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创新
搜索文档
推动扩大服务消费 17项政策促住宿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商报· 2025-10-19 23:40
在生态创新方面,《指导意见》指出要推动业态场景创新,鼓励各地充分依托本地资源要素禀赋,引导 住宿经营主体特色化发展,打造文化主题酒店、康养酒店、度假酒店、乡村酒店、特色民宿等多元业 态,有序发展电竞酒店、集装箱酒店等创新业态。同时,推动住宿与文娱、旅游、健康、教育等产业融 合发展,打造亲子旅行、康养旅居、艺术沉浸、娱乐休闲等主题客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演艺演 出、体育赛事、户外运动、旅游景区、地标美食、知名IP等合作打造相关住宿场景。 此外,要加快智慧化转型,引导住宿经营主体开展数字化转型,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 代信息技术,实施业务流程再造、智慧决策,提升运营管理、市场分析、客户获取等能力。同时,推 动"人工智能+酒店"建设,扩大虚拟显示选房、智能语音控制、无接触机器人、智能影音系统等服务供 给,提升客房沉浸体验功能。 《指导意见》也提出强化要素支撑,明确增强用地规划和加强金融支持。支持地方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合 理安排大型酒店项目,鼓励在文旅、商业集聚区预留旅馆用地发展住宿业项目。支持地方在开展规划实 施体检评估基础上依法依规调整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利用存量空间发展住宿业项目,支持农村地区盘活 ...
期待新长安引领产业新突破
经济日报· 2025-08-02 05:36
央企改革与产业格局重塑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升级为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独立央企,形成与一汽、东风并列的三大汽车央企新格局 [2] - 此次改革是国家深化央企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的重要举措,旨在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 [2] - 长安汽车此前隶属于中国兵装集团二级部门,此次升级标志着央企汽车产业格局重塑 [2]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汽车产业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技术创新快速迭代,市场格局加速重构 [2] - 国有车企在新能源赛道转型速度落后于民营车企,与中央要求和市场需求存在差距 [2] - 国有车企传统依赖外资合资模式的竞争优势因燃油车市场萎缩而减弱,成为新能源转型包袱 [3] 公司战略目标 - 新长安定位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目标2030年整车产销达500万辆 [3] - 203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超60%,海外销量占比超30%,力争进入全球汽车品牌前十 [3] - 公司以全新法人形态组建,注册资本200亿元,下辖117家分(子)公司,员工11万人 [3] 技术创新方向 - 重点突破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三电系统等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 [4] - 布局全固态电池、高算力芯片等前沿技术,提升技术供给能力和产业新动能 [4] - 汽车产业高度技术驱动,需通过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4] 体制机制改革 - 央企在汽车制造领域面临市场适应慢、技术回报难、组织活力不足的"三难"问题 [4] - 需建立高效市场反应机制、创新人才考核机制、优化产业链融通发展机制 [4] 生态体系构建 - 现代汽车产业生态涵盖用户流量、大数据、新商业模式等多元维度 [5] - 服务范畴从传统售后扩展至用户全生命周期,包括生活圈和服务圈生态构建 [5] - 生态建设需为品牌提供持续生长动力,创造消费者价值 [5]
济南|济南“三把钥匙”破解外贸逆境
大众日报· 2025-07-24 08:45
济南外贸增长驱动因素 - 2025年上半年济南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240.9亿元,同比增长25.9%,增速分别高出全国、全省23个和19.1个百分点 [2] -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31.6亿元增长11.1%,近12个月中有10个月保持同比增长 [4] - 自主品牌产品出口392.4亿元增长11.3%,占全市出口总值近一半 [4] - 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3.5倍至超3亿元,占"新三样"产品出口总值76.9% [4] 技术创新推动出口升级 - 伊莱特能源装备公司通过径轴向整体轧制技术生产直径8.6米的Y形过渡段锻件,应用于中东最大富液页岩气分馏设施 [2] - 公司出口产品包括风电法兰、大型环形锻件等,已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半年出口额大幅增长 [2] - 2007年起与国际主机厂合作,风机法兰直径从2-3米提升至8-9米,装机量从650KW发展到1.55MW [3] - 2026年将投产"超大型关键核心锻造零部件项目",引入22米轧环机等设备满足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需求 [3] 产业生态集聚效应显现 - 山东能源国际贸易公司成立1年即实现外贸进出口44.5亿元,总营收超77亿元,主营煤炭/铁矿等大宗商品进口 [5] - 济南国际贸易产业园2025年上半年招引企业18家(累计36家),入园企业总营收170亿元,外贸额65.8亿元 [7] - 山能国际搭建"易鲁通"综合服务平台,通过供应链金融等举措增强企业黏性 [6] - 全市外贸实绩企业达6004家(增长14.7%),头部16家企业贡献575.2亿元进出口额(占46.4%),拉动增长22个百分点 [7] 政策优化提升贸易效率 - 泉城海关上半年签发27144份原产地证书(金额135.24亿元),预计为企业减免进口国关税2.11亿元 [9] - 圣泉新材料通过中韩原产地证书享受4.5%关税减让,前5个月出口1.2亿元(5月单月增长40%) [8] - 海关实施"7×24小时"预约通关,检验检疫证书签发时间压缩50%以上,中欧班列开行429列次(货值40.8亿元) [9] - 整车出口"一票多车"模式推动综保区出口6712辆(增长3.3倍),货值18.5亿元(增长3.1倍)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