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预防

搜索文档
糖尿病进展风险降低94%!替尔泊肽不仅治疗,更可预防糖尿病
GLP1减重宝典· 2025-07-26 13:08
糖尿病预防与替尔泊肽效果 - 糖尿病前期患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可有效降低转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双重受体激动剂替尔泊肽在减重和预防糖尿病方面具有潜力 [1] - SURMOUNT-1试验显示,替尔泊肽治疗176周后2型糖尿病发展比例仅为1.2%,较安慰剂组12.6%降低94%风险,停药17周后风险仍降低88% [3] - 体重减轻贡献55.2%的糖尿病风险降低,替尔泊肽治疗组94.5%患者转为正常血糖,安慰剂组仅60.4%,15 mg剂量组无人发展为糖尿病 [5] SURMOUNT-1试验设计 - 试验纳入1,032名患者,随机分配至替尔泊肽5 mg、10 mg、15 mg或安慰剂组,治疗176周后随访17周,总周期193周 [8] - 参与者基线平均HbA1c为5.8%,体重236磅,BMI 38.8,36%有血脂异常,41%患高血压,均接受生活方式干预(每日减少500千卡摄入+每周150分钟锻炼) [8] 健康指标改善 - 替尔泊肽组体重减轻显著:15 mg组减重19.7%,10 mg组18.7%,5 mg组12.3%,安慰剂组仅1.3% [5] - 腰围减少幅度:15 mg组7.9英寸,10 mg组7.2英寸,5 mg组5.1英寸,安慰剂组1英寸 [9] - 血压改善:替尔泊肽组收缩压下降5.9-8.5 mmHg,舒张压下降4.2-5.9 mmHg,优于安慰剂组(收缩压降0.2 mmHg,舒张压降1.9 mmHg) [11] - 血脂改善:HDL胆固醇提高14%,甘油三酯下降32.4%,安慰剂组分别为2.5%和4.2% [11] 安全性数据 - 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替尔泊肽组12.6%-14.5%,安慰剂组11.9%,死亡率无显著差异 [12] - 胃肠道副作用常见:15 mg组恶心发生率31.6%,10 mg组32.8%,5 mg组24.3%,安慰剂组11.9%,腹泻、便秘和消化不良发生率也更高 [12] - 5 mg组出现3例急性胰腺炎导致停药,安慰剂组有2例肺栓塞事件 [13] 试验创新与前景 - SURMOUNT-1是首个评估替尔泊肽用于减重和糖尿病预防的3期试验,平均减重20.9%,为以往试验结果的2-5倍 [14] - 新发糖尿病发病率下降94%,远超既往研究,但体重减轻与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的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14][15]
资本做奶茶局,年轻人血糖健康不保
虎嗅· 2025-06-17 11:35
糖尿病年轻化趋势 - 中国15~39岁2型糖尿病新发病例增速超过全年龄段整体增速,2021年增速接近全年龄段三倍[8] - 2021年15~39岁男性新发病例达80万,远超女性的52万,整体患病人数男性比女性多近400万[9] - 根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2021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约为11.2%,平均每10人中有约1人患糖尿病[7] 血糖仪市场需求 - 动态血糖仪品类在去年双11京东平台成交额同比翻倍增长[3] - 家用医疗器械市场规模2020年达1521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38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6%[22] - 90后占鱼跃线上消费者30%,00后占比逐渐提升,部分为长辈购买[14] - 妊娠糖尿病患者和健身减肥人群成为血糖仪消费主力[16] 血糖仪产品分类 - 传统指尖血糖仪价格多在百元内,但需配试纸,后期使用成本高[11] - 动态血糖仪价格100~1500元不等,可连续监测两周[11] - 主流动态血糖仪MARD值维持在7.5%~9.5%之间,医疗行业认可标准为低于10%[18] 行业竞争格局 - 国产动态血糖仪获批引发价格战,部分产品价格降幅超50%[19] - 三诺生物2024年营收44.43亿元,同比增长9.47%,血糖监测系统贡献74.73%营收[18] - 鱼跃医疗2024年血糖管理及POCT解决方案收入增速40.20%[17] - 雅培、德康等国际品牌推出面向普通消费者的非处方血糖监测产品[19] 技术发展趋势 - 国产厂商研发方向为多指标检测产品,关联尿酸、血压、血脂等[20] - 便携、小型化、智能化是血糖仪大众化的关键因素[19] - 未来竞争焦点在智能化、多功能化、健康管理及可穿戴设备[21] 产品风险问题 - 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测试结果误差[24] - 不同品牌动态血糖仪监测结果存在误差,部分用户反馈误差达5.3mmol/L[24] - 无创血糖手表等产品测量数值可能受多种因素干扰产生较大误差[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