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循环利用

搜索文档
 无锡首批!金科环境锡山中荷水务上榜 新水岛 节水装备成示范
 证券日报网· 2025-10-16 13:10
 公司入选与背景 - 锡山中荷水务入选无锡市首批节水产业重点企业名单,成为锡山区唯一上榜单位[1] - 公司由金科环境与锡山环能联合组建,自2021年成立以来深耕再生水领域[1] - 公司构建了集资源化、AI数智化、产品化于一体的创新发展模式[1]   技术工艺与处理规模 - 公司采用先进的超滤+反渗透双膜处理工艺,将工业废水转化为高品质再生水[1] - 旗下无锡锡山高品质再生水厂、健鼎再生水厂、安镇新水岛1.0再生水厂、龙亭新水岛2.0再生水厂总处理规模达3.25万吨/天[1] - 年置换自来水588.25万吨,年减少污水排放588.25万吨[1]   客户与行业影响 - 为PCB电子、热电、光伏新能源、半导体等工业企业提供稳定水源[1] - 工业废水再就业模式已成为工业园区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典范[1]   工程产品化创新 - 龙亭新水岛2.0再生水厂采用高度集成化设计,通过工厂预制和模块化组装,仅用15天完成建设[2] - 该水厂占地仅300平方米,实现日产5000吨再生水,并采用水萝卜AI智能体运营管理系统,实现无人值守[2] - 较传统工程水厂工期节省90%、占地面积减少90%、运营人员减少90%、全生命周期成本减少50%[2]   行业模式变革 - 像造汽车一样建水厂的工业化模式,改变了水务工程手工作坊式的传统建设路径[2] - 该模式被业内视为水处理行业进入产品化时代的标志[2]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持续深化资源化、AI数智化、产品化融合发展,通过技术输出与模式复制助力产业发展[2] - 目标为助力无锡打造全国节水产业高地,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水资源循环利用提供可推广的实践经验[2]
 油田解锁水资源循环利用“密码”
 齐鲁晚报· 2025-10-13 05:53
本报10月12日讯(大众新闻记者顾松通讯员赵雪孟维红)近日,随着东营西城景梧再生水厂试运行,胜利 发电厂每天使用再生水量达近万立方米。待胜利国电(东营)热电公司配套完成开始使用再生水,两个电 厂年使用再生水量可达350万立方米,年最大可替代黄河水约350万立方米,这标志着胜利油田在水资源 循环利用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项目以西城南污水处理厂尾水为水源,采用"预处理+超滤+反渗透"处理工艺,日产再生水规模达3万立 方米,可有效去除悬浮物、盐类和微生物等杂质,显著提升水质。 该水厂再生水氯离子含量稳定在20毫克/升左右,多项指标优于常规水源,不仅能有效降低电厂锅炉用 水处理成本,还减少了取水和排污总量,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据介绍,国家鼓励和支持再生水的使用,预计胜利发电厂今年可替代新鲜水指标约150万立方米。未 来,周边发电企业还可通过流程改造,将企业生产运行产生的废水作为再生水厂水源,进一步提升水资 源循环效率。 聚焦胜利油田区域水资源优化模式转型,供水分公司正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厂中水等非常规水源再生利用 于油田"三次采油"等项目用水,多渠道开辟"替代水源",破解水资源刚性约束背景下油田用水高效保障 难题。 ...
