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营商环境

搜索文档
深圳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新篇章
搜狐财经· 2025-08-27 03:05
经济发展与税收增长 - 深圳地区生产总值从2.7亿元增长至3.68万亿元,税收收入在1987年突破十亿、1995年站上百亿、2005年越过千亿、2015年跨越五千亿,实现"十年一台阶"式增长 [2] - 2021年深圳工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2022年至2024年连续位居国内城市第一 [3]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近4000亿元提升至2024年1.56万亿元 [3] 产业转型升级 - 高新技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58.2%和68.2% [3] - 通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技术转让免税等政策推动中小企业从贴牌代工转向自主创新 [2] - "三来一补"税收优惠政策初期推动加工贸易兴起,包括减免税、延迟征税和加速折旧等措施 [2] 税务改革创新 - 在前海、河套推行鼓励类产业企业所得税优惠及"港人港税"政策 [4] - 办税服务厅到厅业务量下降36.4%,征纳互动服务量增长440% [4] - 建立国际税收服务站和税收事务联络处,提供"专厅、专窗、专人"服务 [4] 跨境税收服务 - 签署粤港澳深四方税收合作备忘录,推动服务规则衔接 [5] - 优化出口退税推出"服务外贸退税13条",离境退税实现"秒到账""零等待" [5] - 2024年前7个月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5.84亿元(同比增长200%),"即买即退"销售额7504.2万元(同比增长超2500%) [6] 民生保障投入 - "十四五"期间筹集保障性住房超70万套(间) [7] - 深圳地铁运营里程达595公里,线网密度全国第一 [7] - 社保业务实现28个政务大厅"一厅联办",业务办理时长缩短近三分之一 [7] 对外开放成果 - 离境退税商店数量突破1500家 [6] - 通过预约定价安排、跨境事项事前评估等工具解决涉税争议 [5] - 在国家级展会首创"即买即退"专区 [5]
智慧办税全域贯通,山亭区打造税收营商环境新高地
齐鲁晚报网· 2025-08-22 20:14
智慧税务建设 - 山亭区税务局推进办税服务厅转型 确立优前台强中台精后台工作思路 设置智税云码和业务导检卡实现智能导税[2] - 设置简事即办繁事特办难事专办区域 梳理4大类24项简事即办事项清单 6项繁事特办事项和6项难事专办事项[2] - 2025年以来处理简事即办及辅导区涉税事项1800余笔 承担大厅40%业务量 平均等待时长缩短51%[2] 税费服务模式创新 - 构建以智慧税务服务中心统筹指挥 智税云厅为主实体厅兜底 分局纳税人之家和镇街便民服务点为延伸的服务网络[2] - 通过线上咨询加后台处理加远程帮办机制 满足偏远乡镇经营主体就近办随时办需求 形成1530便民服务圈[2] - 开展纳税人学堂短视频2个 直播课堂2期 配合制作宣传长图2个 举办新办纳税人培训6次[3] 多元化宣传培训活动 - 开展税法进课堂进社区 抱犊崮登山节宣传等活动 助力第34个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和2025年春雨润苗行动[3] - 与区营商环境专班合办纳税人培训2次 邀请市人社局培训1次 定期开展局长股长坐窗口和干部走流程活动[3] - 副股级以上干部组建专家团队现场解决个性化和疑难涉税费问题 党委班子成员和退职干部轮流窗口坐班[3] 跨部门协作机制建设 - 探索建立社会保险费征缴争议调解处理机制 税务部门牵头会同人社医保法院等多部门协作[4] - 市民中心设立社会保险费征缴争议专窗 实现缴费人诉求一窗受理全程跟办 2025年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诉求下降1.39% 投诉类同比下降28%[4] - 2024年A、B级纳税人占比提升达51%以上 人工发起复评1户 持续强化涉税专业服务监管[4]
李旭红︱增值税立法:迈向税收法治化的新里程碑︱天竺语税
第一财经· 2025-08-18 21:16
增值税立法的意义 - 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 将占全国税收收入近40%的增值税制度从行政法规提升至法律层级 填补了《增值税暂行条例》及营改增政策在法律效力上的空白 [3] - 稳定市场预期和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通过构建规范统一的税收制度框架增强投资者信心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4] - 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通过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打破行业壁垒与地域限制 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配置效率提升 [5] 增值税立法的主要亮点 - 强化税收基础并扩大税基覆盖 明确征税范围、税率及计税方法等核心要素 将无形资产、不动产无偿转让纳入应税范畴 跨境交易实行属人兼属地征税原则 [8] - 减少市场扭曲并促进公平竞争 细化销售额定义涵盖货币和非货币形式经济利益 新增反避税条款防止企业通过拆分交易等手段人为阻断抵扣链条 [9] - 规范税收优惠机制 授权国务院针对小微企业、重点产业、创新创业就业及公益事业捐赠等情形制定专项优惠政策 明确农业机耕、医疗机构服务等领域的免征项目 [10] - 堵塞征管漏洞维护税收公平 建立税务机关与工信、公安、市场监管等多部门涉税信息共享平台 确立电子发票与纸质发票同等法律效力推动以数治税模式 [11][12] 增值税配套改革建议 - 完善增值税发票管理制度 构建跨部门发票数据共享平台强化数据治理能力 推动发票数据深度应用赋能税收政策精准调控 [14] - 做好增值税法实施条例出台工作 重点围绕税制要素细化、税收优惠政策授权事项明确化等核心领域开展制度创新 建立行业税收负担变化动态监测机制 [15] - 增强对新兴经济形态及跨境服务贸易管理 完善数智资产增值税抵扣规则 建立数字经济税收风险指标模型整合企业发票流、资金流、物流等多维度数据 [16][17] - 加强跨境服务贸易增值税管理 完善消费地原则的本土化实施路径 通过购买方代扣代缴和境内代理人申报制度加强增值税征管 [17]
【“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国家财力基础进一步壮大 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29 16:32
税收收入与规模 - "十四五"期间税务部门累计征收税费收入预计超过155万亿元 [1] - 税收收入预计超过85万亿元 较"十三五"期间增加13万亿元 [1] 减税降费政策成效 - 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达10.5万亿元 [1] - 办理出口退税预计超过9万亿元 [1] - 个税汇算专项附加扣除人数增长55% 减税金额由1160亿元增至近3000亿元 [1] 税收营商环境优化 - 为纳税人压减50%办税资料和25%以上纸质材料报送 [1] - 97%税费事项和99%纳税申报事项实现网上办和掌上办 [1] 税收法治体系建设 - 增值税法正式颁布 绿色税制建设不断完善 [2] - 税收征管法制建设持续推进 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2] - 全社会税法观念和维护法治公平意识明显增强 [2]
“十四五”中国税收营商环境不断改善
中国新闻网· 2025-07-28 18:45
税收营商环境改善 - 税务部门累计为纳税人压减50%的办税资料和25%以上的纸质材料报送 [1] - 97%的税费事项和99%的纳税申报事项可实现"网上办"和"掌上办" [1] - 外资涉税经营主体户数较2020年增长12.7%,外资企业销售收入平稳增长 [1] - 世界银行评估显示中国企业年度纳税时间压缩78.2%,位居全球前列 [1] 对外开放与税收合作 - "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成员增至37个国家和地区,观察员增至31个 [2] - 中国税收协定网络覆盖114个国家和地区,包括90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 [2] - "十四五"以来累计为中国纳税人避免国际重复征税近百亿元 [2] - 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推广后,退税效率提升40%以上,上半年离境退税商店超7200家 [2] 税收监管与法治建设 - "十四五"以来税务部门查处违法纳税人6.21万户,挽回税款损失5710亿元 [2] - 曝光典型涉税案件超1500起,全社会税法观念显著增强 [2] - 强调法治公平是"最优营商环境",将严打骗取税费优惠政策行为 [2]
超155万亿元背后的“十四五”发展成就 国家财力基础进一步壮大
央视网· 2025-07-28 14:21
经济与税收收入 - "十四五"以来税务部门累计征收税费收入预计超155万亿元,占全口径财政收入比重达80% [1] - 其中税收收入超85万亿元,较"十三五"增加13万亿元,社会保险费及土地出让金等收入超70万亿元 [1] 税收营商环境优化 - 累计为纳税人压减50%办税资料和25%以上纸质材料报送,97%税费事项、99%纳税申报可线上办理 [3] - 2024年世界银行评估显示企业年度纳税时间较2019年压缩78.2%,纳税指标提升显著 [3] 税收治理体系完善 - 增值税法正式颁布,城市维护建设税、契税、印花税相继立法实施 [4] - 依法查处违法纳税人6.21万户,挽回税款损失5710亿元,曝光典型涉税案件超1500起 [4] 创新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 - 创新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0.8%,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销售收入占比超50% [6][7] - 三大区域2024年上半年对外销售额分别增长4.2%、6.2%、5.6%,县域经济销售收入占比从22.8%升至24.3% [7] 绿色转型与对外开放 - 2021-2024年清洁能源发电行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3.1%,占电力行业比重从30.3%提升至33.8% [7] - 外资涉税经营主体户数较2020年增长12.7%,出口退税年均增长6.6%,2024年上半年增速达7.1% [7] 纳税信用与执法协作 - 2024年A级纳税人超375万户,较2020年增加近100万户,"银税互动"累计发放信用贷款11.3万亿元 [8] - 查处网络主播偷逃税案件360余起,查补税款30余亿元,打击骗享优惠案件2.18万起,追缴税款269亿元 [8]
