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自主

搜索文档
稀土:出现“分水岭”了?
搜狐财经· 2025-09-01 12:33
行业影响 - 美国最大稀土生产商MP Materials停止向中国出口稀土精矿 特别是钕和镨矿[1] - 钕和镨矿是制造钕铁硼永磁体的关键材料 应用于电动汽车电机 风力涡轮机发电机 智能手机 无人机及F-35战斗机等重要装备[1] 供应链调整 - 美国寻求稀土供应链独立 过去三年MP Materials向中国提供的钕镨氧化物占总产量7%-9%[3] - 美国稀土矿藏虽丰富但缺乏精炼技术 建立完整提炼产能需耗时十年以上[3] 地缘战略 - 该举措反映国家间战略博弈 美国通过关税政策拖延时间为实现稀土自主争取时间[3] - 大国竞争不仅依靠精密计算 更取决于国家凝聚力和组织能力等综合因素[3]
别慌!中国稀土出口暴增6倍,这才是真正的杀招
搜狐财经· 2025-07-23 05:26
美国稀土战略 - 美国政府投入数百亿美元推动稀土自主化,包括五角大楼以4亿美元收购MP Materials 15%股份并签订110美元/公斤的溢价采购协议[4] - 组建"四方关键矿产倡议"联合乌克兰、澳大利亚等国,但合作方存在矿藏品位低或技术落后等问题[6] - 摩根大通和高盛注资10亿美元支持MP Materials在得州建设年产万吨磁体工厂,计划2028年投产但技术仍落后中国数十年[6] 中国稀土出口动态 - 6月对美稀土磁铁出口量达353吨,环比暴涨660%,但同比仍下降52%[1][7] - 出口集中于电动汽车等民用领域永磁体,军工级高附加值产品仍严格限制[8] - 中美贸易协议推动2000吨积压订单集中释放,但中国长期将出口量控制在配额60%以内[8] 中国稀土产业优势 - 拥有99.999%超高纯度冶炼技术及晶界扩散技术,磁体性能提升30%同时成本降低50%[9] - 提交21项永磁材料新工艺国际专利申请,并主导制定稀土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10] - 全球70%稀土专家集中在中国,形成人才壁垒,美国3倍薪资难以吸引专业人才[10] 产业竞争格局 - 美国车企被迫使用中国磁体,因本土产品导致电动车续航减少100公里[11] - 中国掌握全球稀土定价权,仅需调整出口配额即可影响市场价格[11] - 美国战略储备仅能维持9个月,产业链依赖中国技术和标准体系[11]
美国稀土重见希望!国防局怒砸重金,绕开中国是迟早的事情?
搜狐财经· 2025-07-17 11:11
中国稀土行业现状 - 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控制全球90%的稀土加工和提炼能力 [9] - 稀土是手机、战机、新能源汽车永磁电机等高科技产品的核心材料,中国掌握产业链关键环节 [9] - 中国通过加工垄断获得全球工业体系话语权,具备制定规则和市场主导能力 [9] 美国稀土产业重建计划 - 美国政府和企业推动稀土产业重建,苹果公司向美国唯一稀土企业投资5亿美元 [10] - 美国国防部成为该企业最大股东,股价飙升50%,承诺未来十年100%采购其稀土用于军工 [10] - 一架F35战机需使用800斤稀土,美国认为稀土短缺威胁国家安全 [10] - MP公司获4亿美元投资,目标年产1万吨稀土磁铁,但仍无法满足国内需求 [22] 美国应对中国限制的策略 - 通过泰国、墨西哥转运稀土,海关数据显示"氧化锑"和"铁锌制品"进口激增以掩盖来源 [14] - 转运手段反映美国对中国出口管制的紧张,但泰国、墨西哥缺乏加工能力 [14] 中国反制措施 - 2023年7月修订《矿产资源法》,稀土走私最高罚款货物价值20倍并追究刑责 [16] - 应用GPS全程追溯稀土流通,警告"中间商"国家可能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16] - 考虑限制重稀土开采,要求西方客户在中国境内完成零部件生产 [24] 美国稀土自主化挑战 - 稀土开采成本高昂,缺乏下游市场消化资源,战略储备开采将导致巨额亏损 [18] - 重稀土(如镝)仍需依赖中国供应,供应链根本问题未解决 [18] - 产业重建需10-20年见效,技术研发存在不确定性 [12] 第三方国家困境 - 欧洲、日本、韩国面临选择:维持对华贸易或等待美国产业链建成 [24] - 美国若掌握稀土资源可能将其作为谈判筹码迫使盟友让步 [24] 行业竞争格局展望 - 中国强调互利共赢,避免将稀土贸易武器化,但掌握战略主动权 [27] - 稀土成为中美战略竞争的核心领域,规则主导权是关键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