 连云港徐圩新区石化园区废水变“活水”,润透产业链
 新华日报· 2025-10-10 09:37
 项目规模与技术能力 - 江苏方洋水务工业废水综合治理中心具备23.2万吨/天的废水处理能力和17万吨/天的污水集中再生回用能力 [1] - 中心采用“一企一管、一企一罐、分类收集、分质处理”的创新模式,对不同特性的废水进行精准处理 [1] - 2023年园区70%的废水实现回用,年回用量达到1800万立方米 [1] - 双膜回收工艺的应用提升了水处理效能,并为周边水环境减负 [2]   经济效益与市场机制 - 中心建立的再生水水权交易机制将企业的再生水配额转化为可量化、可交易的数字资产 [2] - 该机制解决了部分企业因排水量小、输送距离远而弃用再生水的难题,使节水企业能将省下的水权变现 [2] - 仅2024年,该机制就为企业减少外购脱盐水等成本约0.86亿元 [2]   产能扩张与产业链协同 - 日产5万吨的高品质脱盐水工程正在加速推进,未来将供应田湾核电站,产生的蒸汽回输至园区化工企业,实现产业深度耦合 [2] - 灌云县临港产业园总投资5亿元的再生水厂设计日处理能力4万吨,投运后年可供再生水1095万立方米 [3] - 连云区规划建设约10公里输水管网,近期日供再生水4万吨,远期将扩容至8万吨,用于港口喷淋等作业,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 [4]   区域战略与智慧管理 - 连云港市正统筹推进全域再生水管网“一张网”建设,推动再生水应用场景从直接排放向工业、市政、生态补水等领域拓展 [4] - 全市18家重点用水企业已安装非常规水智能计量表,实时数据汇入连云港市节约用水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高效配置和精准监管 [4] - 智慧监测网络与用水审计、水平衡测试等手段联动,形成全链条监管体系 [4]
 山东系统治理推进美丽河湖建设
 新华社· 2025-10-07 16:02
 河湖治理成效 - 山东通过系统治理使沂河等河湖重现水清岸绿,从劣Ⅴ类水体恢复生机,成为近百种鸟类的栖息地 [3][4] - 当地关停淘汰落后企业290余家、燃煤锅炉140余台,整治散乱污企业1000多家,完成20余家企业退城进园,转向生态工业模式 [4] - 十四五期间山东累计实施231个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新建修复人工湿地120余个,新增湿地面积约4.6万亩,修复河湖缓冲带233公里 [4]   水资源循环利用 - 肥城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71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9%,通过再生水利用实现高效循环 [5] - 再生水厂收集污水处理厂尾水,采用传统工艺加双模法制成高品质再生水,累计处理尾水3700万吨,日均减少地下水开采4万多吨 [5] - 污水-再生水-工业用水的循环模式在山东12个地市推广,年再生水利用量突破10亿立方米 [6]   生态价值经济转化 - 日照潮白河白鹭湾小镇利用优质生态资源发展文旅,2024年接待游客59.89万人次,实现收入2636万元 [7] - 潍坊峡山水库生态渔业年产有机鱼2000余吨,带动1.2万名群众就业;沂河水灌溉的富锶苹果、大樱桃年产值分别达30亿元和13.9亿元 [8] - 河湖治理与产业融合在山东形成优良水质-优美颜值-经济价值的转化格局,实现生态美和百姓富双赢 [8]
 一河清水润齐鲁——山东系统治理推进美丽河湖建设观察
 新华社· 2025-10-03 06:01
 河湖治理成效 - 沂河通过关停淘汰落后企业290余家、燃煤锅炉140余台,整治“散乱污”企业1000多家,完成企业“退城进园”20余家,实现从劣Ⅴ类水体到“最美家乡河”的转变 [2] - 山东省“十四五”期间累计实施231个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新建和修复人工湿地120余个,新增湿地面积约4.6万亩,推动23个重要水体、233公里河湖缓冲带建设和修复 [3] - 沂河重现生机,成为东方白鹳、白骨顶鸡、黑水鸡等近百种鸟类的栖息地 [3]   水资源循环利用 - 肥城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71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9%,通过再生水利用实现高效循环 [6] - 肥城康润水务收集污水处理厂尾水,累计处理3700万吨,日均减少地下水开采4万多吨,满负荷后每年可节约地下水2100万立方米 [6] - 山东省构建“节、引、蓄、用”一体化水资源调配体系,“污水—再生水—工业用水”循环模式在12个地市推广,年再生水利用量突破10亿立方米 [7]   生态价值经济转化 - 日照潮白河白鹭湾小镇依托潮白河生态景观带,2024年接待游客59.89万人次,实现收入2636万元 [8] - 潍坊峡山水库发展生态渔业,年产有机鱼2000余吨,带动周边1.2万名群众就业 [9] - 沂河水灌溉生产的富锶苹果、大樱桃年产值分别达30亿元、13.9亿元,泰安天平湖结合泰山文化打造旅游项目,形成“优良水质—优美颜值—经济价值”的转化格局 [9]
