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文化
搜索文档
“十五五”关键部署: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搜狐财经· 2025-11-01 22:42
文化产业发展方向 -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5] -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1][3] - 文化繁荣兴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3] 文化发展指导原则 -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3] - 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3] - 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 [3] 文化发展目标 - 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 - 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 - 大力繁荣文化事业 [5] - 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5] - 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3]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证监会发布· 2025-10-23 17:31
会议基本情况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 [2] - 出席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68人,候补中央委员147人 [2] -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3] “十四五”时期成就评估 - 全会高度评价“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认为这一时期发展历程极不寻常、极不平凡 [4] - 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5] - “十四五”主要目标任务即将胜利完成 [3] “十五五”时期发展指导原则与目标 - “十五五”时期被定位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 [6] - 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人民至上、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等原则 [7] - 主要目标包括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等 [8] - 到2035年目标为实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9]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等 [9] - 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9] - 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9] 科技创新与自立自强 - 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9] - 要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9] - 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9] 国内市场与新发展格局 -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 [10] - 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 [10] - 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10] 区域协调发展与城乡融合 -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等叠加效应 [11] -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11] - 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12]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 -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 [13] -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13] - 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和生态系统优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13] 当前经济工作重点 - 强调坚决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16] - 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16] - 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切实抓好民生保障 [16]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发布
新华社· 2025-10-23 17:15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2025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68人,候补中央委员147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 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党的二十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 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 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全会提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惠民生和促消 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供 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要大 ...
以炙热的向党之心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对游本昌的勉励和问候极大鼓舞全国文艺工作者
新华社· 2025-07-04 23:37
文艺工作者对习近平总书记勉励的响应 - 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游本昌在92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习近平总书记对其表示高度赞扬并提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更多文艺工作者"的期望 [1] - 国家话剧院全体员工表示将以坚定信仰为根基,以艺术坚持为原则,以服务人民为灵魂,不断锤炼艺术创作 [1] - 四川省曲艺家协会主席张旭东表示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青年曲艺工作者为人民群众送去欢笑温暖和精神鼓舞 [2] 文艺创作与时代使命 - 国家京剧院青年演员王宇舟强调要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弘扬中华文明瑰宝 [2] - 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首席编辑姚宏越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和引领时代风貌 [3] - 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陈涌泉表示将持续推动优秀剧目进基层,并开展稀有剧种保护传承工程 [4] 青年文艺工作者的奋进动力 - 中央戏剧学院学生张天勤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感悟到个人艺术追求需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才能创作打动人心的作品 [4][5] - 张天勤表示将坚定理想信念,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磨砺过硬本领,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5]
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文化建设
经济日报· 2025-04-30 08:52
文化建设核心原则 - 文化建设必须着眼于人、落脚于人,这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遵循 [1] -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其内容和形态随实践活动的变化而演变 [1] - 人民是文化建设的实践主体,离开人民则文化建设无从谈起 [2] 文化建设的目标与价值导向 - 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人民的思想境界和精神状态 [2] - 文化强国的"强"体现在人民的思想境界、文化修养和精神状态的提升 [2] - 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人民的需要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价值所在 [3] 文化建设的主体与力量 - 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创造者和最深厚的力量 [3] - 文化创造的核心在于人民,人民是文化的真正主体 [3] - 高素质人才是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发挥专业人才的支撑作用至关重要 [4] 文化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 育人才、建队伍是文化建设的紧迫战略任务 [4] - 需要建立健全科学权威的文艺和学术评价体系,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4] - 构建创新型文化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局面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