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毛利率

搜索文档
新造车“四小龙”这半年:零跑首次“上岸”,小鹏、蔚来单季减亏
北京商报· 2025-09-04 16:09
盈利状况 - 理想汽车连续11个季度盈利 上半年净利润17.4亿元 非美国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24.8亿元 [1][5] - 零跑汽车上半年首次实现净利润转正 净利润3000万元 去年同期亏损20亿元 [1][8] - 小鹏汽车二季度净亏损4.8亿元 去年同期亏损12.8亿元 [10] - 蔚来汽车二季度净亏损49.9亿元 同比下降1% 环比下降25% [10] 营收表现 - 理想汽车上半年营收562亿元 同比下滑2% 在四家新势力中保持领先 [2] - 零跑汽车上半年营收242.5亿元 同比增长174% [2] - 小鹏汽车上半年营收340.9亿元 同比增长132.5% [2] - 蔚来汽车上半年营收约310亿元 同比增长约13% [2] 交付量数据 - 理想汽车上半年交付20.4万辆 同比增长7.9% [5] - 零跑汽车上半年交付22.17万辆 同比增长155% [5] - 小鹏汽车上半年交付19.7万辆 同比增长279% [5] - 蔚来汽车上半年交付11.42万辆 同比增长30.6% [5] 毛利率水平 - 理想汽车上半年毛利率达20.3% [5] - 零跑汽车上半年毛利率为14.1% [5] - 小鹏汽车二季度毛利率为17.3% 去年同期为14% 一季度为15.6% [10] - 蔚来汽车二季度毛利率为10% 同比环比均有提升 [10] 战略布局与调整 - 理想汽车开始扩展纯电市场布局 销售体系优化后"总部直管23个区域" 新增两个部门 重组门店选址团队 [1][14] - 小鹏汽车产品结构向高端化转型 推出Mona M03 Max和G7 工程平台通用化提升效率 [11] - 蔚来汽车全面降本增效 二季度研发费用同比下降6.6% 销售行政费用环比下降9.9% [11] - 蔚来推出全新ES8与乐道L90 目标毛利率20% 公司四季度整车毛利率目标16%-17% [12] 市场竞争态势 - 理想汽车在20万元以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市占率达13.6% [5] - 蔚来全新ES8预售价41.68万元起 配合BaaS方案后售价30.88万元 [13] - 纯电SUV市场竞争升温 理想i8开始交付 鸿蒙智行和Model Y L也对大三排SUV市场虎视眈眈 [13]
资不抵债的蔚来提出最强Q4目标:3个月交付15万辆、盈亏平衡!
新浪财经· 2025-09-03 22:24
核心观点 - 公司2Q25财报显示资不抵债且经营亏损严重 但乐道L90热销和全新ES8火爆预售带来积极交付指引及毛利率改善预期 [1][4][10] 资产负债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和长期定期存款为人民币272亿元 [5] - 经营现金流出且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 股东权益为负值 [6] - 公司认为现有财务资源足以支持未来十二个月持续经营 [6] 亏损情况 - 2Q25经营亏损49.089亿元 净亏损49.948亿元 [7] - 经调整非公认会计准则净亏损41.267亿元 [7] - 归属普通股东净亏损51.413亿元 [7] 营业费用 - 研发费用30.070亿元 同比下降6.6%且环比下降5.5% [8] - 销售及行政费用39.649亿元 同比增长5.5%但环比下降9.9% [8] 交付表现与指引 - 2Q25总交付量7.2056万辆 同比增长25.6%且环比增长71.2% [10] - 分品牌交付:蔚来4.7132万辆 乐道1.7081万辆 萤火虫0.7843万辆 [10] - Q3交付指引8.7万-9.1万辆 同比增长40.7%-47.1% [10] - Q4目标月均交付5万辆 全季度超15万辆 [10] - 乐道L90计划10月达月产能1.5万辆 ES8计划12月达月产能1.5万辆 [10] - 乐道全供应链产能Q4预计提升至月均2.5万辆 [10] - 萤火虫品牌Q4月产能预计提升至6000辆 [11] 毛利率目标 - 2Q25综合毛利率10.0% 汽车毛利率10.3% [14] - 长期目标综合毛利率20% 分品牌目标:蔚来20-25% 乐道15%以上 萤火虫10% [14] - Q4预期整车毛利率16%-17% L90和ES8目标毛利率20% [14] 其他业务与规划 - 2Q25其他业务利润率8.2% 由售后服务和金融业务推动 [15] - 能源服务亏损收窄 对外技术服务实现利润贡献 [15] - 2026年季度研发费用计划控制在20-25亿元 [15] - 2026年产品规划包括乐道L80及两款大型SUV ES9和ES7 [15]