退税1300多亿、挽损5710亿……数说减税降费“十四五”成绩单
央视新闻· 2025-07-28 12:28
税收收入与财政基础 - "十四五"以来税务部门累计征收税费收入预计超155万亿元,占全口径财政收入比重达80% [2] - 其中税收收入超85万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增加13万亿元 [2] - 社会保险费和土地出让金等收入超70万亿元,财力基础持续夯实 [2] 减税降费政策成效 - "十四五"期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达10.5万亿元 [3] - 办理出口退税预计超9万亿元 [3] -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享受人数达1.19亿人,较2020年增长55%,减税金额从1160亿元增至近3000亿元,增幅156.5% [3] 税收征管与法治建设 - "十四五"以来税务部门查处违法纳税人6.21万户,挽回税款损失5710亿元 [5] - 曝光典型涉税案件超1500起,全社会税法观念增强 [5] - 2024年超1亿纳税人申请退税1300多亿元,700多万纳税人自行补税480余亿元 [6] 个税调节收入分配效应 - 年收入前10%群体缴纳个税占比约9成 [8] - 综合所得年收入12万元以下个人基本无需缴税 [8] 税收营商环境优化 - 累计压减50%办税资料和25%纸质材料报送 [9] - 97%税费事项、99%纳税申报实现网上办 [9] - 2024年企业年度纳税时间较2019年压缩78.2% [9] 境外消费与退税增长 - 2024年上半年离境退税商店超7200家,同比成倍增加 [10] - 境外游客享受退税人数同比增长186%,退税商品销售额及金额均增长超90% [10]
国家税务总局:“十四五”以来国家财力基础进一步壮大,经济社会活力进一步增强
第一财经· 2025-07-28 10:42
国家财力基础 - 税务部门"十四五"期间累计征收税费收入预计超过155万亿元 占全口径财政收入约80% [1] - 税收收入(未扣除出口退税)将超过85万亿元 较"十三五"期间增加13万亿元 [1] - 累计征收社会保险费和土地出让金等收入超过70万亿元 [1] 经济社会活力 - 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达10.5万亿元 办理出口退税超过9万亿元 [2] - 全国涉税经营主体突破1亿户 较2020年净增加3000万户 [2] - 制造业销售收入占比保持在29%左右 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3.9% [2] - 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占比达71.7% 较2020年提升2.8个百分点 [2] -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享受人数达1.19亿人 增加55% 减税金额从1160亿元增至近3000亿元 增长156.5% [2] 市场营商环境 - 累计压减50%办税资料和25%以上纸质材料报送 [3] - 97%税费事项和99%纳税申报事项实现网上办和掌上办 [3] - 企业年度纳税时间压缩78.2% 位于各国前列 [3] 法治治理体系 - 增值税法正式颁布 税收征管法启动全面修订 [4] - 新修订发票管理办法实施 保障数字电子发票全面推行 [4] - 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正式出台 [4] - 依法查处违法纳税人6.21万户 挽回税款损失5710亿元 [4] - 曝光典型涉税案件超1500起 [4]
99%的纳税申报事项可网上办 “十四五”期间我国税收营商环境不断改善
快讯· 2025-07-28 10:15
税收营商环境改善 - "十四五"期间我国税收营商环境不断改善[1] - 税务部门实施一系列措施让办税缴费更简化、更便捷、更省心[1] - 累计为纳税人压减50%的办税资料和25%以上的纸质材料报送[1] 数字化办税进展 - 97%的税费事项可以网上办、掌上办[1] - 99%的纳税申报事项可以网上办理[1]
精准服务促合规 税企同心助发展——贵州省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多策并举护航企业行稳致远
搜狐财经· 2025-07-16 16:52
政策服务创新 - 为本省大企业配备"首席联络员"并提供"一户一策"专属服务[2] - 通过征纳互动平台和微信群为969户大企业"点对点"精准推送政策[2] - 组织政策宣讲会等活动通过案例解析和辅导答疑扫除企业政策盲区[2] 风险管理措施 - 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期间与企业共同复核上年度纳税情况并提醒风险点[3] - 对42户大企业进行清缴服务共同查找89个风险点并提出16份风险防控建议书[3] - 与内控较好集团签订9户遵从合作协议引导企业合规经营[3] 税企协同机制 - 2025年上半年走访132户大企业并开展7次线下座谈解决97个企业诉求[4] - 推广"乐企"和电子税务局等智慧服务通道优化办税流程[4] - 制定金融和磷化工行业涉税清单防控手册提供合规引导[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