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积极股东
icon
搜索文档
机构投资者勇担“积极股东”重任
证券日报· 2025-06-05 00:46
政策导向与监管动态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提出发挥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的推动作用,支持上市公司引入持股比例5%以上的机构投资者作为积极股东 [1] - 中国证监会鼓励机构投资者积极行使股东权利,摒弃"用脚投票"惰性思维,强化"用手投票"主动担当 [1] - 监管部门期待机构投资者既"投资"也"投智",在带来资金的同时注入专业治理经验,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1]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意义 - 优化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制衡监督控股股东和管理层权力,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2] - 在股权集中的公司,机构投资者可打破控股股东决策垄断,防范利益输送 [2] - 在股权分散的公司,机构投资者可约束管理层短视行为,完善监督机制 [2] - 打破上市公司对短期业绩的过度依赖,引导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促进业绩稳健增长 [2] - 增强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提升市场信心,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流入 [3] 机构投资者的角色与挑战 - 机构投资者需秉持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关注公司长期发展前景 [2] - 主动参与公司治理传递看好公司前景的信号,利于股价稳定 [3] - 当好积极股东需付出不小代价,但有利于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经营质量 [3]
期待“积极股东”对上市公司发挥积极作用
国际金融报· 2025-06-03 18:21
公司治理改革 - 高层发布《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强化控股股东诚信义务,支持上市公司引入持股5%以上的机构投资者作为积极股东 [1] - 《意见》内容涵盖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创新激励、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等方面,首次提出引入"积极股东"的要求 [1] - 当前上市公司股东类型包括控股股东、前几大股东及中小股东,控股股东通常拥有较高话语权,中小股东处于弱势地位 [1] 股东结构问题 - 存在控股股东(尤其是持股超50%的绝对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特征明显,控股股东提案在董事会和股东大会上几乎畅通无阻 [1] - 无控股股东且前几大股东持股相近的上市公司,可能出现股东内斗、争夺董事会席位、互投反对票等现象 [2] - 上市公司"三会"(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运作不规范现象普遍,未来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将行使监事会职权 [2] 机构投资者作用 - 引入持股5%以上的机构投资者作为积极股东具有现实意义,机构投资者作为财务投资者,公司治理混乱将拖累业绩并影响其投资价值 [2] - 机构投资者若对治理状况不满,凭借超5%持股比例启动抛售将对股价产生显著影响 [2] - 当前公私募基金、险资、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在部分上市公司持股比例不低,但在公司治理中往往集体失语 [2] 积极股东行为规范 - 真正的积极股东应在稳定股价和公司治理中积极作为,而非仅保持沉默 [3] - 需营造有利市场环境,如允许积极股东委派人员进入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推动审计委员会履行监事会职能 [3] - 对无法发挥积极作用的股东,应允许其合规减持或清仓持股,监管部门需对阻碍积极股东行为或违规减持采取严厉措施 [3]
每经热评|支持积极股东积极作为 有效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2 20:22
政策导向与资本市场改革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发挥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的推动作用,支持上市公司引入持股5%以上的机构投资者作为积极股东 [1] - 当前A股市场举牌事件较少(2022-2024年分别为85次、49次、71次),导致大股东在董事会决策、资本运作中占据主导地位,小股东权益保障不足 [1] 积极股东的核心条件 - 持股比例达到5%举牌线是基础门槛,需披露资金来源、实际控制人等关键信息,且股份存在6个月限售期限制 [2] - 积极股东需具备专业研究能力和资源整合优势,能够通过投票权参与治理,团结中小股东影响决议结果 [2] 制度优化建议 - 需加强股东大会提案权、董事提名权保护,解决股东提案受阻问题 [3] - 建议优化股东投票权征集渠道,降低治理成本,并在税收、交易费用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3] 市场现状分析 - 当前A股5000多家上市公司中举牌事件占比极低,导致小股东投资行为短期化,与长期价值投资理念相悖 [1] - 散户因个体投票影响力微弱常放弃行使权利,部分上市公司股东大会沦为"大股东会" [2]
建信基金:明确“积极股东”角色定位 强化尽责管理 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中证网· 2025-05-28 15:47
行业政策与规则 -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管理规则》,对公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提出新要求 [1] - 《规则》首次以自律规则形式明确公募基金作为"积极股东"的角色定位、行为方式和责任要求,填补制度空白 [2] - 《规则》要求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规范基金管理人行权行为,增强投资者信任 [2] 行业影响与转型 - 《规则》推动公募基金行业从注重短期业绩和规模增长向强调长期投资回报和价值创造转变 [2] - 行业将更多资源投入到上市公司基本面、治理水平和长期价值研究,实现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型 [2] - 公募基金行业共同努力实施《规则》,有助于构建更健康、透明、稳定的资本市场生态 [6] 公司实践与战略 - 建信基金认为《规则》为公募基金深度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提供系统性指引,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 [1] - 建信基金已将ESG理念融入公司战略,目标是成为国内ESG投资领域领先机构,并制定六大战略举措 [4] - 建信基金在《规则》发布前已建立尽责管理体系,包括制度建设、流程优化、团队分工和系统支持 [5] 公司未来计划 - 建信基金将加强投研能力,特别是融合ESG因素的公司治理研究能力 [6] - 完善决策流程,确保股东权利行使与基金持有人利益高度一致 [6] - 提升与上市公司沟通和参与的深度与广度,做好信息披露工作 [6]
南方基金:险资长期资金入市传递大消息!
搜狐财经· 2025-05-19 09:28
市场表现 - 上周沪指收于3367.46点,周涨0.76%,创业板指收于2039.45点,周涨1.38% [1] - 中信行业板块中汽车、非银行金融、商贸零售指数涨幅居前,分别上涨2.71%、2.67%、2.23%,综合金融、计算机、国防军工指数跌幅居前,分别下跌0.79%、1.40%、1.61% [1][3] - 全球主要指数中纳斯达克指数表现最佳,周涨7.15%,标普500周涨5.27%,恒生指数周涨2.09% [2] 行业估值与涨跌 - 创业板指PE TTM为30.95,上证50为10.93,沪深300为12.56 [2] - 汽车指数近一周涨2.71%,非银行金融指数涨2.67%,商贸零售指数涨2.23% [3] - 电子指数周跌0.69%,计算机指数周跌1.40%,国防军工指数周跌1.61% [3] 政策动态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拟再批复600亿元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多家保险机构积极申请参与 [5] - 证监会集中申报26只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基金,管理费率由投资者回报水平决定 [6] - 基金业协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管理规则》,明确公募基金"积极股东"角色 [9] 国际事件 - 特朗普称将在数周内确定美国对其他国家关税税率 [7][8] - 特朗普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市场预期美联储降息时点可能推迟至9月 [10] 市场展望 - 南方基金认为国内政策托举+稳预期,市场处于积极可为期,关注成长主题与基金低配方向 [11] - 海外市场政策预期缓和+景气企稳,全球权益延续震荡偏修复行情 [11] - 全A成交额中枢回升,融资买入占比回升至约9%,基金低配的银行等方向再平衡预期渐起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