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大国
icon
搜索文档
21社论丨用好用足政策空间,发挥内需稳经济作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8 06:41
2025年棋至中局。回顾上半年,面对急剧变化的外部环境,我国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出 口保持韧性,内需增长加快,国民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展望下半年,预计外需将会有所放缓,我 国需用好用足政策空间,发挥内需稳经济作用。 年初以来,我国面临的外部冲击持续累积。美国关税政策对我国出口竞争力造成一定影响。我国企业通 过"抢出口"等方式予以应对,上半年出口并未明显失速。1~5月,我国按美元计出口累计增长6.0%,高 于去年全年的5.8%。一季度净出口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38.9%,高于去年全年的30.3%。 从下半年来看,出口增速或面临一定挑战,再加上上半年"抢出口"等,出口预计对GDP的贡献率也会相 应回落。 以货币政策为例,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强调"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并明确表示"用 好用足存量政策"。在一揽子金融政策落地之后,央行将重点关注政策实施效果,短期内加码宽松的可 能性下降。 财政政策预计也会以主抓落实为主。下半年全口径下广义财政空间还有超7万亿元,其中赤字、专项 债、超长期特别国债额度分别剩余4.03万亿元、2.24万亿元、7450亿元,余量充足,将会继续在促消 费、扩投 ...
特别策划丨董超:从六个方面持续发力 激发居民消费潜力
搜狐财经· 2025-07-02 17:59
打造消费大国的核心观点 - 当前提振消费成为经济工作首要任务,政策着力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消费大国"转型 [1] - 居民消费呈现良好态势:商品消费更新换代加快,服务消费(餐饮/文化/旅游/体育/康养)快速发展,入境消费/国货潮品/数字消费等新亮点涌现 [4][16] - 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达46.1%,较发达国家60%仍有差距,显示服务消费增长潜力巨大 [5] 消费增长驱动因素 - **收入提升**:恩格尔系数降低推动消费结构从"非耐用品-耐用品-服务消费"升级,发展型/享受型消费比重提高 [5] - **技术变革**:互联网/移动支付/物联网等技术推动线上交易(购物/医疗/教育等)及智慧物流发展,降低交易成本 [18] - **产业供给创新**:农业生鲜电商/订单农业、制造业电商品牌化、服务业线上平台化等新业态满足差异化需求 [6][19] - **国际化联动**:免签政策带动入境游高速增长,企业全球化布局(海外基地/并购品牌)丰富国内供给 [7][20] 激发消费潜力的政策方向 - **增强消费能力**:提高劳动报酬占比、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加强低收入群体增收和社会保障 [9][21] - **优化消费环境**:打击假冒伪劣、完善信用体系、打造外国游客友好型消费场景 [10][21] - **减少消费限制**:放宽汽车/住房限购、优化购车指标、支持二手车交易、完善带薪休假制度 [11][21] - **创新供给与场景**: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冰雪经济,推动AI/VR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 [12][13][22] - **健全流通体系**:升级城市商圈/步行街、补齐农村物流短板、打通"最后一公里"配送 [14][23] 消费供给效能提升路径 - **需求牵引**:聚焦汽车/绿色/健康医疗/养老/文体等高品质需求,淘汰低效产能 [26] - **数智化改造**:利用大数据/AI/物联网实现精准需求洞察、柔性生产和智能交互场景 [24][27] - **韧性供应链**:建设冷链/智慧物流、发展多式联运、增强全链条可视化与风险预警 [28] - **制度优化**:降低行政壁垒/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制度供给 [28]
摩根士丹利:中国经济韧性增长下遮蔽了结构分化
摩根· 2025-06-30 09: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二季度GDP同比或达5%,7月政治局出台新支持的迫切性低;6月以来出口走软、楼市拖累深化、消费依赖促销,三季度GDP可能回落至4.5%,初秋或有温和财政刺激 [3] - 消费在需求管理中作用提升,但结构性再平衡缓慢,需在社会福利、税制改革及地方政府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结构性改革 [11] - 预计7月政治局会议基调温和,未来几周或推出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用于补充基建项目资本金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二季度增长强劲,但六月数据显露隐忧 - 6月前半月零售总额保持强劲,线上家电销售同比增速从5月的45%攀升至90%,但可能源于消费者在618促销前置消费 [4] - 6月中国对美出口有所回升,至美集装箱船只数量大幅反弹,但全国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速从5月的5%降至0.7%,整体出口可能放缓 [4] - 限购放松效应退坡和居民收入预期转弱使房地产交易走软,主要税收收入和土地出让金增速低于预算目标,社保等“刚性支出”大幅高于预算,利息支出维持高增 [5] 促消费导向明确,力度仍保守 - 消费品以旧换新国补暂停,目的是平滑补贴发放节奏和为政策微调留空间 [10] - 政策层发布指导意见,通过金融手段支持消费,包括设立5000亿人民币的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推动消费基础设施REITs发展、支持消费企业股权融资 [10] 政策前瞻:预计7月份政治局会议基调温和 - 预计未来几周推出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用于补充基建项目资本金,一是发改委计划6月底公布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清单,二是地方政府面临财政压力 [12] - 二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速有望达5%,上半年整体增速达5.2%超全年目标,6月经济动能放缓数据不足以触发政策大幅调整,且中美关税暂缓期8月12日结束,7月政策转向可能性降低 [12] 静候秋天 - 下半年经济增速可能回落,原因包括抢出口效应退坡、通缩循环持续、关税影响,三季度GDP增速可能放缓至4.5%或更低,四季度面临高基数,全年实现增长目标有压力 [13] - 预计未来2 - 3个月政策层可能在三季度末至四季度初推出0.5 - 1万亿人民币的补充预算 [13]
华夏时评:超大体量“消费大国”的新愿景
华夏时报· 2025-06-27 20:25
中国经济与消费市场潜力 -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进口市场,拥有近50万亿元的消费规模、超过50万亿元的投资规模和超过20万亿元的进口规模 [3] - 中国正在整体迈向高收入国家,消费升级需求旺盛,涵盖传统消费和新兴消费领域 [3] - 中国正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从"制造大国"向"消费大国"转型,为各国企业带来增量市场 [3] 经济增长与政策支持 - 中国经济在外部冲击加大的背景下持续稳健增长,为世界经济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 [2] - 中国通过五年规划等长期政策工具推动经济穿越周期,未来将继续制定第15个五年规划 [4] - 政策层面将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增长,同时采取增加养老金、发放消费券等措施刺激消费 [5] 收入分配与消费能力提升 - 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和财富水平是成为"消费大国"的关键路径 [4] - 需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5] - 收入提高与市场扩容将形成正向循环,推动中国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4] 消费升级与市场扩容 - 消费升级需求旺盛,包括智能终端、文化IP等新兴消费领域 [3] - 中国市场持续扩容提质,将为国际经贸创造增量空间 [2] - 中国创新持续突破跃升,为全球发展注入新活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