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利主题基金

搜索文档
7月新发数量创今年新高 权益类基金发行大幅回暖
中国证券报· 2025-08-04 06:01
公募基金发行回暖 - 7月新发基金数量达150只(主代码口径),创今年月度新高,股票型基金发行数量与今年3月持平 [1] - 行情走强带动投资者情绪升温,基金公司借机发行新产品,同时透露出对后市乐观态度 [1] 发行规模与结构 - 截至8月3日,7月新发149只基金中90余只成立,累计发行份额超800亿份,债券类基金占比超50% [2] - 汇添富稳惠6个月持有以37.41亿份成为单只规模最大产品,首批10只科创债ETF合计发行280亿份,占比近40% [2] - 科创债ETF发行节奏快,7月7日首发至17日上市,5个交易日内规模突破1000亿元,截至8月1日总规模达1090亿元 [2] - 债券型基金发行规模同比减少逾40%,前7个月债基总规模不足去年同期一半,数量减少超70只 [2] 权益类基金表现 - 7月股票型基金发行81只,数量同比增2.8倍,规模同比增5.7倍,占比从去年7月的5.27%升至32.33% [3] - 前7个月股票型基金发行472只,总规模超2100亿元,均较去年同期成倍增长 [3] - 华宝沪深300自由现金流联接以27亿元规模领跑,大成洞察优势、华商致远回报等主动权益类基金发行规模超20亿元 [3] - 自由现金流、红利主题基金为主力,多只产品规模超10亿元,港股科技、创新药、人工智能等主题基金活跃 [3] 未来发行趋势 - 8月拟新发60余只基金,权益类占比超80%,首日10只权益类基金同日发行,含崔宸龙、韩创等知名基金经理产品 [4] - 8月4日18只权益类基金集中发行,主动权益类占比过半 [4] - 第二批12只浮动费率产品获批,含2只股票型与10只偏股混合型,涵盖全市场选股及行业主题 [5] - 政策要求头部机构未来一年浮动费率产品占比不低于主动权益类发行数量的60%,行业看好其常态化发展前景 [5]
权益类基金发行大幅回暖
中国证券报· 2025-08-04 05:12
公募基金发行市场回暖 - 7月新发基金数量达150只(主代码口径),创年内月度新高,其中股票型基金发行数量与3月市场行情较好时持平 [1] - 7月新发基金累计份额超800亿份,债券类基金占比过半,汇添富稳惠6个月持有以37.41亿份成为单只规模最大产品 [1]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合计发行280亿份,占全月发行规模近40%,上市后5个交易日总规模突破1000亿元,截至8月1日达1090亿元 [1][2] 债券型基金与权益类基金表现分化 - 7月债券型基金发行规模同比减少逾40%,前7个月债基总发行规模不足去年同期一半,发行数量同比减少超70只 [2] - 权益类基金(含混合型FOF)显著回暖,7月股票型基金发行81只(同比增2.8倍),规模达去年同期5.7倍,占比从5.27%提升至32.33% [2] - 前7个月全市场股票型基金发行472只,总规模超2100亿元,均较去年成倍增长 [2] 权益类基金产品结构及主题分布 - 华宝沪深300自由现金流联接以27亿元规模领跑权益类基金发行,大成洞察优势、华商致远回报等主动权益类产品规模均超20亿元 [3] - 自由现金流、红利主题基金表现突出,多只产品规模超10亿元,港股科技、创新药、人工智能等热门主题基金密集现身 [3] - 8月新发权益类基金占比超80%,首日10只同发,含崔宸龙(前海开源研究优选)、韩创(大成创优鑫选)等知名基金经理产品 [3] 新型浮动费率产品动态与政策导向 - 第二批12只浮动费率产品获批,含2只股票型基金和10只偏股混合型基金,覆盖全市场选股及行业主题 [4] - 根据《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头部机构需在一年内将浮动费率产品占比提升至主动权益类新发产品的60%以上 [4] - 行业普遍看好浮动费率产品前景,认为其有助于实现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绑定,推动常态化发行 [4]
多只绩优基金申购额度设限 策略容量与流动性成“双防线”
证券日报· 2025-08-04 00:15
权益基金限购现象分析 - 永赢基金自8月4日起对永赢睿信混合实施单日单账户100万元申购上限 该基金成立以来净值增长达66.14% 规模已达50.16亿元[1] - 永赢基金年内第二次限购 2月曾对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设置100万元申购上限 主要因机器人板块行情吸引大量资金[1] - 近期主动权益基金限购呈现品类特征 量化小微盘策略基金和红利主题基金成为限购主力[1] 量化小微盘策略基金限购案例 - 国金量化多因子7月24日将单日申购限额从1000万元降至1万元 年内净值增长28.56%[2] - 中信保诚多策略混合年内三次下调申购限额 从200万元收紧至1000元 年内净值增长35.62%[2] - 量化小微盘策略的"舒适规模区间"约20亿元 超阈值可能导致交易滑点增加和策略有效性下降[2] 红利主题基金限购原因 - 资金避险需求升温推动红利基金限购 市场对海外地缘政治和货币政策调整敏感度上升[2] - 债市波动推高利差 高股息资产"类债券"属性受追捧 泰康红利低波ETF联接等产品暂停大额申购[2] - 短期资金涌入可能迫使基金经理被动调仓 增加交易成本并错过股息再投资机会[3] 限购行为的深层逻辑 - 红利基金限购是"防御性保护" 防止短期资金快进快出摊薄长期持有人收益[3] - 避免基金规模超过标的指数成分股流动性承载上限 确保策略纯度[3] - 绩优权益基金规模过快扩张可能冲击中小盘个股持仓 并稀释持仓集中度[3] 行业投资方向展望 - 重点关注大消费板块 稳增长受益行业 国家安全和国产替代方向 以及高新技术制造业[4] - 债券收益率曲线或延续牛陡格局 无风险资产配置价值在全球地缘政治背景下凸显[4][5]
又一明星基金经理宣布限购!
