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工业化

搜索文档
新英国病人
虎嗅· 2025-08-23 16:25
英国工业衰退的核心观点 - 英国工业竞争力整体下滑 无法独立制造现代战斗机 是高端制造和传统产业衰退的缩影 [1] - 衰退根源在于依赖全球寻租体系而非实干创造 削弱长期建设意愿和能力 [2][3][4][6][7] - 产业空心化导致自主可控能力丧失 国家战略独立性下降 [9][10][33] 工业衰退的具体表现 - 军工领域:航母需共享船锚 核导弹试射故障频发 无法自研洲际导弹 [24][25][26][28][32] - 陆军规模削减至7.3万人 为拿破仑战争以来最小 主战坦克不足百辆 [35] - 钢铁产量从1970年2831万吨峰值跌至2024年400万吨 彻底退出原生钢铁冶炼 [38][40][41] - 制造业占GDP比重仅7.1% 在G7国家中垫底 [83] 贸易与能源依赖 - 2025年美英贸易协议:英国输美汽车超10万辆部分需缴27.5%关税 美国牛肉获1.3万吨/年免税配额 [13][14][15] - 能源依赖美国天然气 价格达原三倍 导致工业用电缩水 [11][12] - 5G建设排除华为致成本上升进度延迟 6G研发缺乏系统性投入 [96] 优势产业现状 - 航空发动机巨头罗尔斯·罗伊斯和军工企业BAE系统仍居顶级技术梯队 但丧失系统集成能力和产品定义权 [63][64] - 空客项目中英国负责制造机翼 但主导权归属法德 [65][66][67] - 先进战斗机项目由美国主导 英国贡献15%制造份额但无核心技术控制权 [68][69][70] 新兴产业竞争劣势 - 全球市值前20企业无英国公司 最高排名为阿斯麦(ASML)第33位 但受美国资本控制 [89][90][92] - 缺乏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土壤 因汽车工业凋零且无芯片制造能力 [94][95] - 民众生活完全依赖中美数字经济生态 无本土平台企业和技术人才积累 [52][97] 产业政策对比 - 英国持续数十年私有化 国企比重降至近零 导致供应链支离破碎 [111][114][117][118] - 美国通过国防订单为高科技产业输血 如投入17亿美元扶持半导体产业 [123][124] - 中国通过长期连贯的顶层设计壮大新兴产业 如2009年启动新能源汽车补贴 [129][130] 能源转型依赖 - 2030年海上风电目标装机50吉瓦 但现有规划项目不足38吉瓦 [134] - 苏格兰Green Volt风电项目首选中国明阳智能供应风机 能源安全依赖中国制造 [136] - 电池储能需依靠中国远景能源和印度塔塔集团 [127] 全球格局变化 - 金砖国家综合GDP达77万亿美元 占全球40% 超过G7国家的57万亿美元 [19] - 中国造船业占全球新船订单76.2% 英国因绿色转型和基础设施滞后停滞不前 [46][47][49] - 英国公共债务占GDP达95.8% 为1960年代以来最高水平 [16]
欧盟要购买美国能源取代俄罗斯油气,俄方回应:将导致欧洲去工业化
搜狐财经· 2025-07-29 15:52
美欧贸易协议核心内容 - 美欧达成新贸易协议 避免大规模贸易战 欧盟将彻底放弃进口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 转而购买美国能源 [1] - 欧盟未来三年将从美国购买7500亿美元能源产品 包括液化天然气、石油和核燃料 [1] - 欧盟计划在2027年前逐步淘汰俄罗斯能源供应 需要稳固可靠的能源来源 [1] 协议具体条款 - 欧盟将对美国增加6000亿美元投资 并购买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 [4] - 美国将对欧盟输美产品征收15%关税 但不会叠加至现有关税 [4] - 双方同意对飞机及零部件、特定化学品、仿制药、半导体设备和部分农产品实行零关税 [4] 俄罗斯方面反应 - 俄罗斯外交部长称协议将导致欧洲去工业化 资本从欧洲流向美国 [3] - 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称协议只对美国有利 给欧盟工业和农业带来巨大附加成本 [3] - 协议被指针对俄罗斯 禁止欧洲购买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 [3] 欧洲内部不同意见 - 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批评协议严重失衡 可能削弱欧盟经济实力 [4] - 6000亿美元投资承诺和大规模采购美国军事技术被认为不利于欧洲本土就业和产业发展 [4] - 法国总理批评欧盟最终向美国屈服 称其为"黑暗的日子" [5]
