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发股

搜索文档
破发股仁信新材2股东拟减持 上市募9.7亿万和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9-12 16:01
股东减持计划 - 合计持股5%以上股东郑婵玉及董事邱洪伟拟减持公司股份 郑婵玉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2,393,498股(占总股本0.9856%)并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4,786,996股(占总股本1.9712%) 邱洪伟计划减持不超过945,000股(占总股本0.3891%) 合计减持不超过8,125,494股 [1] - 按2025年9月11日收盘价11.33元计算 拟减持金额约9,206.18万元 [1] - 减持股东均非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 减持不会导致控制权变更或对公司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1] 股东持股背景 - 郑婵玉与黄伟汕为夫妻关系 合计持股比例为5.2576%(占扣除回购专户后股本5.3345%) 其中郑婵玉持股3.5973% 黄伟汕持股1.6603% [2] - 董事邱洪伟持股比例为1.5565%(占扣除回购专户后股本1.5793%) [2] 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公司于2023年7月3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发行数量36,230,000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5%) 发行价格26.68元/股 保荐机构为万和证券 [2]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96,661.64万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88,728.27万元 超募资金25,857.47万元(原计划募集62,870.80万元) [2] - 发行费用总额7,933.37万元 其中保荐及承销费6,073.22万元 [3] 历史权益分派实施 - 2023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以总股本144,920,000股为基数 每10股派现10元并转增4股 股权登记日为2024年6月20日 [3] - 2024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以剔除回购股份后的199,812,192股为基数 每10股派现1元并转增2股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7月3日 [3] 股价表现 - 当前股价11.33元/股(2025年9月11日收盘价)较发行价26.68元/股处于破发状态 [2]
破发股盟科药业2发起人股东拟询价转让 上市后连亏3年
中国经济网· 2025-08-22 10:35
股东减持与股权转让计划 - 公司股东JSR Limited和Best Idea International Limited计划通过非公开询价转让方式减持22,946,192股,占总股本比例3.50% [1] - 本次转让受让方为机构投资者,受让股份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由中金公司组织实施 [1] - 公司第二大股东MicuRx (HK) Limited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19,668,163股,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3% [2] 股权结构与股东信息 - 公司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前四大股东均为境外法人 [1][2] - Best Idea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股68,752,718股(占比10.49%)为第三大股东,JSR Limited持股38,579,770股(占比5.88%)为第四大股东 [2] - 第一大股东Genie Pharma持股71,572,817股(占比10.92%),第二大股东MicuRx (HK) Limited持股70,756,084股(占比10.79%) [2] 上市与融资情况 - 公司于2022年8月5日在科创板上市,发行1.3亿股,发行价8.16元/股,上市首日最高价14.20元,目前处于破发状态 [3]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9.60亿元,较原计划12.50亿元少2.90亿元,资金用于创新药研发、营销渠道升级及补充流动资金 [3] - 发行费用总额1.01亿元,其中保荐承销费用7,902.96万元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820.67万元、9,077.64万元、1.30亿元,净利润连续亏损2.20亿元、4.21亿元、4.41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696.98万元,同比增长10.26%,净利润亏损1.39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2.01亿元收窄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2022-2024年分别为-2.40亿元、-3.29亿元、-4.47亿元,2025年上半年为-1.21亿元 [4]
破发股信濠光电连亏一年半 上市募19.8亿渤海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8-18 10:5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83亿元 同比增长10.18%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2.15亿元 同比扩大75.32% [1][2] - 扣非净利润亏损2.24亿元 同比扩大60.55%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7477.23万元 同比下滑211.34% [1][2] - 总资产48.63亿元 较上年度末减少6.55%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21.01亿元 较上年度末减少9.35% [2] 历史财务对比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16.87亿元 同比下降2.72% [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3.53亿元 上年同期盈利4050.02万元 [2] - 2024年扣非净利润亏损3.65亿元 上年同期盈利669.15万元 [2]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009.48万元 上年同期为1.26亿元 [2] 上市与融资 - 2021年8月27日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发行价98.80元/股 [3] - 首次公开发行2000万股 募集资金总额19.76亿元 [3]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8.95亿元 超计划9527.02万元 [3] - 发行费用8072.98万元 其中承销保荐费用6524.53万元 [3] 股价表现 - 上市首日最高价181元 为历史最高价 [3] - 目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3] 分红送转 - 2022年度每10股转增5股 [3] - 2023年度每10股派2元并转增4股 [4] - 2025年6月每10股派0.5元并转增2股 [4]
