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资金回流

搜索文档
密集尽调中国“操盘手” 海外长线机构回归 看好中芯国际等硬科技公司
中国基金报· 2025-08-11 01:01
海外资金对中国管理人的调研动态 - 时隔三年海外长线资金开始密集调研中国管理人,海外家族办公室和FOF尤其受到关注 [2] - 过去一个季度多家中国管理人接受海外长线资金尽调,包括境内资产管理机构和海外中国投资机构 [3] - APS旗下基金近期获得显著资金流入,来源包括中国境内和新加坡投资者,类型涵盖FOF、家族办公室和高净值个人 [3] - 方瀛研究正接受四家海外长线投资机构尽调,包括养老金、财富管理机构和保险机构 [3] - 鑫巢资本近期接受多家海外家族办公室和FOF尽调,调查者主要来自欧洲和亚洲地区 [4] 海外机构关注重点 - 海外机构重点关注管理人过往持仓情况和买卖决策,以了解其风格和收益来源 [3] - 尽调内容涉及投资理念、策略、流程、决策机制、权力平衡等具体问题 [3] - 机构投资者重视可规模化、可重复的投资流程,对不合理流程持谨慎态度 [4] - 海外管理人关注七大方面:投资管理体系、风险管理能力、组织架构建设、利益一致性机制、费用结构及流动性条款、宏观经济判断、地缘政治风险评估 [5] - 部分投资者计划降低美国资产配置比重,对中国股票多空策略表现出兴趣 [4] 资金流动现状与展望 - 海外FOF和家族办公室已采取行动,但养老金和主权财富基金调仓不明显 [6] - 截至6月底海外共同基金对中国的配置水平位于过去10年11%分位 [7] - 全球主动管理基金平均低配中国320个基点 [7] - 北美公共养老基金等机构可能在2026年重新配置中国资产 [8] - 中国市场在MSCI全部国家指数中占比约3%,不及英伟达一家公司(5.1%) [8] 市场驱动因素 - 中国股市向好、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外部风险降低将促进海外资金回流 [7] - 北美投资者回归需要两个催化因素:中国股市强劲相对表现和企业盈利能力显著复苏 [8] - 政策持续性和落地情况将影响海外投资者重返中国 [9] - 美国市场回调可能促使全球投资者进行分散投资 [9] - 部分海外机构希望中国交易所延长交易时段以衔接欧洲投资者 [9] 投资机会与行业观点 - 挪威政府养老全球基金正在招标新兴市场股票多头管理人,包括中国市场 [9] - 相较于互联网平台,硬科技更能代表中国未来,看好半导体产业链、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 [9] - 中芯国际2024年ROE为2.5%,未来5-7年有望达到10% [10] - 支持中芯国际判断的因素包括中国IC芯片市场规模、政策支持、技术差距缩小和人才储备 [10] - 中国正在发生关键转变:房地产宏观重要性下降、自主可控影响进出口、产业政策调整 [11]
密集尽调中国“操盘手”,海外长线机构回归
中国基金报· 2025-08-10 22:28
海外长线资金回归中国市场 - 海外长线资金(包括家族办公室、FOF、养老金、保险机构等)过去一个季度密集调研中国管理人,涉及APS、方瀛研究、鑫巢资本等机构 [2][3][4] - 调研内容涵盖投资流程、风控机制、团队架构、利益一致性、费用结构、宏观判断及地缘政治观点等七个核心维度 [4] - 部分海外机构计划降低美国资产配置比重,转向中国市场,对中国股票多空策略兴趣显著 [3] 资金流动与配置现状 - 截至6月底,海外共同基金对中国配置水平处于过去10年11%分位,全球主动管理基金平均低配中国320个基点 [6] - 当前海外增量资金主要来自亚洲和中东地区,北美养老金预计2026年回归,需中国股市跑赢美日印市场及企业盈利复苏作为催化剂 [7] - 挪威政府养老全球基金正在招标新兴市场股票多头管理人,覆盖中国市场 [8] 投资偏好与策略焦点 - 海外机构偏好可规模化、可重复的投资流程,部分机构青睐低调办公的管理人而非豪华团队 [4] - 硬科技(半导体、AI、生物科技)成为新关注点,中芯国际ROE有望从2 5%提升至10%,接近台积电一半水平 [9][10] - 威灵顿投资认为中国产业政策调整和自主可控趋势对全球投资者至关重要,建议扩大对生产力提升企业的敞口 [10] 市场挑战与回流条件 - 海外资金回流需满足三大条件:中国股市持续向好、政策支持加码(尤其房地产和消费)、外部风险降低 [6][7] - 部分机构因历史亏损和市场波动将中国策略转为新兴市场策略,MSCI指数中中国占比仅3%,低于英伟达单家公司(5 1%) [7] - 交易所延长交易时段的需求被提出,以更好衔接欧洲投资者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