小米汽车毛利率超特斯拉
第一财经· 2025-08-20 15:35
小米汽车业务表现 - 小米集团上半年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营收398.4亿元 经营亏损约8亿元 [1] - 小米汽车二季度毛利率达26.4% 经营亏损收窄至3亿元 [1] 车企毛利率排名 - 在13家主流车企中 五家车企毛利率超过20% 包括赛力斯 小米 极氪 理想和比亚迪 [1] - 小米汽车二季度毛利率在已公布数据的车企中位列首位 超过特斯拉的17.2% [1][5] - 若考虑一季度数据 小米汽车毛利率仅次于赛力斯的27.6% 位列统计车企第二位 [1][3] 盈利与定价特征 - 毛利率超过20%的五家车企中 小米汽车和极氪尚未实现盈利 赛力斯2024年扭亏为盈 [1] - 除比亚迪外 其余四家高毛利率车企产品售价普遍较高 [1] - 多家造车新势力仍处于亏损状态 但毛利率有所改善 包括小鹏和零跑 [2] 行业毛利率数据 - 二季度毛利率具体数据:极氪20.6% 理想汽车20.5% 比亚迪20.1% 长城汽车17.8% 小鹏汽车17.3% 特斯拉17.2% 吉利汽车17.1% [5] - 其他车企毛利率:零跑汽车13.6% 江淮汽车10% 蔚来汽车7.6% [6] - 长安汽车一季度毛利率为13.9% [5]
小米汽车毛利率超特斯拉
第一财经· 2025-08-20 15:27
小米汽车业务表现 - 小米集团上半年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营收达3984亿元 经营亏损约8亿元 [3] - 二季度小米汽车业务毛利率达264% 经营亏损收窄至3亿元 [3] - 在统计的13家主流车企中 小米汽车二季度毛利率超过特斯拉 位居首位 [3] - 若包含一季度数据 小米汽车毛利率仅次于赛力斯(276%) 排名第二 [3] 车企毛利率对比 - 五家车企毛利率超过20% 包括赛力斯 小米 极氪 理想和比亚迪 [3] - 其中小米汽车和极氪尚未实现盈利 赛力斯在2024年扭亏为盈 [3] - 除比亚迪外 其他四家高毛利率车企产品售价普遍较高 [3] - 多家造车新势力仍亏损但毛利率改善 如小鹏(173%)和零跑(136%) [4] 车企毛利率数据 - 赛力斯一季度毛利率276% [5] - 小米汽车二季度毛利率264% [5] - 极氪二季度毛利率206% [5] - 理想汽车一季度毛利率205% [5] - 比亚迪一季度毛利率201% [5] - 特斯拉二季度毛利率172% [5]
小米汽车毛利率超特斯拉,卖车一年半赚钱能力已处于头部位置
第一财经· 2025-08-20 15:16
赚钱能力最强的车企是谁? 8月19日,小米集团发布的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小米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下称"小米汽车")营收398.4亿元,经营亏损约8亿元。其中,今年 二季度,小米汽车业务相关的毛利率已经达到了26.4%,经营亏损收窄至仅3亿元。 汽车毛利率是衡量车企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根据车企今年已披露的财报数据,在第一财经记者统计的13家主流车企毛利率中,共有五家车企毛利率超过了 20%,包括赛力斯、小米、极氪、理想和比亚迪。 其中,小米汽车二季度毛利率已经超过特斯拉,在已经公布二季度毛利率的车企中位于首位。若把时间跨度扩大到今年第一季度,小米汽车毛利率仅次于赛 力斯(27.6%),位于统计车企的第二位。 从毛利率超过20%的五家车企来看,小米汽车和极氪尚未实现盈利。而此前多年,赛力斯也处于亏损状态,在华为加持下,赛力斯旗下问界销量不断攀上, 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在这五家车企中,除了比亚迪外,其余四家车企的产品售价普遍较高。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已有多家车企毛利率超过了特斯拉。而从盈利能力来看,虽然多家造车新势力仍处于亏损状态,但毛利率已有所改善,包括 小鹏、零跑等。其中,零跑目前已成 ...