破发股华康洁净实控人被留置 2022上市2募资共17.88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8-14 14:41
公司高管变动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谭平涛被广东省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 [1] - 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由高管团队负责,其他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目前均正常履职 [1] - 公司董事、总经理谢新强暂代履行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委员职责 [1] 公司名称变更 - 公司中文名称由"武汉华康世纪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武汉华康世纪洁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 - 公司中文证券简称由"华康医疗"变更为"华康洁净",证券代码"301235"保持不变 [2] 公司上市及募资情况 - 公司于2022年1月28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数量为2,640万股,发行价格为39.30元/股 [2] - 公司上市发行募集资金总额10.38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9.50亿元,比原计划多5.45亿元 [2] - 公司于2024年12月23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7.5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7.44亿元 [3] - 公司两次募资金额合计17.88亿元 [4]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目前处于破发状态 [5]
破发股ST帕瓦实控人之一被立案侦查 上市即巅峰募17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8-04 11:19
公司治理事件 - 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之一及董事张宝因涉嫌职务侵占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立案决定书于2025年8月1日出具[1] - 公司其他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均正常履职 公司控制权未发生变化 生产经营情况正常[1] - 公司尚未知悉事项进展和结论 将持续关注进展情况[1] 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公司于2022年9月19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发行股票33,594,557股 发行价格51.88元/股[1] - 保荐机构为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现名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保荐代表人为李欢、李欣[1] - 上市首日盘中最高价45.92元 此后股价震荡走低未能超过上市首日高点 目前处于破发状态[1] 募集资金使用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1,742,885,617.16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1,595,130,043.93元[2] - 最终募集资金净额较原计划多85,752,100元 原计划募集资金1,509,377,900元[2] - 计划资金用途为年产4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2] 发行费用与分红方案 - 发行费用共计147,755,600元 其中保荐承销费122,349,900元[3] - 2023年7月12日公告分红方案 每10股派息3.3元(税前)并转增2股 除权除息日为2023年7月19日[3]
破发股亨迪药业1年1期净利连降 2021年上市募15.48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8-03 14:5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5亿元,同比下降2.93%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854.71万元,同比下降72.92% [1]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441.62万元,同比下降93.21% [1]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840.13万元,同比下降73.71% [1]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4.46亿元,同比下降32.75% [1] - 2024年全年归母净利润9154.74万元,同比下降48.02% [1] - 2024年全年扣非净利润7295.50万元,同比下降57.14% [1] - 2024年全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607.32万元,同比下降29.91% [1] 上市与募资 - 2021年12月22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6000万股,发行价25.80元/股 [1]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15.48亿元,净额14.01亿元,超募2.10亿元 [2] - 原计划募资11.90亿元,用于布洛芬原料药等项目 [2] - 发行费用1.47亿元,其中承销费用1.32亿元 [2] - 目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1] 分红与转增 - 2023年5月24日公告每10股转增2股并派息4元 [3] - 2025年8月1日公告拟每10股转增4.5股 [4]
破发股洁雅股份股东拟减持 2021年上市见顶超募6.6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8-01 14:52
