金等项目落地 [3]
济南组建概念验证和中试示范两大联盟
大众日报· 2025-08-28 14:38
济南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 济南市成立概念验证中心联盟和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基地联盟 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并构建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生态 [1] - 概念验证中心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问题 中试示范基地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大幅降低产业化风险 [1] - 济南成为继上海后全国第二个组建概念验证中心联盟的城市 [3] 铌酸锂光电集成技术进展 - 济南大学联合企业获批建设铌酸锂光电集成概念验证中心 已完成20多项技术验证 [1] - 验证方向包括将铌酸锂晶体应用于AR眼镜等消费电子领域 相比玻璃镜片具有更真实舒适的特性 [1] - 中心通过技术开发与产品验证活动 旨在构建自主可控的铌酸锂光电集成芯片产业链 [1] 纳米新材料产业化突破 - 静电纺丝纳米新材料中试示范基地突破纳米纤维量产技术壁垒 开发出空气过滤/水过滤/军工/医美等系列产品 [2] - 实验室产品20厘米长与工业产品1米多存在工艺差异 中试环节实现技术自主可控 [2] - 该基地目前已服务超过10个项目 [2] 省级与市级平台建设规模 - 2024年山东省布局6家省级概念验证中心试点 其中济南占3家 布局40家省级中试基地 济南占7家 [2] - 济南市另搭建9家市级概念验证中心与8家市级中试示范基地 [2] 创新生态建设目标 - 通过平台建设吸引培育技术型/市场型/复合型科技人才 形成创新要素集聚效应 [2] - 科技部门聚焦育主体/搭平台/促转化等方向 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与成果对接渠道 [3]
济南|济南组建概念验证和中试示范两大联盟
大众日报· 2025-08-28 09:56
济南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 济南市成立概念验证中心联盟和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基地联盟 旨在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并构建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生态 [1] - 概念验证中心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问题 中试示范基地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大幅降低产业化风险 [1] - 济南成为继上海后全国第二个组建概念验证中心联盟的城市 [3] 铌酸锂光电集成技术进展 - 济南市铌酸锂光电集成概念验证中心由济南大学联合晶正电子、恒元半导体建设 已完成20多项技术验证 [1] - 当前重点验证铌酸锂晶体在AR眼镜等消费电子领域应用 相比玻璃镜片具有更真实舒适的特性 [1] - 中心通过技术开发、产品验证和市场应用研究 目标构建自主可控的铌酸锂光电集成芯片产业链 [1] 中试示范基地产业化成果 - 静电纺丝纳米新材料中试示范基地突破纳米纤维量产技术壁垒 开发出空气过滤、水过滤、军工及医美修护等系列产品 [2] - 该基地已服务超过10个项目 实现从实验室20厘米产品到工业级1米多产品的技术转化 [2] - 所有纳米过滤膜产品均实现技术自主可控 [2] 区域创新资源配置 - 山东省布局6家省级概念验证中心试点单位 其中济南占3家 省级中试基地40家中济南占7家 [2] - 济南市另搭建9家市级概念验证中心和8家市级中试示范基地 [2] - 平台建设形成创新要素集聚效应 促进技术型、市场型及复合型科技人才培育 [2] 政府支持措施 - 济南市科技局聚焦"育主体、搭平台、促转化、聚要素、优环境"五大方向精准施策 [3] - 通过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和畅通成果对接渠道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效能 [3] - 为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全方位环境保障和服务支撑 [3]
北航杭研院入选浙江首批概念验证中心
杭州日报· 2025-08-13 10:44
概念验证中心建设 - 浙江省科技厅公布首批22家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布局清单 智能无人系统概念验证中心入选[3] - 中心采用场景驱动模式 聚焦低空经济与具身智能领域成果转化[3] - 累计入库项目76个 形成样品/产品63项 培育企业36家 企业融资总额超1.5亿元[6] 技术验证成果 - 无人机反制系统实现多模态低空感知与融合技术 识别准确率超85%[4] - 开发30多个实际应用场景 包括公安、消防、应急、市监及航空领域[8] - 与合作方共同梳理60多项需求清单 建立"企业出题-政府助题-平台答题-车间验题-市场评价"机制[8] 科研资源整合 - 纵向打通科研-成果转化-产业化全链条 引入国家级人才37人 北航高端学者138人 工程师82人[6] - 横向通过产业联合创新中心每年发布验证计划 吸引全国优质成果[6] - 每个团队给予100万-300万元经费支持[6] 运营支撑体系 - 配备专职运营人员14人 技术经纪人占比过半 组建38人专家顾问团队[9] - 联合外部机构投入概念验证资金超7000万元[9] - 构建"有组织科研-概念验证-中试熟化-产业落地"的四阶段转化新模式[9]