第一上海公司评论
第一上海证券· 2025-07-23 15:46
公司基本信息 - 特斯拉股价332.11美元,市值1.07万亿美元,总股本32.21亿股,52周高/低为488.54美元/182.00美元,每股净资产23.18美元[2] 财报预期 - 25位分析师一致预期二季度总收入219.34亿美元,汽车业务收入160.01亿美元,储能业务收入29.58亿美元,服务及其他收入29.75亿美元[4] - 二季度总毛利率16.4%,汽车Non - GAAP毛利率13.55%,储能毛利率24.28%[4] - 一致预期净利润10.03亿美元,GAAP EPS 0.28美元/股(Non - GAAP 0.39美元/股)[5] 股价波动原因 - 二季度和全年汽车交付预期下调、廉价车型发布延期、机器人负责人离职、马斯克与特朗普关系恶化、Model Y版Robotaxi服务启动[5] 汽车产销情况 - Q2产量接近去年同期,Model Y改款后仍是主力畅销车型,皮卡销量远低于预期[5] 关注重点 - 财报会关注下半年指引、新车型进展、IRA补贴结束应对措施、Robotaxi扩张计划等主题[6] - 今年下半年关注汽车和储能产销量,新车型发布有望提高产能利用率,其他业务财务影响预计2026年体现[5]
量产一年多的小米汽车接近盈利,蔚来、小鹏、极氪得抓点紧了
金融界· 2025-05-29 18:17
小米汽车业务表现 - 一季度小米汽车业务收入186亿元,毛利率23.2%,经营亏损收窄至5亿元 [1] - 对比去年四季度,营收增长23亿元,毛利率提升2.8个百分点,经营亏损减少2亿元 [1] - 按照当前趋势,预计再有两三个季度小米汽车业务可能实现盈利 [1] 行业毛利率对比 - 小米汽车23.2%的毛利率显著高于同行:理想汽车20.5%、小鹏15.6%、极氪19.1%、长城13.4%、比亚迪20.07% [3] - 蔚来去年毛利率为12.3%,一季度数据未公布 [3] - 在价格战盛行的市场环境下,小米的高毛利率表现突出 [3] 小米汽车竞争优势 - 产品力强,上市至今未调整价格 [4] - 单款爆款策略带来规模经济优势 [4] - 运营效率是传统车企的2-3倍 [4] - 交付量持续攀升,固定成本支出减少 [4] 未来产品规划 - YU7预计竞争力更强,销量目标为174090辆(基于SU7前四月销量104454辆和特斯拉Model Y/3的5:3比例) [4] - 公司预测YU7与SU7的销量比例将类似特斯拉Model Y和Model 3 [4] 行业整体状况 - 去年汽车产业利润率为4.3%,今年一季度下滑至3.9% [6] - 蔚来2019-2024年累计亏损869.61亿元 [6] - 小鹏亏损大幅收窄,年内可能盈利 [6] - 极氪2021-2024年累计亏损超260亿元 [6]
零跑汽车系列五:2025Q1营收超100亿,毛利率创历史新高【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5-27 10:59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00.2亿元,同比增长187.1%,主要驱动因素为销量同比增长162.1%及单车收入同比增长4.9% [2][8] - 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大幅收窄(2024年同期为-10.1亿元),但环比2024Q4的0.8亿元有所下滑,主因毛利总额降幅大于资本开支减少 [2][8] - 毛利率达14.9%,创历史新高(2024年同期为-1.4%,2024全年为8.38%),环比2024Q4提升1.6个百分点 [2][11] - 单车营收11.44万元(同比回升),单车成本9.74万元(历史新低),单车毛利1.71万元 [18] 销量与产品结构 - 2025Q1销量87,552辆,同比增长162.1%,其中C系列占比77.5%(同比提升5.7个百分点) [16] - 销售费用率9.88%、研发费用率7.98%,较2024全年持续优化 [11] 新品与技术升级 - 新款C10售价12.28万-14.28万元,搭载激光雷达、800V高压平台、高通8295P芯片,纯电版CLTC续航605km(16分钟快充30%-80%),增程版综合续航1,190km [24] - 高配车型配备"激光雷达+端到端大模型",支持27项智能驾驶功能,座舱采用高通SA8295P芯片+Leapmotor OS 4.0 Plus系统 [24] - B系列首款轿车B01亮相上海车展,风阻系数0.197Cd,配备14.6英寸中控屏及高通8295P芯片 [26] 运营效率 - 2025Q1 SG&A费用率9.88%,研发费用率7.98%,均较2024全年下降 [11] - 销售/行政/研发费用分别为6.1亿元、3.8亿元、8亿元 [11]
零跑汽车20250520
2025-05-20 23:24
纪要涉及的公司 零跑汽车(原文中“领跑汽车”应为笔误)[1][2]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毛利率情况**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达14.9%,高于2024年四季度的13.3%,得益于零部件外供收入计入和整车业务规模效应及降本[2][3] - 预计2025年二季度毛利率略低于一季度,约为13%-14%,因C10、C11、C16改款车型产能爬坡和零部件外供业务模式转变[2][4] - **出口情况** - 2025年1 - 4月出口量达13,600辆,4月单月出口6,000辆,得益于C10增程版出口及海外市场拓展[2][4] - 海外市场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年底单月终端需求量有望达大几千辆,2026年出口量有望同比翻倍至十几万辆[6] - **销量与收入预期** - 维持2025年国内销量预期55 - 56万辆,对应整车收入约630亿元,加上零部件外供收入,全年总收入预计约650亿元[2][5] - 预计2025年海外销量6 - 8万辆,对应投资收益约3亿元,海外市场空间100亿元[2][5] - 预计2026年国内销量将达100万辆,相比2025年增长80% - 90%以上[2][6] - **估值预期** - 2025年国内市场估值约1,000亿元,整体估值可达1,100 - 1,200亿元[2][5] - 若B10成功上市,B01和B05达稳态销量,D系列新款车提前亮相,2026年估值有望提前演绎至1,500亿元甚至更高[2][5][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零部件外供部分收入来自战略合作伙伴协议中的授权费、研发费用等,前期费用使利润率较高[3] - 2025年一季度是汽车行业传统淡季,且折扣较多,市场对销量和利润端持保守态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