心智观察所:马克·安德森|美国不能让中国主导机器人世界
观察者网· 2025-07-12 08:57
美国工业历史与战略拐点 - 美国19世纪通过"美国系统"实现工业化转型 由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推动 战胜托马斯·杰斐逊的农业经济主张 [3] - 1870-193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 美国建立现代基础设施体系 包括飞机 汽车 电视等 奠定工业超级大国地位 [4] - 1920-1970年经济增速为当前两倍 伴随太空竞赛和计算机产业兴起 1971年后进入低增长阶段 [5] 保护主义与工业生态系统 - 美国系统核心是保护主义 构建完整工业生态 如汽车产业包含三大公司和数千供应商 [4] - 威廉·麦金莱时期通过高关税保护工业 后转向"互惠贸易"策略 迫使其他国家开放市场 [4] - 当前政策讨论与麦金莱时代相似 需明确是否重建工业优势 [5] 去工业化与经济影响 - 1971年后主动去工业化导致经济增长放缓 生产率增长下降 [5] - 转向服务经济和金融化 硅谷等知识经济中心崛起 但农村地区未受益 [7] - 低增长催生零和博弈心态 成为民粹主义兴起的根源 [7] 城乡分化与社会问题 - 去工业化加剧城乡裂痕 沿海精英对中部乡村存在文化偏见 [7] - 纽约 西雅图 旧金山等城市出现功能失调 如国有化提案和治理失败 [8] - 知识经济导致资源集中 硅谷房价达300万美元 形成经济分布失衡 [8] 人工智能与再工业化机遇 - 需在AI时代占据机器人技术领导地位 否则面临中国竞争压力 [1] - 呼吁建立"外星无畏舰"工厂 推动再工业化以促进经济增长 [1] - 制造业在美国经济占比自20世纪中期以来大幅下降 [1]
卢比奥对中国“垄断”稀土感到愤怒:美国想要蛋糕,却不愿进厨房
搜狐财经· 2025-06-10 09:24
中美稀土争端 - 稀土出口成为中美贸易和技术争端的重要议题 美国指责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制 称其为"不可靠合作伙伴" [1] - 美国国务卿卢比奥指责中国通过"撒谎 欺骗 黑客攻击和盗窃"获得稀土全球主导地位 但该言论被批逻辑漏洞百出 [3] 稀土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通过30年时间 投入几十亿美元 将稀土加工从"脏活"发展为全球霸主 拥有绿色精炼技术和数百项专利 [5] - 美国因环保法规严格和企业嫌成本高 将稀土开采加工外包给中国 导致自身供应链缺失 [5] - 中国在稀土 核电 太阳能 风能 高铁等领域的长线布局 体现了长期投入的战略思维 [7] 稀土产业现状 - 中国稀土产业优势在于技术先进 规模经济和全产业链布局 美国即使能生产 成本也将高得缺乏竞争力 [7] - 美国缺乏稀土专家和完整供应链 马来西亚曾尝试稀土加工但失败 显示行业门槛高 [7] - 中国通过稀土管制不仅是对美反制 更是巩固全球供应链主导地位的手段 [8] 产业竞争格局 - 美国在芯片等领域制裁中国后 才发现稀土供应链问题 反映其战略短视 [8] - 西方长期将中国视为廉价代工厂 但中国已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突破 改变产业格局 [8] - 美国需在关税 技术出口和地缘政治等方面让步 才能换取中国稀土 [8]
德国工业的至暗时刻,特朗普关税绞索下的欧洲巨人窒息录
搜狐财经· 2025-05-03 16:49
德国经济困境 - 28.3%的德国企业陷入战略迷失 比三个月前激增14% 创后疫情时代最惨烈记录 [1] - 45%的汽车制造企业 43%的电子厂商深陷"预测黑洞" 大众 博世等巨头被迫搁置300亿欧元电池工厂投资 [1] - 破败铁路网导致物流成本激增23% 慕尼黑至柏林高铁延误率高达68% [3] - 光纤覆盖率仅为欧盟均值三分之一 5G基站建设进度落后波兰 [3] - 企业注册需120天 建筑许可审批流程长达398天 行政效率被经合组织列为倒数第五 [5] 美国政策影响 -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虹吸效应加剧 巴斯夫关闭路德维希港氨厂转投得克萨斯州 带走1.2万个高薪岗位 [3] - 以"国家安全"名义扣押87批德国精密机床 逼迫企业接受数据监控条款 [3] - 