 银川废水“再就业”,解城市缺水之困
 中国新闻网· 2025-09-22 09:36
 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 - 银川市年均降雨量不足200毫米 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二分之一 通过再生水利用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2] - 再生水利用率达58%以上 年河湖生态补水量7000万立方米 形成多领域多元化利用格局[2] - 两座再生水处理厂2024年7月投入使用 日处理尾水5万立方米 年提供生态补水2600万立方米[2]   市场化交易机制创新 - 全国首例河湖生态再生水置换用水权交易落地银川 交易价格0.728元/立方米 总成交额109.2万元[3] - 三家新材料企业购得50万立方米黄河水指标 实现再生水-黄河水-产业用水的科学流转[3] - 累计完成100笔用水权交易 交易水量6.95亿立方米 成交金额7.14亿元 居宁夏首位[3]   经济与产业协同效应 - 再生水置换黄河水用于工业生产 年产生45亿元增加值 实现水资源从单向消耗向循环增值转变[2][3] - 再生水管网拓展至315公里 覆盖5座污水处理厂 服务河湖补水/园林绿化/工业生产/道路浇洒等多领域[2] - 交易平台涵盖中国水权交易所和银川市"六权"交易平台 形成市场化改革与生态治理双轮驱动[3]
 宁夏银川:废水“再就业” 解城市缺水之困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11:06
 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 - 银川市年均降雨量不足200毫米 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3] - 再生水具备一水多用 重复利用特性 能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3] - 城市再生水管网已拓展至315公里 每年实现河湖生态补水7000万立方米 再生水利用率高达58%以上[3]   再生水工程基础设施 - 5座污水处理厂具备再生水输送能力 形成再生水多领域 多功能 多途径的多元化利用格局[3] - 两处再生水工程于2024年7月初投入使用 每天近5万立方米尾水回补江河 每年可提供2600万立方米生态补水[3] - 再生水成为典农河下游段第二水源 置换等量黄河水用于工业生产 每年可产生45亿元增加值[3]   水权交易机制创新 - 全国首例河湖生态再生水利用置换用水权交易在银川落槌 3家企业以0.728元/立方米价格购得置换黄河水指标50万立方米[4] - 总成交额109.2万元 打通再生水—黄河水—产业用水科学流转通道 实现水资源从单向消耗向循环增值转变[4] - 累计完成用水权交易100笔 交易水量达6.95亿立方米 成交金额突破7.14亿元 位居宁夏首位[4]
 半导体制造,到底怎么用水?
 半导体芯闻· 2025-08-25 18:24
 半导体制造用水核心特征 - 晶圆厂每日用水量达数百万加仑但"使用"不等于"消耗"主要损失途径是冷却塔蒸发[2] - 大型新建项目满负荷需水量相当于百万人口城市用水量但大部分水经厂内处理后循环利用实际损失由高能耗蒸发导致[2] - 气候条件显著影响蒸发量炎热干旱地区(如北凤凰城)蒸发损失占主导同等规模工厂在凉爽湿润地区蒸发量低得多[2]   取水与市政合作模式 - 多晶圆厂园区日取水量达千万加仑级别例如英特尔奥科蒂洛园区三座厂日取水1400万加仑(400万饮用水+1000万再生水)[4] - 市政要求工业用户进行预处理菲尼克斯市要求半导体厂排放前通过反渗透去除污染物以保护下水道系统[3] - 市政采用长期规划框架如菲尼克斯每五年更新基础设施总体规划以纳入半导体需求并规划管道建设顺序[7]   厂内水循环与回用技术 - 超纯水(UPW)需满足电阻率>18.2 MΩ·cm有机物<亚ppb级颗粒控制<10nm的标准纯度要求决定回用上限[9] - 材料选择至关重要低可提取性衬里和管道可减少污染渗出维持水质[9][10] - 联电(UMC)展示规模化回用案例2023年全公司工艺用水回收率84.3%新厂区将废水分27类简化处理[12]   再生水与分类路由实践 - 联电新加坡12i厂2024年使用再生水400万吨占总取水量97.6%台湾12A厂2022年再生水使用量达458万吨同比增16.9%[13] - 日月光(ASE)2023年总取水量2147万吨通过分类回用使废水排放量同比减少12%高雄厂回收率约70%[14] - 分类路由原则是将低污染冲洗水与高化学需氧量排水分开本地净化后用于冷却塔等低敏感场景[12][15]   冷却系统与蒸发管理 - 冷却塔蒸发是主要消耗源设备功率密度、工作周期和当地天气共同决定补水量[20] - 提高冷却塔浓缩倍数可减少排污但增加结垢风险需平衡化学控制窗口[20] - 热回收和干式冷却器可减少蒸发但受空间和气候限制[20]   数字孪生与系统优化 - 