券商中国· 2025-08-02 22:03
永赢睿信基金限购事件 - 永赢基金宣布自8月4日起对旗下权益基金永赢睿信实施单日单账户100万元申购上限的限购措施 [2][4] - 该基金由永赢基金首席权益投资官高楠管理,成立于2023年12月22日,成立以来业绩回报超60%,截至二季度末规模达50.16亿元 [2] - 限购原因包括引导投资者理性长期投资、维持规模稳定及提升持有人体验,同时避免市场上涨期间资金短期大量涌入影响运作 [5] 主动权益基金限购潮 - 近期多只主动权益基金密集限购,主要集中在红利主题基金和量化小微盘策略基金 [3][7] - 量化小微盘策略基金年内多次下调限额:国金量化多因子从1000万元降至1万元,招商成长量化选股从1000万元调至20万元,中信保诚多策略年内三次降额至1000元 [7] - 红利主题基金限购主因债市波动下资金涌入,机构需防范短期资金摊薄收益及配置压力 [9] 基金公司后市观点 - **永赢基金**:中长期A股中枢有望震荡抬升,美联储降息周期下国内货币政策空间打开,结构性特征将更明显 [6] - **富国基金**:关注科技成长(AI、创新药)和政策利好方向(消费、供给侧改革),红利资产仍是底仓选择 [11] - **国泰基金**:看好海外算力链、非银金融("三低"筛选)、独立景气行业(有色、电池、军工等)及港股红利 [11][12][13] - **摩根士丹利基金**:中长期主线为中国制造,聚焦科技成长(AI应用、半导体)、高端制造(机械、汽车、军工)及新消费出海 [14][15] 限购基金数据概览 - 永赢睿信A(019431)限购100万元/日,国金量化精选A(014805)限购1万元/日,中信保诚多策略A(165531)限购1000元/日 [8] - 7月限购基金还包括平安港股通红利优选A(单日限500万元)、华宝高端装备A(暂停申购)、景顺长城环保优势(单日限2500万元)等 [8]
南财早新闻|国家网信办整治网上金融信息乱象;端午档新片预售总票房已破1000万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5 07:29
宏观经济 - 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推动企业迁移登记实现"一次办、便捷办、高效办",降低企业办事成本 [2] -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将利用香港优越地理位置和物流设施,打造跨境电商物流配送中心 [2] - 端午档新片预售总票房破1000万元,《时间之子》《碟中谍8:最终清算》《私家侦探》位列前三 [2] - 端午假期旅游消费呈现"周边深度游+文旅新体验"特征,国内周边游预订量同比增长,亲子景区热度攀升 [2] - 2025年中国婴幼儿托育市场规模预计达1621.3亿元,2030年有望增至2323.1亿元,年均增长率约7.5%,现有机构仅满足不到10%需求,保育人员缺口近100万人 [2] 投资要闻 - 中金所刘绍统表示将优化国债期货品种规则制度,丰富利率风险管理工具,深化中长期资金参与力度 [3] - A股市场掀起赴港上市热潮,宁德时代、比亚迪、招商银行等公司H股价格超越A股,AH股价格倒挂现象受关注 [3] - 国内金饰价格随国际金价上涨,过去一周大部分品牌足金饰品价格涨超40元/克,30克足金镯子较上周贵1200元 [3] - 全市场46只煤炭行业主题基金5月以来净值悉数上涨,平均净值增长率达4.11%,10只基金净值增长率超5% [3] - 多只红利主题基金提前结束募集,份额创新高,基金管理人修改收益分配规则加大分红力度 [4] 公司动向 - 小米汽车表示YU7展车将陆续抵达全国门店 [5] - 京东、上海具身智能基金参与智元机器人新一轮融资,京东科技出资61.8909万元 [5] - 比亚迪推出限时促销活动,涉及22款智驾版车型,最高补贴5.3万元 [6] - 云鼎科技发布云鼎工业视觉智能一体机,实现工业大模型与边缘计算协同创新 [6] - 新易盛在AEC技术领域深入布局,与AEBS系统无直接关联 [6] - 合金投资运输业务稳定,暂无氢能汽车运输计划 [6] 国际动态 - 美国总统特朗普建议对欧盟商品征收50%关税,欧洲多国政要表示反对 [7] - 欧盟讨论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制裁,重点针对能源领域 [7] - 朝鲜驱逐舰下水时发生事故,修复工作按计划进行,相关责任人被拘留 [7]
5.14犀牛财经早报:多只红利主题基金限购 哪吒汽车被申请破产
犀牛财经· 2025-05-14 09:33