股东减持计划 - 持股5%以上股东明源基金及其一致行动人中亿明源计划减持不超过5,571,534股,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4.95%,其中明源基金减持不超过3,939,468股(3.50%),中亿明源减持不超过1,632,066股(1.45%)[1]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减持时间为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起3个月内[1] - 股东已获基金业协会备案,适用创业投资基金减持政策,投资期限满60个月,减持比例不受限制[1] 公司上市及募资情况 - 公司于2021年12月3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25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5%),发行价57.27元/股,首日最高价97.58元,当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2] - 实际募集资金总额11.63亿元,净额10.32亿元,超原计划6.56亿元(原计划募资3.76亿元)[2] - 发行费用合计1.31亿元,保荐机构国融证券获保荐承销费用1.08亿元[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5.47亿元(同比下滑12.07%),归母净利润1946.48万元(同比下滑83.10%),扣非净利润亏损679.37万元(同比下滑107.64%)[3][4]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512.04万元(同比下滑10.0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5%(同比下降5.30%)[4]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24亿元(同比下滑4.62%),归母净利润1006.27万元(同比下滑27.6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0.63万元(同比下滑97.17%)[5] 资产与股东结构 - 2024年末总资产20.81亿元(同比下滑3.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8.27亿元(同比下滑1.70%)[4] - 2025年一季度末总资产20.81亿元(较2024年末微增0.04%),净资产18.38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0.60%)[5] - 明源基金与中亿明源的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杨旭明[2]
破发股百奥泰上半年减亏 2020年上市即巅峰募19.7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7-30 10:58
业绩表现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1,000万元到-14,000万元 较上年同期-23,684.58万元减少亏损9,684.58万元到12,684.58万元 [1] - 预计2025年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16,000万元到-19,000万元 较上年同期-27,033.49万元减少亏损8,033.49万元至11,033.49万元 [1] - 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3,684.58万元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27,033.49万元 [1] 上市情况 - 2020年2月21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发行价格32.76元/股 发行数量6000万股 [1] - 上市首日盘中最高价达78.00元/股 目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1] - 募集资金总额19.66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18.76亿元 较原计划20亿元少1.24亿元 [2] 资金用途 - 原计划募集资金20亿元 拟用于药物研发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及补充营运资金 [2]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8.76亿元 较计划少1.24亿元 [2] 发行费用 - 首次公开发行费用总计8940.02万元 [2] - 支付给保荐机构及联席主承销商的承销保荐费用为7783.02万元 [2] - 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 联席主承销商为广发证券和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 [1][2]
破发股天力锂能某股东拟清仓 IPO超募7亿国联民生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7-21 15:24
股东减持 - 股东富德基金计划减持5,400,000股 占公司总股本4.55% 减持方式为大宗交易 减持时间为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起3个月内 [1] - 减持原因为基金经营期限届满需变现 股份来源为公司IPO前持有的股份 [1] - 富德基金非控股股东或实控人 减持不会导致控制权变更 不影响公司治理及持续经营 [1] 公司IPO情况 - 公司于2022年8月29日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发行3,050万股 发行价57元/股 保荐机构为民生证券(现国联民生证券) [1] - 上市首日盘中最高价82元 为历史最高价 当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1] 募集资金 - IPO募集资金总额17.385亿元 净额15.503亿元 超原计划7.139亿元 [2] - 原计划募集8.365亿元 拟用于淮北及新乡三元正极材料建设项目 [2] - 发行费用总额1.882亿元 其中保荐承销费1.632亿元 [2]
破发股*ST声迅3名股东拟减持 2020上市西部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7-18 13:54
股东减持计划 - 公司股东刘孟然计划减持不超过1,700,000股,占剔除回购专用账户后总股本的2.11% [1] - 股东刘建文及其一致行动人合畅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计划合计减持不超过2,400,000股,占剔除回购专用账户后总股本的2.97% [1] - 刘孟然为公司第四大股东,合畅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为第五大股东,刘建文为第七大股东 [1] 前十大股东持股情况 - 广西天福投资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36.15%,数量为29,590,000股 [2] - 谭政为第二大股东,持股14.34%,数量为11,735,400股 [2] - 聂荣为第三大股东,持股4.64%,数量为3,801,600股 [2] - 刘孟然为第四大股东,持股3.99%,数量为3,262,900股 [2] - 合畅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为第五大股东,持股2.26%,数量为1,850,900股 [2] 公司上市及募资情况 - 公司于2020年11月26日在深交所上市,发行价格为20.26元/股,目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2]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4.15亿元,净额为3.78亿元,计划用于运营服务中心及营销网络建设、研发中心升级和补充流动资金 [3] - 发行费用总额为3643.69万元,其中保荐机构西部证券获得承销和保荐费用2118.55万元 [3] - 2022年12月30日公开发行可转债2.80亿元,保荐机构为中邮证券 [3] - 两次募资合计6.95亿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