每10家受调查企业就有7家推迟数字化转型投资 选择囤积现金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3] - 美国液化天然气对欧售价是本土6倍 西门子被迫关闭汉诺威燃气轮机厂 [7] - 亚马逊 微软垄断85%德国企业云服务 [7] 金融行业表现 - 德意志银行一季度净利润达17.8亿欧元 [1] - 外汇对冲业务收入暴涨210% [5] - 政府和企业债券承销规模突破万亿欧元 利率每上升1%就多赚23亿欧元 [5] - 建立350亿欧元的德国工业股空头头寸 精准狙击受关税冲击的汽车板块 [5] 中德合作机遇 - 大众汽车38%的全球销量依赖中国 抵消北美市场12%的暴跌 [9] - 宁德时代与巴斯夫合作研发固态电池 突破美国专利封锁 [9] - 人民币结算占比提升至中德贸易的29% 构建去美元化支付通道 [9] 行业转型挑战 - 联合政府关于"债务刹车"的争吵持续467天 导致6000亿欧元基建缺口持续扩大 [5] -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沦为纸上蓝图 [3] - 美国商务部已放风制裁使用中国5G技术的德企 [9]
中美关税大战,美国已黔驴技穷,3个原因,让中国不会放过特朗普
搜狐财经· 2025-04-28 06:58
美国关税政策调整 - 白宫计划大幅下调对华关税 削减幅度可能过半 释放缓和信号[1]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效果不佳 导致美国国内物价飞涨 企业成本压力加剧[7] - 美国制造业空心化问题严重 去工业化导致经济结构失衡[4] 中美工业实力对比 - 中国已建立完整工业链 涵盖高铁到芯片等高端制造领域[5] - 美国工业能力衰退 科技进步放缓 军事装备更新滞后[18] - 历史上水门桥战役展现美国强大工业实力 但当前已无法复制[13][14][16] 中国科技军事发展 - 中国军事装备取得突破性进展 055大驱和第六代战机相继亮相[5][18] - 科技领域实现从追赶到部分反超 芯片等关键技术取得进展[18] - 军事科技发展使美国在地区冲突中投鼠忌器[7][2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 - 中国国际影响力提升 在联合国等平台获得多国支持[23] - 全球范围内反对美国单边主义情绪高涨[25] - 中国工业能力和科技创新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新选择[21][23] 中美战略博弈 - 美国试图通过经济手段遏制中国发展 但效果有限[20] - 中国基于历史教训和现实实力 对美采取强硬立场[9][27] - 博弈不仅涉及经济利益 更关乎未来国际秩序主导权[2][25]
美国新梦:只跟社交网络有关的制造业回流
晚点LatePost· 2025-02-12 20:07
美国工业化的黄金时代 - 阿特拉斯水泥厂发明了批量生产波特兰水泥的方法 成为现代水泥工业标准[5] - 伯利恒钢铁厂发明工字梁技术 支撑了全球摩天大楼建设 二战期间生产了1127艘战舰[9] - 李海河谷凭借优质水泥石原料和水力资源 成为美国工业化起点[6] - 纽约花岗岩地基与工业材料结合 建造了帝国大厦等标志性建筑[10] - 美国工业产品曾全球输出 包括参与巴拿马运河建设[10] 去工业化进程与影响 - 阿特拉斯水泥厂1982年关闭 标志传统工业时代终结[15] - 伯利恒钢铁厂倒闭导致巴尔的摩失业率飙升 犯罪率持续高位[16][17] - 阿克伦橡胶工业失去2万个岗位 犯罪率达全美平均水平182%[24][27] - 锈带城市人口持续流失 如阿克伦60年减少1/3居民[27] - 去工业化导致基础设施老化 阿克伦需12亿美元更新百年排水系统[27] 再工业化挑战 - 美国制造业仅占2个州最大就业行业 与全民认知存在偏差[33] - 美元高估值与工业低成本需求形成根本矛盾[37] - 高利率环境抑制制造业投资 利润率需超5%才可行[37] - 劳动力短缺严重 制造业岗位空缺率达50%[43] - 22%工人承认工作时吸毒 导致工伤事故率激增[43] 区域经济转型案例 - 阿克伦转型聚合物产业 吸引400家相关企业[25] - Google创始人飞艇公司入驻历史工业设施[25] - 俄亥俄州无人机维修店兴起 反映新一代就业偏好[43] - 北卡罗来纳州以低成本优势承接纺织业回流[31] 产业结构性矛盾 - 金融业与制造业存在根本性冲突[37] - 成本竞赛导致资本单向流动 本地投入难以见效[28] - 多元化转型地区比专注传统产业地区恢复更快[28] - 锈带诉求本质是公平问题 与工业化效率目标背离[46]