红利主题基金限购 - 中欧红利优享混合基金自5月12日起限购50万元 同时广发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联接、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ETF联接、南方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ETF联接等多只红利指数基金也宣布限购 [1] 科创债市场布局加速 - 银行理财资金加速入场科创债市场 已有城商行计划发行科创债主题理财产品并储备10只存量债券 中银理财已支持吉利控股、新微科技、兴业银行等多家经营主体的科创融资 参与品种包括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商业银行债券等 [1] 上市公司回购增持计划密集 - 4月以来超300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购增持计划 金额上限超1000亿元 涉及三一重工、美的集团、荣盛石化等民营企业及中国石油、中国中铁、中远海发等央国企 中国诚通、中国国新两家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也宣布拟加大增持力度 [1] 可转债市场动态 - 2024年上半年转债强赎退出比例为52.94% 下半年提升至64% 今年以来进一步升至接近70% A股市场稳定走势为可转债估值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强赎案例增多有望吸引更多资金流入转债市场 [2] 港股IPO生态重构 - 2025年港股成为中资企业跨境融资主战场 今年以来港股股权融资规模达1463.42亿港元 同比增长321.96% 其中IPO融资额234.72亿港元 同比增长198.33% 头部中资券商深化港股IPO战略布局 提供专业化境外融资解决方案 [2] 脑机接口产业化进展 - 四川省出台脑机接口产业攻坚突破行动计划 创业公司傲意科技获近亿元融资 受试者已可用意念玩游戏 国家及地方政策推动下脑机接口加速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 麦肯锡预计2030-2040年全球医疗领域市场规模将从400亿美元增至1450亿美元 [3] 光伏行业产能出清 - 多家跨界光伏上市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持续经营能力受质疑 部分企业筹划出售光伏业务 行业需警惕资产被地方国资或第三方接盘而非真正退出 需政策推动落后产能出清 [3][4] 原油价格走势 - 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一度升破66美元/桶 纽约WTI原油期货价格最高突破63美元/桶 "欧佩克+"增产及石油需求进入低增长期背景下 后市反弹空间料有限 [4] 微软裁员及哪吒汽车破产 - 微软宣布将裁减3%员工 约6000人 覆盖所有级别和地区 截至去年6月微软拥有22.8万名员工 哪吒汽车关联公司合众新能源被申请破产 经办法院为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 [5] 微分智飞融资及美凯龙高管被留置 - 微分智飞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及天使+轮融资 资金将用于飞行具身智能领域创新及团队构建 美凯龙董事兼总经理车建兴被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措施 董事长李玉鹏代行总经理职责 [6] 恒邦股份监管函及三全食品合并 - 恒邦股份因安全事故信息披露不及时收到深交所监管函 所涉冶炼一公司停产整顿事项延迟10天披露 三全食品拟吸收合并子公司郑州快厨以优化业务布局 注销其独立法人资格 [6][7][8] 综艺股份及海南华铁资本运作 - 综艺股份拟通过增资或受让股份取得吉莱微控制权 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海南华铁计划以2亿-3亿元回购股份 价格不超过15.95元/股 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 [9][10] 美股及大宗商品市场 - 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纳指涨1.61% 标普500涨0.72% 道指跌0.64% 芯片股领涨 英伟达连续两日涨超5% 原油四连涨 美油涨近3% 期金一度涨超1% [11][12][13]
港股红利ETF规模超350亿 首只百亿级跨境策略ETF诞生
快讯· 2025-05-07 08:18
港股红利ETF规模增长 - 全市场11只港股红利主题ETF最新规模超350亿 [1] - 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规模达101.58亿元,成为首只百亿级跨境策略ETF [1] - 该ETF今年以来规模增长超40亿元 [1] 红利主题基金市场表现 - 尽管市场短期波动较大,红利主题基金仍展示超强吸引力 [1] - 港股红利策略ETF规模创新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