不只帮科技企业省出百万元 这些“中枢平台”如何“靶向”服务|上海高质量孵化器调研
第一财经· 2025-08-07 22:21
行业趋势与孵化器模式 - 科技成果转化需要中试验证、产业资源对接、投资孵化等全过程服务的"中枢平台",司南半导体扮演"集成服务商"角色,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并理解企业需求[1] - 高质量孵化器提供专业技术平台和仪器设备,上海12家高质量孵化器建有20余个专业技术平台,450余台/套设备,1-5月服务企业超3000家/次[2] - 集成电路产业因长周期和高门槛使初创企业面临困难,需要"靶向"服务,上海市支持孵化器共建实验检测、概念验证等平台[3] 孵化器服务模式与成果 - 司南半导体提供EDA设计、晶圆制造、封测认证全链条服务,与国际EDA厂商合作降低50%软件成本,与积塔半导体等合作缩短设计周期30%-50%[1][4] - 新微创源建立Bio-IC和Auto-Chip概念验证中心,累计完成59次验证服务,Auto-Chip中心2024年下半年建成3个实验室[2][5] - 模速空间推动43个备案大模型落地(占全市61%),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技术应用预计实现销售8000万元[6] 资金支持与项目筛选 - 上海12家高质量孵化器自建及参建基金规模约50亿元,另有深度合作基金30余只[2] - 新微创源构建"双轮驱动"资金体系:短期通过验证服务和FA佣金回流现金,长期通过投孵联动实现增值,2024年完成认股权交易备案[8] - 司南半导体推出5亿元天使基金,收入来源包括载体租赁、专业服务和跟投收益,推进"拨改投专项"支持颠覆性技术[8][9] 概念验证中心建设 - 概念验证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先一公里",新微创源Bio-IC中心聚焦体外诊断芯片等4个领域,Auto-Chip中心模拟车载环境[5] - 新微创源筹建未来光电子技术概念验证中心,研究能量光纤互连、光能研发等创新领域[5] - 上海市方案支持孵化器联合龙头企业共建概念验证平台,对成效显著者给予资金支持[3]
不只帮科技企业省出百万元,这些“中枢平台”如何“靶向”服务|上海高质量孵化器调研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07 21:13
核心观点 - 科技成果转化需要中试验证、产业对接和投资孵化等全过程服务的中枢平台 [1] - 高质量孵化器通过专业技术平台和概念验证中心提供关键支持 加速硬科技企业从研发到商业化 [2][6] - 金融赋能和投孵联动机制为早期科技企业提供资金造血能力 包括种子基金、母基金引导和创新金融产品 [11][12] 孵化器服务模式 - 司南半导体提供EDA设计分时租赁服务 降低企业50%软件使用成本 [1] - 构建覆盖EDA设计、晶圆制造和封测认证的全产业链孵化服务 与国际EDA厂商合作缩短芯片设计周期30%-50% [3][5] - 与积塔半导体、芯联集成等制造厂建立晶圆制造快速通道 保障产能、价格优惠和交期 [5] - 为初创企业提供万级净化实验室 联合封装测试龙头企业提供快速封装和可靠性测试 [6] 概念验证中心建设 - 新微创源搭建Bio-IC(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Auto-Chip(汽车芯片)和未来光电子技术三大概念验证中心 [1][9] - Auto-Chip中心2024年末投入运营 累计完成28次概念验证和检测服务 [2] - Bio-IC中心累计完成31次概念验证服务 [2] - Auto-Chip中心2024年下半年建成核心验证实验室、EDA仿真平台和模拟车载环境室三个实验室 [9] - Bio-IC中心聚焦体外诊断芯片、人工智能影像、神经脑科学和计算生物医学四个技术领域 [9] - 未来光电子技术概念验证中心围绕能量光纤互连、光能研发和自然光采集等创新领域 [10] 平台规模与成效 - 上海12家高质量孵化器建有20余个专业技术平台 部署超450台/套专业仪器设备 [2] - 1-5月服务企业超3000家/次 拥有孵化基金总规模约50亿元 [2] - 模速空间推动43个备案大模型落地 占全市61% [10] - 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推动"类脑仿生视觉系统"应用于轨道交通智能巡检 预计实现销售8000万元 [10] 项目筛选与资金机制 - 新微创源通过科研院所、高校项目和校友圈资源构建项目池 采用多维度评估筛选机制 [11] - 构建长短结合资金造血体系:短期通过概念验证付费服务和FA佣金实现现金回流 长期通过投孵联动实现价值增值 [12] - 2024年初完成首批"超前孵化"种子项目在股权交易中心的认股权交易备案试点 [12] - 司南天使基金规模达5亿元 对高潜力项目进行多轮次跟投 [12] - 收入来源包括载体租赁、专业服务和跟投项目收益三部分 [13] - 推进"拨改投专项"和"概念验证专项"支持颠覆性技术产业化 [13] 政策支持 - 上海市方案支持高质量孵化器共建实验检测、概念验证和中试基地等平台 对成效显著者给予资金支持 [3] - 强化投孵联动引导:通过市级母基金带动"耐心资本"流向种子期企业 设立早期硬科技种子基金 [12] - 引导孵化器与银行、保险、担保机构合作开发创新金融产品 降低硬科技企业融资成本 [12]
打通全链路成果转化,武汉首个新能源领域概念验证中心启动
证券时报网· 2025-07-25 22:30
