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管

搜索文档
中石油申请用于碳纳米管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专利,采用熔融盐作为碳纳米管制备的催化剂可有效减少碳产品中金属污染
金融界· 2025-06-28 10:51
公司专利技术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了一项名为"用于碳纳米管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的专利 公开号为CN120205182A 申请日期为2023年12月 [1] - 专利涉及碳纳米管制备技术 公开了一种以熔融态卤族盐为基础的催化剂 包括氯化钙(20-80mol%) 氯化钾(0-10mol%)及其他卤族盐(20-80mol%) [1] - 该技术采用熔融盐催化剂可有效减少碳产品中金属污染 相比传统金属催化体系的酸洗工艺更环保 [1] 公司基本情况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 总部位于北京市 主营业务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2] - 公司注册资本达18302097万人民币 对外投资企业1282家 参与招投标项目496次 [2] - 公司拥有商标信息38条 专利信息5000条 行政许可169个 [2]
天奈科技: 江苏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8 00:25
公司概况 - 江苏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碳纳米管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包括碳纳米管粉体、导电浆料及导电母粒,下游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3C电子锂电池及储能锂电池领域 [3] - 公司为国内碳纳米管细分领域龙头企业,2024年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市场占有率达53.2%,产品竞争力较强且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3][5]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48亿元,同比增长3.13%,归母净利润2.49亿元,同比下降17% [4][17] 行业环境 - 2024年中国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出货量达16万吨,同比增长33%,主要受动力电池快充需求提升带动,预计2025年出货量有望达68万吨 [11][12] - 碳纳米管导电剂在锂电池导电剂市场中占比约30%,仍以常规类导电剂(炭黑+导电石墨)为主,但性能优势使其在高镍及硅碳负极领域渗透率有望提升 [12][13] - 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894.4GWh(+27.2%),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达360GWh(+60%),下游需求持续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 [14][15] 产品与技术 - 公司已实现四代碳纳米管产品量产,第四代单壁碳纳米管导电性进一步提升但当前处于少量出货阶段,前三代产品2024年销量占比分别为23.93%、35.87%和38.49% [5][18] - 2024年研发投入1.09亿元(+15.27%),研发人员242人占比29.37%,掌握单壁碳纳米管规模化制备等核心技术 [17][18] - 碳纳米管导电浆料2024年销售均价降至1.69万元/吨(-32%),主要受NMP原材料价格下降及行业竞争加剧影响 [16][24] 产能与客户 - 2024年碳纳米管导电浆料产能9.5万吨(+53%),产量8.73万吨(+61%),产能利用率91.85% [19] - 在建项目包括常州、四川、德国及美国生产基地,全部投产后将新增多壁碳纳米管浆料7.3万吨/年、单壁纳米导电浆料0.7万吨/年产能 [20] - 前五大客户集中度65.97%,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头部电池厂商,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领域收入占比67.38% [22][26] 财务状况 - 2024年末总资产51.39亿元,资产负债率42.33%,现金类资产12.72亿元(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 [4][3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0.48亿元,主要因应收账款增加及票据结算比例上升,EBITDA利息保障倍数7.66倍 [4][33] - 可转债余额8.30亿元(转股溢价率153.08%),银行授信未使用额度33.82亿元,2025年5月定向增发募资7.87亿元 [9][34]
日本化工巨头再加码,这个新能源材料怎么突然“爆火”?
DT新材料· 2025-06-11 23:10
以下文章来源于Carbontech ,作者Carbontech Carbontech . 传播碳材料领域前沿资讯,带您进入碳时代! 【DT新材料】 获悉,近日,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Zeon Corporation) 与 台湾泛亞應用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SiAT)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瑞翁将领投2000万美元(约1.44亿人民币)的C轮融资, 支持SiAT扩大 单壁碳纳米管 (SWCNT) 导电浆料 的产能。 单壁碳纳米管虽然制备难度更高、价格昂贵,但具有比多壁CNT更高的比表面积、电导率和分散 性,是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关键纳米材料。 目前,全球范围内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在消费应用领域 (例如电动汽车、无人机和EVTOL飞机)以及工业领域(包括人工智能服务器BBU、可再生能源 储能系统和自动化机器人)均呈现激增态势。 Zeon是全球首家采用"超级生长(Super Growth)"工艺实现单壁碳纳米管量产的企业。其ZEONA NO®产品具有高纯度、大表面积和高长宽比的特点。同时,SiAT开发了高效分散的单壁碳纳米管 浆料,并推出了两款已通过制造商测试的配方——LSC2102(NMP基)和LSC1101(水基),用 于解 ...
