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实向虚

搜索文档
美国金融资本侵蚀工业资本的教训
证券时报· 2025-07-25 02:22
首先表现在创新停滞上。过度金融化挤占了研发资源。有关咨询机构的数据显示,美国半导体产能全球 占比从1990年的37%降至2023年的12%。 6月3日,美国保守派智库"美国指南针"五周年庆典在华盛顿的国家建筑博物馆隆重举行,美国副总统万 斯和国务卿卢比奥出席活动并发表演讲。他们呼吁重建美国的工业基础,确保科技创新与本国制造业互 利互补,这一观点引发了广泛关注。 卢比奥之忧 卢比奥在演讲中强调,美国工业产能的下滑严重削弱了其经济基础和全球地位。他回顾历史,特别提 及"二战的胜利,无论是在欧洲还是在亚洲,都是美国强大工业能力的产物。"他举例说,在战争中,日 本一旦失去飞机,就难以迅速补充,而美国凭借强大的工业产能,能够在短时间内生产数百架飞机来替 代损失的战机。这种强大的工业能力,不仅为美国赢得了战争,也奠定了其在战后国际秩序中的主导地 位。 然而,卢比奥警告说,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工业的衰退逐渐显现。他指出:"工业产能对于国家安全 至关重要,这一点从未改变。但如今,由于多年的忽视和工业产能的流失,我们不仅破坏了国内经济和 社会的稳定,还削弱了美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他呼吁,在未来的外交和贸易政策决策中,必须 ...
侃股:辩证看待上市公司买理财产品
北京商报· 2025-07-08 19:38
上市公司理财现象分析 理财规模与市场选择 - 上半年653家A股公司合计斥资逾4100亿元购买理财产品 [1] - 理财行为本质是市场化选择 通过低风险配置增厚企业利润 [1] - 在行业下行期 理财收益可维持净利润正增长 保障研发和薪酬支出 [1] 理财的积极作用 - 稳定回报有助于平抑周期性行业的盈利波动 [1] - 部分企业将理财收益反哺研发创新 体现进阶管理思维 [1] - 理财模式展现企业财务管理灵活性 尤其对主业增长乏力企业具有缓冲作用 [1] 过度理财的负面影响 - 资金错配风险突出 大量募集资金用于理财或导致主业发展滞后 [1] - 机会成本攀升 过度依赖理财收入的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低于行业水平 [2] - 长期削弱市场竞争力 形成对股东价值的透支 [2] 解决方案与监管建议 - 企业需建立动态评估机制 设定理财资金上限比例 [2] - 监管层应建立差异化体系 重点关注低研发高理财企业 [2] - 建议将闲置资金用于分红或股份回购 提升股东获得感 [2] 发展路径与价值理念 - 上市公司应坚持主业为本 避免理财资金替代核心业务 [3] - 理财应定位为现金管理工具而非盈利核心 [2] - 合理理财可成为企业成长助推器 但需防范脱实向虚倾向 [3]
穆迪下调评级与瘦身效果不足
丝路海洋· 2025-07-02 20:42
评级下调 - 2025年6月17日,穆迪将水发集团发行人评级从Baa2下调至Baa3,展望从负面调为稳定,因财务信息披露、关联企业风险敞口上升及维持政府现金支付能力担忧[2][7] - 2024年末长期股权投资和联营企业投资占集团报告资产比例从2022年末3.80%升至10.60%,2022 - 2024年政府补助分别为3.44亿、3.93亿和2.28亿元,剔除补助后净利润除2024年外均亏损[7][9] 重组与监管 - 2023年4月主业调整为水利水务、现代农业和清洁能源,同年7月明确三大主业部分资产内部重组整合方案,涉及11家一级子公司、资产规模245亿元[10] - 2025年5月山东省国资委提示风险,包括严控扩张、细化压降任务、建立长效机制和维护预警系统[14] 经营状况 - 2022 - 2024年与2025年1 - 3月营业收入745.32亿、695.45亿、641.77亿和145.53亿元,受棉花贸易和业务重心调整影响收入下滑[16] - 2022 - 2024年与2025年1 - 3月毛利率12.75%、11.71%、11.81%、10.44%,期间费用率13.37%、11.99%、12.03%、9.22%,费用率连续两年高于毛利率[17] 债务与资产 - 2022 - 2024年与2025年3月末有息债务939.67亿、979.19亿、1017.83亿、1022.79亿元,呈上涨态势[31] - 2025年3月末短期债务320.40亿元,占比31.33%,货币资金101.10亿元,短期偿债压力大;2022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78.38%、77.89%、77.73%、77.71%,整体仍处较高水平[32] 总结 - 穆迪下调评级合理,公司经营端收入下滑、净利润依赖补助和资产出清,债务端负债率高、短期偿债压力大[35] - 公司资产“脱实向虚”,瘦身效果不足,需在多方面继续发力[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