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概念验证中心启动 - 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概念验证中心于7月25日在"光谷青桐汇Ultra"新能源产业专场活动中正式启动 该中心由武汉新能源研究院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国家电投集团、湖北电力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建 [1] - 中心致力于通过专业验证服务 畅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赋能新能源产业全链条创新 [1] - 概念验证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桥梁 通过对高校、科研院所早期成果在技术可行性、商业价值和市场潜力等维度的系统评估 能够显著提升科技成果成熟度 降低后续市场化风险 [1] 中心服务能力与支持措施 - 中心聚焦新能源产业 上接技术创新 下启工程化和产业化 服务能力覆盖新型储能、电力系统、智慧能源、能源电子等多个关键方向 [1] - 可提供仿真设计、原型开发、样机制备、工艺验证、产品检测及商业前景评价在内的全流程概念验证服务 [1] - 中心将对关键技术开展"原理验证、原型储备、技术验证、商业验证" 每年支持5—10个项目 优秀项目每个支持10万—50万专项资金 并提供中试、融资、创业辅导等产业化服务 [1] 已取得的成果与未来规划 - 中心项目库已孕育出展现巨大潜力的成果 如二维范德华磁随机存储(MRAM)芯片项目 利用二维范德华材料特性突破传统半导体存储工艺限制 其研发的新型MRAM芯片具备高密度、低功耗、高读写速度和非易失性等优势 [2] - 未来中心将紧密依托共建单位的协作网络与资源优势 持续深耕新能源产业 组建高端智库 转化高价值成果 培育专业队伍 孵化创新企业 探索科学评价 [2] - 目标是打通"概念验证、中试放大、孵化加速"的全链路成果转化接力环 推动实验室成果跨越产业化的鸿沟 [2] 同期活动与产业合作 - 活动同期举行了"新能源科技成果转化座谈会高校专场"及产业闭门会 汇聚了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代表以及国家电投集团、中国三峡武汉科创园等产业方 [2] - 为促进"政—产—研—资"交流提供了有力平台支撑 [2]
光谷启动武汉首个新能源概念验证中心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7-25 20:01
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概念验证中心启动 - 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概念验证中心于7月25日在武汉东湖高新区正式启动 旨在打通"概念验证 中试放大 孵化加速"全链路成果转化接力环 [1] - 概念验证是对科技成果从技术 市场 产业等维度验证其技术可行性 商业价值和市场潜力的关键环节 是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 [1] - 该中心由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携手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国家电投集团湖北电力有限公司等共同打造 [1] 中心聚焦领域与服务内容 - 中心聚焦新型储能 电力系统 智慧能源 能源电子 未来材料等领域 [1] - 提供仿真设计 原型开发 样机制备 工艺验证 产品检测和商业前景评价等服务 [1] - 目标是提高科技成果成熟度 降低市场化风险 推动科技成果成功转化 [1] 中心运营模式与规划 - 中心将依托共建单位的紧密协作与资源优势 组建新能源产业高端智库 [1] - 计划转化一批高价值科技成果 培育专业技术经理人队伍和一批创新型科技企业 [1] - 探索科技成果科学评价法 构建新能源产业创新生态 [1] - 按照"金瓜育种"模式 实现从"创新之苗"到"产业之果"的转化 今年计划孵化5~10个项目 帮助一到两个项目获得融资 [2] 入库项目与产业化进展 - 8家企业已入库概念验证中心 多个项目产业化取得突破 [2] - 高转矩品质高可靠直驱永磁电机及其驱动装置项目通过验证 新技术可大幅提升能量转化效率 提高转矩及控制精度 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和长期可靠性 已在抽水蓄能中开展示范应用 [2] - 二维范德华磁随机存储MRAM芯片及元器件项目利用二维范德华材料的独特性质 研发的新型MRAM芯片具有高密度 低功耗 高读写速度和非易失性等优点 已获得华工创投等多家投资机构认可 [2]
【省科技厅】陕西省概念验证中心能力清单和中试基地服务能力清单发布
陕西日报· 2025-07-24 07:58
概念验证中心 - 陕西省科技厅发布第二批5家省级概念验证中心能力清单 包括陕西省国防技术(雷达)概念验证中心 陕西省兵器工业科技产业概念验证中心 陕西省秦创原前沿技术概念验证中心等 [1] - 概念验证中心围绕各自优势领域开展原理验证 技术可行性验证 商业可行性验证 旨在提高科技成果成熟度 加快推动实验室成果与应用场景深度融合 [1] 中试基地 - 陕西省科技厅发布第二批11家中试基地服务能力清单 包括陕西省高强度轻量化铝合金材料中试基地 陕西省农用生物制剂中试基地 陕西省能源装备制造中试基地等 [1] - 中试基地围绕各自优势领域开展科技成果熟化 生产工艺开发等中间试验服务 旨在实现科技成果工程化 产品化 产业化 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1] 发展规划 - 陕西省科技厅以"概念验证+中试基地"双支撑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 预计到2026年底培育认定60个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 [2] - 计划开展500项概念验证 500项中试熟化服务 推动300个新产品上市 孵化200家科技型企业 [2] - 目标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