银河证券每日晨报-20250603
银河证券· 2025-06-03 13:53
核心观点 - 5月中国制造业PMI小幅回升至49.5,虽仍处收缩区间但显企稳迹象,政策支持下制造业呈回暖势头,但外部环境存不确定性,需关注中美贸易政策演变[1][2] - 5月PMI数据反映外需回暖和生产反弹,展现经济韧性,但价格指数低迷和产成品库存下降反映供需错配和企业预期不足,后续内需政策刺激力度或加大,增量政策或聚焦地产领域,投资上短期新质生产力和政策支持消费板块表现好,长期看好权益市场,债券市场等待三季度降息预期强化窗口[1][18] - 6月投资组合采取攻守兼备策略,关注消费+科技+红利三条主线,布局科技、消费等板块价值股[1][19][21] - 5月A股震荡上涨,6月焦点在政策面,政策有望积极支持、流动性改善,预计A股震荡上行,过程或曲折[19][21] - 本周债市收益率震荡下行、曲线分化,下周跨月后资金面大概率转松,债市短期震荡,关注特朗普关税问题进展[23][24][26] - 捷邦科技业绩企稳回升,布局VC散热和碳纳米管业务,未来业绩飞跃可期[28][29] 国内宏观 需求端 - 消费方面,出行延续平稳,5月地铁客运量增速同比2.23%、环比 -3.89%,航班执行总量环比1.6%、同比5.0%;乘用车零售向好,5月1 - 25日市场零售135.8万辆,同比增16.9%,较上月同期增5.4%[3] - 外需方面,高频数据显示外需继续回落,5月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均值环比1.7%、同比降29.0%,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5月均值较4月下滑0.34%,同比降18.4%[3] 生产端 - 工业生产5月改善明显,钢材开工普遍下行,但高炉、焦炉、线材开工率月均环比上涨;地产基建小幅上行但低迷;消费制造业稳定;化工普遍下降,炼油厂开工率低迷[4] 物价表现 - CPI方面,猪肉价格维持下跌,果蔬价格涨跌互现,鸡蛋价格周环比下跌1.75%[5] - PPI方面,原油价格下跌,黑色系商品全线下跌,有色等工业产品价格各有涨跌[5] 财政 - 本周政府债发行整体小幅放缓,新增专项债提速,无新增特别国债,预计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望二季度落地[6][7] 投资 - 高频数据显示本周基建投资边际降温,地产方面5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较4月上升12.8%,持续性待观察,需关注增量政策支持城市更新资金端[7] 货币和流动性 - 本月买断式逆回购净回笼2000亿元,但央行维护流动性充裕意图明显且倾向投放长期限,实施降准50BP释放约1万亿元,MLF净投放3750亿元,月末加大流动性投放,货币市场利率季节性上行,国债收益率曲线走平[8] 海外宏观和市场 政策层面 - 5月28日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特朗普政府IEEPA关税违法,次日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批准暂停执行申请,此案大概率由最高法院裁定,特朗普加征关税策略或向其他手段过渡[9] - 特朗普会晤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不降息是“错误”,鲍威尔强调政策独立性,5月议息会议纪要官员态度略鹰[9] - 特朗普宣布提高钢铁关税,欧盟准备采取反制措施;俄乌谈判进展不大,冲突边际加剧[9] 经济数据 - 美国4月非国防资本耐用品订单环比 -1.3%,同比下滑19.1%,预示二季度投资或下降[10] - 美国上一周失业金初请人数增加1.4万至24万人,5月失业率可能小幅提升,一季度企业获利降幅为逾四年来最大[10] - 美国4月PCE通胀同比增2.1%略低于预期,核心降至2.5%,利于增加美联储降息预期[11] - 美国4月进口商品总额显著降低,综合关税税率升至6.3%以上,进口额降低利于Q2美国GDP企稳[11] 捷邦科技 - 公司主要产品为消费电子精密功能件和结构件,2024年收购赛诺高德扩展到VC散热领域,业务向碳纳米管延伸,后续业务呈回暖态势[28] - 公司布局消费电子散热材料,市场扩容,获苹果等知名厂商供应商认证,越南捷邦量产投产扩展客户资源,收购赛诺高德利于拓展业务[29] - 碳纳米管市场需求扩张,公司已研发系列产品,掌握核心技术,获宁德时代等客户供应商代码,收购赛诺高德开辟客户资源[29]
天奈科技(688116):出货保持增长,单壁管放量增厚盈利
长江证券· 2025-05-22 21: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该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全年营收14.5亿元同比增3.1%,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降15.8%,扣非净利润2.4亿元同比增13.6%;2024Q4营收4.1亿元同比增17.9%,归母净利润0.7亿元同比降50.2%,扣非净利润0.6亿元同比降8.9%;2025Q1营收3.3亿元同比增9.0%,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增8.1%,扣非净利润0.5亿元同比增0.1% [2][4] - 