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我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郑州日报· 2025-08-20 08:54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 2024年全省优良天数248.1天同比持平 重污染天数7.9天同比减少2.9天[1] - 国家考核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断面占比86.1%同比上升3.1个百分点 黄河干流出省断面持续保持Ⅱ类水质[1] - 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100%[1] 污染物减排成效 - 氮氧化物重点工程累计减排147190吨 挥发性有机物减排54163吨[1] - 化学需氧量累计减排252922吨 氨氮减排24696吨 全部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1] 污水处理基础设施 - 新建改造排水管网2141公里(污水管网772公里+雨水管网1369公里)[2] - 新建14座污水厂新增处理能力42.75万吨/日 建成2座污泥处理厂新增规模1060吨/日[2] 垃圾处理能力建设 - 新增生活垃圾焚烧设施1座 新增处理能力750吨/日[2] - 全省72座在用焚烧厂设计处理能力达7.225万吨/日[2] - 新建4座餐厨废弃物处理设施新增能力410吨/日 总处理能力达3574吨/日[2]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坚决扛牢责任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郑州日报· 2025-08-15 09:41
会议核心内容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动员全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厚植绿色底色和生态优势 [2] 战略定位与要求 - 深刻认识河南省在全国生态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坚决扛牢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为美丽中国建设展现河南作为和贡献河南力量 [2] - 要求抓实重点任务 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全面向好 聚焦重大战略 加快建设幸福河湖 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 着力抓好淮河等重点流域生态保护治理 [3] 具体工作部署 - 坚持问题导向 精准科学依法治污 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多措并举治理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 [3] - 优化发展方式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能源结构优化 交通运输结构调整 生活方式绿色化 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3] - 注重系统治理 优化生态空间格局 实施生态修复重大工程 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3] - 坚持生态为民 加快建设美丽城市和美丽乡村 完善环保基础设施 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3] - 深化改革创新 强化法治保障 科技支撑 监测能力 应急管理 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3] 组织实施 -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全过程 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加强统筹协调 创新工作举措 严格监管执法 强化政策保障 建强生态环境保护队伍 [3] - 推动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良好局面 [3]
赵一德到咸阳市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时强调以更大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持续改善
陕西日报· 2025-08-14 06:42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导向 - 强调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 以更大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1] - 要求科学评估煤矸石填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针对生态安全风险深入研判靶向施策 [1] - 推动固废利用"吃干榨净" 提升煤矸石综合利用 安全利用 循环利用水平 [1] 企业环保实践要求 - 鼓励防水材料企业加大环保投入 加快生产装置环保改造升级 [1] - 要求企业加强员工安全防护 守牢环保和安全两条底线 [1] - 推广蓄热式焚烧炉烟气治理工艺等新技术应用 [1] 污染防治具体措施 - 打好关中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 强化重点区域/时段/行业监测预警 [2] - 协同实施减煤 抑尘 控车 治源 禁燃 增绿组合措施 [2] - 统筹夏季臭氧污染防治和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对 [2] - 落实污染物达标排放要求 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 [2] - 开展沿河湖矿山 化工园区 危险废物处置场等风险隐患综合治理 [2] 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 以"北电南下""南化北移"为牵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2] - 推动能源结构 交通运输结构 用地结构调整 [2] - 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之路 [2]
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参访瑞典达拉纳科技园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8-09 12:20
中瑞产业与创新合作 - 中国经济稳中有进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全面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科技创新持续催生新产业 新模式 新动能 [2] - 中瑞双方产业优势互补 合作潜力巨大 需加强创新企业 科技产业园区交流对接 [2] - 达拉纳科技园多家企业与中国有良好合作或对中国市场感兴趣 愿推动双方园区企业务实互利合作 [4] 达拉纳科技园发展现状 - 科技园管理人员介绍达拉纳地区产业发展和园区企业情况 [4]
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在渝举办
中国化工报· 2025-06-09 10:05
生态文明建设活动 - 2025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在重庆举办 主题为"美丽中国我先行" 旨在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并展示美丽中国建设成果 [1] - 重庆市委书记表示该活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平台 重庆将借此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和超大城市生态治理 [1] - 生态环境部部长强调要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 培育绿色生产力 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 [1] 能源消费结构变化 - 2024年全国煤炭消费占比53.2% 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 [2] - 清洁能源消费占比28.6% 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 包括天然气 水电 核电 风电 太阳能等 [2] - 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量6.3亿吨 累计成交额430.33亿元 [2] 生态文明实践案例 - 2026年六五环境日主场活动将由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 [3] - 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案例入选园区生态文明宣教先进典型 涉及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3] - 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案例入选环保设施开放先进典型 涉及绿色发展实践 [3]
福建主要流域国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首次达到100%
生态环境质量 -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稳中向好 9个设区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98 3% PM10和PM2 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 福州市和厦门市环境空气质量分别排名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的第5和第3位 [1] - 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主要流域国控断面优良水质(Ⅰ~Ⅲ类)比例首次达到100% 其中优质水(Ⅰ~Ⅱ类)比例77 1% 闽江全流域优质水比例98% 九龙江全流域优质水比例57 1% 县级以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均达标 [1] - 近岸海域海水质量稳中有升 优良(一、二类)海水面积比例92 6% 首次达到90%以上 [2] 生态保护与修复 - 生态质量保持全国前列 生态质量指数(EQI)75 06 稳定为优 同比提升0 04 森林覆盖率65 12% 连续46年居全国首位 [2] - 统筹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 厦门获评联合国第二届"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 敖江(福州市段)、南平市崇阳溪获评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厦门同安湾、泉州大港湾获评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4] - 全省已获国家命名5条美丽河湖、5个美丽海湾、44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市)、9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数量居全国前列 [4] 污染防治与绿色转型 -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连续第5年优秀 出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实施方案 持续推进大气"十百千"工程 加快钢铁、水泥、玻璃、陶瓷等废气深度治理和小型燃煤锅炉转型、升级、退出 [3] - 深化闽江、九龙江等重点流域治理 全面清退闽江水口库区网箱水产养殖 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整治 提升城乡污水收集处理率 治理黑臭水体 加强入河排污口整治 [3] - 持续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出台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意见 制定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实施细则 加快推进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节能降碳 持续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3] 环境监管与执法 - 有效整治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连续十年开展"清水蓝天"专项行动 坚决打击恶意排污、监测数据造假、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 成为国家开展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成效考评以来连续9年位居全国前三的唯一省份 [4] - 联合开展餐饮油烟扰民"点题整治" 努力解决群众"家门口"污染问题 聚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 坚决纠治打着环保幌子搞"一刀切"问题 [4] - 深入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严格核与辐射监管 牢牢守住生态环境安全、核与辐射安全底线 [5]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 制修订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实施细则、裁量规则 完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 强化与绿色金融联动 信用修复线上办 环境管理类指标即改即修 [5] - 深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 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和碳排放权、排污权、林权、水权等交易 [5] - 持续实施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工作法 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不断拓宽"两山"转化的实践路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