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济博弈
icon
搜索文档
美媒:全世界都在盯着这场贸易博弈,有国家希望东方赢,有国家希望美国赢
搜狐财经· 2025-10-13 12:44
这场对抗,本质上是两大经济体为争夺资源与市场而展开的激烈竞争,就如同饥饿者争食。在这场争夺中,若有其他"小弟"贸然插手,很可能成为牺牲品, 被两大经济体"分食",如此一来,两大经济体甚至都无需直接正面冲突了。 事实上,国际社会对此存在矛盾心理,一方面,不少国家希望两大经济体斗得两败俱伤,以便从中获取利益;另一方面,又极度担忧两大经济体突然停战, 进而联手对全球市场进行"收割",届时其他国家将陷入更为被动的境地。 近日,有读研人士透露其导师——某知名高校法律顾问的见解,当前国际社会目光聚焦于一场经济领域的"大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博弈中,各国态度微 妙,有国家明里支持一方,暗里却使绊子;有国家则两边下注,试图左右逢源。据悉,这场"大战"双方支持者势均力敌,甚至其中一方目前还略占优势,其 激烈程度远超当下一些热点地区冲突,背后复杂程度更是远超普通民众想象。 AND THE COF 苗 六十 中表 SMINESE N ******* 0000000 ..... R ====== :: 7 w.nipic.com i ... III 在这场经济角力中,多数国家选择谨慎行事,欧洲、日韩、澳等地区和国家已逐渐置身事外。毕 ...
中方一招反制,几乎切断欧盟稀土供应,日本火速表态:不同意特朗普要求!根本不敢招惹中国?
搜狐财经· 2025-09-24 16:41
地缘政治博弈与主要参与方策略 - 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要求欧盟对中国和印度加征关税来施压,以削弱两国经济实力并间接打击俄罗斯 [1][3] - 中国采取主动反制,通过近乎切断对欧盟的稀土供应来警告欧盟,显示出其在全球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1][6] - 日本明确表态不会配合美国对中国加税,反映出其在地缘政治和经济层面对中国的依赖 [8] 欧盟的困境与内部矛盾 - 欧盟内部在对俄制裁上立场不一,许多成员国因能源依赖而无法完全支持美国措施,东欧国家尤其依赖俄罗斯能源 [3][6] - 欧盟面临两难选择:若对中国加税将导致与中国经济联系断裂,而中国是其在汽车、电子、新能源技术等领域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 [4] - 欧盟内部缺乏完全一致的立场,美国在能源制裁上的高要求与欧盟未完全断绝与俄罗斯能源合作的现状存在矛盾 [6] 关键资源供应链的影响 - 中国近乎切断对欧盟的稀土供应,直接影响欧盟高科技产业,包括汽车、芯片、风力发电等领域 [6] - 中国欧盟商会数据显示,会员企业所需的140多份出口许可证中只有不到四分之一获批,导致货运延误和供应链断裂,企业面临停产风险 [6] - 日本选择不与中国对立,部分原因在于中国是其稀土和其他关键资源的主要供应国,合作对维持其高科技产业链稳定至关重要 [8] 主要经济体的产业依赖与风险 - 欧盟的汽车制造商、电子厂商因稀土供应问题面临生产延迟和停工裁员,新能源汽车和芯片产业链陷入危机 [6] - 日本经济与中国密切相关,中国是其重要贸易伙伴和关键资源供应国,支持加税将使其制造业遭受重创 [8] - 欧盟若与中国翻脸将带来巨大经济冲击,中国的报复性措施可能使其高科技产业链面临崩塌危险 [4]
美国为首!6国对华加征200%关税,中方警告下,无一国敢轻举妄动
搜狐财经· 2025-08-18 10:28
美国关税威胁的战略意图 - 美国提出对中国征收200%次级关税 旨在通过经济手段影响俄罗斯能源供应并切断中俄能源合作链条[1][4] - 该举措试图迫使中国减少从俄罗斯进口能源 从而削弱俄罗斯的经济支柱和军事开支能力[4][5] - 美国试图通过关税威胁孤立俄罗斯 并促使其他国家重新评估与俄罗斯的经济关系[7] - 美国同时意图削弱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竞争力 涉及机电和电子设备等出口产品[7] 美国采取急迫行动的原因 - 特朗普政府面临兑现解决俄乌冲突竞选承诺的政治压力 需重新凝聚党内支持力量[9] - 美国希望将战略资源从俄乌冲突转向印太地区 通过对华施压加速俄乌问题解决[9] - 美俄关系缓和可能带来能源领域合作 降低美国能源成本并增强全球市场话语权[9] 国际社会未回应的原因 - 各国未响应美国关税提议 因中国明确警告将对损害其利益的行为实施坚决反制[11] - 中国拥有14亿人口的庞大国内市场 能吸收外部过剩产能并保障经济稳定[13] - 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和关键技术领域(如DeepSeek)具有领导地位和持续创新能力[14] - 中国通过扩展国际合作和经济开放 使美国孤立策略难以实现[14] 事件综合影响 - 美国200%关税威胁涉及美俄关系 全球能源市场和多层次地缘政治考量[16] - 中国具备足够经济实力和韧性应对外部压力 美国策略难以达成预期效果[16]
中美贸易到底都互相卖啥?1.2 万吨猪肉订单取消,背后有何深意?
搜狐财经· 2025-04-29 09:45
中美贸易结构变化 - 中国制造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转型 美国出口更多依赖农业和矿产[2] - 中国智能手机出口额达2500亿元 占机械电子类出口总额6.7%[2][4] - 中国每年向美国出口9309万部手机 相当于每个美国人三年更换一次手机[4] 中国对美出口商品结构 - 机械电子类产品出口额15475.84亿元 占总出口额41.45%[4] - 纺织鞋服类产品出口额4686.26亿元 占比12.55% 其中服装占6.58%[4] - 家具玩具运动制品出口额4594.61亿元 占比12.31%[4] - 笔记本电脑出口1798.7亿元 平板电脑出口507.65亿元[4] - 锂电池出口1164.81亿元 数量达2.5亿个[4] 美国对华出口商品结构 - 机械电子类产品进口额2697.3亿元 占总进口额23.17%[6] - 农副食品类进口额1901.2亿元 占比16.33%[6] - 能源类产品进口额1643.34亿元 占比14.12%[6] - 转基因黄大豆进口856.48亿元 数量2213.42万吨[6] - 集成电路进口838.77亿元 数量471.95亿个[6] 农产品贸易动态 - 中国去年从美国进口猪肉41.6万吨 美国占比18%[5] - 近期取消1.2万吨美国猪肉进口订单[5] - 2018年中美贸易战后中国对美国猪肉征收172%关税[5] - 美国猪肉生产商游说当局降低关税以恢复中国市场[6] 产业竞争格局 - 中国在全球电子产品供应链中占据不可或缺地位[2] - 美国消费电子市场基本被中国产品占据[4] - 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崛起与美国农业依赖形成鲜明对比[9] - 贸易战态势显示美国并非主导方[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