2024年碳纳米管粉体销量78吨同比降20.79%,导电浆料8.5万吨同比增55.97%,国内市场份额占比53.2%;全年毛利率35.18%同比提升1.58pct,四项费用率15.75%同比提升0.74pct [9] - 2025Q1出货同比增28%左右,排产景气预计全年出货同比稳增;毛利率33.19%同比降1.26pct,单季度四项费用率15.39%同比降0.41pct;随单壁碳管和新产品放量单吨盈利预计改善 [9] - 看好公司作为全球碳纳米管导电剂龙头跟随锂电行业持续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约4.3亿元对应估值约37倍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利润表:2024 - 2027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448、2172、2934、3668百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0、432、584、814百万元 [13] - 资产负债表:2024 - 2027E资产总计分别为5139、6672、7681、8776百万元;负债合计分别为2175、2484、2908、3190百万元 [13] - 现金流量表:2024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276、530、644、841百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 1181、 - 199、 - 131、 - 131百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37、797、 - 2、 - 3百万元 [13] - 基本指标:2024 - 2027E每股收益分别为0.73、1.18、1.59、2.22元;市盈率分别为53.16、37.30、27.61、19.82 [13]
天奈科技: 天奈科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15 19:14
证券代码:688116 简称:天奈科技 江苏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江苏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 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议案八:关于变更注册资本、取消监事会及修改《江苏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 江苏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江苏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为了维护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确保股东大会的正常秩序和议事效率,保证大 会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 司股东会规则》以及《江苏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江苏天奈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股东大会议事规则》的相关规定,特制定 2024 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须知: 一、为确认出席大会的股东或其代理人或其他出席者的出席资格,会议工作人 员将对出席会议者的身份进行必要的核对工作,请被核对者给予配合。出席会议的 股东及股东代理人须在会议召开前 45-15 分钟到会议现场办理签到手续,并请按规定 出示证券账户卡、身份证明文件或法人单位证明、授权委托书等,经验证后方可出 席会议。 二、为保证本次大会的严肃性和正常秩序,切实维护股东的合法权益,请出席 ...
天奈科技:4月29日组织现场参观活动,中信证券、长盛基金等多家机构参与
搜狐财经· 2025-05-09 10:27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5月8日天奈科技(688116)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4月29日组织现场参观活动, 中信证券、长盛基金、民生证券、平安银行、浦银安盛基金、瑞锐海外投资基金、润晖投资咨询(北京)、 山西证券、上海德汇集团、上海度势投资、上海国赞私募基金、上海恒复投资管理、东兴基金、上海天驷 资产管理、上海途灵资产管理、上海禧弘私募基金、上海益和源资产管理、上海运舟私募基金、上海珠池 资产管理、深圳前海汇杰达理资本、深圳市国晖投资、深圳市鲲鹏恒隆投资、深圳市尚诚资产管理、银河 基金、深圳晓扬科技投资、深圳中胤信弘投资、深圳资本集团、上海拓璞投资管理、天惠投资、武汉唯尔 思股权投资基金、溪牛投资管理(北京)、湘财证券、易知(北京)投资、誉辉资本管理(北京)、嘉实基金、元 兹投资、圆方资本、粤佛私募基金、长安国际信托、致君资产、中国人寿资产管理、中国银河证券、中金 公司、重庆渝汇投资、国泰海通、兴业基金、兴全基金、易方达基金、上海循理资产管理、Matthews Asia、富兰克林邓普顿海外投资基金、玄元私募基金、太平基金、同泰基金、北京鸿道投资管理、鹏华基 金、北京嘉怡财富投资管理、博时基金、深圳市东方马 ...