数字孪生整合超纯水设备、冷却回路等实时数据优化水-能耦合系统实现单位热量用水量降低[16] - 联电在废水处理中采用智能控制减少化学品消耗并应用数字孪生优化水化学物质流动[17] - 泛林半导体通过虚拟孪生减少物理实验节约水及化学品资源并部署生态传感器实时监控工艺冷却水[18]   化学物质风险管理 - PFAS和TMAH等化学物质需在万亿分之一级别监测和处理反渗透、离子交换可用于捕获但销毁技术仍不成熟[23] - 零液体排放(ZLD)可作为合规工具消除排放不确定性但增加盐水处理负担和碳足迹[23][24] - 菲尼克斯市正引入废水PFAS检测方法以应对美国环保署万亿分之四的饮用水指导限值[23]   行业挑战与未来方向 - 三大难题:万亿分之一级别监测、高比例循环的隐性污染风险、蒸发损失控制与能源负担的平衡[26] - 需通过设备级分类、早期预处理和连续分析技术解决微量物质积累问题[27] - 进展依赖协同协作:排水分类保持水质洁净、热感知运营减少蒸发、厂界预处理建立市政信任[29]
 四水映绿 豫见两山丨治水兴水 贾鲁日新
 河南日报· 2025-08-10 07:14
 贾鲁河生态治理成效 - 贾鲁河郑州段观测记录到的鸟类达230多种,包括斑头鸺鹠、大白鹭、红交嘴雀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 [1][9] - 贾鲁河水质常年保持在Ⅳ类以上,中牟陈桥国控断面水质由"十二五"末的劣Ⅴ类改善至Ⅳ类,2024年达到Ⅲ类 [9] - 通过截污管网建设110多公里和配套污水处理厂,实现沿岸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4] - 中原环保马头岗水务分公司每天处理污水30万吨,出水水质主要指标可达河流地表水Ⅲ类标准 [7]   水资源循环利用 - 建成环城生态水系循环工程,将贾鲁河下游河水提至7条主要河道上游,实现一水多用、循环利用 [4] - 马头岗水务分公司每年为贾鲁河补充优质水源2.18亿立方米,提升城市水体自我修复能力 [7] - 再生水用于龙湖金融岛中央空调水源热泵制冷制热,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5万吨 [7]   流域综合治理措施 - 2016年启动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河道疏挖、生态绿化、截污治污等措施 [3][11] - 出台并修订《贾鲁河保护条例》,建立跨市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系统 [4] - 形成"林堤滩水"连续的自然生态格局,维持河道自然形态和生态驳岸建设 [9]   未来发展计划 - 贾鲁河复航工程全面启动,将串联郑州、开封、周口等地,构建中部出海水运新通道 [8] - 规划发展临港产业,推动河南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8] - 持续做好治水兴水护水文章,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水安全保障 [11]
 从“污水”到“清流” 包钢集团打造钢铁行业水资源循环利用新标杆
 内蒙古日报· 2025-07-02 15:27
 水资源在钢铁行业的重要性   - 水是钢铁生产的血脉,关乎设备冷却、工艺清洗、职工生活和生产保障 [1]   - 工业废水治理和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是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关键命题 [1]     包钢集团的废水处理创新   - 包钢集团探索工业废水"零排放"路径,将废水转化为"第二水源" [3]   - 采用深度处理回用+蒸发结晶分盐工艺,每小时处理350立方米污水 [3]   - 95%废水转化为优质再生水,每年减少黄河新水消耗近300万吨 [5]   - 剩余5%高浓度浓盐水通过蒸发结晶分盐技术转化为高纯度氯化钠和硫酸钠 [5]     包钢集团的治水成效   - 外排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水限值要求 [5]   - 采用化学加药混凝沉淀法除氟,氟化物浓度低于1.5mg/L,年减排量达112吨 [5]   - 投资近百亿元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和治水工程,实现从"被动治理"到"主动循环"转变 [7]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包钢集团的实践为钢铁行业树立了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新标杆 [3]   - 水资源循环利用是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 [7]   - 未来将继续深化节水减排技术,推动钢铁生产与生态保护和谐共生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