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配额
icon
搜索文档
全国碳市场:CEA重启跌势,CCER价格坚挺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5-25 20: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剩余40%强制流通配额只能满足部分市场需求,约0.4 - 0.5亿吨市场需求或由盈余企业自愿卖出来满足 [2] - CEA价格跌至70元附近后,市场刚性需求和投机需求显现,成交热度提高,强制流通配额释放加速,5月底部预计65 - 68元/吨 [2] - 目前强制流通配额释放比例不足20%,潜在抛压仍存,市场价格震荡磨底,缺乏上行驱动;若盈余企业卖出节点后移,价格底部越低、反弹高度越有限;若单日成交量起量,上涨动能或出现在三季度末 [2] 各部分内容总结 全国碳市场综合数据 - 本周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重启跌势,收盘价69.41元/吨,周环比-1.43%,年同比-29.54%;各年份碳配额不同程度下滑 [1] - 全国碳市场周度总成交量约340万吨,环比上周减少7%;挂牌协议成交约125万吨,占比36.6%,大宗协议成交215万吨;碳配额24成交量占比升至88%,周环比提高25个百分点 [1] - 全国碳市场周度成交均价70.75元/吨,受大宗协议成交均价拖累 [1] - 展示了全国碳市场各年份碳配额最新价格及周环比、年同比增速,以及本周成交情况 [7][12] 各年份碳配额行情数据 - 列出各年份碳配额挂牌协议、大宗协议成交均价及价差,成交量及大宗占比 [13] - 展示了全国碳市场收盘价、大宗协议成交均价、挂牌协议成交量、大宗协议成交量相关图表 [14]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登记与市场交易数据 - 2025年首批登记减排量涉及多个项目,合计948万吨 [15] -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周度总成交量3.65万吨,周环比增长373%;周度成交均价89.8元/吨,环比上涨3.28%,较全国碳市场挂牌协议周度成交均价高出26.73% [1][16] - 展示了CEA与CCER每日挂牌协议成交均价、成交量相关图表 [18][20] 推荐策略 - 建议缺口企业在8月底前分批逢低采购 [3]
碳市场扩围至钢铁、水泥、铝冶炼影响几何?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3-26 22: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度配额等于经核查排放量,2025年底前新纳入行业重点排放单位首次履约无配额盈余或缺口 [1][5][7] - 2025年全国碳市场整体缺口略有下调,对供需平衡影响有限,扩围放缓或加速强制流通配额释放 [1][8][9] - 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首年无显性碳成本,未来成本逐年增加,2026年(2025年度)中性假设下配额缺口约330万吨 [2][11] - 扩围方案未提及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配额结转问题,发电行业可能存在规避配额结转规则的行为 [2][12][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核心变化 - 扩围方案核心看点是新增“2024年度配额等于经核查排放量”要求,其余多在征求意见稿基础上修改 [5] - 2024年度配额基于经核查实际碳排放量等量分配,2025、2026年度采用碳排放强度控制思路分配,行业整体配额盈亏基本平衡 [6] - 删除“免费分配”表述,预计2025、2026年度配额分配可能引入有偿分配,新增“数据真实性”“加强信息披露”有助于建立真实透明排放数据体系 [7] 对全国碳市场影响 - 2025年全国碳市场整体缺口减少330万吨,对价格有一定利空,但因发电行业缺口大,对供需平衡影响有限 [8][9] - 扩围放缓使新行业入市新增需求预期破灭,市场悲观情绪或使发电企业提前出货,加速强制流通配额释放,缓解碳价暴跌情形 [9] 对钢铁、水泥、铝冶炼影响 - 2025年底前新纳入行业重点排放单位首次履约无配额盈余或缺口,首年无显性碳成本 [11] - 2025、2026年度配额按碳排放强度控制思路分配,中性假设下2026年(2025年度)三大行业配额缺口约330万吨 [11] - 按100元/吨碳价,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显性碳成本分别约1.8、1.15、0.34亿元,单位产品平均显性碳成本分别约0.18元/吨、0.08元/吨、0.78元/吨 [11] 遗留问题 - 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纳入后,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可能与非发电行业单位签署回购协议规避配额结转规则 [12][13] - 扩围方案未提及相关行业配额结转问题,期待后续方案明确要求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