天奈科技(688116):2024年及2025Q1业绩点评:碳纳米管导电剂龙头,单壁放量有望提升盈利能力
东莞证券· 2025-05-07 16:5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益于锂电池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新型电池技术带动碳纳米管导电剂需求提升,叠加公司单壁产品放量提升盈利能力,业绩有望较快增长 [8]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营收14.48亿元,同比增长3.13%;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下降15.8%;扣非后净利润2.37亿元,同比增长13.6%;毛利率35.18%,同比上升1.58pct;净利率17.19%,同比下降4.14pct;期间费用率15.75%,同比上升0.75pct,研发费用1.09亿元,同比增长15.27%,研发费用率7.55%,同比上升0.8pct [8] - 2025年Q1营收3.35亿元,同比增长9%;归母净利润0.58亿元,同比增长8.1%;扣非后净利润0.52亿元,同比增长0.06%;毛利率33.19%,同比下降1.26pct;净利率17.25%,同比下降0.2pct;期间费用率15.39%,同比下降0.41pct,研发费用0.23亿元,同比增长3.07%,研发费用率6.85%,同比下降0.39pct [8] 公司产品优势 - 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出货量市占率稳居行业首位,2024年占国内市场份额为53.2%;已形成四代碳纳米管导电浆料产品,是全球能规模化生产单壁碳纳米管的极少数企业之一 [8] - 碳纳米管产品尤其是单壁碳纳米管及其复合产品性能优势突出,在高压实、高容量密度、硅碳负极、快充等技术路线上对电池性能有明显提升,应用占比有望持续提升 [8] - 产品在固态电池领域应用广泛,单壁及相关复合产品用于高能量密度、快充等场景,已批量出货,下游需求旺盛,市场上研究及开发类固态、半固态、全固态电池厂商大多是其客户 [8] 公司募资项目 - 2025年4月完成定增募资约8亿元,资金全部投入单壁碳纳米导电材料生产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有望提升新产品产能和产品盈利能力 [8] 公司盈利预测 |科目(百万元)|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1448.16|2027.32|2534.13|3040.95| |营业总成本|1186.80|1632.09|2017.38|2392.09| |营业成本|938.72|1295.90|1607.29|1913.67| |营业税金及附加|20.02|28.03|35.04|42.05| |销售费用|15.35|20.27|22.81|25.85| |管理费用|81.66|111.50|134.31|152.05| |研发费用|109|146|180|213| |财务费用|21.71|30.41|38.01|45.61| |其他经营收益|29.18|40.70|50.88|61.05| |其他收益|23.64|33.10|41.37|49.65| |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0.10|0.00|0.00|0.00| |投资净收益|5.43|7.60|9.50|11.40| |营业利润|290.54|435.94|567.62|709.91| |利润总额|284.77|435.94|567.62|709.91| |净利润|253.48|383.84|496.26|625.88| |归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50.20|383.84|496.26|625.88| |基本每股收益(元)|0.73|1.11|1.44|1.82| |PE(倍)|61.65|40.18|31.08|24.64| [9]
韩国国宝级半导体专家,赴中国任教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26 09:59
韩国媒体称,中国正通过引进韩国顶尖人才,与美国争夺高科技主导权。两名韩国国宝级半导体专 家在退休后受冷落,近日已被中国高校任用。 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知名碳纳米管专家李永熙已受聘湖北工业大学,任职当地的半导体与量 子研究所。此前担任基础科学研究院(IBS)纳米结构物理研究团团长的李教授,在退休后因未能 找到韩国本土的稳定研究岗位,最终选择前往中国发展。 早在去年,理论物理学家、韩国高等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基明在退休后,也已受聘于中国 雁栖湖 应用数学研究院担任教授。李英熙与李基明分别于2005年(首批)与2006年(第二批)被韩国教 育部与韩国研究财团评选为"国家学者",但二人在韩国却未能继续其学术生涯。 据了解,李英熙自2012年起领导的IBS纳米结构物理研究团队,在碳纳米管、石墨烯、水分解催化 剂、二维半导体结构等领域取得诸多成果,自2018年起一直稳居全球学术论文被引用次数前1%。 然而2023年底,随着其退休,该研究团队也随之解散。 根据IBS规定,研究团队的负责人必须为"本国大学的专任教授",一旦负责人退休,团队亦随之终 止。20多名研究员流散至国内外大学与研究机构。其后李教授虽以成均馆大学非专任 ...
台积电,赢麻了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22 08:49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2024年,AI引发的芯片需求全面爆发,半导体产业结构性转型持续演进。在这一年,台积电 再次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不仅巩固了其技术领先地位,还在产能、营收、客户结构与全球 战略布局方面全面开花,成为当前全球最具战略纵深的半导体企业。 透过其刚刚发布的2024年年报,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在这场以AI为主引擎的产业变革 中,台积电正以技术为根基、制造为核心、生态为延伸,持续构筑属于自己的"护城河"。 AI爆发年,台积电"稳稳赢麻" 2024年,尽管全球经济仍充满不确定性,传统消费电子市场复苏缓慢,但AI相关芯片的需求却持 续强劲,推动晶圆代工行业走出低谷,重回成长轨道。台积电成为最大受益者之一。 年报显示,2024年台积电全年合并营收达900亿美元,同比增长30%;税后净利达365亿美元,同 比大幅增长35.9%。毛利率达到56.1%,营业利益率达45.7%,皆创历史新高。 作为全球晶圆代工产业的龙头,台积电已经在业内建立起不可动摇的地位。台积电在IDM 2.0产业 (包括了封装、测试和光罩制造等更多环节)中 占据34%的市场份额 ,较2023年的28%显著提 升,进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